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效果

2021-02-08 16:28李天秀
医学前沿 2021年19期
关键词:下呼吸道感染左氧氟沙星临床效果

李天秀

摘要:目的:探究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数表法将2020年4月—2021年4月医院诊治的88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分为两组,各44例,一组为应用常规疗法的对照组,另一组在前者基础上加用左氧氟沙星,设为研究组,观察两组治疗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7.73%(43/44),高于对照组81.82%(36/44),P<0.05;研究组咳嗽、咳痰、发热、呼吸困难改善时间为(2.64±0.83)d、(2.47±0.75)d、(2.26±0.71)d、(1.98±0.58)d,短于对照组(4.13±1.35)d、(4.04±1.31)d、(3.86±1.24)d、(3.79±1.08)d,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耐药菌株发生率为9.09%(4/44)、6.82%(3/44),与对照组6.82%(3/4)、2.27%(1/44)无差异,P>0.05。结论:下呼吸道感染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可在较短时间内改善患者症状,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少,不会增加患者耐药情况,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下呼吸道感染;临床效果

下呼吸道感染是由细菌、病毒、真菌感染等引发的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其包括支气管炎、肺炎及支气管扩张等。患者通常会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当发生支气管痉挛后,患者也会出现喘息症状;肺炎患者通常会出现持续性发热。多数患者接受规范治疗后可实现症状缓解,预后良好。但体质较弱者可迁延不愈,引起严重并发症[1]。抗感染药物是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主要方法,虽然抗生素治疗效果好,但在滥用情况下,也会产生耐药株,促使治疗复杂化。随着人们医疗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临床在应用药物治疗时也要尽可能控制不良反应发生,这样才能满足患者需求,减少医疗事件发生。因此在应用抗生素治疗时,一定要选择合适药物种类及应用剂量,防止耐药菌株的出现。左氧氟沙星是一种广谱抗菌类药物,其抗菌活性强,可被用于下呼吸道感染治疗中[2]。本次研究就该药物的实际应用情况展开探究,以下为具体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取随机数表法将2020年4月—2021年4月医院诊治的88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分为两组,各44例,一组为应用常规疗法的对照组,另一组在前者基础上加用左氧氟沙星,设为研究组。对照组男、女各22例,年龄18—73(44.51±5.68)岁;研究组男、女分别为23例、21例,年龄19—74(44.47±5.73)岁。纳入标准:(1)经影像学检查确诊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2)无药物过敏情况;(3)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近期接受相关治疗者;(2)合并精神系統疾病,无法完成研究;(3)合并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两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可比。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包括祛痰、止咳、平喘等内容。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应用左氧氟沙星(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生产,H20020673)治疗,将400mg药物加入到0.9、100mL生理盐水中于患者静脉滴注,每天一次。两组均连续治疗10d。

1.3观察指标

(1)治疗效果,分为治愈、改善及无效。治愈表现为患者咳嗽、咳痰等症状完全消失,影像学检查下呼吸道恢复至正常;改善表现为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影像学检查下呼吸道感染情况所有改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迹象为无效。(2)症状改善时间,包括咳嗽、咳痰、发热、呼吸困难等。(3)不良反应及耐药菌发生,前者包括呕吐、恶心、腹泻等。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1.0处理,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采用( )、百分比表示,前者行t检验,后者行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

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见表1。

2.2症状改善时间

与对照组比,研究组症状改善时间更短,P<0.05。见表2。

2.3不良反应及耐药菌发生情况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耐药菌发生率无差异,P>0.05。见表3。

3讨论

支气管炎是最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类型,其是病毒、细菌等感染引发的气管、支气管粘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可分为急性支气管炎及慢性支气管炎,前者患者多能获得良好预后,但也存在体质较弱者迁延不愈;后者患者接受规范治疗后可控制症状发展,若控制不佳,可引发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等严重并发症,预后较差[3]。肺炎是较为严重的下呼吸道感染疾病,其是由病原体引发的肺泡、肺间质的感染性炎症。肺炎发生率较高,并且医院获得性肺炎还有着较高病死率。这源于住院患者身体状况较差,在感染肺炎后病情加重,死亡率也随之升高。多数肺炎患者接受规范治疗后,肺功能及结构都会恢复至正常。但部分病原菌引起的肺炎会导致肺组织病变坏死,形成空洞。另外,高龄、长期吸烟患者及合并心肺疾病通常预后欠佳[4]。当气道反复感染后,支气管和细支气管会出现不可逆扩张,其是一种较为复杂的下呼吸道感染疾病。病毒、细菌等感染会影响到肺部粘液纤毛清除功能,这又会增加再次感染发生率,在恶性循环下,支气管壁的平滑肌、弹力纤维等都会遭到破坏,最终形成不可逆扩张。若范围局限,患者接受规范治疗后可阻止病情进一步恶化。但支气管扩张广泛患者会出现肺功能损伤,严重情况下还会因呼吸衰竭而死亡,预后较差[5]。

在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时,除对症治疗外,临床多会选择抗生素治疗。抗生素可干扰细菌的生活细胞发育,比如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增强细菌细胞膜通透性来发挥杀伤作用,但其并不会对人造成影响或影响较小。但应用抗生素时,如果长期或大剂量应用抗生素,尤其在应用广谱抗生素时可能引发二重感染。因此一定要合理用药,避免耐药菌出现,提升治疗安全性。解旋酶并非一种酶,而是可水解ATP供给能量来解开DNA的一类酶。多数的细菌中有着具备ATP酶活性的解旋酶,其可将细菌核酸DNA水解获得单链,在促进DNA复制后促使细菌繁殖[6]。喹诺酮类抗生素以人工合成的含4—喹诺酮基本结构的抗菌药物,其将细菌DNA作为靶攻击对象,影响细菌DNA回旋没来导致其出现不可逆损害,从而达到抗菌效果。左氧氟沙星是第三代喹诺酮类抗生素,其可通过抑制细菌DNA解旋酶活性来阻止细菌NDA的合成和复制来达到杀菌目的。该药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等均表现出较强的抗菌活性,而上述病菌是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菌种,因此左氧氟沙星可被用于患者治疗中。在患者应用药物后,血药浓度可维持在80%—95%,并且其对病灶菌群有着靶向性,可有效提升灭菌效果[7]。在体内,左氧氟沙星的血清消除半衰期在4—7h,可持续发挥抑菌作用。并且多余的药物成分会经肾脏以尿液形式排泄,避免残留于机体各组织、器官引发相关不良反应,治疗安全性高。本次研究中,两组采取不同治疗方案后,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症状改善时间更短(P<0.05),提示左氧氟沙星在下呼吸道感染中可发挥理想效果。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耐药菌发生率无差异(P>0.05),说明左氧氟沙星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并且由于其可广谱杀菌,故不会增加患者耐药情况。但需要注意的是,任何抗生素长期应用都会导致耐药株的发生,因此并不建议长期使用[8]。若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患者仍未痊愈,需分析具体原因寻找一种更有效的治疗方案,确保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综上,在下呼吸道感染治疗中,左氧氟沙星可在较短时间改善患者症状,其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少,耐药性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周清林.左氧氟沙星联合奈替米星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12):72-74.

[2]李迪,王越.下呼吸道感染疾病结合细菌培养和患者个体情况采用不同抗菌药物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J].世界复合医学,2021,7(04):134-136.

[3]付晓晓,吴洁,靳剑.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1,14(22):70-71.

[4]叶艳珍,罗惠玲.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比较[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16,23(05):59-62.

[5]王丽娟.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重症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J].北方药学,2018,15(01):24-25.

猜你喜欢
下呼吸道感染左氧氟沙星临床效果
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呋辛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比较
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新生儿下呼吸道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临床分析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
不同起始负荷剂量治疗中重度革兰阳性菌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研究
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与环境相关性研究
我院2014—2015年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与药物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