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着手,打好婆媳关系的地基

2021-02-04 07:32侯文君
婚姻与家庭·婚姻情感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婆媳关系未婚夫婆媳

侯文君

有人说,恋爱是个技术活儿,尤其是步入婚姻前,男女双方以及双方家庭,都要面临各种问题,以及生理、心理、物质等各方面的准备。那就让专家来教教咱们,步入婚姻前都要注意些什么。

婚前被热情的准婆婆搞到高度紧张

柳萍正准备下班,突然电话响了,低头一看是未婚夫的妈妈—准婆婆,她心头一紧。自从和男友何博义见了双方家长,确定了订婚日子,何妈妈就“喜欢”上了她,经常跟她微信互动,还隔三差五就喊她到何家吃饭或者一起逛街。

不是柳萍不喜欢何妈妈,只是何妈妈的热情确实让她有点措手不及。每次陪着何妈妈的时候,柳萍都会感到莫名的紧张和担忧,总害怕自己哪儿做得不好,让她和男友还没有走进婚姻,就已经开始出现婆媳矛盾。

那一次,何妈妈更是跟柳萍说:“我每次找你,你都是紧张又客气,我就博义一个儿子,是想拿你当女儿看待的。”

柳萍一听,更着急了,心想,我就是不知道怎么做才能像你的女儿啊?

和很多家庭比起来,遇到何妈妈这样的准婆婆已经很不错了,但柳萍仍然感到非常紧张和焦虑。这是因为她很明确地感受到了来自准婆婆的期待和要求。

别超越了应有关系的“需要”

订婚之后,何妈妈就变得无比热情,尤其是吃饭时,如果柳萍说好吃,她就很开心,一个劲儿地夹菜;遇上柳萍胃口不适,准婆婆就会一脸失落,还会念叨着自己跑了多远去买的鱼,以及怎么精心准备了一下午。这些都让柳萍倍感压力,她清楚地感受到准婆婆在期待得到她的认可和接受,甚至在内心渴望她成为一个姗姗来迟的“完美”女儿。

柳萍非常焦虑,怕自己无法让准婆婆满意。因此,她强迫自己打起十二分精神来迎合何妈妈,这种过度付出,很快就让她感到疲惫、害怕甚至回避退缩了。同时,柳萍又何尝不是在期待着来自何妈妈的认同和接纳呢?

這种看似难以跨越的隔阂,其实源自准婆媳双方都对她们的关系投注了过高的期待,看似是对对方好,其实也是在满足自己的内心。这种期待更多的是一种欲望,希望自己可以成为完美婆婆/媳妇,早已超出了正常婆媳应有的关系“需要”。

融入与界限:婚前做好婆媳关系的必修课

说实话,婆媳关系的困境,大多源自我们既想要融入对方的家庭,又渴望保有自我的独立和界限。这种双向需求往往不能在彼此间形成一致性,一旦不相符就会带来冲突和矛盾。

比如何妈妈想要把准儿媳处成女儿,柳萍却不能像女儿一样摸透何妈妈的心。当何妈妈对柳萍的反应感到失望,就会有一种挫败感;柳萍同样渴望自己能被准婆婆接纳,害怕对方有一星半点儿不高兴,总是紧张而自责。

其实,要处理好婆媳关系,最好在结婚前就开始着手,尝试做到融入而有界限:

第一,真诚地展示自己的个性,为真正的融入奠定基础。爱吃什么,不喜欢什么,性格是急躁还是内向,都不要伪装,用一种对方能理解和接受的速度,慢慢地创造让新家人认识自己的机会。了解进而理解,才能减少误解和矛盾。

第二,温柔而坚定地表达自己的界限,为关系的尊重和持久奠定基础。不要用“讨好”的方式进入新家庭,而要温柔而坚定地、渐进式地表达自己的界限,比如,柳萍感到自己过多的休闲时间被准婆婆占用了,可以温柔地表达自己的疲惫,或是想要更多时间陪伴未婚夫。需要注意的是,界限需要反复强化,不要幻想自己说一次,对方就会尊重,也要给新家人了解和逐步适应自己的时间。

猜你喜欢
婆媳关系未婚夫婆媳
浅析家庭伦理剧矛盾冲突点的嬗变
身份案(下)
爱的方程式
论六六剧作中的媳妇形象
透过“姑妇勃谿” 现象浅谈产品的和谐设计
从小山田浩子的《洞穴》看日本社会中的婆媳关系
合理调解婆媳矛盾 聪明男人有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