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教学与文化传承的价值审思

2021-02-13 18:31
关键词:事象民俗学民俗文化

(沈阳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辽宁沈阳 110168)

众所周知,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优秀文化的发展,中国民俗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传承、保护与发展是时代赋予民俗学人的重要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工作,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中国人要言说好我们自身的故事,离不开对宝贵的民族民俗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弘扬。言说民族民间的文化精神更离不开优质高效的学校课堂,积极开拓、发展民俗语境,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助益匪浅。

一、民俗与生活之关系阐述

民俗,即是民间风俗,指一个民族当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以及传承的生活文化。可以说,民俗就是我们祖祖辈辈相沿的习惯,是生活的画卷。人生活在民俗中,就像鱼生活在水中,须臾不可分离。或许是因为我们对于生活太过于熟悉,乃至于对于民俗事象往往习焉不察。关于民俗以及民俗的功能,有这样一段话:“本尼迪克特(R.F.Benedict)曾这样描述风俗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个体生活历史首先是适应由他的社区代代相传下来的生活模式和标准。从他出生之时起,他生于其中的风俗就在塑造着他的经验与行为。到他能说话时,他就成了自己文化的小小创造物,而当他长大成人并能参与这种文化的活动时,其文化的习惯就是他的习惯,其文化的信仰就是他的信仰,其文化的不可能性就是他的不可能性。”可见,人作为文化的产物,民俗是一种文化现象,人所生活的世界就是被民俗环绕与包围的世界。物质的民俗、节日的民俗、信仰的民俗、民间口头文学、民间艺术等,哪一件对人们来说都不陌生。民间有言,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物质生产生活民俗中,我们在衣食住行中领略了不同地域各民族生活的斑斓风貌;在传统的岁时节日民俗中,我们看到了古往今来民众对于节日的重视与虔敬;在人生仪礼民俗中,我们体会与亲历了婚丧嫁娶中的喜乐与哀愁;在民间文学的历史长河中,我们饱尝了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中的情感诉求,是它们言说着民众的心路历程。正是不同民族与地域的民俗事象,构成了中华民族民众生活的历史长卷。它们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在民俗的传承、扩布、流变中不断继承发展,弘扬与创新,展示出伟大中华民族的精神与魂魄。可以说,民俗的源头、主体部分形成于过去,但是根脉延伸至现在乃至于未来。人,作为民众,作为民俗中的一员,谁都不能免俗。任何一个民族的历史都离不开民众所共同创造谱写的民俗文化史,它们是活态生活的忠实记录。

二、民俗学教学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1.民俗学教学现状

民俗学教学近些年来值得我们深思。民俗学课程作为一些高等院校开设的教学科目之一,依课程属性类别设置的不同要求教师灵活有效地进行把控。其作为专业课的学习要求学理层的深入,是一种特别系统性的学习与研究。从总体上来看,基于对民俗与人们生活生存关系的认识与把握,其作为知识普及性、通识性而存在时,对其展开探讨,认真讲好这门课更是极其必要的。这样一来,对民俗文化知识的学习将不再囿于某个专业领域,而是面向了更多的受众群充分开启了民俗宽广的视角,用教师的专业性知识普惠于广大学生,这未尝不是很好的尝试与开展。面对学校里各专业的大学生,他们所学的专业背景有别,这就要求教师能多角度关照到学生的知识背景,考虑到学生能吸纳知识的程度,且能从民俗学角度将知识构架与各专业背景有效衔接,进而从民俗学的学养上给予他们有效的文化补给,在有限的课程规划内让大家收获到民俗学科的专业性知识养料且能学有所用、更好地服务于生活。这是需要教师仔细挖掘的。让学生们思考民俗是从什么出发,把每个学生充分拉进民俗生活的广袤世界,让他们真正地体察、咀嚼习焉不察的生活文化,感受自己作为民俗中一员的角色,感受这种生活文化的根脉之久远、意义之深乃至传承意义之大。民俗的世界就是我们生活的世界,我们的生活,就是民俗生活。民俗的根脉形成于过去,但是继承、保护与发展就在当下,更在未来。

比如在讲到饮食民俗时,学生们往往能滔滔不绝地道出中华大地上南北美食,但不同地域食物制作的差异,一些日常食俗、特殊食俗的历史发展沿革与传承,这些看似熟悉的饮食民俗事象背后故事的挖掘,才是中华文化不寻常的魅力与价值所在。每一种民俗文化事象,其源流、承传、演变、发展、保护、继承与弘扬都是耐人寻味的,且具有深入挖掘的文化意义。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民众在广袤的土地上勇敢顽强地成长,这片土地是民众的热土,这片土地是孕育中华优秀民俗文化的摇篮。教师一方面可以通过感性的方式调动学生发掘民俗文化的兴趣,另一方面更应从理性上合理看待与阐释每一种民俗文化事象的内涵。

2.从教学观念、方法上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工作,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他指出:“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命脉。”民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教学中作为教师无论是从观念还是方法上都应与时代精神相契合,积极拓宽教学的意义与思路。

古事知今,穿越时空线去认知民俗。古往今来,民俗作为民族文化之根,扎根于民众生活的沃土。我们对其并不陌生,主要是指中下层民间文化。在物质民俗中,包含了生产、饮食、服饰、居住、交通等几大类。各民族民众在祖祖辈辈的生活中,继承与延续着祖辈的习惯。如在岁时节日民俗中,中国传统四大节俗——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从起源到发展到流传至今,都有其漫长的历史积淀。在人生仪礼民俗中,民众在婚丧嫁娶中体会与感受着完整的人生态。在民间艺术中,民间音乐舞蹈从漫长的历史发展源头就与我们相伴。在民间文学中,民众亲历着自己的心路历程……民俗涵盖的内容是如此之多之广,其作为人们生活相沿成习、经久不衰的习惯,包含了我们的行为、语言、信仰、心理等诸多方面。关于每一种民俗事象的讨论都有其说不完的故事。然而就民俗的总体功能与价值而言却都是显而易见的。民俗在个体的社会化文化过程中具有教育与模塑的作用。人之所以为人,因为是文化的产物。民俗在人的社会化中占有重要位置。同时,民俗具有规范功能,它对人的行为方式起到规范与约束的作用。日常中,这种“软控”很难被人们直接意识到,但此控制却深层而有力。在民俗的维系功能中,它使得整个社会群体保有向心力与凝聚性,进而使得社会生活稳定。民俗也具有调节功能。人们通过民俗活动中的各种娱乐、宣泄、补偿等方式使得生活与心理得到调剂,从而更好地再去生活与发展。正是以上这些看似的“显而易见”,往往容易让人们习焉不察,甚少再去仔细琢磨与思考。时代发展的今天,则更需要我们不忘源头,找到自身作为文化之根、作为民族血液之根的内涵,并将优秀的文化基因继承与发展下去。因此,教师应有意识从观念上去引领学生,从文化性上解读民俗。

以岁时节日民俗中的端午节为例。端午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节期在我国农历五月初五,因五为阳数,因此端午节又叫端阳节、重午节。端午节的节令食品是粽子,在南北方口味各异。“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端午节起源流传甚广的一说是纪念楚国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屈原在《离骚》中有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其心忧家国、情牵百姓、勇于探索、清正高洁的人格魅力与思想精髓,为历代世人所敬仰钦佩。这种家国情怀与民族精神也是习总书记所频频强调的。因此,在端午节浓重的民俗味道中,我们应深刻感悟民俗,体会与传承、发扬国人的传统文化情结。民俗更多地给予我们的是一个民族所抒写的历史与文化积淀。

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更应授人以渔,积极拓宽教学视野与思路,积极启发学生,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当下,科技迅猛发展,多媒体信息技术数字媒体技术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领域。在民俗学教学中应打造交互式课堂并提倡师生间的参与式共鸣。首先,教师应注重启发与引导。在课堂上,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引导作用。面对学生的专业背景、学习习惯、个性差异的不同,教师应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学生吸纳进课堂,带入民俗事象纷繁复杂的世界。从感性上,借助多媒体、数字媒体影音数据库,将可感、可观的民俗“活”材料放给学生,调动起学生的热情。饮食民俗的制作、原生态山歌的传唱都可以拿来欣赏。同时教师应更将民俗学专业的学理层面深入浅出,传授知识的意蕴。其次,让学生有主体参与式的体验。每个学生都是民俗中的一员,因此,觉察其生存与生活的世界,把自己身边熟悉的民俗事象讲给大家听,共同探讨同一民俗事象在不同民族、区域内的表现形式,深入进行横向比较认识,用以多角度观察民俗的风貌,并能探寻为何会有异同。再次,注重田野与互动。民俗学应重视田野调查,让学生走出去,切身参与体会其中。比如民间歌舞中的山歌,有机会完全可以让学生去大山里感受民间歌者原生态的歌唱的韵味与魅力,也可邀请民间艺人走进校园来到课堂演唱。至于民间工艺中的剪纸、年画、堆绫艺术,学生们可以实地参观与跟踪采录民间老艺人,在学习中品读民间技艺的卓绝。最后,要善于思考与总结,发现新的认识。一些民间故事应好好发掘,积极研究,加强整理,更可与国内不同地域乃至国外的民间故事做以比较研究。有些故事作品都可以大胆地变成民间皮影戏、剪纸和评书来演绎。教师教学方法上的灵活性会感染着学生的所学所爱。

三、当下的思考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与技术的进步,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下,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的节奏越来越快,也愈发求新求变。正是在多变的时代,每个人越是要沉下心来“溯源”。生而为人,民族之根就是源头。我们在传统中、在继承中,即在民俗之中承袭了许多生存的道理与古老的智慧。因此,传承历史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找寻民族之根的意义与未来根的希望是必要的。

在民俗学的教学乃至生活中,应积极呼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工作。民俗符号是民族精神的传达,一个国家与民族的文化自信离不开每个人的理性认识与自觉坚守。不要让非遗因无人传承而逐渐消亡,否则就是优秀传统文化的莫大损失。比如,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民间文学作品,是民族品格与民族精神的凝练。随着传承人的离去,传承谱系难以续写,发掘、整理、抢救、传承与保护濒临失传的民间神话、传说、故事等作品迫在眉睫。我们更完全可以积极带动民间艺人和民间艺术作品走进大中小学校园、走进社区、走进我们的生活,从而将民俗文化更好地宣扬、保护与传承下去。另外,应积极加强民俗活动领域的开创性与应用性。当下,在物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更需要打造民族文化上的名片与品牌,民俗文化就是中华文化中最美的瑰宝。应积极拓宽民俗在生活领域的服务性,打造富有地域特色的民俗名片为旅游文化产业链注入民俗活力,让中国的民俗“产品”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综上,我们在民俗中见证着人类社会的整个历史生活、社会变迁、文化转型。民俗的众多事象遗存至今,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具有极其重要的文化史价值。立足于本土解读民俗的意义,了解民众的社会生活、思想愿望,开创与服务生活,促进民俗学的新发展。

猜你喜欢
事象民俗学民俗文化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民俗学学科点简介
东坡词中民俗文化事象浅析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禁戏下行与“以神为戏”之民间事象——以清代城隍演剧为例
诗学事象研究综论
非意象化:论纯意识诗歌的思维
总括*
《六十种曲》中元宵习俗的民俗学、戏曲学意义
皇天后土——山西民俗文化的生成
试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民俗学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