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骨肉瘤的MRI强化特点

2021-02-10 02:33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24期
关键词:肉瘤小叶间隔

关 哲

(山西省肿瘤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科 山西 太原 030000)

软骨肉瘤是骨肿瘤中较为高发的恶性肿瘤,其发病部位在软骨和软骨结缔组织上。软骨肉瘤发病缓慢,疾病早期并无显著症状,待疾病进展至中晚期可出现软组织肿块和局部疼痛等表现[1]。软骨肉瘤的常见诊断方法为CT扫描和MRI扫描等,其中MRI扫描的诊断精准度最高,可以全面显示软骨肉瘤的信号特点,评估疾病程度和治疗措施,进而取得较佳预后。基于此,本研究选取18例软骨肉瘤患者,均经病理证实,用于分析MRI诊断的强化特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入2019年6月—2021年6月山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18例软骨肉瘤患者。18例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8例;患者年龄19~67岁,平均(43.05±2.15)岁;病程为5周~2年,平均(0.86±0.18)年。纳入标准:①经活检穿刺等病理诊断为软骨肉瘤者;②符合诊断适应证者;③患者对研究知情且同意。排除标准:①合并免疫系统疾病者;②合并恶性肿瘤者;③伴有精神障碍者。

1.2 方法

CT检查多使用的是Siemens Stars CT扫描机,对病变区域行连续扫描,层厚设定5 mm,观察软组织与骨窗,必要时行造影增强扫描。

MRI扫描使用的仪器为飞利浦1.5T扫描仪,采取T1WI序列、T2WI序列和FS序列。在T1WI序列下,重复时间为500~600 ms,回波时间为10~15 ms;在T2WI序列下,重复时间为4 500~5 000 ms,回波时间为90~100 ms;在FS序列下,重复时间为3 500~4 000 ms,回波时间为70~80 ms。增强扫描前景肘静脉团注钆喷替酸葡甲胺注射液(GD-TDPA),行轴位、冠状位与矢状位扫描。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CT以及MRI诊断的阳性检出率。以病理诊断结果为标准,诊断准确率=(真阳数+真阴数)/本组例数×100%;灵敏度=真阳数/(真阳数+假阴数)×100%;特异度=真阴数/(真阴数+假阳数)×100%。统计软骨肉瘤的病变与形态特点,病变来源为肋骨、肩胛骨、骨盆和其他。分析软骨肉瘤的病型检出结果,以及MRI的平扫与增强扫描表现。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频数、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T与MRI诊断的阳性检出率对比

MRI诊断软骨肉瘤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CT与MRI诊断的阳性检出率[n(%)]

2.2 CT与MRI的诊断效果对比

以病理结果为标准,MRI诊断软骨肉瘤的准确率与灵敏度显著高于CT检查(P<0.05),见表2。

表2 CT于MRI诊断的效果对比[%(n/m)]

18例患者的软骨肉瘤多来源于肋骨,其次为肩胛骨,形态特点为骨质破坏,合并软组织肿块,且肿块呈现不规则形状和分叶状,边界较清晰,多属于单发病灶,具体病变分布见表3。

表3 软骨肉瘤的病变分布特点

2.3 软骨肉瘤的病变与形态特点

2.4 软骨肉瘤的病型诊断结果

MRI诊断普通髓腔型的病型检出率高于CT诊断(P<0.05),见表4。

表4 软骨肉瘤的病型诊断结果[n(%)]

2.5 MRI的平扫表现

MRI平扫可见,软组织肿块的信号不具有均匀性,T1WI序列下呈低信号与等信号,如图1-a。T2WI/T2WIFS序列下呈现高信号,合并线样间隔低信号,分叶状呈现高信号的组织为软骨成分,周围低信号组织为纤维间隔。本组18例患者在T2WI序列下可见软骨小叶呈高信号,小叶间隔组织呈低信号,如图1-b、1-c。

图1 MRI平扫T1WI、 T2WI/T2WI-FS序列图像

2.6 MRI增强扫描表现

小叶间隔显著强化,且分布不均匀,长短与粗细均不相等。肿块外周区域部分环状强化,呈完整/不完整性,小叶间隔强化欠规则或呈弧状。18例患者小叶间隔强化,如图2-a、2-b。软组织肿块外周显著环形强化11例,如图2-a、2-b,所有患者强化区均为不规则性或是弧状。2例病灶边缘呈现出片状强化。小叶间隔所包绕软骨组织不伴有强化,而软组织肿块附近显著强化。

图2 MRI增强扫描图像

3 讨论

3.1 软骨肉瘤的临床特点

软骨肉瘤在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较高,起源于成软骨结缔或是软骨组织,发病部位在肱骨近端、股骨近端、骨盆、肩胛骨和肋骨等,可分为骨外型肉瘤、周围型肉瘤和中心型肉瘤[2]。其中,骨外型肉瘤多为继发性疾病,而中心型肉瘤多为原发性疾病。软骨肉瘤的高发部位在扁骨、肱骨近端和股骨部位,且肩胛骨和肋骨也是其高发部位。原发性肉瘤主要发病于30岁以下群体,继发性多发于40岁以上群体。该病进展缓慢,症状较轻,病程偏长,可以经手术等对症治疗后取得较佳疗效[3]。

3.2 软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

软骨肉瘤的类型较多,中心型软骨肉瘤在低级别时不形成肿块,在病理诊断和影像学诊断中难以与内生软骨瘤进行鉴别。软骨肉瘤的常见表现有瘤软骨钙化、骨质被破坏和软组织肿块,在影像学诊断中,钙化灶是该病的基本征象,且软组织肿块可以鉴别软骨肉瘤级别[4]。临床多使用CT技术诊断软骨肉瘤,临床实践证实,CT诊断对于该病钙化灶的检出率高于MRI,但其对于软组织肿块的范围、肿块与正常组织区分、肿块和血管关系的诊断效果不足MRI。为此,MRI成为现阶段诊断软骨肉瘤的常用技术,具有明显的强化特点。MRI诊断软骨肉瘤的软组织肿块可见肿块呈现分叶状,边界清晰,且存在不均匀信号[5]。在T1WI序列下,信号为等/低信号,而T2WI与T2WI-FS序列下信号为高信号,合并低信号线样间隔,软骨成分表现为分叶状的高信号,纤维间隔表现为软骨小叶附近的低信号,坏死区表现为高信号。增强扫描可见小叶间隔不规则/环状/弧状强化,且强化不完整/完整,强化长短与间隔粗细不相同,分布也不均匀。原因是小叶间隔部位的血流较丰富,可为肿块生长提供营养,因此MRI强化显著。小叶间隔间断或是粗细不均可初步判定为恶性肿瘤,小叶内部多呈现出透明软骨样,且透明软骨内部血管量少,恶性肿瘤进展后小叶中心合并坏死表现,因此对软骨小叶进行增强扫描可见其与坏死区域无强化表现。去分化软骨肉瘤的肿瘤组织内存在低度恶性成分,其影像学表现类似于典型软骨肉瘤的增强表现和平扫表现。但去分化软骨肉瘤的高度恶性成分在MRI增强扫描下,呈现出T2WI低信号特点,其界限清晰,低信号区伴有均匀性强化特点,且均匀强化区域在病灶周边。动态增强扫描可以有效鉴别软骨肉瘤的低度恶性、骨软骨瘤与软骨瘤,但软骨肉瘤的低度恶性分隔强化较其他肿瘤早,软骨小叶的MRI增强扫描可见T2WI呈高信号,可以利用软骨小叶的强化与间隔特点鉴别肿瘤类型。

3.3 鉴别诊断

软骨肉瘤的类型不同,其影像学表现有差异,如普通髓腔型的影像学表现为骨病灶呈对称性膨胀特点,骨皮质变薄或是明显增厚,肿瘤内部存在斑点状或环形钙化。MRI诊断可见T2WI序列下低信号,T2WI序列下混杂信号或是高信号。黏液型软骨肉瘤呈现出侵袭性生长特点,多伴有远处转移和局部钙化表现。MRI增强扫描可见高信号。间质型软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为骨质呈侵袭性破坏,骨膜反应边界模糊,骨外存在软组织肿块,局限钙化。透明细胞型软骨肉瘤可见骨质破坏呈膨胀性特点,正常骨和肿瘤边界清晰,无骨膜或是钙化表现。MRI增强扫描可见T1长信号,T2长信号,病位多在肱骨近端。以上软骨肉瘤病型的MRI强化特点较为显著,较易诊断,需要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诊断。①骨肉瘤:该病的发病年龄较小,在软组织肿块内部存在瘤骨,且肿块周边的骨膜反应较为显著。②滑膜肉瘤:该病的肿瘤信号呈现不均匀性,病灶内部有钙化、出血或是坏死等表现,T2WI序列下呈现出三重信号,具体为病变内部存在相较于脂肪组织的高信号、等信号以及低信号。③转移瘤:软组织肿块合并骨质破坏时,MRI诊断可见肿块呈现出T1长信号与T2长信号,在T2WI序列下呈信号不均特点。在软组织肿块内有低信号,呈线样信号征,未见小叶间隔或是软骨小叶信号。询问患者的原发病史,并结合病灶多发和单发性质可以有效鉴别该病。④多形性肉瘤:此处的多形性肉瘤是指骨未分化肉瘤,肿块穿过骨皮质以后,产生软组织肿块,可见三角形态的骨膜反应,部分呈层状骨膜反应。经MRI增强扫描后表现为不均匀性强化特点,多发于老年群体。⑤骨巨细胞瘤:该病的骨质膨胀,可见骨皮质显著变薄,肿瘤内部存在残留骨结构,经MRI增强扫描后可见肿瘤实质伴有强化,但肿瘤间隔并无强化表现。

结果中MRI诊断软骨肉瘤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CT诊断(P<0.05),说明MRI诊断的疾病检出率高;MRI诊断普通髓腔型的检出率高于CT诊断(P<0.05),说明MRI可以鉴别软骨肉瘤的典型病型。以病理结果为标准,MRI诊断软骨肉瘤的准确率为88.89%,诊断灵敏度为57.14%;CT诊断软骨肉瘤的准确率为55.56%,诊断灵敏度为57.14%,MRI以上诊断结果显著高于CT检查(P<0.05)。MRI诊断软骨肉瘤的特异度为50.00%,CT诊断特异度同为50.00%。说明MRI诊断软骨肉瘤的准确率与灵敏度高,不易漏诊,但特异度未见优势,原因是本次研究总例数较少,使得误诊例数少,难以显示出统计学差异。

综上,MRI诊断软骨肉瘤具有典型的强化特点,其对软组织的分辨率较高,能够多序列且多角度成像,对小叶间隔等组织信号的显示度清晰,具有较高的疾病诊断与鉴别优势。

猜你喜欢
肉瘤小叶间隔
肉瘤和癌,一对性格习性迥异的兄弟
脂肪肉瘤,早发现才可能有好预后
间隔之谜
小叶樟树下的遐思
肺尤文肉瘤1例报告
上楼梯的学问
头夹球接力
和司机抢饭碗
五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