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超声诊断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临床意义

2021-02-10 02:33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24期
关键词:凶险肌层胎盘

张 利

(重庆国宾妇产医院超声科 重庆 400015)

近年来,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患病率日趋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前置胎盘主要是指患者在妊娠28周后子宫下段有胎盘附着,且下缘位置覆盖宫颈内口,低于胎先露部,前置胎盘是妊娠时期非常严重的并发症,危害较大[1]。凶险型前置胎盘主要是指有剖宫产史的患者胎盘位于剖宫产切口的位置,与此同时,患者伴随有胎盘植入现象,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需提高对该病的重视程度,实施准确及时的诊断,从而明确诊断患者的病情。在实际的诊断过程中,实施常规诊断方式不符合患者的实际需求,易出现误诊漏诊现象。实施产前超声检查方法,能够鉴别诊断患者的病情,为患者疾病诊治提供数据支持,有助于提高诊断效率。本文择取重庆国宾妇产医院接收的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50例,观察产前超声诊断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临床意义。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重庆国宾妇产医院2018年6月—2020年12月接收的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病理检查和产前超声诊断。患者的年龄为25~35岁,均龄(30.41±1.01)岁。本次研究获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①符合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疾病诊断标准者;②临床资料完整患者;③经病理检查确诊者;④所有患者孕周>12周。

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精神障碍患者;②临床资料不完整患者;③贫血患者;④合并高血压疾病患者;⑤合并胎盘形态异常患者;⑥临床资料不完整患者;⑦有语言障碍患者;⑧合并器质性疾病患者;⑨中途退出研究的患者。

1.2 方法

产前超声诊断:超声医师均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Voluson E10、Voluson 30 PROV)展开检查,指导患者多饮水,在膀胱适度充盈后进行检查,然后选择腹部探头(频率为3.5 MHz~5.0 MHz)对患者的下腹部进行扫查,明确胎盘下缘与宫颈内口关系、胎盘与子宫前壁及膀胱后壁的关系。超声医师通过彩色多普勒观察患者胎盘内血流信号,确定胎盘进入子宫肌层是否存在血流信号[2]。

1.3 观察指标

①分析诊断准确性,密切观察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的实际情况,详细记录并实施统计学对比[3];②比较分析超声诊断漏诊率。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t检验,用(±s)表示;计数资料以χ2检验,用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诊断准确性比较

结果显示,病理诊断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准确性(100.00%)和产前超声诊断(94.0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种方法诊断准确性比较[n(%)]

2.2 两种方法诊断漏诊率比较

结果显示,产前超声诊断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漏诊率(6.00%)较病理诊断更高,但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种方法诊断漏诊率比较 [n(%)]

3 讨论

凶险前置胎盘是临床上常见的、但发病机制不清的疾病。目前,关于凶险前置胎盘的研究很多,部分结果之间存在矛盾性。部分学者认为,分娩次数、剖腹产史、人流史、高龄产妇是发病的原因,甚至一些报告表明它可能与病人的生活环境有关。所以,必须探清前置胎盘的诱发因素,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在分娩时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和产妇个体状况的影响,出现一系列的不良症状,例如前置胎盘等这些不良现象,会影响产妇的正常分娩,尤其是女性若存在剖宫产史或人流史时,则产妇在后续的妊娠中十分容易出现前置胎盘的情况。前置胎盘属于临床上十分常见的一种产科疾病,而凶险型前置胎盘,在目前临床上还较为罕见。由于这种疾病所导致的产后大出血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凶险型前置胎盘在临床上属于一种较为危险的剖宫产并发症,指的是剖宫产后出现的前置胎盘,一旦发生则会对患者造成极大的危害,而如果没有按照要求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则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大出血,甚至还有可能导致患者死亡。孕产妇的子宫下段蜕膜形成不良、产妇有慢性子宫内膜炎、产妇有反复流产等其他宫腔操作史都容易导致产妇出现胎盘植入的情况,尤其是随着剖宫产术数量的增加,在临床上直接导致胎盘植入事件的发生率明显增加,若之前剖宫产分娩后,子宫切口部位的肌肉功能恢复较差,容易受到纤维组织的侵袭,导致患者的浆膜层以及膀胱壁都容易出现胎盘植入的情况,产妇在分娩时有可能会出现胎盘剥离不全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会诱发患者出现严重的子宫出血,对于患者的康复以及安全性会产生极大的影响。若产妇的产后出血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则会对产妇造成极大的影响,而产妇也需要进行子宫切除术,这就会导致女性失去生育能力,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还会导致新生儿出现早产或窒息的情况,增加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社会压力,所以需要积极预防大出血并做好有效的诊断,在手术期间选择合适的手术切口,以保障患者的康复。

对于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而言,宫腔手术操作和该疾病具有很大的相关性,比如人工流产、剖宫产等。患者在实施宫腔手术后,损伤患者的子宫内膜,且底蜕膜血液供应减少,为了满足胎盘的营养需求,需扩大附着面积代偿,因而覆盖宫颈内口形成前置胎盘,同时,子宫内膜较薄容易被胎盘绒毛侵入子宫基层后形成胎盘植入。在诊断过程中,超声医师使用彩超机对病变位置进行实时动态观察,充分了解患者的生理组织结构及病变性质实施有效的判断。针对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实施产前超声检查,知晓患者的胎盘位置便于对胎盘的具体类型进行明确。除此之外,还可以观察到胎盘内扩张的血管判别胎盘的后方间隙,从而判定胎盘侵犯深度。因此,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实施产前超声检查方式,对其诊断效率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临床上能够进行凶险性前置胎盘的诊断方式较多[10],除了MRI影像学诊断方式以外,还可应用血清甲胎蛋白实验室检查,以及彩超和内镜等多种检查方式,但由于实验室检查方式的诊断特异性较低并且内镜检查的适用范围较小,所以临床还是建议选择影像学诊断方式,以明确患者的病情。此外超声影像学诊断技术的操作简便并且可重复性较好,诊断的准确度相较于其他的诊断方式明显更高,所以在有医疗条件的前提下,建议为患者应用MRI进行检查,能够帮助医务人员明确患者的前置胎盘状况,使前置胎盘得到控制,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使者后续治疗工作能够更为顺利地开展。手术对于凶险型前置胎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处理方式,对于这类患者进行治疗采用手术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而在进入患者的围手术期后,医务人员需要了解患者的病情特点,开展合理的治疗,才能使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提升,对于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来说,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以下为凶险前置胎盘植入的超声特征:

①胎盘异常粘连诊断是敏感性最高的胎盘着床诊断方式,超声诊断特征为胎盘在子宫着床位置位于切口处,肌层较薄且欠缺足够的组织。②形成胎盘血窦。胎盘基底存在较多静脉血池,但是没有明显的血流信号。③胎盘后间隙全部消失。子宫蜕膜基底的血管扩张所形成胎盘后方间隙。④子宫肌层被胎盘组织穿透,浸润膀胱壁。膀胱壁于子宫肌层之间的强回声减弱、不规则或者部分回声消失。伴随着子宫浆液层胎盘会出现在膀胱表面。⑤胎盘后方间隙存在显著的涡旋血流信号。胎盘管从胎盘基底出发,直达子宫肌层或膀胱壁,其丰富的涡状血流信号,由脉压高的弓状动脉与宫腔旁血管扩张形成。⑥子宫切口前壁的胎盘被凶险型前置胎盘覆盖。原有的手术疤痕会对中晚期的胎盘向上迁移造成干扰,从而发生前置胎盘。瘢痕处的子宫内膜较薄,子宫肌层容易被绒毛组织侵入,从而发生胎盘着床。

刘敏等[4]研究纳入15例胎盘植入患者进行分析,该15例研究目标均在分娩后通过组织病理学证实胎盘植入。其最常见的产前超声表现为胎盘内血窦形成、胎盘后间隙消失。梁庄报道[5],产前超声对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检出率为82.49%,究其原因,在于临床上凶险型前置胎盘常伴随胎盘植入。临床医生在探查过程中会着重探查前置胎盘以及前置胎盘中的子宫肌壁,特别是针对子宫疤痕位置较低的情况下,会注意观察胎盘与疤痕之间的关系,因此不容易出现误诊。胎盘在存在高危因素人群中不正常着床事件的发生概率高达33.3%,既往史中存在宫内手术史的患者,其子宫内膜有外伤性的损伤,蜕膜供血能力不够。子宫内膜为了获得大量的营养,将会将自身的附着面积延伸到子宫下端,从而导致前置胎盘。这一类型患者的子宫内膜比较薄,肌层容易被绒毛侵入,从而形成胎盘着床。结合相关报道可知,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发生风险对于既往剖宫史的产妇高达11%~24%,剖宫产手术次数越多,手术切口处子宫内膜疤痕的形成以及多发性子宫内膜损伤的发生风险就更大,从而提高了前置胎盘的患病概率,相较于未接受剖宫产的产妇,接受过一次剖宫产产妇术后发生前置胎盘的概率高出5.3倍,接受过两次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发生前置胎盘的概率为39%[6]。高龄产妇、多次宫内手术和多次剖宫产可能是凶险型前置胎盘植入的危险因素,需要引起临床高度关注。凶险型胎盘前置合并胎盘植入的问题十分严重,不仅影响产妇的身体健康,还会危及新生儿的生命安全。任何疾病的治疗都需要建立在精确诊断的基础上,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也不例外。通过超声检查,医生可明确判断患者的子宫情况,了解子宫前壁的覆盖范围,以此制定有效实用的分娩计划。

研究结果显示,病理诊断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准确性(100.00%)和产前超声诊断(94.0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产前超声检查,超声医师可准确判断患者胎盘对子宫肌层组织的侵犯程度,分析膀胱壁和子宫肌层关系,确定子宫肌层变薄情况,从而对患者膀胱壁浸润情况进行判断。在实际的检查过程中,实施产前超声检查,可以清晰显示出子宫肌层侵入程度,并全面了解子宫前壁下段覆盖范围,确定胎盘下缘与宫颈内口的关系,可提高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诊断准确性。在实施诊断后,以此作为基础制定手术方针和分娩计划,能够有效改善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的妊娠结局。实施产前超声检查方式,可以显示出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的胎盘实质情况,并显示出胎盘后方子宫肌层回声,也可显示出相关血流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确诊率。产前超声诊断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漏诊率(6.00%)较病理诊断更高,但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实施产前超声检查方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降低误诊率和漏诊率。在诊断的过程中,患者的胎盘位于子宫前壁下段,整个胎盘下缘覆盖宫颈内口,内腔隙存在广泛血流。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膀胱充盈度不足会导致误诊,且超声医师没有及时准确诊断基底部血流情况和胎盘内血流情况。因此,在检查之前,超声医师应该指导患者多喝水,讲解相关注意事项,提高对膀胱充盈适度的重视程度,有助于提高诊断水平。与此同时,超声医师对声像图仔细鉴别,避免出现误诊现象。超声医师评估患者的情绪状态和受教育程度,给患者讲解疾病知识和超声检查知识,告知患者超声检查流程,促使其提高认知程度,有助于提高产前超声检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超声医师应加强培训,熟悉掌握产前超声检查方式,避免因操作不当产生误诊和漏诊现象,从而保证母婴健康。随着社会的发展,超声诊断方式不断完善和成熟,同时剖宫产手术广泛使用,导致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发生率升高。在实际的分娩过程中,患者胎盘剥离困难,对产后大出血情况难以控制,因此,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是患者严重的并发症。超声医师应结合相关病史,仔细的扫查,辨别该病。在超声检查过程中,患者无疼痛、无损伤、易于接受。超声医师能够对患者的病变性质进行直观的了解,从而对其性质进行判断。需要注意的是,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的胎盘覆盖在子宫前壁的切口位置。手术瘢痕妨碍胎盘移动,出现胎盘前置现象,再加上患者自身的子宫内膜比较薄,子宫肌层内部侵入绒毛组织后导致胎盘植入发生率持续升高,不利于母婴安全。实施超声诊断方式,具有操作简便易行的优势,能够反复多次进行检查,患者和医务人员的接受性比较高,对体内胎儿无损伤。因此,超声检查是有效的产前检查方式。在实施明确的诊断之后,一旦发现患者的异常现象或者存在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可能性,相关医务人员应该指导患者入院待产,并实施针对性的剖宫产手术。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母婴的死亡风险,对其预后改善具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针对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开展产前超声检查方式,超声诊断准确性与病理检查相近,在临床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猜你喜欢
凶险肌层胎盘
经阴道超声造影诊断早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价值
超声连续追踪对凶险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的早期诊断价值
雪花飞·雨前
产前超声与MRI对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诊断效果对比
同期经尿道手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效果观察
脸盲的人生,好凶险啊
两条小鱼
胎盘大补靠谱吗
胎盘出现问题时如何应对?
五花八门话憩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