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老年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21-02-10 02:33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24期
关键词:血流量内径多普勒

高 林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绵阳医院<绵阳市中心医院>血管外科 四川 绵阳 621000)

2型糖尿病患者发病后,其机体对血糖的代谢路径和健康人有较大差异,身体产生胰岛素抵抗无法及时将体内血糖水平降低,促使神经、组织、脏器处在高血糖应激状态,糖尿病患者调控血糖水平的目的在于降低并发症风险,保护机体血管、神经和脏器功能,新确诊2型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后需要使用强效降糖药物降低血糖水平,用药治疗期间需要对不良饮食习惯加以纠正,建立健康饮食习惯,对于有运动习惯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调整运动方式,每天半小时以内中低强度运动即可达到理想的健康管理效果,可降低2型糖尿病相关并发症风险。糖尿病发病率较高,对于大众健康危害较大,因此临床上需要对糖尿病提高重视。糖尿病患者合并并发症将会增加糖尿病治疗和管理难度,同时患者所面临的身心健康问题也会更加严重。下肢血管病变属于2型糖尿病患者最为常见的血管并发症,初始症状不明显,或者症状不典型,多数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无法第一时间意识到患有下肢血管病变,对于治疗时机的把握不理想,将会影响到患者预后。临床上数据调查发现[1],7.9%的2型糖尿病患者确诊糖尿病病情时已并发下肢血管病变,因此患者控制糖尿病病情更加困难,相比于单纯患2型糖尿病的患者,其预后更差,生活质量受到的影响更大。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严重可引发下肢缺血性溃疡疾病,该疾病久治不愈导致肢体坏死,需要进行截肢治疗,对患者造成肢体功能残缺,同时合并下肢血管病变还会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尤其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发生心肌梗死、脑卒中的风险平均增加3倍以上,严重危害身体健康。相关研究[2]发现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相较于年轻2型糖尿病患者,更易并发糖尿病,因此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加强下肢血管病变筛查。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干预时间节点对患者预后有重大影响,早期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经过及时干预,能够有效改善预后,降低患者合并严重血管病变风险,也可减轻患者糖尿病治疗经济负担,对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有较大意义。临床中可用于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影像技术和监测手段较多,需要对检测精度、检测成本、患者检测机体损伤进行综合分析,找出最佳检测方法,基于此本文主要探究彩色多普勒技术的应用效果,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绵阳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65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65例老年健康人为参照组。纳入标准:①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②依从性良好者。排除标准:①临床资料不完整者;②依从性差者。参照组男女比例为36:29,平均年龄(67.29±3.72)岁;观察组男女比例为37:28,平均年龄为(66.53±4.29)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1.2 方法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采用西门子、飞利浦彩色多普勒超声设备和检测探头,设置扫查下肢血管频率为8.5 MHz,取样容积设定为2 mm,患者需要采取平躺体位接受影像检查,双侧下肢需要保持微微弯曲同时外展,充分暴露下肢位置,便于超声进行扫查,由两位超声医师共同参与诊断。

1.3 观察指标

记录研究对象接受彩色多普勒检查后的下肢血管内径和血流量,检测股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三处血管内径以及血量,血管内径和血流量越大说明下肢健康程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频数、百分比(%)表示,经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经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下肢动脉血管内径和血流量数据中,观察组股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血管内径和血流量数值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下肢动脉血管内径以及血流量比较( ±s)

表1 下肢动脉血管内径以及血流量比较( ±s)

组别 例数 股动脉 腘动脉 足背动脉血管内径/mm 血流量/(mm3·s-1) 血管内径/mm 血流量/(mm3·s-1) 血管内径/mm 血流量/(mm3·s-1)观察组 65 6.08±0.32 34.05±4.17 4.84±0.53 10.56±2.47 1.42±0.25 0.72±0.28参照组 65 7.42±0.81 42.49±7.06 5.81±0.43 13.46±3.68 2.05±0.26 1.58±0.59 t 9.2451 9.8572 9.2653 9.6738 9.3715 9.4582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工业化时代2型糖尿病发病率显著高于农业社会2型糖尿病发病率,与社会饮食方式变迁有关,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出现饮食过度、过量进食糖类、脂肪食物,引发胃肠道、内分泌疾病,2型糖尿病病程长,属于慢性病,发病后除需要终身服用降糖药物调控胰岛素抵抗、血糖水平,还需要进行生活方式干预,控制疾病严重程度,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病风险[3]。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会导致血管内膜出现硬化斑块,肉眼可观察到患者下肢血管中出现不规则扭曲。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发病初期症状非常隐匿,因此难以通过查体确诊。当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发展至晚期之后,患者下肢供血不足病情加剧,此时发生坏疽后需要采取截肢治疗,患者生活质量将会直线式下降[4]。及时进行早期干预可有效降低外周动脉血管病变导致的截肢风险,临床上需要加强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的早期筛查,提高筛查准确性。

2型糖尿病发病率近年来增长势头迅猛,需要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率以提高患者健康水平、生活质量。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受到众多危险因素影响,年龄增长可增加下肢血管病变风险,70岁属于一条重要的年龄分界线,血糖慢性持续增加与时间积累作用有关,老年人生理特点带来的老化影响,让其对于下肢血管病变的感觉减退,因此老年人属于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重点防治人群[5]。吸烟也可引发下肢血管病变风险,烟草在燃烧时产生的多种有害化学物质通过肺被吸入到人体内部,肺组织在气体交换时被多种有害化学物质侵害,长期吸烟会导致血管内皮损伤严重,同时C-反应蛋白的反应性也会增加,机体内的C-反应蛋白水平偏离正常值,心脏冠状动脉血管发生粥样硬化病变,引发冠心病的风险增加2~4倍。相较于不吸烟的2型糖尿病患者,长期吸烟的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的风险增加2倍以上。血脂、尿酸代谢存在异常也会增加下肢血管病变风险,血脂中的总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稳定,居于正常值范围内,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的风险位于低水平,当总胆固醇增加,根据增加程度则对应的病变风险也会增加[6]。尿酸代谢异常发生高尿酸血症导致下肢血管病变风险增加,与血管内膜发生炎症反应有关,尿酸得不到排泄,沉积在血管当中造成脂质代谢紊乱,可加速血管形成斑块以及硬化。体重控制效果也会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风险,体重控制效果差导致体重指数超标将会增加合并下肢血管病变风险,体质量指数超标患者表现出腰围增粗,腰围增粗与胰岛素抵抗有关。因此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预防下肢血管病变,可从降低腰围、降低体质量指数入手,鉴于患者不能长期激烈运动避免影响血糖管理效果,可注重饮食管理,采取限制能量摄入法进行减重。高血压也是引发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高血压可让血管处在高压力状态,血管内皮功能发生异常将会严重影响脂蛋白在内皮细胞当中的通透性,通透性增加的情况下,内皮素在短时间内大量上升,机体氧化应激反应加强,导致血管病变风险增加。纤维蛋白原水平也会影响下肢血管病变风险,临床针对纤维蛋白原水平增加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发现其血液处于促凝状态,因此血液当中的微小血栓形成速度加快,同时微小血栓的分解速度减慢,血栓形成后对于血管功能造成较大负面影响[7]。

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影像诊断技术较多,其中被公认为金标准的影像检查技术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和传统的血管造影技术相比较,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使用了数字技术即计算机技术,因此成像质量、造影精确度方面获得质的提升,同时还可用于血流供应动态过程,实现动态观察效果需要使用到血管造影对比剂,因此该项影像检查技术属于有创检查[8]。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当中,通过计算机针对对比剂血管内行经路线、行经速度分析,绘制动态路线图,发现对比剂通过人体血管中阻滞情况,可准确判断患者下肢血管狭窄、栓塞位置,找到异常血管斑块位置,数值减影血管造影技术鉴别侧支细小血管病变准确性高的原因有完整显示下肢血管解剖结构有关,因此检测的精度非常高。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应用于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筛查缺陷在于对患者造成创伤,对比剂具有细胞毒性,且成像方式决定需要多次调整投照角度获得高清晰血管结构,对超声医师个人操作技术要求较高[9]。

本次研究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股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三处下肢动脉血管内径和血流量值均低于健康老年人,这与下肢血管病变有关,说明下肢血液供应受阻。本文中探查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流供应,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应用该项技术可重复跟踪对比下肢血管结构,清晰观察下肢血管壁细微结构,判断病变斑块位置,超声影像中可显示血管深度和走行方向,可用于计算血流动力学参数,利用所得血流动力学参数可发现血液供应受阻区域,可有效诊断出血管病变位置[10]。对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而言,该项技术的安全性高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技术扫查糖尿病患者下肢时,为促使超声波达到较好的发射效果,排除探头和患者下肢皮肤表面的空气,促使探头紧密贴合患者皮肤,使用超声检查耦合剂,耦合剂的成分对人体无毒无害,患者完成检查后使用纸巾直接擦拭干净耦合剂即可,不会有皮肤瘙痒、疼痛异样感。此外,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相比在费用上有较大优势,检查费用不高,加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精确度也较高,因此检查的性价比较高。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病程非常长,血糖波动大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周围血管病变,即使是血糖管控水平较好的2型糖尿病患者,也需要长期跟踪随访,了解下肢血管病变情况,因此选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综合性价比较高。

综上所述,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可靠性高,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血流量内径多普勒
多路径效应对GPS多普勒测速的影响
内径千分尺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分析
窄内径多孔层开管柱的制备及在液相色谱中的应用
从计算肺循环的血流量联想到定积分的思想
抖腿是健康行为
浅谈体育课准备活动与整理活动的作用
《多普勒效应》的教学设计
内径侧轴向引出分接线段的可调模绕制
“o”型密封圈内径胀大对线径变化的关系
饭后静卧养肝利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