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河南省芝麻产业发展的思考

2021-02-04 07:45曲奕威任春玲姜玉忠
河南农业·综合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白芝麻芝麻河南省

曲奕威 任春玲 姜玉忠

芝麻是河南省优势特色油料作物。以平舆县为代表的河南省芝麻优势区已获得“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称号。河南省白芝麻具有口感好、品质佳等突出优点,是油食兼用的特色油料作物,在国内外享有盛誉。随着近年政府对特色优势农业扶持政策的不断出台,河南省芝麻产业不断深化“三产”融合,朝着绿色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

一、发展现状

(一)生产情况

河南省芝麻种植面积、产量常年居全国第一位,呈现出不断变化调整趋势。统计数据显示,2010—2016年河南省芝麻种植面积、产量呈逐年下降趋势,2016年后出现恢复性增长,到2018年芝麻种植面积恢复到108.67 khm2,产量达到18.81万t,单产基本稳定在115kg,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的41.44%和43.59%。(见图1)随着河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近年全省芝麻除单作外,与甘薯、花生、大豆间作套种面积增长20%左右。

(二)产区分布

河南省芝麻产区集中在驻马店市、南阳市、周口市、漯河市等豫南沿淮地区,形成了“豫西南丘陵旱地优质白芝麻带”和“豫东南平原优质白芝麻带”优势区,种植面积、总产量占全省的78%左右。全省有平舆县、项城市、新蔡县等芝麻生产大县,其中平舆县是全国白芝麻生产第一大县,白芝麻常年种植面积在23 khm2左右,总产量近3.5万t,种植面积、总产量和出口量均居全国第一位。2013年、2018年平舆县白芝麻、项城市白芝麻先后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称号。

(三)生产技术

近年,河南省芝麻育种单位根据生产发展情况,选育出高产多抗、适于机械化的豫芝、驻芝、漯芝等系列品种及适用于食品专用的品种,并根据轻简节本的发展方向选育出具有花絮有限、矮秆耐密、抗裂蒴等优异性状的新品种。同时,农技推广部门在芝麻主产区大力推广芝麻机械化精播一体化技术和分段式收获技术,较传统管理模式每667 m2最高可节约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135元。目前,全省芝麻实现机械化播种率和收获率均达到50%。

(四)市場需求

近年,国际市场上,芝麻需求量猛增,主要消费国有日本、韩国、土耳其、埃及、美国、以色列等。在国内,芝麻油在饮食及烹调业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芝麻产量中约45%用于芝麻油加工、22%用于芝麻酱加工、22%用于脱皮芝麻加工、5%用于焙烤食品、6%为其他用途。目前,我国已由过去的芝麻出口国变为进口国。海关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芝麻净进口量为79万t,且根据我国居民人均食用植物油消费量增加的趋势,芝麻消费量有望进一步增加。如果我国按照日本、韩国的芝麻消费水平,每人每年消费2 kg芝麻,仅国内芝麻年消费量就要达到280万t,在目前全国芝麻产量67万t的基础上,需要增加4倍以上的产量才能满足国内需求。

(五)企业发展

近年,河南省芝麻产业涌现一批知名龙头企业,如河南康博盛世农业、驻马店顶志食品、中粮粮油等,培育出“舆味香”“阿诚”“东皇”等一大批获得国家优质农产品称号的白芝麻系列品牌,芝麻制品广销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和欧洲一些国家。统计数据显示,全省目前芝麻加工规模企业20多家,总产能约400 t/d,主要生产芝麻油、芝麻酱、脱皮芝麻、炒芝麻,年平均开工日近200 d,高于大豆、油菜籽等油脂加工开工率。

二、发展潜力与制约因素

(一)优势潜力

一是河南省芝麻种植产区较为集中。河南省是我国最大的白芝麻集中产区,为规模化生产和机械化水平提高提供良好的基础。同时,河南省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从国内看,河南省处在全国“米”字形高铁交通枢纽位置;从国际看,我国距日、韩及东南亚市场较近,运输成本较低。二是全省芝麻单产水平较高。2018年,全省芝麻单产达到115 kg,较全国平均单产110 kg高出5 kg。随着技术措施到位和农田基础设施改善,稳产性将进一步提高。三是全省芝麻品质优良,与进口的非洲芝麻相比,口感细腻、无苦涩感、香味浓。国际市场上素有“世界芝麻中国第一,中国芝麻河南最优”之说。另外,河南省芝麻在日本、韩国市场上的价格是国内市场的10~30倍,甚至被作为改善其他产区芝麻口感的添加品,在国际芝麻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四是芝麻加工附加值高。芝麻除芝麻油、芝麻酱、芝麻粉、芝麻叶等食用用途,木酚素、多糖等芝麻提取物也广泛应用于保健品、药品及化妆品领域,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加工附加值提高3~5倍,满足了不同消费人群的消费需求。

(二)制约因素

一是高产稳产性仍待提高。河南省芝麻单产水平与湖北省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主产区涝渍灾害频发及薄种薄收的生产方式,影响河南省芝麻的稳产性和面积稳定。二是生产成本不断提高。由于生产机械化程度低,生产资料价格和人工成本上涨,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60%以上,化肥投入占15%,种植效益不高影响了生产者的种植积极性。三是产品一致性差。由于加工企业规模小、技术落后,造成产品无统一标准,质量不稳,难以实现优质优价。四是竞争能力不强。由于缺少知名品牌,加上国际价格低,国内生产价格比进口到岸完税后的成本价仍高出30%以上,造成在价格市场上竞争力不强。

三、发展对策

(一)适度恢复种植规模

芝麻怕涝不怕旱。建议在稳定传统芝麻产区种植面积的同时向豫西、豫北旱地丘陵地区发展,有利于减轻灾害,从区域布局上提高芝麻生产的稳产性。

(二)推广高产多抗且适宜机械化的品种

大力选育推广抗病、耐渍、抗倒、抗裂蒴、抗落粒且适用于机收的纯白芝麻品种。同时细分油用和食用的市场需求,推广高油高蛋白专用品种和专用生产模式。

(三)推广绿色标准化生产模式

集成推广适用于芝麻机械化生产的种植模式、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和抗涝渍技术,通过落实标准化栽培措施,提高产品一致性。同时加快筛选、研制、推广一批高效成熟的芝麻品种。

(四)提高农田抗灾能力

改善农田基础生产条件,利用芝麻与小麦茬口好的特点,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对芝麻生产的支持力度,实现粮油协同增效,增强芝麻生产抵抗涝渍灾害的能力。

(五)找准产业发展定位

未来芝麻加工应朝着功能性食品的方向发展,要统一生产技术标准和产品质量标准,提升产品的专用性。推动本地龙头企业与国内外企业合作,利用外省及境外生产加工基地,补充国内对芝麻日益增长的原料需求,通过开展产品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拉动产业效益提升。

猜你喜欢
白芝麻芝麻河南省
你有奇迹要发生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驻马店市白芝麻播前种子处理技术
芝麻的秉性
白芝麻良种的选留及储存方法
白芝麻播前晒种的增产机理及注意事项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试论棋例裁决难点
杞人忧天
某官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