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患者行腹腔镜与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对创伤和并发症率的价值研究

2021-02-10 02:33涂明辉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24期
关键词:根治性膀胱癌例数

涂明辉

(海城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 辽宁 海城 114200)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临床中治疗恶性肿瘤的方式也逐渐得到提升,其中微创技术的使用,对于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作用[1]。为此,本文针对海城市中心医院行膀胱癌手术的60名患者,探究在治疗过程中腹腔镜与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adical cystectomy,RC)治疗对于创伤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于海城市中心医院进行膀胱癌治疗的患者60例,采用抽签法的形式将患者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参照组患者年龄为45~85岁,平均年龄(55.47±6.58)岁;试验组患者年龄为46~86岁,平均年龄(56.29±5.47)岁。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患者经病理学组织检查符合临床膀胱癌相关的诊断标准;②符合手术适应证且无手术禁忌证者;③患者首次进行相关的肿瘤切除术;④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患有其他肝肾功能障碍疾病者;②合并其他严重血液系统、免疫系统障碍、内分泌系统疾病者。

1.2 方法

给予参照组开放式RC治疗,即为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后,抬高患者头部,与足部保持在30°左右,放置导尿管。在下腹部的正中间位置进行切口处理,探查腹腔中的各器官,并切开后腹膜经髂血管上分叉的上方,露出输尿管后给予游离操作,切断与盆腔的临近部分,进行结扎;清理盆腔淋巴结,在膀胱的顶端中间的位置切开盆腔腹膜,并剪断膀胱脐韧带,分离精囊至顶端,露出精囊的三角后,切开精囊筋膜,分离至前列腺的尖部;剪断缝扎后的精囊血管蒂、膀胱后侧的韧带、阴茎背的深静脉复合体,并沿着前列腺的尖部切断尿道膜部,将标本取出后,进行回肠膀胱手术治疗[2]。

给予试验组腹腔镜手术治疗,在手术正式开始之前,先了解患者的基本病情,之后进行硬膜外麻醉,患者保持侧卧体位,头低脚高30°的体位,在手术前为患者放置导尿管,在下腹部的位置建立手术的操作通道,即先穿刺,穿刺成功之后,清扫盆腔淋巴区域,对患者的阑尾进行常规切除[3-4]。取下15 cm左右的回肠段,进行肠管连续性的修复,直肠进行分离并且和骶骨建立成隧道;利用该隧道在患者的右侧方向的间隙将左侧的输尿管引入,待两个输尿管吻合之后,再将输尿支架移除,对患者患处区域坏死的组织进行清理切除,将肌层切开,将回肠远端拖出并固定,形成乳头形状,固定输尿管支架,手术后进行常规的包扎治疗,服用抗生素避免感染。

1.3 观察指标

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手术时长、出血情况、术后肠道痊愈时长、入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率(伤口感染、切口疝、直肠瘘、肠道梗阻),计算公式:总并发症发生率=(伤口感染+切口疝+直肠瘘+肠道梗阻)例数/总例数×100%。

测评患者的临床效果,若手术完成顺利,出血量不多,且术后没有并发症,则为效果显著;若手术完成,有一定的出血量,术后无并发症,则为有效果;若手术进展不顺利,出血量多,且术后有并发症,则为无效果。

利用生活质量评估表对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进行评价,主要分为生理健康、躯体舒适、心理健康、社会关系、家庭关系,满分100分,分数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高。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情况对比

试验组在手术中的所用时长短于参照组,患者出血量少于参照组,且术后肠道痊愈时长与入院天数也短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情况对比( ±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情况对比( ±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长/min 出血量/mL试验组 30 336.28±47.68 413.49±150.87参照组 30 368.57±50.46 966.35±164.68 t 2.5476 13.5584 P 0.0135 0.0001组别 例数 术后肠道痊愈时长/d 入院天数/d试验组 30 3.01±1.15 13.45±5.76参照组 30 5.85±2.37 20.36±4.19 t 5.9050 5.3136 P 0.0001 0.0001

2.2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对比

试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对比[n(%)]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试验组患者生理健康、躯体舒适、心理健康、社会关系、家庭关系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s,分)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s,分)

组别 例数 生理健康 躯体舒适 心理健康试验组 30 78.62±22.19 75.32±16.27 78.38±22.25参照组 30 52.64±23.25 51.47±21.42 53.35±25.82 t 6.1204 6.0986 5.3096 P 0.0000 0.0000 0.0000组别 例数 社会关系 家庭关系试验组 30 84.42±20.41 87.59±22.64参照组 30 64.45±26.34 62.72±20.15 t 4.1526 6.7602 P 0.0001 0.0000

2.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参照组的并发症(伤口感染1例、伤口疝2例、直肠瘘3例、肠道梗阻4例)发生率33.33%高于试验组的6.67%(伤口感染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969,P=0.0340<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并发症对比[n(%)]

3 讨论

膀胱癌一般为产生在膀胱黏膜上的恶性肿瘤,为临床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针对膀胱癌的临床治疗,开放式根治切除术属于最为有效的办法,能够实现病灶切除,并为患者进行淋巴结清除,但此方法具备较高难度,会对患者机体造成较大创伤,同时,患者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多。临床研究发现,膀胱癌患者当中老年人较多,对于开放式膀胱切除术的耐受度较低。伴随临床医疗技术逐步发展,微创设备不断完善,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能够以术后恢复快的特点在临床膀胱癌治疗中广泛应用,但其对于病灶的清除及手术治疗安全性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究[5-7]。

膀胱癌在我国发病率较高,患者临床会表现出机械性、无痛性以及肉眼血尿,部分患者为镜下血尿[8-9]。膀胱癌的发生被认为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结果,其中包括内在因素及外在因素[10-12]。其中长期与芳香胺类化学物质接触以及吸烟等为诱发膀胱癌产生的危险因素。现阶段,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仍然为临床膀胱癌治疗的有效办法,但此手术难度较大,程序较为复杂,容易受损的括约肌等重要组织[13]。老年患者身体素质差,多数会合并各类慢性疾病,例如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等,使患者无法耐受,老年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年轻患者相比,存在一定差异,会导致患者术后恢复速度慢,并发症增多[14]。

膀胱癌现阶段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临床认为其为多过程、多因素的复杂变化过程,与环境、遗传、年龄及慢性炎症刺激等因素相关,属于泌尿科常见的复杂疾病,伴随腹腔镜手术器械的操作及改进水平不断提高,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能够在传统开放术式不改变的前提下实施微创治疗,与传统开放性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对比,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具备切口小、避免脏器在空气中长时间暴露对腹腔环境产生干扰的优点,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中应用的微创器械能够对患者阴茎背深静脉复合体实现精准处理,对膀胱实施游离后与尿道吻合,但在实施手术过程中应注意完善各项准备,并有效掌握手术指征,如患者年龄较大或伴有基础类疾病,应注重合理营养,加强对患者血压、血糖的控制,尽量选择简单的尿流改道方法,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者应积极提升及积累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操作水平,在低腹压的前提下帮助患者缩短手术时间,避免患者心肺功能受到影响。同时,伴随腹腔镜技术不断发展与成熟,能够在腹腔镜二级以外的操作下逐步实现机器人辅助,可全面提高手术安全性及手术效果。

膀胱癌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泌尿科肿瘤,主要发生于膀胱黏膜中,其发病的概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在临床中,标准的治疗方式分为手术、药物、放射性治疗、免疫方式治疗等[15]。对于该病的治疗主要以手术方式为主,其中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C)治疗是较为标准的治疗方式。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治疗效果也显著得到提高[16]。

伴随临床微创观念逐步深入,腹腔镜技术不断完善。腹腔镜下膀胱切除术已经成为临床膀胱癌治疗的有效方法,由于此手术具备切口小、容易恢复的优点。腹腔镜治疗能够促进操作空间减小,避免对患者盆底深部重要结构产生损害,能够帮助患者有效保护尿道括约肌,并有效保留神经血管束,使患者术中出血量减少。由于手术操作切口较小,操作时间短,因此使肠管的暴露时间缩短,针对患者实现感染预防能够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力,使其肠粘连发生率降低,更有利于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同时,在腹腔镜的放大作用下,能够提高手术清晰度。帮助患者有效分辨淋巴结肿大以及淋巴淋巴管、闭孔神经等结构,更有利于帮助患者进行淋巴组织清扫,使患者治疗效果提高,全面实现患者术后并发症减少,有利于促进患者生活质量全面提升,属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的治疗手段。

据本次研究可知,在腹腔镜下实施手术治疗的试验组,能够通过腹腔镜更精准、清晰地定位器官的组织结构,进行准确的游离、止血处理等,从而减少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较短时间内进行手术治疗,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身体功能的恢复,且试验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膀胱癌治疗中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不仅能精准、快速地进行手术操作,减少患者创伤,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快速恢复,使患者能够尽快恢复健康生活。

猜你喜欢
根治性膀胱癌例数
TFPI-2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对不同细胞类型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临床特征的分析
circRNA在膀胱癌中的研究进展
尿频尿急可能是膀胱癌
胰腺癌根治性切除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评价
根治性肝切除与外囊摘除治疗肝包虫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对比
外泌体长链非编码RNA在膀胱癌中的研究进展
盆腔灌注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
膀胱癌患者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对患者并发症发生与术后肠道恢复时间的影响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根治性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