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骶尾部藏毛窦切除皮瓣转移术治疗骶尾部藏毛窦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1-02-13 01:57李晓华黄晓明邵秋香崔书德肖彬孙坤坤邱俊芳刘静静
健康之家 2021年10期
关键词:菱形尾部皮瓣

李晓华 黄晓明 邵秋香 崔书德 肖彬 孙坤坤 邱俊芳 刘静静

摘要:目的:观察改良的骶尾部藏毛窦切除皮瓣转移术治疗骶尾部藏毛窦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20年1~8月收治的60例骶尾部藏毛窦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行改良的骶尾部藏毛窦切除皮瓣转移术,对照组行常规骶尾部藏毛窦切除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的藏毛窦皮瓣转移术的效果较好,可改善创面愈合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骶尾部藏毛窦;改良的骶尾部藏毛窦切除皮瓣转移术;并发症

藏毛窦位于臀骶沟或其临近,常包含毛发或皮肤碎片,一般好发于15~24岁青年,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除常发于骶尾部外,罕见脐、腋窝、阴茎等处。藏毛窦与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患者可无明显临床症状,若继发感染,首发症状是在骶尾部发生急性脓肿,局部有红、肿、热、痛等急性炎症特点。藏毛窦最佳的治疗方法就是手术,可减少反复发作的可能性[1]。本研究主要观察改良骶尾部藏毛窦切除皮瓣转移术治疗骶尾部藏毛窦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資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20年1~8月收治的60例骶尾部藏毛窦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男21例,女9例;年龄24~33岁,平均年龄(26.82±1.28)岁;平均BMI(21.54±1.36) kg/cm2;平均病程(1.30±0.20)月。对照组男23例,女7例;年龄20~31岁,平均年龄(24.75±2.18)岁;平均BMI(21.29±1.13) kg/cm2;平均病程(1.21±0.32)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 手术方法

1.2.1 观察组

行改良的骶尾部藏毛窦皮瓣转移术。麻醉,取折刀体位,固定并充分暴露臀沟;以臀沟中线向左偏移约2 cm为长轴,以包含所有病灶为原则作边长为7 cm的等边菱形,各锐角为60°,钝角为120°,以菱形右底边向右侧臀部再作一边长7 cm的菱形作皮瓣用;手术区严格按照无菌规范消毒后铺无菌手术巾;沿标记线逐层切开菱形各边,裁剪皮瓣;病灶区切除,深度达骶骨筋膜水平,并将切除病灶留取标本送病理;同法游离菱形全层皮瓣及皮下组织,皮瓣移植时确保对合皮瓣无张力为度;在创面基底部放置负压引流管同时将菱形皮瓣推移至病灶创面对合整齐后进行皮瓣缝合;术后按时更换辅料。

1.2.2 对照组

行常规骶尾部藏毛窦切除术。在麻醉下切除病变组织,后缝合伤口两侧皮肤与骶骨筋,使大部分伤口一期愈合,中间一部分伤口由肉芽组织进行自我愈合。

1.3 观察指标

(1)创面愈合情况:完全愈合、部分愈合、不愈合,愈合率=完全愈合率+部分愈合率。(2)并发症发生率:感染、出血、切口不愈合。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研究所得数据录入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创面愈合情况比较

观察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藏毛窦是在骶尾部臀间裂的软组织内一种慢性窦道或囊肿,内藏毛发是其特征。藏毛窦一般好发于青少年毛发增生活跃期,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手术是治疗藏毛窦的有效方法。改良藏毛窦皮瓣转移术能大大降低手术风险性,提高安全性,不仅能降低感染、出血、切口不愈合的发生率,降低各种并发症发生率,还有利于创面恢复,与其他术式相比创面愈合率更高,间接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改良的藏毛窦皮瓣转移术的效果较好,可改善创面愈合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查选平,林妹,雷馥铭,等.三角形筋膜皮瓣转移修复术治疗骶尾部复杂藏毛窦的临床疗效[J].中国临床医学,2020,27(5):124-127.

猜你喜欢
菱形尾部皮瓣
船舶尾部响应特性试验与计算
改进的菱形解相位法在相位展开中的应用
超声及磁共振诊断骶尾部藏毛窦1例
弯式尾部接头注塑模具设计
足内侧带蒂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
超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背软组织缺损
颈阔肌肌皮瓣修复颌面部软组织缺损
股前外侧肌皮瓣修复眶周组织缺损1例
菱形数独2则
菱形数独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