别让基层培训变了味儿

2021-02-01 07:56马宇彤
小康 2021年3期
关键词:突击应付形式主义

马宇彤

年关正是收官时,盘点成绩,总结教训,以期在新的一年强素质,补短板。然而,当下不少地方的干部群众视“年关”为“难关”,究其原因,是各种重形式、轻内容,重留痕、轻实效的突击培训接踵而至,占用了大量时间,耗费了大量精力,不仅未促进工作,反而拖了正常进度的后腿。

据报道,有的乡镇公务员对记者吐槽学习培训任务繁重:“马上就要去县里参加集中脱产学习,平时还得在两个平台刷分”,而让这位公务员略感安慰的是,其领导要在四个平台上完成学习。一位教师则说:“培训任务多到完成不过来,且很多和工作内容不相关。我是给学生教书的,培训课程却大讲法律专业知识。”

观念更新迅速,技术迭代迅速,变化快成为这个时代的醒目标签,因此,终身学习是每个人的必修之课。按说,在这样的刚需之下,能有带薪脱产或半工半读的培训机会,岂不应像饥饿的人见到面包一样,为什么有些培训变了味儿,让人抱怨不已、避之不及,使得本该“增知”的学习变成了众人抵触的“增负”?

不外乎两个原因。

一是内容设计失准。考虑下面需求少,应付上面部署多;结合实际工作少,纸上谈兵空论多。那位教师的观点颇具代表性,让正处于期末阶段的语数外老师坐进礼堂拿出一两个小时去听法律专业知识,他们心里装着的却是还有多少答疑没有完成,还有多少作业没有判好,难免神游天外。虽说艺不压身,但在社会分工日益细化的情况下,术业有专攻,分量有轻重,时效有缓急,如果培训脱离实际、不接地气,不能解决他们的当务之急,不能发现新问题、掌握新数据、提出新观点、拿出新对策,只是乏味地照本宣科,一个U盘走天下,那么何谈培训效果?又怎止“上热下冷”?

填鸭式的倾注、突击式的布置、计数式的总结,过程是层层交差,结局是头脑空白。

电商平台的大数据显示,年轻群体每年的购书频率和金额十分可观,充分说明他们并不疏于自学,也不排斥充电,当他们急需专业之外的知识时,会通过各种渠道恶补,基层干部真正抵触的是学不致用的课程和鸡同鸭讲的内容,以及一些地方愈演愈烈的形式主义培训,声势不小,成本不低,效果甚微。

二是时机掌握失当。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单位亦是如此。那些团队和谐、个人精进的单位,大多得益于日常有声有色的学习培训使员工开阔了思路、提高了本领。也有一些单位,平时稀松,年末突击,干部职工疲于奔“学”,结果却是一味灌输取代了对症下药,应付任务取代了补齐短板,“要我学”取代了“我要学”。培训安排前松后紧的弊端显而易见,把本应合理均匀分解的任务集中一起,填鸭式的倾注、突击式的布置、计数式的总结,过程是层层交差,结局是头脑空白。当与考核、晋升挂钩的学习培训成了基层新负担时,应付之法也便各显神通,要么交给年轻下属,要么让家人代劳,要么在网上雇人替考,總之不但无法做到走心入脑,反倒日益催生厌学情绪。

有句话说得好,形式主义的根子在官僚主义,重形式、轻实效的学习培训便是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传神画像之一。只有不再将平台分数和培训时长作为唯一考量标准,学习培训才能回归本真,被基层需要和期待,进而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它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突击应付形式主义
抗疫当中,国企这样“多线突击”
“表演完美”也是形式主义——为政不能耍把戏
Task 6
蛟龙突击
空降突击兵
形式主义“闻着臭,吃着香”
坦克兵突击
“开会”不是形式主义,“会海”才是
挂在“墙上”的形式主义
The Most Beautiful English Sent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