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骨窗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分析

2021-02-07 10:47张永伟
中外医疗 2021年34期
关键词:小骨基底节开颅

张永伟

邳州东大医院神经外科,江苏邳州 221300

高血压性脑出血为临床常见多发性疾病,在高血压诸多并发症,是较为严重的一种。该病发生机制是颅内小动脉出现硬化,造成血压水平升高,引起血管破裂,从而出现高血压性脑出血,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危害性大,病死率高[1]。临床发现,基底节区是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主要病灶部位,基底节区为大脑中心灰心核团,是重要的功能区,位置深,若未及时干预治疗,患者致残、致死率较高[2]。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好发于老年患者,患者体质脆弱、免疫力低下,若予开颅手术治疗,创伤大,容易损伤患者的脑组织,且并发症多,预后差[3]。因此,选择高效安全的治疗方式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改善预后等具有明确效果[4]。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微创术式在临床广泛使用,因其具有微创、高疗效等优势,其治疗效果十分明确[5]。对此,该研究方便选择该院2019年1月—2021年7月收治的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患者40例,分组予以传统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小骨窗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分析其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40例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患者按照随机分配法分为参照组、研究组,各20例。参照组:男11例,女9例。年龄42~73岁,平均(63.29±2.17)岁;病程2~24 h,平均(10.98±1.26)h;术前GCS评分6~12分,平均(9.12±1.23)分;出血量30~60 mL,平均(44.69±2.16)mL。研究组:男10例,女10例;年龄40~75岁,平均(63.68±2.23)岁;病程2~25 h,平均(11.06±1.31)h;术前GCS评分6~13分,平均(9.24±1.18)分;出血量30~65 mL,平均(45.12±2.25)mL。两组组间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均符合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诊断标准;符合手术指征;患者、家属自愿参与,有研究知情权;该研究经医学伦理会审批通过。

排除标准:凝血功能障碍;因血管畸形等其他因素引起的脑出血;肝肾功能异常。

1.2 方法

于手术开展前,均予以常规处理,包括:降颅压(甘露醇)、维持血压稳定、维持呼吸道顺畅、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状态等。在此基础上,两组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参照组接受传统大骨瓣开颅手术,研究组接受小骨窗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

①传统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麻醉: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定位方式:CT扫描,确定最大血肿层面,患侧额前部(耳前发际内向颞部扩大)作一切口(10~15 cm),切开头皮各层,去除颅骨,脑组织切开,规避脑表血管,直达血肿腔,清除血肿,电凝止血,止血纱贴附腔壁,残腔常规留置引流管。

②小骨窗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麻醉: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体位:仰卧位。作一斜切口(5 cm),位置在外侧裂颅骨投影线(前-后)。钻骨口一个在颅骨上,骨窗铣开(铣刀),十字切开硬脑膜。显微镜下,打开蛛网膜(侧裂池),释放脑脊液,行解剖,入口长2.0 cm,将侧裂区的血管分开并实施保护处理,牵引器牵开,作一切口于岛叶表面大脑中动脉分支间无血管区,深入至血肿腔。吸除凝血块,使用神经内镜辅助下清除血肿两极明显靠前或靠后而镜下直视不能到达的地方。对于粘结紧密凝血块无需强行清除,活动性出血处予以电凝止血。血肿清除后留置引流管。予硬膜缝合处理,还纳骨瓣,处理颞肌,并缝合头皮。手术结束后,实施重症监护,维持患者血压、颅内压稳定,避免应激性溃疡、感染,维系内环境稳定,同时予以患者使用神经营养药物。术后CT扫描、复查,掌握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

①治疗效果:根据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进行判断,其中显效:术后CT复查,血肿清除,患者无并发症,且日常生活无限制;有效:术后CT复查,血肿清除>70%,患者有部分并发症出现,日常生活轻微受限;无效:术后患者有明显并发症,日常生活严重受限。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0%。

②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血肿清除率。

③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情况:于术后3个月后,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使用ADL量表评定,共有Ⅰ、Ⅱ、Ⅲ、Ⅳ、Ⅴ5个等级,Ⅰ级:无辅助情况下可生活自理;Ⅱ级:日常生活能力部分恢复;Ⅲ级:日常生活能力受限,需有他人协助完成;Ⅳ级:意识清晰,生活难以自理,需要卧床休息;Ⅴ级:患者处于植物生存状态。

④并发症:记录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获得性肺炎与消化道出血的发生例数,并发症发生率=(深静脉血栓例数+获得性肺炎例数+消化道出血例数)/总例数×100.00%。

⑤复发情况:对两组患者进行连续1年的随访调查,记录两组患者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5.00%,高于参照组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2.2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研究组手术相关指标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对比(±s)

?

2.3 两组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研究组术后功能恢复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情况对比[n(%)]

2.4 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参照组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2.5 两组患者复发情况比较

研究组复发率为0.00%,低于参照组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复发情况对比[n(%)]

3 讨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为常见高发性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群,以基底节区为常见出血部位,有发病急骤、进展迅速、致残及致死率高等特点,可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巨大影响[6-7]。因为脑出血的出现,颅内环境出现变化,在颅内就会出现血肿,凭借占位作用,诱发周围脑组织变性坏死,使得患者的颅内压提高,更有甚者出现脑疝[8]。与此同时,积血被分解以后,会释放大量的多种神经毒素,导致继发性脑损伤[9]。既往临床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中,主要采取开颅手术治疗,但术后存有较高的并发症,且创伤性较大,多数患者较难积极配合[10],因此,选取一种安全性高、血肿清除效果明确的治疗方式,成为临床研究的焦点与重点[11]。近年来,随医疗技术发展,微创术式的广泛运用,显微手术和微创技术在临床广泛使用。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前,可先经影像学技术(CT、MRI等),确定颅内血肿位置[12]。此外,在手术期间,使用显微手术器械和显微镜,能为其外科治疗提供有效参考。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对患者手术治疗中应用小骨窗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经术后各项指标比较发现,治疗效果显著提升。相比于传统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使用小骨窗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能使血肿部位充分暴露,且定位准确,创伤性小,术中出血量少[13-14]。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参照组的65.00%(P<0.05),复发率为0.00%,低于参照组的30.00%(P<0.05),说明相比于传统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效果,使用小骨窗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效果更为突出[15]。小骨窗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入路最佳,能快速将血肿清除,且能使血肿充分暴露,并且止血效果确切,因利用脑组织解剖自然腔道(外侧裂),对患者脑组织的损伤较轻。小骨窗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还具有操作简单、微创、术后恢复快等优势,有助于患者颅内压的提高[16]。此外在其术后,无需行颅骨修补,可最大限度保护正常脑组织。另外,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1.76±0.26)h、(40.29±5.91)mL、(16.07±2.95)d,均短于参照组的(3.23±1.02)h、(102.68±5.28)mL、(26.28±5.23)d,研究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参照组(P<0.05)。说明使用小骨窗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能充分暴露手术术野,故不易出现止血无效、脑组织过度牵拉等情况。小骨窗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切口小,操作简便,术中无需过度牵拉脑组织,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17]。同时,因为小骨窗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的术野较为清晰,故能对患者脑部出血情况予以观察和了解,止血效果明确。除此外之外,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参照组的40.00%(P<0.05),这与赵富珍等[18]的研究结果相似,其研究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00%)与对照组(24.00%)相比较低(χ2=4.152,P<0.05)。说明小骨窗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能弥补传统手术治疗的创伤大的不足,进而能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有助患者早日康复。

综上所述,对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患者,予小骨窗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疗效显著,能缩短手术治疗,提高血肿清除率,且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低,安全性高,有助于患者机体的康复。

猜你喜欢
小骨基底节开颅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Y型小骨锁定钛板治疗桡骨头骨折
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对冲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快速开颅技术在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抢救治疗中的效果
齿状突游离小骨法医学鉴定1例
开颅手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治疗方法
探讨预防基底节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及早期治疗
去骨瓣小骨窗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体会
基底节区出血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
神经外科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