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融合应用

2021-02-13 02:47陆河县河田镇中心小学叶丽芬
师道(教研) 2021年7期
关键词:动画课件教学活动

文/陆河县河田镇中心小学 叶丽芬

在小学音乐教学模式中,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可以达到图声并茂的效果,科学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效率。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由于教师具备、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门槛相较于传统教学变得更高,往往会出现某些需求条件无法满足导致教学反馈不佳的情况。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必须把握好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中的融合应用需要。

一、信息技术的设备配置

在小学音乐信息化教学活动的实践中,往往会出现教学设备陈旧、不充足,无法满足信息化教学需求的问题。

专业的多媒体音像设备作为音乐教学融合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可以通过优质的播放表现彰显音乐的表现力,而大部分学校的信息技术设备配置水平只能实现最基础的PPT 播放、传声话筒等功能。不仅如此,除了设备的缺失,在能够使用的设备中,由于年久失修,播放音乐时常出现杂音,这样不仅不能表现出音乐的美感, 反而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因此,必须想方设法加强信息技术设备配置,在硬件上为教师的教学创意提供支持和保障。

二、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水平需求

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许多音乐教师尝试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活动, 但是往往由于其信息技术设备操作水平不高, 在操作困难中进行反而影响了教学效果。

早在2004 年12 月,教育部就正式颁布了《中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标准》从意识、态度、知识技能应用创新、社会责任四个方面对中小学教师应该具备的信息技术教学技能进行了界定。

现有教师行列中,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仍然参差不齐,个别年龄较大的教师对多媒体等新信息技术教学设备操作困难,无法顺利应用信息化的教学方式。而大部分年轻教师由于对电子产品的了解与使用更多,其运用信息技术设备得更为得心应手。想达到融合信息技术进行音乐教学的目的,必须要求教师掌握信息化教学技术,提高信息技术素养的整体水平。

三、教学课件在课堂的灵活运用

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灵活运用能有效提升课堂效率和提高课堂质量。

但是部分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过程中重点产生偏移, 将主要注意力放在如何让教学中的传播媒介表达得更生动有趣上, 花费大量时间去搜集编辑视频和动画。例如,很多小学音乐教师制作的教学课件越来越精细化,教师在教学课件中插入小视频、动态图片、超链接等已经成为常用的信息媒介运用方法,甚至在内容上还拓展了大量动画和视频音频用于呈现课外的知识。

而部分教师在教学计划中出现了这类情况:课件中图片动画表现丰富,对于课件中展示的教学知识点内容却简单复制粘贴课本,以至于出现了教学目标与技术本末倒置的现象,直接导致令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被课件中过多的动画、过长的视频、精巧的课件翻页技巧等吸引,忽略了知识点的学习。

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还发现部分教师忽视了基础音乐教育的美育宗旨,赋予了小学音乐教育专业音乐教育的职能,在教学过程中过多的运用专业乐谱和作曲软件,片面地追求教学课件专业化,远远超出了小学生的接受能力范围和音乐发展需求, 导致学生对信息技术音乐教学产生抵触情绪。真正灵活运用,是把信息技术融入到教学中,不忘教学初衷,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本文的简单陈述,已经充分阐述了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融合运用的教学方式的需求条件要素,现代的信息技术不仅能够创造更好的音乐学习环境,还能提升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猜你喜欢
动画课件教学活动
Clifford hits the big screen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我的动画梦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动画设计研究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