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CC自噬探讨疏肝健脾法调节功能性消化不良胃肠动力障碍的研究思路❋

2021-02-12 00:45毛兰芳汪龙德杜晓娟王淼蕾牛媛媛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1年12期
关键词:神经递质胃肠道胃肠

毛兰芳, 汪龙德, 杜晓娟, 张 晶, 张 萍, 王淼蕾, 牛媛媛

(1.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兰州 730020;2.甘肃中医药大学, 兰州 730000)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是指起源于胃十二指肠区域的1个或1组症状,并且缺乏能解释这些症状的任何器质性、代谢性或系统性疾病,以慢性、持续性、易反复发作为其特点[1,2]。FD的全球发病率约为10%~30%[1],在欧美国家达到20%~25%[3,4],亚洲国家为8%~23%[2-4],在我国约为18%~25%[5]。值得注意的是FD的症状常与其他消化道症状重叠,需要药物治疗且腹部手术的风险高[6],使得用于诊断和治疗FD的医疗资源消耗巨大。目前报道显示,FD患者的医保使用率明显高于无消化不良者[7]。同时,长期反复发作的FD症状与病程的迁延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心理障碍[4]。由此可见,FD的高发病率、症状的持续、重叠及病程迁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也造成了医疗费用的增加,因此对其研究备受关注。

1.1 FD的发病机制与治疗现状

FD也是一类心理、生理、病理相互作用形成的典型心身疾病,单一的治疗原则不能完全改善患者的症状[7]。目前尚缺乏高效、针对性强的治疗,西药常用促胃肠动力药、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抗焦虑/抑郁药、微生态制剂及安慰剂等药物治疗,但这些药物特异性差,相对于中药不良反应多[9]。如促胃肠动力药会增加心源性猝死、心律失常等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10],长期服用PPI会增加骨折及骨质疏松的风险[11]。因此,西药的临床应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何解决或弥补西医治疗中获益有限的问题,尝试探索通过新的补充和替代治疗策略成为FD治疗研究的思路之一。1项关于FD与中草药的系统评价指出[12],中草药在缓解FD症状方面优于促胃肠动力剂,此项研究认为当出现促胃肠动力剂和PPI使用禁忌症时,中草药可作为治疗FD的一种替代方法。然而中医药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揭示,明确中医药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广泛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目前认为F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与多种因素[13,14]相关,包括内脏高敏感性、黏膜免疫功能紊乱、胃和十二指肠炎症、微生物失调、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酸分泌增加、遗传易感性及社会心理等,甚至环境、饮食、药物等因素也会影响FD的发生,罗马IV标准则认为FD是肠-脑互动异常[1],这些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相互影响导致FD的发生,引起胃肠动力障碍[15]。因此胃肠动力障碍是FD发病的基础,改善胃肠动力障碍是治疗消化吸收功能、内分泌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前提。FD胃肠动力障碍的机制主要取决于胃肠道运动的环节。胃肠道的运动一方面来源于胃肠道的肌电活动,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产生的慢波电位是胃肠道肌电活动的起步电位,决定胃肠道平滑肌收缩的节律,是胃肠动力的基础;另一方面取决于神经递质及胃肠激素诱导平滑肌的收缩舒张,而ICC亦参与胃肠道神经递质的信号传递,故揭示ICC在FD中的作用,是明确FD胃肠动力障碍的关键。

1.2 ICC在FD胃肠动力障碍中的作用

ICC是介于胃肠道神经纤维末端和平滑肌细胞之间的一种特殊间质细胞,ICC具有少量的收缩因子,但含有大量的线粒体、丰富的内质网和不同的细胞膜通道,由一个梭形的胞质体、一个大的椭圆形细胞核和树突组成[16]。研究发现,FD模型大鼠胃组织中出现ICC体积增大、线粒体肿胀、溶酶体数量增多等超微结构改变,ICC的特异性标志物c-kit及其配体干细胞生长因子(stem cell factor, SCF)的mRNA与蛋白水平的表达降低[17],钙离子激活的氯离子通道蛋白Ano1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上都有很强的表达[18],Ano1是更具有特异性和敏感性的ICC标记物。

1.2.1 ICC在胃肠道肌电活动中作用 平滑肌细胞(smooth muscle cell, SMC)是胃肠道功能的物质基础,SMC的收缩-舒张功能异常导致胃肠动力障碍,是胃肠运动的直接靶点。SMC的位相性收缩由ICC产生的慢波驱动,Ano1参与慢波的传导,其基因敲除对成年小鼠小肠Ca2+瞬变和慢波有明显的损伤作用[15],体外细胞培养研究也揭示Ano1在ICC增殖中的作用[19]。另外,ICC与SMC之间形成缝隙连接,缝隙连接在介导SMC的同步收缩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缝隙连接蛋白43(Cx43)是这一过程关键蛋白,存在于ICC中,与c-Kit具有共定位作用,缺乏Cx43表达可能是导致平滑肌运动功能障碍的部分原因;与正常大鼠比较,FD模型大鼠Cx43水平明显降低[20]。

1.2.2 ICC在胃肠道神经递质信号传导中的作用 肠神经系统(Enteric Nervous System, ENS)中存在的神经递质是维持SMC生理功能的信号物质,但两者之间有80~100 nm的缝隙,导致ENS不能直接作用于SMC。ICC细胞膜上有相应的神经递质受体,ENS中释放的神经递质通过两者之间的突触连接与ICC表面的受体结合[21],ICC再通过缝隙连接介导神经信号传递至SMC,使之去极化或超极化,从而产生兴奋或抑制效果[22]。一般认为,兴奋性肠神经递质乙酰胆碱能受体(acetylcholine, ACh)和P物质(substance P, SP)在FD中低表达,抑制性肠神经递质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 VIP)和一氧化碳(nitric oxide, NO)在FD中高表达[23],课题组前期研究和预实验结果也证实了这一观点[24]。

1.3 AMPK-mTOR介导的ICC自噬与ghrelin在FD中的相关性

细胞自噬(Autophagy)是维持细胞生存、缓解细胞内外压力的重要代谢过程,基础水平的自噬为细胞提供能量,促进物质循环和细胞自我更新;过度水平的自噬破坏性地降解了有用的蛋白质和细胞器,引起自噬性凋亡[25],因此自噬调节被认为是多种疾病潜在的治疗措施。目前在FD大鼠模型中发现,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和LC3的mRNA与蛋白水平的表达增高,研究结论认为ICC结构和数量异常可能与ICC过度自噬有关[16,26]。

自噬的发生需要通过自噬传导通路的参与。细胞自噬多条上游信号通路均在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点汇合,抑制mTORC1可上调自噬,刺激mTORC1可下调自噬,mTOR可通过抑制ULK1与下丘脑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K)之间的相互作用抑制自噬发生[27]。AMPK可通过激活ULK1复合体直接诱导自噬,AMPK也可以负性调节mTOR活性,阻断其对ULK1的抑制作用[28]。因此,在功能上AMPK-mTOR信号通路和自噬是相辅相成的,在对自噬的调控中,AMPK和mTOR既相互独立又呈上下游的关系。

胃促生长素(ghrelin) 是主要由胃黏膜X/A 样细胞在接受饥饿信号刺激后分泌的一种脑肠肽,可以促进胃酸分泌,提高胃肠道动力,加速胃排空[29]。已有研究[30]指出,胃动力紊乱可通过调节ICC的功能或通过ghrelin受体激动剂促进食欲来控制恶心。另外,mTOR可能在促进ghrelin分泌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胃窦组织中mTOR的变化也会导致ghrelin表达量的改变,从而影响食物摄取[31];研究还发现ghrelin增强下丘脑AMPK及其靶点的磷酸化,这与mTOR的磷酸化水平降低有关[32],表明ghrelin促进FD胃肠动力的作用可能与AMPK-mTOR信号通路有关。因此,ghrelin与ICC及AMPK-mTOR信号通路之间的联系提示,ghrelin促FD胃肠动力的作用可能与AMPK-mTOR信号通路介导ICC自噬调节有关。目前,尚无从AMPK-mTOR信号通路深入研究FD与ICC自噬的相关性。

1.4 中医学“肝脾相关”理论与胃肠动力及ICC自噬的关系

FD属于中医学“痞满”范畴,《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谓:“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FD病位在胃,涉及肝脾。叶天士提出:“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胃同居中焦,为气机运化之枢纽,清升浊降则气机条畅,脾胃功能障碍、升降失常则导致该病的发生,故“脾虚不运”是其发病基础,这与FD胃肠动力障碍的机理具有一致性[33]。叶天士曰:“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中医学认为外邪饮食刺激或素体脾胃虚弱,经反复、持久的情志刺激能够影响脾的运化及肝的疏泄功能,使脾失运化、肝失疏泄、胃不受纳而导致FD症状的出现,故“肝脾失调”是FD发病的重要环节[34,35]。现代医学认为,FD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躯体化等精神障碍[36],在导致情绪异常的同时,会引起食欲不振、早饱、嗳气、腹胀等胃肠道反应,再者FD患者大多平素体质较弱,消化吸收功能较差,且神经-内分泌调节失衡,表现为感受性及情绪兴奋性过强,这与中医证候学中的“肝脾吻合”具有一致性。

Nature杂志提出“代谢失衡和消耗过度”与自噬“自我保护和诱导死亡”的作用相关[37],表明细胞自噬具有双重性。“过犹不及”是中医学强调阴阳平衡的基本观点之一,这与“自噬过度”和“自噬不足”的双重性相一致,因此细胞自噬被认为是阴阳平衡的微观基础。国内李秀惠团队[38]的一项关于自噬与乙肝病毒关系的研究证明了这一观点。从中医理论来认识“肝脾相关”理论正是阴阳平衡论的具体体现,“肝疏泄太过或不及”也符合细胞自噬双重性的特点。此外,细胞器和蛋白质是维持细胞生存的重要物质,其中线粒体将营养物质转化成ATP,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线粒体的这一功能与脾运化水谷精微,化生气血,濡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作用极为相似。宋雅芳[39]等研究发现,脾虚模型大鼠细胞线粒体数量减少,线粒体结构损伤。因此,FD发病中的ICC自噬正符合肝木克脾土,脏腑失衡的中医学“肝脾相关”理论。

1.5 疏肝健脾法治疗FD的优势

肝失疏泄、胃气上逆、脾失运化是导致FD的主要病因病机,肝郁脾虚是FD的主要证型,治疗以疏肝健脾为主要治法,但脾胃功能失调可导致气滞、血瘀、湿热、痰饮、火郁、食积等一系列的病理产物,这些病理产物可引起气机阻滞影响脾胃升降,从而导致胃肠功能障碍,这提示脾胃虚弱是FD的发病基础,肝气郁滞是发病条件,痰、火、瘀、食郁是病理产物,国内单兆伟、张照兰等也肯定了这一理论[40-42]。然而单一的治疗原则并不能完全改善患者的症状,治疗上强调健脾运、疏肝气、降胃气基础上要兼顾代谢病理产物及消食和胃、活血化瘀,除湿化痰,清热化湿等,从而达到综合调理的目的,这与国医大师周信有“复方多法、综合运用、整体调节”的学术思想相吻合。现代药理学研究亦表明,中药理气药、活血化瘀药、健脾消食药或润肠通便药能够不同程度促进、抑制或双向调节胃肠动力[43]。课题组前期基于“肝脾相关”理论,发现以疏肝健脾法为代表的中药复方制剂平胃胶囊,改善胃肠动力障碍的作用与SP、VIP、ghrelin等脑肠肽的异常表达相关[44-46]。

综上,胃肠动力障碍是FD发病的基础,ICC是胃肠道电活动的起搏细胞,可产生和传播慢波,参与胃肠道神经递质的信号传递,ICC异常导致FD胃肠动力障碍可能与其自噬相关,细胞自噬的过程由AMPK-mTOR信号通路调节。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FD模型大鼠胃肠动力障碍与ghrelin有关,而ghrelin在FD中的表达与AMPK-mTOR及ICC具有相关性。因此课题组认为,FD胃肠动力障碍可能与ICC自噬相关,ghrelin促FD胃肠动力的作用可能与AMPK-mTOR信号通路介导的ICC自噬调节有关(见图1)。FD胃肠动力障碍的机理及ICC自噬的观点与“肝脾相关”理论相吻合。课题组研究亦发现疏肝健脾法促胃肠动力的机制与ghrelin有关。因此,课题组认为,疏肝健脾法通过AMPK-mTOR信号通路介导的ICC自噬调节FD胃肠动力障碍。课题组进一步通过动物实验进行验证,研究结果将对于缓解FD胃肠动力障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这正是中医学理论特色和优势所在,也是中医学整体观、辨证观具体应用的体现,同时是对国医大师学术思想和经验的继承与发展,也为中医药治疗FD提供了思路与方法。

图1 ICC自噬与胃肠动力障碍图

猜你喜欢
神经递质胃肠道胃肠
体外仿生胃肠道模型的开发与应用
槐黄丸对慢传输型便秘大鼠结肠神经递质及SCF/c-kit通路的影响
度洛西汀治疗对抑郁症患者血清神经递质及神经功能相关因子的影响
快乐不快乐神经递质说了算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你的心情决定胃肠的健康
药膳调治胃肠型感冒
超声内镜在胃肠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
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术中的作用
怡神助眠汤治疗失眠症的疗效及对脑内神经递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