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焦虑抑郁伴随高危机风险案例

2021-02-11 05:57徐晓霞
时代人物 2021年32期
关键词:监护服药危机

徐晓霞 罗 山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成都 611130)

据相关研究调查发现,近年来在我国大学生人群中,患抑郁症的人数达到了120万,患病比例高达22%。同时,抑郁症的自杀率高出常人20倍。这一庞大的抑郁症群体和如此高的患病率,让我们看到高校面临着非常大的危机干预压力。此外,抑郁症患者大多容易出现高自杀风险,因此这就迫切需要高校针对类似这样的高心理危机风险群体研究、探索出有效的干预途径与措施。本文从这样的实际工作需要和教学困境出发,从典型的案例入手,思考、探索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高心理危机风险学生干预帮扶途径与措施。

案例简介

个案基本情况

某高职院校工科专业大一学生,女,19岁,来自农村重组多子女家庭,父亲长期在外务工。

背景描述

病史:该生初二期末开始,出现焦虑、担心(学习),自觉每天都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中,逐渐加重。初三上期,在所在地医院就医,诊断为中等焦虑情绪,服用助眠药,每天睡前一次,共计21天。心理咨询每周三次,持续4周,共12次,自觉没什么用而自行中断咨询。高中时,焦虑伴随胃疼、出汗等躯体症状,注意力集中困难,同时伴随情绪低落、无意义感,难以专注学业,担心未来。高二上学期,在宿舍割腕,太疼而自行放弃;高二下期,转为焦虑加抑郁情绪,未规律就医治疗,通过间断性服药和看心理学相关书籍自行调节。

家庭情况:重组多子女家庭,该生随父亲生活,家中同父异母姐姐现已工作,能给与来访者关心和支持;双胞胎哥哥现就读于某重点本科大学;父亲长期在外打工,不理解来访者;来访者长期和年迈的爷爷生活在一起。

案例经过

该生大一入学以来,自称情绪好时和正常人一样,不好的时候,自我封闭、担心、焦虑未来,绝望感、记忆力下降、难以集中专注学习,社交恐惧、失眠等。刚入学时,自称决心好好治疗和学习,大一上学期遵医嘱服药治疗,状况稳定,基本能维持正常学习和生活;下学期开学第二周,病情再次加重,因受网络抑郁群负能量影响,加上该生自己情绪不好,吞食几十颗情绪调节药物企图一睡不醒,疑似过量服药企图自杀。系上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心理老师面谈评估为高自杀风险,建议就医诊断,遵医嘱治疗。辅导员联系家长到校协商家校协助帮扶方案。两天后,该生到省级精神疾病专科医院就诊,诊断为焦虑型抑郁症,医生建议住院治疗,来访者及其家属均不同意,转为药物治疗,两周后复诊。辅导员多次联系学生家长到校,协商家校合作帮扶措施,家长皆以工作忙,学生自己装怪等为由拒绝到校商议。无奈之下,该生继续留校学习,同时系上对其实施安全监护,心理中心为其提供支持性心理援助。半个月后,该生自行停药,病情再次加重,严重睡眠问题,强烈地内疚感、绝望感和自我否定,再次在寝室过量服药,导致药物中毒,由学校紧急送医抢救,并联系其姐姐带回家休养。

案例分析与措施

案例处理困境及分析

背景信息:从第一部分案例简介中,我们可见,该生从初二开始到大一,已患病五年多,病程较长,且多次反复,逐渐加重;该生经专科医院确诊为焦虑型抑郁症,并伴随多次自杀行为和强烈地自杀念头。因此,从该生的病情来看,属于医疗范畴,需要专业的治疗,已超出了学校心理咨询、心理教育的能力范畴。然而,该生所处的家庭为重组多子女家庭,久病至今,该生父亲称对该生早已仁至义尽,加上对该生的不理解,表现出不重视和不承担,多次联系均不到校,这导致该生得不到家庭的支持和所需要的住院治疗,处于比较危险的状况之中。

家庭困境:该生所处家庭并不富裕,加上多子女,父亲需要长期在外打工挣钱养家,客观上可能的确抽出时间照料孩子存在困难,主观上也对长期存在精神/心理疾病的孩子缺乏理解和支持,这对于送该生就医造成了最直接的困难。该生的姐姐现已毕业在医疗机构工作,在为该生提供就医帮助,同时姐姐也是刚毕业经济基础和时间精力也有限。双胞胎哥哥对于该生而言是他的假想敌,和哥哥状况的对比,在该生看来是压力和负担,同时哥哥目前也只是一名在校大学生,对该生的状况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加上,该生人格特点的抑郁特质和绝对化、灾难化的思维特点,让他难以感受到来自家人的支持和关心,感受更多地是压力和内疚。

学校困境:该生经专科医院诊断需要住院治疗,且近期出现自杀行为,也有强烈地自杀念头。学校无论是从教育、管理还是从学生生命安全角度,都非常愿意为家长提供帮助,及时帮助该生得到妥善地治疗和安置。然而,根据新《精神卫生法》的相关条款规定,学校却没有权限在家长不承担的情况下,帮助学生送医治疗。

面对困境的应对措施及结果

本案例中的高职院校,面对超出心理咨询与教育范畴的精神疾病类学生,同时,该生存在高自杀危机风险。然而,案例中学生家长不重视该生的救治,不到校协商救治措施。面对,如此多重困境,该校秉承对学生的关爱和照料,竭尽全力守护学生生命安全,做出如下应对:

系上主要负责学生安全监护、情况及时上报,沟通联络家长,举措如下:

1)系上将该生纳入重点关注学生名单,通过隐形监护、室友帮扶、辅导员关注等方式,监护该生安全;

2)辅导员多次电话与该生父亲及其他家属(主要是其姐姐和哥哥)沟通,告知学生近况;在心理老师的指导下,对其实施心理科普教育,引导其对孩子病情的理解和重视;劝说尽快到校协商家校合作帮扶措施;

3)辅导员及时和心理老师沟通,告知学生近况,并从心理老师处获知学生危机评估状况。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学生危机风险评估和提供支持性心理援助,举措如下:

1)心理老师为该生提供定期面对面支持性心理辅导;

2)每次面对面心理辅导,都要进行专门的危机风险评估,并将评估结果提供给系上,以便系上及时根据学生危机状况调整安全监护举措;

3)了解学生服药情况,提醒、鼓励学生遵医嘱服药,定期复诊。

在学校多方努力下,虽然截止撰文之日,该生父亲仍未到校。但启发了该生姐姐和哥哥对该生的病情和所需要的治疗和帮助的重视,哥哥姐姐在尽自己所能给与到弟弟所需要的关心和帮助。在6月那次服药自杀时,姐姐及时到校,给到该生帮助并把该生接回家调养。学校也在该生实施自杀前,就了解到该生自行停药的情况,提高了安全监护等级,从而第一时间发现了该生过度服药,及时送医救治,挽救了其生命。学校也会继续重点关注该生的病情,继续启发其家人对该生病情的重视,待该生治疗状况稳定返校复学后,继续给与其所需要的帮助。

提升归纳与思考

学校与专业医疗机构建立就医“绿色通道”,帮助高危学生得到及时救治。近年来,抑郁症、焦虑症、双相情感障碍的患病率越来越高,高校大学生抑郁症也是逐年攀升,且中重度抑郁症确诊患者也越来越多,有的还伴随着高自杀危机风险。这些患抑郁症的大学生得到专科医院的及时救治,然而现在的精神疾病类专科门诊也是一票难求,大多数都需要提前至少1周抢号。超长的等待时间,一方面,延误了治疗;另一方面,也让鼓起勇气面对的学生,出于就医的困难而继续选择逃避。因此,学校积极探索与专业医疗机构建立就医“绿色通道”,一方面可以解决高校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得到及时的就诊;另一方面,也可以积极探索邀请专科医生到校讲座或定期评估的方式,帮助大学生学习基本的精神疾病知识。

积极探索家校合作危机干预措施,是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必要任务。家庭对于学生心理危机的化解,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一则,已有研究也发现,自杀未遂的学生在家庭亲密度、适应性等方面低于无自杀意念的学生[1]家庭的参与可以帮助心理危机学生家庭了解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调动家庭资源与学生共同渡过难关,并预防今后可能发生的心理危机。[2]再则,我国新《精神卫生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等客观状况中可见,家庭是精神疾病类危机干预中的重要一环。因此,积极探索家校合作干预措施,非常必要。

学校需要进一步研究、细化对于高心理危机风险学生的安全监护措施。近年来,高心理危机风险学生频发,已成为了大多数高校的常态,同时,这些高危机风险学生中大多数由于各种原因,仍会选择继续在校学习、生活。这给学校的安全稳定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因此,积极探索研究针对高心理危机风险学生的安全监护措施,守护学生的生命安全就尤为重要。启发、调动来自“社会-学校-家庭-学生”四方面的资源,共同协作守护学生安全。

猜你喜欢
监护服药危机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饭前服药和空腹服药不是一回事儿
护娃成长尽责监护 有法相伴安全为重
服药不能猛仰头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我国成年监护制度之探讨与展望
“危机”中的自信
神奇的太阳
危机来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