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与鼻窦CT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诊断中的作用

2021-02-10 02:33寻满湘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24期
关键词:鼻窦鼻息肉鼻窦炎

杨 栋,寻满湘

(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耳鼻喉科 上海 201800)

慢性鼻-鼻窦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以鼻腔、鼻窦炎性细胞过量增多,并伴有局部组织重塑为特征,部分患者可因伴有息肉而诊断为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 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os,CRSwNP)。随着对CRSwNP疾病研究的深入,研究人员发现根据不同组织病理学特点,该疾病可分为嗜酸性粒细胞性(eosinophilic CRSwNP,E-CRSwNP)和非嗜酸性粒细胞性(noneosinophilic CRSwNP,nE-CRSwNP)两种,前者血浆嗜酸性粒细胞、血清IgE水平较高,以组织水肿为主要表现,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较好,术后复发率较高,而后者主要表现为腺体组织肥大和继发的纤维化。由于两种不同类型的CRSwNP具有不同的治疗效果和预后,临床对该疾病的正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病理活检虽然是CRSwNP分型的金标准,但由于属于有创操作、费用较高等,限制了其临床运用的广泛性。既往研究显示[1-2],鼻窦CT扫描结合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对CRSwNP的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本研究通过收集本院141例CRSwNP患者的临床资料,以进一步明确鼻窦CT扫描结合外周血常规检查在CRSwNP分型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择2017年12月—2020年12月在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行鼻内镜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为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的患者共141例,其中男97例,女44例,年龄20~79岁,平均年龄(46.7±8.4)岁,病程0.5~70年,平均病程(26.3±23.1)年。纳入标准:①资料完善者;②患者术前均行血常规、鼻窦CT平扫等检查;③满足《中国慢性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3];④所有患者均为初次行鼻内镜手术;⑤所有患者入院时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鼻塞、脓性鼻涕、嗅觉减退或丧失、头面部胀痛等。排除标准:①有头颅外伤、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②有真菌性鼻-鼻窦炎、伴有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的患者。本次研究已经获得入选患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病理学检查

患者在鼻内镜手术治疗后,对术中切除的病变组织进行病理诊断。术中获取患者病变组织并固定于4%甲醛中24 h,再石蜡包埋并切成5 μm厚度的片状,在进行染色处理。然后,在×100低倍镜下对病理切片选择嗜酸粒细胞浸润最显著的5处视野,在×400高倍镜下计数,5处分别计算嗜酸粒细胞占总炎性细胞的比例并取平均值,当该比例≥10%时诊断为E-CRSwNP[4],<10%则为nE-CRSwNP。

1.3 CT检查

采用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64排螺旋CT(uCT760)进行鼻窦CT冠状位平扫检查。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并保持仰卧,扫描开始从额窦顶到鼻咽部,然后进行冠状位和矢状位进行扫描。扫描结束后用阅片工作软件PHILIPS MxLite View,可清楚显示鼻窦解剖结构、病变范围和程度。鼻窦病变的评分采用Lund-Mackay评分法[5]。即分别根据两侧前后筛窦、上颌窦、蝶窦、筛窦CT上显示无、部分、全部为阴影评为0、1、2分,根据窦口鼻道复合体(OMC)有无阻塞评为0、2分,以上单侧为12分,总分24分,评分结果的分数越高,病情越重。

1.4 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

在患者入院后当天晚上10点开始禁食禁水,在次日取清晨7~8点空腹血4 mL送至检验科,采用日本希森美康公司SYSMEX800i型全自动血球分析仪自动检测血常规。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 2013记录数据,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均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理论频数过小时计算Fisher精确概率值;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41例患者术后病理均诊断为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根据组织嗜酸性粒细胞在×400高倍镜下计数,诊断为E-CRSwNP共53例(37.59%),nE-CRSwNP共88例(62.41%)。

2.1 两组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百分比情况

E-CRSwNP组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高于nECRSwNP组,以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0.5×109/L为升高,E-CRSwNP组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例数高于nE-CRSwNP,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E-CRSwNP组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高于nECRSwNP组,以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5%为升高,E-CRSwNP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例数高于nE-CRSwNP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百分比比较

2.2 两组患者鼻窦CT所示病变的Lund-Mackay评分

E-CRSwNP组患者两侧额窦、蝶窦、前组筛窦、上颌窦、E/M比值以及总体Lund-Mackay评分显著高于nECRSwNP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E-CRSwNP组两侧后组筛窦评分高于nE-CRSwNP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鼻窦CT所示病变的Lund-Mackay 评分比较( ±s,分)

表2 两组患者鼻窦CT所示病变的Lund-Mackay 评分比较( ±s,分)

部位 E-CRSwNP nE-CRSwNP t P两侧额窦 1.94±1.23 1.05±0.78 5.261 <0.001两侧蝶窦 1.61±1.27 0.58±0.66 6.330 <0.001两侧前组筛窦 2.89±1.15 2.10±0.93 4.464<0.001两侧后组筛窦 2.44±1.58 2.11±1.24 1.378 0.170两侧上颌窦 2.46±1.12 1.97±0.95 2.771 0.006 E/M比值 3.14±0.98 2.34±1.26 3.956 <0.001 Lund-Mackay评分总分 14.48±3.4910.15±2.059.504 <0.001

3 讨论

慢性鼻-鼻窦炎疾病主要表现为头晕、流涕、嗅觉减退或丧失、喷嚏、鼻塞等,甚至有患者出现耳痛及经鼻呼吸困难。嗅觉在人们社交、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CRSwNP对患者的嗅觉造成严重影响,继而影响其生活质量,我国因CRSwNP导致嗅觉障碍的患者约有83%~91%[6]。CRSwNP在欧洲国家中的发病率高达8.4%[7],美国发病率14%,我国发病率在2.1%~8%[8]。鼻息肉的发病因素繁多,有遗传、环境、病毒、细菌、变态反应等致病菌在鼻粘膜持续感染而出现病变,光镜下染色后的鼻息肉有腺体增加、上皮增厚或鳞状上皮化生,有杯状细胞和假复层上皮;同时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且大部分为嗜酸性粒细胞。有研究显示[9]慢性鼻窦炎合并嗜酸细胞浸润的预后没有未受到嗜酸细胞浸润或浸润少的鼻窦炎患者好,且治疗后易反复。也有研究者发现,CRSwNP与嗜酸性粒细胞有着密切关系[10],在多种炎性介质的共同作用下分泌重要炎性介质并持续炎症反应,最终使上皮增厚、鳞状上皮化生,进一步形成息肉。经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检查发现,在术前,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数目上升,鼻窦黏膜及鼻息肉内嗜酸性粒细胞大量浸润。病理学检查是随着对诊断CRSwNP的金标准,但因该检查方法具有创伤性,患者的依从性较差,在获取病理标本时无法采取足够的标本,因此可行性不高。临床中对CRSwNP的检查方法有线鼻窦摄片、鼻内镜检查、MRI、鼻腔检查等,但检查结果均不甚理想。随着对CRSwNP的不断研究及认识的加深,对CRSwNP的诊断方式中不断完善,医务工作者发现鼻窦CT具有经济、无创、简单、便捷、有效等优点,鼻窦CT可获取清晰的鼻窦结构、鼻腔变异结构等,为临床诊断鼻腔病变范围及严重程度提供有效数据。鼻窦CT诊断中多见嗅裂炎症及鼻窦骨质增生,且Lund-Mackay评分高于nE-CRSwNP患者。

本组141例病例中,37.59%的患者为E-CRSwNP,62.41%为nE-CRSwNP,提示CRSwNP患者以nE-CRSwNP为主。由于鼻息肉中增多的嗜酸性粒细胞是由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而来,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与CRSwNP关系密切。从本研究结果看,E-CRSwNP组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均显著高于nE-CRSwNP组,E-CRSwNP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升高例数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例数也高于nECRSwNP组,表明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百分比可以对E-CRSwNP或nE-CRSwNP进行初步分型。鼻窦CT检查中,采用Lund-Mackay评分法对病变部位进行评分,结果发现,E-CRSwNP组患者两侧额窦、蝶窦、前组筛窦、上颌窦、E/M比值以及总体Lund-Mackay评分显著高于nE-CRSwNP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考虑由于病变部位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程度不同所导致,与多个文献中的[11-12]的研究结果类似。本研究结果还发现鼻窦CT检查结果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有直接关系,嗜酸性粒细胞数越高者的鼻窦CT检查结果显示越严重,说明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程度与鼻窦CT检查结果呈正相关。

综述所述,E-CRSwNP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较nE-CRSwNP升高,鼻窦CT扫描中,由于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导致病变部位Lund-Mackay评分结果较高,两者结合,对CRSwNP的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猜你喜欢
鼻窦鼻息肉鼻窦炎
SMARCA4在鼻腔鼻窦畸胎癌肉瘤中高频性丢失
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鼻内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临床疗效
鼻内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疗效分析
缓解鼻窦疼痛,试试盐水冲洗
鼻内镜手术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抗生素(阿奇霉素)与鼻窦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的效果观察
秋天警惕鼻窦炎急性发作
谨防鼻息肉术后复发
鼻窦炎护理不可不知的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