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人的道德根基

2021-02-14 05:13
记者观察·下旬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道德观五育教育引导

立德,旨在树立正确的道德认知,把握正确的道德方向、原则和立场。立德树人要坚持道德教育为先,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涵养作用,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以社会主义道德观锤炼道德品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继承和弘扬我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传统美德,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社会主义道德观,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新时代社会主义道德观的践行和培育要求广大青年以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为目标要求,坚持在继承传统美德中创新发展,坚持提升道德认知与推动道德实践相结合,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道德,在崇德向善中锤炼品质。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价值共识。习近平總书记将核心价值观归结为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并用“国家的重要稳定器”“空气”“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来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以及个人成长具有的基础性、决定性作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途径,使之内化为人的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以此带动人人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以“五育并举、德育为先”育人观提升全面素质。德、智、体、美、劳五者之间相互联系、辩证统一。德育居于首位,是方向,具有统帅作用,为智、体、美、劳定向铸魂;智育培养认知能力,促进思维发展,为其他各育储备智力;体育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美育提高审美和人文素养;劳动教育引导人们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培育劳动精神。把德育放在国民教育的首位,将“五育”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是协同培养道德高尚、人格健全、素质全面、特长鲜明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要求。

猜你喜欢
道德观五育教育引导
农村小学特殊家庭学生教育管理研究
坚持五育并举,引领学校未来发展
五育并举 德润童心
“五育并举”,学校交出智慧答卷
“五育互育”:高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试论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助学金道德观
试论劳动法的道德观
创新理念下大学生道德观问题探析
恩格斯的道德观及其启示
体育教学应当重视卫生与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