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珠江水运发展十件大事

2021-02-06 01:56整理
珠江水运 2021年1期
关键词:琼州海峡水运船闸

整理|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广大珠江水运人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筑牢防控疫情防线,积极恢复生产秩序,确保了珠江水运和琼州海峡客滚运输安全通畅,促进了沿江和两岸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2020年珠江水运发展十件大事,充分展示、记录了2020年波澜起伏的珠江水运和琼州海峡客滚运输发展历程,展现珠江水运人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的风采。

1.战疫情、促复产,珠江黄金水道建设取得新突破。

2020年,面对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珠江水系各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港航企业和水运建设企业,筑牢疫情防控防护墙,保障水路重点物资便捷运输,全力以赴做好港航企业和工程项目复工复产,全水系17个重点水运建设项目于2月份全部复工;665家水路货运企业于4月20日全面复工复产。截止2020年12月底,北江孟洲坝枢纽二线船闸、西江航运干线贵港航运枢纽二线船闸先后建成并投入试运行,北江258公里1000吨级航道实现全线贯通,贵港航运枢纽一、二线船闸年单向通过能力达到4300万吨,珠江黄金水道建设取得新突破。

2.打响百色水利枢纽通航设施建设“百日攻坚战”。

为落实交通运输部党组的决策部署,按照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整改“回头看”的要求,珠江航务管理局在部有关司局的指导下,发挥珠江水运发展高层协调机制作用,联合云南省、广西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克服疫情影响,打响百色水利枢纽通航设施建设 “百日攻坚战”。2020年6月22日,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刘小明、云南省副省长王显刚,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费志荣等部省(自治区)领导共同见证项目法人顺利组建。12月26日,百色水利枢纽通航设施工程工可研报告获得广西发展改革委批复,为项目在2021年建党100周年前开始建设打下坚实基础,断航近20年的云南南下珠江、联通粤港澳大湾区的水运大通道有望在“十四五”期打通。

3.部省领导高度重视珠江水运高质量发展。

2020 年,交通运输部党组书记杨传堂,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马兴瑞,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刘小明、广东省副省长陈良贤等部省领导先后专题调研珠江水运高质量发展。部省领导一致肯定了珠江黄金水道建设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交通运输部党组书记杨传堂明确要求,推进珠江水运科学发展,凝心聚力把珠江打造成为继长江之后我国第二条黄金水道,推动珠江水运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广东省省委副书记、省长马兴瑞建议,进一步加大珠江水运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快跨水系运河的研究和建设,坚持绿色发展,加快推广船舶使用清洁能源。

部省领导频繁调研珠江水运发展并给予精准指导和殷切期望,充分体现了部省领导高度重视珠江水运高质量发展,极大鼓舞了人心士气,为珠江水运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4.第五次珠江水运发展高层协调会议在海南三亚召开,研究制定珠江水运加快发展的重大举措。

9月18日,2020年珠江水运发展高层协调会议在三亚召开。广东省省长马兴瑞,时任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陈武、时任贵州省省长谌贻琴,云南省常务副省长宗国英,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姜明宝出席会议。会议听取了交通运输部珠江航务管理局局长、高层协调会议办公室主任王建华所作的《珠江水运发展高层协调会议办公室工作报告》,审议了《“十四五”珠江水运发展重大举措(送审稿)》,并围绕“共享高层协调机制五年成果,合力建设交通强国珠江篇”等主题进行了研讨。

2015年,珠江水运发展高层协调机制在福建福州建立。五年来,在珠江水运发展高层协调机制的推动下,珠江水运人完善了水运发展的顶层设计,推动龙滩水电站和百色枢纽通航设施建设前期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加快推进珠江水运绿色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全力服务交通强国、粤港澳大湾区、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家战略实施,充分发挥了珠江水运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比较优势,为服务流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推动珠江水运步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5.长洲水利枢纽船闸年货物通过量首破1.5亿吨。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降水分布不均、航道工程施工等多重不利因素的叠加影响,广东、广西两省(自治区)交通、航道、海事、船闸以及水利水电等涉水部门充分发挥西江航运干线通航保畅工作机制作用,多措并举、统筹做好通航保畅各项工作,有力推动长洲水利枢纽船闸货物通过量实现逆势增长,全年船闸货物通过量突破1.5亿吨,创历史新高,成为全国主要通航河流过闸量唯一实现正增长的船闸。

6.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船闸试通航。

3月10日,大藤峡水利枢纽正式下闸蓄水,3月31日,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船闸试通航成功,珠江上游北线通道下游段通航条件将得到极大改善。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是国家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的标志性工程和珠江流域关键控制性工程。工程开发任务为防洪、航运、发电、水资源配置、灌溉等综合利用。该工程完全建成后,坝上黔江河段航道等级将提升至3000吨级,大藤峡水利枢纽将成为珠江黄金水道的关键节点。

7.珠江水运行业多措并举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6月28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和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珠江水运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意见》共提出包括建设互联互通的水运基础设施、提升水运服务品质等7个方面18项政策措施,在水运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品质提升、对外开放、技术创新、绿色发展、安全保障、体制机制完善等方面精准发力,全面推进,旨在进一步发挥珠江水运在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当好先行。

6月12日,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推进海事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意见》,从深化粤港澳大湾区海事协同合作、加强大湾区水上交通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积极促进航运绿色发展、持续提升水上应急搜救能力、助力优化航运发展环境、坚持辐射带动区域协同发展等六个方面提出20条具体措施。

两个《意见》的实施,将进一步发挥珠江水运比较优势,推进大湾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保障大湾区水上交通安全,助力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8.贵港港货物吞吐量达到1.05亿吨,成为珠江水系首个“亿吨内河港”。

2020年,贵港港克服新冠肺炎疫情不利影响,货物吞吐量逆势上涨,首次突破1亿吨(同比增长37.5%),成功跻身亿吨大港行列,成为珠江水系首个货物吞吐量突破亿吨的内河港口。“十三五”期间,贵港市港口基础设施完成投资30亿元,现有货运码头泊位155个,其中3000吨级泊位2个、2000吨级泊位29个;30 0 0吨级水运通道加快贯通;货船保有量3594艘、722.5万载重吨,单船平均载重吨达2010吨,新建过闸船舶全部实现标准化。贵港港货物吞吐量突破亿吨大关,加快了贵港市打造西江流域航运枢纽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城的步伐,有利于更加有效带动西江航运经济发展,更好服务交通强国、粤港澳大湾区、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家战略实施。

9.琼州海峡客滚运输实现班轮化常态运营,兑现交通运输更贴近民生实事承诺。

2020 年,琼州海峡客滚运输全面进入班轮化常态运营时代:航班运营准时准点,港口运转有序高效,船舶安全大幅提高,过海时间相比2019年再缩短半小时,服务质量显著提升,出行购票自由便捷,旅客满意度持续攀升,兑现了交通运输更贴近民生实事的承诺。同年,湛江港徐闻港区南山作业区客货滚装码头的开港运营,大幅提升了琼州海峡交通集疏运能力和粤琼两地交通互联互通水平,开创琼州海峡客滚运输班轮化新格局。

琼州海峡客滚运输实现班轮化常态运营,提升了琼州海峡客滚运输本质安全水平和文明服务品质,有力支撑了海南自由贸易港战略的建设实施。

10.都柳江航电一体化建设取得新进展。

8月26日,都柳江郎洞、温寨航电枢纽工程四台水轮发电机组顺利通过贵州省交通运输厅组织的启动验收,机组正式并网运行。这是继该河段下游从江、大融两个航电枢纽建成发电后,贵州水运取得的又一重大建设成果。

都柳江郎洞、温寨航电枢纽是都柳江干流梯级规划的第7级和第8级,以航运为主、发电为辅,兼顾防洪、灌溉、旅游综合利用。两枢纽船闸尺度为120m×12m×3m,可通航500吨级船舶,渠化航道30.45公里,使都柳江航道等级由七级提升为四级,对完善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具有重要作用。

建设郎洞、温寨航电枢纽,实施都柳江航电一体化开发,是贵州水运坚持“以航为主、航电结合、综合利用、循环发展”指导思想的重要举措,对保护都柳江航道资源和打通西南水运出海北线通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琼州海峡水运船闸
抗疫,在三峡两坝船闸水域
船闸
珠江航务管理局琼州海峡办事处在海口揭牌
交通运输部珠江航务管理局琼州海峡办事处下月将挂牌成立
琼州海峡春运圆满收官
图说水运
图说水运
图说水运
用于船闸撞击防护微孔塑料的计算与分析
图说水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