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九龙江
——东山湾晚更新世沉积地层特征及其演化

2021-02-06 01:57张岩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珠江水运 2021年1期
关键词:九龙江龙海岩相

◎ 张岩 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福建九龙江口-东山湾一带滨岸浅海地区第四系发育上更新地层有龙海组、东山组,全新统长乐组。东山组和长乐组分布较广泛,厚度较为稳定,而龙海组厚度变化较大,分布局限,该层在东山湾存在地层缺失。根据本次在九龙江口的第四纪地质ZKH3、和东山湾小霜岛ZKH4海域钻孔及收集前人在龙海东园宝里ZK14、东山陈城DSZK2钻孔揭露第四系岩性、岩相沉积特征及测年资料,地层序列和结构的可对比性较强,晚更新世陆相冲积沉积和海陆交互相沉积层发育标志清晰,岩性、岩相变化特征明显。

九龙江口ZKH3孔,岩性、岩相特征及年龄等与龙海东园宝里ZK14孔上更新统地层进行对比,认为其在晚更新世早期沉积以陆相沉积为主,中、晚沉积物颗粒变细,含潮滩相、海相沉积特征。

以九龙江口ZKH3海上钻孔剖面为代表,孔深83.4 m,岩性层序自上而如表1。

龙海东园宝里ZK14孔,揭露上更新统(埋深19.10m-65.60m)地层,包括东山组、龙海组地层,下伏强风化花岗岩。龙海组(埋深44.33m-65.60m)地层本层岩性为黄色、浅黄色、灰白色、花斑色,砾石、粗中砂、中砂、花斑状粘土等,据沉积物岩相特征看,为陆相沉积为主;在48.4m处热发光年龄59.24±11.8 ka B.P.;56.2m处热发光年龄97.2±2.4 ka B.P.;时代为晚更新世早期。

表1

东山组(埋深19.10m—44.33m)地层,岩性为紫灰色、灰白色、灰色、黄色、棕黄色细砂、粘砂土、泥质细砂、泥质砾砂、砂质粘土、粘质砂土等,在25.10m处热发光年龄33.24±6.7 ka B.P.;上部检出硅藻,反映了受淡水影响的海湾沉积环境,下部仅含少量微古,扭曲小环藻、圆筛藻、毕克卷转虫各一个,认为属滨海沉积环境,岩性特征同样反映受海水波动迹象。

龙海ZK14孔上更新统地层(埋深19.10m—65.60m)孢粉组合,在22.0m紫灰色砂质粘土处,孢粉以蕨类孢子占绝对优势,孢粉组合以金毛狗—莲座蕨组合反映温和偏湿气候,即相对于玉木上间冰阶晚期。38.7m孢粉以乔木花粉为主,孢粉组合以松属—铁杉—山毛榉—水龙骨科组合,反映温和偏湿的气候,即相当于玉木下间冰阶晚期气候。

九龙江口钻孔揭露晚更新世沉积时代在(33.24±6.7 ka B.P.—97.2±2.4 ka B.P.)早期认为以陆相冲洪积为主,晚期整个福建沿海气候温和偏湿,为海平面上升阶段,从九龙江口钻孔揭露岩性、岩相特征及微古生物特征反映,晚期九龙江口受海水影响的迹象相对较弱,以陆相沉积为主,含湖相、海相沉积。

在东山湾小霜岛附近海域钻孔ZK H4 揭露东山组(埋深29.55-40.45m)冲积陆相沉积层,其沉积层序自上而下如表2。

由上述东山湾小霜岛ZKH4孔,岩相特征及光释光年龄,推断认为其时代为晚更新世晚期,以陆相沉积为主,含潮滩相。与东山DSZK2孔地层对比,晚更新世沉积物的岩性、岩相具有相似特征,同样缺失龙海组沉积层。

东山DSZK2孔,上更新统(埋深24.0m-42.46m)揭露地层岩性为浅灰色、灰色、浅灰黑色、浅灰黄色、浅黄色、灰黄色、黄褐色、浅灰白色、黄白色粘土、含砾粘土、细砂、中砂、砾砂,略显花斑状,见多条褐色与灰色条纹,据岩性、岩相特征,认为以陆相冲积为主。在28.0m处光释光测年20.4±4.6 ka B.P.;在38.0m处光释光测年28.7±5.2 ka B.P.;在40.0m处光释光测年31.9±5.9 ka B.P.;时代属于晚更新世中期。

该层(24.0m-42.46m)沉积中,磁化率低且自下而上出现小幅波动,中值粒径波动频繁,暗示这这期间尽管水动力条件多变,磁性矿物含量很低。另外,该段地层中未检出硅藻,反映以陆相冲积为主,含湖相沉积等。

表2

综上所述,东山湾一带在晚更新世的沉积环境,早期气候干冷沉积以陆相沉积环境为主,中、晚期气候转暖,局部受海水波动影响较弱,含湖相、潮滩相、海相沉积。

由龙海东园宝里ZK14、九龙江口ZKH3孔、云霄小霜岛ZKH4孔、东山陈城DSZK2孔地层岩性、岩相及测年可知,在晚更新世早期,除云霄、东山钻孔揭露东山湾存在龙海组地层沉积缺失,而九龙江沉积物岩性为棕黄、黄色、灰黄色含砾粗砂、中粗砂、含泥砂砾卵石等,以陆相冲积沉积环境为主,此段属于龙海组沉积特征,时代在(97.2±2.4 ka—59.24±11.8 ka)时期;晚更新世中、晚期,九龙江—东山湾沉积物岩性为黄色、灰黄色、灰白色、青灰色、花斑色粘土、粉砂粘土、含泥粉砂、含砾粗砂等,沉积物自下而上颗粒逐渐变细,沉积环境趋于相对平静,结合此段微体古生物,认为含湖相沉积、潮滩相沉积,此段属于东山组沉积特征,时代在(53.45±3.51 ka—20.4±4.6 ka)时期。

晚更新世早期,九龙江—东山湾一带钻孔揭露上更新统早期龙海组地层孢粉含为温暖偏湿,其沉积环境与整个福建沿海海平面上升,接受剥蚀—沉积特征一致,此时根据九龙江—东山湾一带钻孔岩性、岩相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认为在九龙江口此时受到海水波动影响的水动力条件有限,仅局部含有湖相、潮滩相、海相沉积,如龙海平原ZK14孔发现海相沉积层。此时东山湾钻孔揭露上更新统龙海组地层表现为沉积缺失,可能由于早期东山湾一带地壳处于抬升阶段,致使老的陆相沉积物长期遭受风化剥蚀,分化改造所致。随后福建沿海气候开始转为温暖湿润气候环境,海平面进一步上升,此时东山湾也开始接受沉积东山组地层,由此造成了东山湾在上更新统龙海组地层的缺失。

猜你喜欢
九龙江龙海岩相
九龙江口枯水期溶解有机物的组成及其生物可利用性
多版本高中英语教材红色文化融入的比较研究
渤中34-9油田古近系火山岩岩相特征与分布预测
“猴王”崔龙海以芋头为养生法宝
九龙江口沉积物砷含量的分布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夏季九龙江口红树林土壤-大气界面温室气体通量的研究
九龙江-河口表层水体营养盐含量的时空变化及潜在富营养化评价
麦盖提斜坡东部构造带奥陶系岩相、成岩作用带与储层成因
塔里木盆地三叠纪岩相古地理特征
长岭气田火山岩储层三维岩相建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