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产业绿色转型发展对策研究

2021-02-13 09:45刘明洋肖丽利李瑞杰
绥化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转型绿色区域

刘明洋 肖丽利 李瑞杰

(四川文理学院 四川达州 635000)

区域经济是在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地域经济综合体。它是在长期的物质产品生产过程中,由于地理、历史、民族文化、社会宗教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特色经济。当前,区域资源型产业发展面临着不可再生资源逐渐耗损殆尽、生态环境承载力超负、体制机制与时不匹配、法规政策滞后、产业落后、创新匮乏等方面的挑战。然而,当前某些区域产业生态布局不健全,产业信息化程度不高,产业体系却十分紊乱;到目前为止,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的资源型产业还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绿色转型预案。[1]

一、产业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一)产业绿色转型发展意义。过去十年,绿色经济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政策框架,以提供更高的资源效率、更低的碳、更少的环境破坏性、更具社会包容性的社会。绿色经济话语之间存在着张力,存在着许多不同的定义,它们都有重大缺陷。“弱”“转型”和“强势”绿色经济的不同基本概念进一步复杂化了,相关定义侧重于理想的经济绿色转型(Economic green transformation)。为了实现和跟踪这种转变,经济和环境监测量是必不可少的。目前监测方法仍在发展中,缺乏可用的数据或与定义不一致,因而既不支持有效的决策,也不可能改变不合理的经济政策。针对目前的这种状况,需改进绿色经济转型的衡量标准,包括更可靠、更广泛测量3E(Economy-energy-environment)相互作用的数据,以便更好地追踪与预测绿色经济的转型轨迹。

(二)产业绿色发展意识更新。绿色产业(Green industry)发展政策旨在追求社会和谐发展的过程中塑造合理产业结构。高效率减缓气候变化、确保能源供应和解决能源进口造成的收支失衡问题,这是世界各国正在努力解决的头等问题。在产业转型的制度背景下中国国家发展委员会提出:未来产业转型与绿色生产(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green production,ITGP)是一种新10年的国际研究计划,这也是适应和应对全球环境变化的一个重要课题[1]。产业绿色转型是一个涉及雄心、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高层次项目,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对经济结构、技术和体制的彻底革新。成功的转型需要从各个层面变革:从制度规范、人的价值观到政治制度的变革,从家庭、企业、价值链的创新到地方、国家、全球治理机制的变化。唯有了解这种协同进化如何展开的,谁驱动或阻碍它,方能加速产业变革。[2-6]

(三)产业增长方式绿色转型。全球经济方式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规模进行根本性的“绿色”变革。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绿色经济在国际上掀起了一场完美风暴;全球经济衰退,导致国际社会要求彻底转变当前发展方式向“绿色经济”转型。然而,这一概念首先出现在英国环境部绿色经济蓝图上。绿色增长(Green growth)是一个更具吸引力的词汇,将替代经济复苏比改回到“绿色增长”。一些国际组织试图给绿色经济或绿色增长定义为:产业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投资型向技术研发型转变、出口与消费型向服务型转变、技术引进型向科技创新型转变。为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区域生态破坏严重等问题,区域资源型产业增长方式绿色转型势在必行。

二、科技创新融入绿色发展

(一)科技创新融入绿色发展。科技创新融入绿色发展,因此可称作为绿色创新(Green innovation)。在当前的经济危机中,绿色创新作为解决气候变化、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有效途径,在工业界与政府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科技创新融入绿色增长,不但可以实现人类健康目标、资源可持续发展、社会公平,而且还可以使区域发展从培育新的绿色产业中受益。就国内经济政策而言,科技创新融入绿色发展具有潜在的可持续性。在科技创新融入绿色增长过程中,绿色增长为科技创新提供了环境和发展目标,也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唯有了解创新的高度复杂性、曲折性与慢长性,方能有效指导决策者、行业从业人员将更多创新性的解决方案付诸实践[7-8]。绿色增长战略(Green growth strategy)是科技创新来实现的,因此科技创新是绿色增长的前提条件;科技创新融入绿色发展是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唯一出路。

(二)科技创新扩大经济潜力。前沿绿色创新都集中在高收入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发展中地区的绿色创新也会越来越多。技术最先进的发展中地区正在成为重要的创新者,但只是在有限的几个技术领域。绿色创新可以扩大绿色生产与贸易潜力,金字塔式的绿色创新可使区域消费者的需求基础差缩小。因此,科技创新融入绿色发展重点放在三个互补的方面:支持具有足够的技术能力的地区,但也需要长期稳定的资金池与推动机制;促进追赶创新,它既能促进企业的技术吸收,又能刺激国际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在企业需求的刺激下,相关采购、规章和标准需要完善,技术吸收能力需要加强技能、改进现有的创新商业环境;绿色创新政策在不同地区其创新环境方面仍有相当大的进展空间。科技创新可以帮助产业转型升级,扩大区域经济发展潜力。

(三)科技创新助推产业转型。科技创新及其应用是工业创造新商业价值的关键。近年来,制造产业正转型升级,产品的生命周期和产业的绿色发展纳入考量范围。通过技术与非技术变革相结合,从而达到实质性的环境改善;常见的与可比的关键绩效指标,有助于衡量、提高生产设施的环保性能。提高资源、能源的生产和使用范围具有广泛意义上的创新意义,因为提高环保性能将创造未来新的产业与新的就业机会。然而,改进是不够的,工业必须重组,现有的突破性技术必须创造性地应用以实现绿色增长。对技术与基础设施的投资有助于创新,使生产、消费和服务的方式发生转变,从而助推产业转型。

三、制度创新引领绿色发展

(一)制度创新增强区域活力。制度创新是区域产业转型发展的首要目标与重要驱动力,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在当前与今后一段时间内,政府应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建设,加强宣传和教育,为区域产业绿色创新与应用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与舆论氛围。与此同时,对生态保护要提到一个新高度,加强生态立法,进一步完善生态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执法力度与对违法的处理力度,逐步形成科学发展、绿色发展的政绩导向。充分发挥区域制度创新优势,吸引世界尖端人才,通过制度创新增强区域发展活力[9]。

(二)制度创新引领绿色发展。从总体上看,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众多,如矿产资源、生态环境、政策环境、人才环境等。目前,中国各地发展不平衡,人才流失严重,气候问题突出,生态环境遭遇严重破坏,这使得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必须改变落后的发展方式,区域经济需走绿色发展之路。使产业发展、增长方式向绿色转型,科技创新融合到绿色发展之中,制度创新引领带动绿色发展,从而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

(三)制度创新带动产业转型。制度创新是复杂的、不确定的,不同产业的制度创新会有所不同。区域产业如何发展涉及到制度创新在产业结构转型中的作用。从管理领域反推到多领域、多层次的思考,在实践中学习哲学,从而建立一个整体的、动态的创新体系。产业转型的制度创新需要从多层次视角来审视,即需从微观层面、中观层面与宏观层面进行分析。微观层面是由技术利益形成的,这是激进创新的轨迹;中观层面是由社会技术制度形成的;宏观层面是由社会技术景观(Social technology landscape)形成的,它包括在影响社会技术发展的更广泛的外生环境中的现象,如全球化、环境问题与文化变迁。因此,在区域产业绿色发展转型过程中,唯有制度创新方能带动产业转型。[1]

猜你喜欢
转型绿色区域
绿色低碳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分割区域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
区域发展篇
区域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