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慧课堂平台”的中职基础文化课混合式课堂改革研究

2021-02-14 05:13覃黎明
广西教育·B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

【摘 要】本文以中职基础文化课信息化教学改革为切入点,从调查当今市面主流的现代教学设备、网络资源、平板电脑、手机APP、交互式电子白板和各种软件的种类和功能等方面入手,改革传统的“PPT课件+解说”的课堂授课模式,开展“混合式课堂”教学,解决了广西机电工程学校基础文化课信息化教学的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评价方式改革以及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提升等问题,力求达到信息技术与基础文化课课程内容的有效融合和提高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的目的,从而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信息化教学质量,增强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和信息处理能力,为中职学校混合式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智慧课堂平台 中职基础文化课 混合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38-0031-04

随着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合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中职学校基础文化课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探讨中职学校基础文化课信息化教学改革十分必要。广西机电工程学校针对“PPT课件+解说”的传统教学课堂,开展混合式课堂教学,构建“一平三高五建”的基础文化课混合式课堂改革模式,设计了“2345混合式课堂教学运行策略”(即2条主线,3个环节,4个步骤,5個活动),形成“三利三转原则”混合教学模式下课程多元化考核评价机制。

一、混合式课堂和混合式教学的界定

混合式课堂,包括“教”的混合和“学”的混合,是指利用学校的信息化设备和平台、学生的手机APP等,通过微课、翻转课堂等,设定形象直观的线上线下交互式学习环境、相应的活动,提供形式多样的学习内容,采用混合式教学,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

混合式教学是利用信息技术支撑的教学平台,在先进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突破时空限制,融合线上和线下教学的优势,优化组合各种教学要素,发挥教师的设计、引导和启发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实现教学的智能化和个性化,以达到最优教学效果的教学模式。

二、智慧课堂平台简介

智慧课堂作为贯穿智慧教学体系的关键执行层(具备移动端应用和电脑端应用),是整个教学信息化环节中处在支撑教学运行的重要一环。智慧课堂为师生课前备课预习、课中互动交流、课后教学反馈提供便捷互动平台的同时,为教学管理者提供教学过程监控、分析、挖掘类数据服务。除了教学资源、课堂点名、头脑风暴、随堂测验、作业等基础功能之外,智慧课堂系统还具备教学日志、微课、开学第一课、课堂数据报告等特色功能,以满足师生的个性化教学需求。同时,智慧课堂可与学校已有的教学资源平台实现系统集成。

师生移动端功能基于微信公众号或微信企业号来实现,不需要安装额外的软件,多媒体文件的在线浏览也不需要安装额外的插件。同时,该系统部署在学校本地,使得数据资源、文件资源本地化存储,保证数据及文件的知识产权不被侵犯。系统与学校的教务、学工、后勤、资源平台等系统完成实时数据对接,以完成对核心教学过程数据的闭环流转(如图1所示)。

三、基于智慧课堂教学平台的基础文化课混合式课堂的实施与成效

本研究以中职英语混合式课堂实施为例,探讨信息技术与基础文化课课程内容的有效融合,为中职学校混合式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一)实施目的

1.课程定位

“新技能英语2”是一门重要的、必修的文化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工具性和实践性。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语言实践,逐步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人文素养,为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是中职电子商务专业二年级学生。学生个体差异较大,词汇量普遍不足,听说能力弱,但对电子产品感兴趣,热爱旅游。

3.教学目标

本课旨在训练学生用英语谈论旅游计划、推荐旅游景点,培养学生运用信息化技术的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了解民俗旅游、人文旅游的知识,达到能阅读理解课文、推荐旅游景点的目的。教学重点为理解本课的阅读材料,向他人推荐旅游景点。

(二)实施步骤

1.教学设计思路

课前通过教学平台上的学习记录,教师将学生分为A组培优组和B组达标组,并按照组别发放难易不同的任务,实施差异化学习。课中进行阅读理解以及课后拓展提升。

2.教学实施策略

运用情境教学法,创设贯穿课内外的双重情境,系统优化学习过程,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即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认识景点名称。采用任务驱动法,结合多种信息化资源,通过人机交互、任务展示,有效完成课文阅读和旅游景点推荐,突破重难点。平台记录学习过程,定量分析学习效果。

3.教学过程

教学分为课前、课中、课后,过程包括线上自主学习测评、线下协作实践展示,线上线下结合拓展,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体来说,教学包含三个阶段:“课前准备——自学生词”“课堂实施——阅读理解”以及“课后提升——推荐旅游景点任务”(如图2所示)。

(三)实施效果

对学生课堂学习过程进行综合评价,涵盖总结词汇测试情况、对掌握不好的单词再讲解和全面突破核心词汇等。

各小组完成推荐旅游任务,成效显著。其中,A组学生能流畅地表达较为复杂的句子,B组学生能完整清晰地表达简单的句子。学生课中课后参与平台互评,有效改善传统课堂上评价方式单一的弊端。学生通过课堂展示环节,既了解了广西自然风光、历史、特产,又能助农扶贫,服务家乡文化“走出去”,为家乡代言。

(四)特色与创新

本课最大的特色为全程采用传统教学和线上教学结合的混合式教学,用智慧课堂教学平台动态追踪学习过程,实现学习效果的随时监控和多元化过程性评价,帮助学生智慧成长。教师线下答疑解惑,突破重难点,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实践,培养学生用英语主动沟通的意识;学生线上巩固知识,强化听说技能。同时,教师在课堂中融入民俗活动,引导学生热爱广西,传承发扬民族传统文化;倡导民俗旅游,学习过程中重视人文旅游的思政元素;信息化手段辅助教学,实现教学多元化。

第一,结合专业,为电商专业人才培养服务。课程中的思政部分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情怀,深植服务家乡“走出去”的理念,让学生有“我为家乡代言”的意识,鼓励学生通过电商平台,助农扶贫,将家乡的特色产品远销国内外。

第二,分层教学,打造个性化学习。根据前测结果,教师及时划分学生能力水平,将平台学习资源分配给能力水平不同的学生,并借助欧路词典和外研随身学加强线上训练,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强化听说技能。

(五)反思与改进

本课虽然采用教学平台、应用软件等多种信息化资源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帮助学生规范语音语调、提升口语表达自信,但是后台数据显示作业完成率只有62.06%,资源浏览率达不到80%,这充分说明了学生课后学习的自觉性不够,今后,教师会借助平台资源,加大学生浏览资源的权重分,并不断提醒学生,该排名会实时更新展示。另外,个别活动设计效果不理想,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思其原因,立行立改,提高参与率。

(六)实施成效

在平台大数据支持下的基础文化课程教学能帮助教师更全面客观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而通过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效综合评价也更具参考价值,这有助于学生的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能极大限度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教师充分利用平台的各项功能,能完成课堂考勤、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用数据实时监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平台记录了游戏互动、合作学习、上台展示、投票互评等课堂活动。在智慧课堂及手机软件的帮助下,教师教学化难为易,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然,教师通过平台记录日常教学实践数据,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量化分析,通过高质量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活动来养成学生良好的课堂行为,能有效组织课堂教学。教师对学习效果进行量化分析,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和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全面发展。

智慧课堂教学平台和多样化信息手段的使用,能动态追踪学习过程。欧路词典、数学大师等教辅工具也能帮助学生移动学习,通过平台构建的资源建设,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课堂报告准确精准,为教师采取有效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四、研究成果的主要內容

将本课程实施过程中采用的混合式教学进行推导和推广,以供其他教师学习和借鉴。

(一)理论成果

1.构建了“一平三高五建”的基础文化课混合式课堂改革模式(如图3所示)

“一平”是指智慧教学平台。基于智慧教学平台,运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师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全程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强化大数据跟踪服务系统,为学生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

“三高”是指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师生信息化技术能力的提高。“三高”越强,越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越能凸显教学效果。

“五建”是指对课程进行整体设计、单元设计、栏目建设、资源建设、教学组织等五大建设,为实现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提供各种教学资源,为教师提供在线互动交流、教学管理、测试评估等服务。本文重点对“五建”进行阐述。

整体设计混合式课程教学,需立足“助教”原则,从课程性质、课程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考核评价等五个方面协助教师理清教学思路,增设“课程导读”模块,从而优化混合式课程的整体设计。

混合式课程教学的单元设计是指教师根据学生学情和教学内容,确定每单元的三维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选择使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并将教学活动划分为线上、线下活动,整体设计每个单元的教学过程。

混合式课程栏目建设,是指在课程展示页面,学生能够访问课程资源的入口。默认的课程栏目包含所有的课程资源访问入口,如课程导读、教学单元、思政园地、听力练习等模块。教师根据自己的课程结构特点来合理建设课程栏目是有必要的。

混合式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包括线上线下自主学习资源建设。其中线下课堂教学资源由教具(教材、图纸、模型等)和电子教学资源(视频、音频、教学课件、软件、游戏等)组成;线上自主学习资源由在线教学平台上的电子教材、视频、微课、动画等资源组成。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应用,优化了混合式教学资源。“数字化”“可视化”媒体资源的制作,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便利,有效地达成了混合式课程教学的目的。

混合式课程教学组织过程,即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前精心设计教学组织过程、理清教学思路、明确教学步骤,最终顺利开展课堂教学工作的过程。根据混合式课程教学的特点设计教学环节,也应包括线上与线下教学活动。其中,线上活动是依托在线教学平台发布适于学生认知能力的简易操作的活动,如课前根据任务观看微课视频、自主查找信息、完成前测以及课后的拓展任务等。线下教学实施过程,是对学生完成“线上活动”后的查缺补漏,它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设计出一系列相关的、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实际活动,如针对某个主题开展的讨论、基于学生掌握较差的知识点进行的讲解和操练,为巩固知识而设计的“连连看”“大风吹”“寻宝”等游戏和为培养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安排的“小组竞赛”“小组任务”等活动。

2.设计了“2345”混合式课堂教学运行策略(如图4所示)

“2条主线”是指线上线下交互式学习,学生既可以在课堂上通过教师实时讲授和网络教学平台学习结构性强的知识体系,又能通过网络辅助教学平台接触大量信息资源,培养他们的终身学习能力。

“3个环节”是指“课前”“课中”“课后”。线下课堂通过“课前——知识传递”“课中——内化拓展”“课后——成果固化”三个环节,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形成理想的混合式教学环境,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多维交互、创设情境、小组合作学习、共享资源等新型学习方式。

“4个步骤”是指每个环节4个步骤:课前观看微课、阅读教材、提出问题、自学测试;课中自学反馈、协作讨论、成果汇报、实训演练;课后学习评价、在线指导、群体分享、成果完善,各个环节有序开展。

“5个活动”是指线上观摩体会,线下训练,纠错改进,课堂展示,课后线上小结。这5个教学活动能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课堂的教学结构发生根本变革,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落到实处。

3.形成了“三利三转原则”课程多元化考核评价机制

要坚持三个“有利于”原则,即有利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有利于公正客观地反映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要实现三个“转变”原则,即考试方式由单一型向多样化转变;考试内容由单纯考核知识向知识能力并重的综合化转变;成绩评定由单纯期末一次性、终结性考试向过程化、科学化转变。

五、研究的突破性进展

“一平台一系统”,即“智慧教学服务平台”和“无纸化考试系统”。广西机电工程学校引进的“智慧教学服务平台”主要包括课程管理、教学资源库、教学管理三大功能模块。而“无纸化考试系统”是广西机电工程学校开展混合式教学的主要支撑性软件,它的运用提高了课程考核效率,既节能又环保。

“三管齐下”,即课程管理、教学资源库管理、教学管理齐抓共管。课程管理用于建设教师所授课程的建设成果。教学资源库管理包括视频、素材、案例、课件、教案、题库等的制作、发布、浏览等。教学管理从满足广西机电工程学校实际教学需求出发,契合学校在教学管理、信息交互、共享资源等方面的复杂需求,根据功能精准设计各个模块,有效解决教师教学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八大原则”,即契合广西机电工程学校的大数据平台建设,须坚持八大原则。广西机电工程学校大数据平台重点为信息资源整合,核心为大数据应用,应坚持“科学规划、分步实施,资源整合、共享合作,重点突出、注重实效,创新驱动、深化应用”的八大原则。学校大数据平台的建立,给教师的课程管理、教学方法改进带来了更大的空间,由以往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转变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新教学模式,改变了教师教学组织形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课程考核的评价方式,创造了开放教育和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的良性发展的学习环境。

此项目的研究成果惠及广西机电工程学校各个专业3000多名学生,对学校教育教学信息化改革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同时,课题组成员的信息化教学水平也得到了大大地提高,教改科研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学校将根据中职基础文化课新课标的要求以及中职学生继续学习和工作的需求,不断优化和开发教学资源,紧跟时代步伐,贴近专业课与实际生活问题,灵活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让学生了解基础文化课与专业课和实际生活的联系,知道文化课的应用价值,认真学习基础文化课,成为具有核心素养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黄敏.基于智慧课堂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研究[D].云南大学,2018.

[2]张云锋.混合式教学促进初中数学精准教学:以智慧课堂平台为例[J].教师,2018(24).

注:本文系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2017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重点课题“信息化环境下中职基础文化课混合式课堂改革的探讨与实践”(项目编号:GXZZJG2017A1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覃黎明(1984— ),女,广西武鸣人,讲师,现就职于广西机电工程学校,研究方向为中职英语教学。

(责编 柳佑倩)

猜你喜欢
混合式教学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MOOC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MOOC的研究生混合式教学的实践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逻辑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逻辑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机械制图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赛课网络平台混合式教学在居住空间设计的应用
离散数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