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美术素养培养

2021-02-14 05:13姚金秀
广西教育·B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美术素养中职学校学前教育

【摘 要】本文针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学科教学中存在的学科教学交流机制不够、美术专业实训力度不足,以及中职学生文化课基础较差、美术专业认知能力参差不齐等现状,提出中职学前教育美术能力培养策略:通过关注职业培训、培养学习意识来强化职业教育,增強美术专业认知;通过整合课程资源、丰富学习活动来夯实基础教学,组织美术专业活动;通过实地观摩学习、模拟教学实践来加强观摩实训,推出美术专业实践。

【关键词】中职学校 学前教育 美术素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38-0143-03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涉及诸多方面,美术是其中重要的基础课程,能促进学生美术素养的提高,提升其专业学习认知,能够为学生未来顺利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中职学前教育美术专业教学存在很多现实问题,学生学力基础存在较大差距,其专业认知、操作能力、执教表现等方面都亟待提升。为此,应强化基础教学、加强实训实践,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组织更多的美术专业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美术专业能力的提升,为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现状

虽然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学科课程设置比较齐全,但在课程教学互动、专业实训、实习实践等环节还存在不少短板。

(一)美术学科课程设计齐全

中职学前教育美术课程设计是比较齐全的,美术基础课、手工制作课、环创课、实习课等,课程门类众多,这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学习体验的机会。中职学生未来就业的方向是学前教育,而美术素质是幼教必备的能力,美术专业课程齐备,专业教师设置合理,教学环境良好,这是美术学科教学的硬件条件。中职学校硬件建设都比较好,多媒体、电子白板、网络的教学应用,为美术教学顺利展开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学科教学交流机制不够

学前教育美术专业课程设置虽然比较齐全,但学科教学还存在一些弊端。首先,学科教学大多是“各自为政”,没有横向交流,这对培养学生美术素养是极为不利的。美术专业课程有很强的系统性、互补性,如果没有统一的教学规划,没有协调的教学机制,那么自然不能发挥学科教学优势,难以对中职学生形成有效的培养。课程教学没有交流、学科教师没有交流、教学设计没有兼顾,都会导致专业教学的低效性。其次,同专业学科教师与教师、同班级学生与教师、不同班级学生与学生学科交流也不是很畅通,这些都可能导致教与学的不和谐。

(三)美术专业实训力度不足

美术专业教学离不开实训和实习,学校大多有自己的实训基地,但教师应用频率存在较大差距,这里涉及诸多方面,制约因素众多,存在协调问题。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方向是幼教,美术教学对实训实习的要求很高,但是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学生参与实训实习的机会严重不足,这导致学生的美术专业能力培养存在一些缺陷。

二、中职学前教育学生美术素养分析

中职学生生源比较差,这是不争的事实。学生文化课基础普遍不高,其美术专业认知能力更是参差不齐,教师要做好必要的学情调查,以便为课程执行提供信息支持。

(一)学生美术学力存在差距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设置带有普适性特点,是从未来幼儿教育的现实出发而设定的,而中职学生生源较差,这给美术专业教学带来了较大的挑战。由于学生在美术学力基础、学习兴趣、感知悟性等方面存在差距,其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方面也存在诸多需要进一步提升的地方。

(二)学生专业认知存在偏差

中职学生学力基础普遍较差,其专业认知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但有美术专业特长的学生较少,这部分学生的美术素养较高,而大部分没有美术专业特长的学生美术素养较低,两者之间的差距比较大。学生对专业的认知普遍存在偏差,这给美术专业教师教学带来一些困难。如果学科教学没有统一规划,学科教师在执教过程没有交流和协商,学生专业认知的“鸿沟”问题始终不能得到解决,专业教学必定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三)学生操作能力存在短板

美术专业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而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很多学生没有训练操作的机会,特别是实习执教的经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存在较大问题。美术专业学习需要有探索训练,更需要有执教经历的历练,这样才能提高其专业综合能力。如果学校不能提供更多的实训实习机会,学生操作能力培养自然会出现短板。美术专业教师教学方法过于保守,不能做出变通处理,不会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做补偿设计,学生操作能力短板的现象会更为突出。

三、中职学前教育美术能力培养策略

中职学前教育美术能力培养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教师要从多方面展开创新实践和探索,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帮助,以有效提升中职学生的美术专业综合能力。

(一)强化职业教育,增强美术专业认知

1.关注职业培训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中职学前专业学历起点较低,如果学生没有过硬的专业能力,在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中难以有立足之地。中职学生本身对职业的认识还比较模糊,还没有感受到未来就业的压力。教师要做好综合考虑,对学生展开必要的职业教育。中职学前教育培养方向是幼儿园,但未来就业方向不能太过单一,这对学生专业素质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中职学校大多设置了各种各样的职业教育课程,或者是定期、不定期做一些职业宣传,通过对学生做职业培训,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职业认知。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学校职业教育设计活动带有专业特点,学生从学校组织的集体培训中获得的学习体验很真切,这对其专业成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美术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做必要的职业教育。首先,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职业特点,幼儿教育责任重大,面对几岁的幼儿,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热心,唯有忠于本职工作,才能建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其次,美术专业素质培养需要一个过程,在执教过程中,美术专业应用极为广泛,有充分的知识储备和过硬的操控能力最为关键。最后,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是幼教,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唯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建立正确的职业观念,才能做出有效应对。学校应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做一些培训安排,教师还要做出必要指导,让学生顺利进入到学习环节。

2.培养学习意识

中职学生学习主动性大多比较欠缺,中职学生文化课基础普遍较差,大多没有自觉学习的习惯,教师对这两方面要有清晰的认知。教师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逐渐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塑造学生美术专业素质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美术专业教学包含诸多内容,学生学习兴趣有不同取向,教师要做好学情调查,针对不同群体学生做出不同设计,让学生自觉进入学习环节,在主动探索中掌握学科知识。

由于学生的美术专业素质存在差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需要有契合性,要为不同群体的学生量身定做学习任务。中职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还比较欠缺,教师要借助学习任务展开调度,让学生在学习中建立学科认知基础。中职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同样也存在差异性,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针对学生作出分层设计,组织更多个性学习活动,投放不同的学习任务,提升教学覆盖率,体现因材施教原则,让更多学生都能顺利进入到学习探究环节,在创意性、研究性、互动性学习中培养他们的美术学科素养。为调动学生美术的积极性,教师需要从几个角度展开设计和组织。其一,借助媒体手段创设学习情境,利用电子信息带来的视觉冲击,让学生主动进入到学习环节。其二,组织一些趣味性、展示性学习活动,让学生在美术写生、美术讨论、美术观察等学习活动中拓展学科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其三,教师应推出生活观察和社会调查任务,借助更多的信息技术展开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和习惯。

(二)夯实基础教学,组织美术专业活动

1.整合课程资源

学前教学要遵循课程设计原则,教师要对现有课程资源做科学处理,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实现自我成长。学前教育美术专业课程资源极为丰富,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资源进行整合,还要做好延伸设计,广泛吸收生活美术资源,借助教辅材料和网络展开信息搜集,对课程做优化设置,为学生提供最适合的学习素材,以有效提升其学习品质,提高学生的美术专业能力。

中职学前教育美术教学有比较固定的教材内容,教师要对这些内容做整合处理,以提升教学适应性。素描基础课、手工操作课、美术鉴赏课等,都能够促进学生美术专业素质的提升。特别是手工制作和素描操作,其适合性更高,在未来幼教执教中有广泛应用。教师要对这些课程做科学整理,筛选出一些适合的教学内容,结合校本课程、教辅材料、网络信息等平台做教学课程处理,形成适合的教学素材,给学生提供良好观察、操作、分析、讨论、归结的机会,促进其美术认知的顺利内化。素描基础课追求观察和操作的有机结合,对空间、结构、体积、质感、透视等因素比较敏感,教师要借助实物写生作为教学案例,组织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创作性学习,让学生自然构建美术基础能力。再如手工制作课程,学生对这样的实践活动有较高的参与兴趣,教师要多推出一些经典作品,引导学生搜集更多生活材料展开制作,让学生在具体操作中树立成就感,提升美术学科综合能力。

2.丰富学习活动

学生喜欢参与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中职学生年龄不大,其思维更为活跃,教师如果能针对学生学习心理推出一些灵动性、互动性、趣味性学习活动,势必会对学生形成感官冲击,其激发调度效果会更为明显。生活观察、实物写生、课堂辩论、话题讨论、社会调查、信息搜集、展示评价、参观美展等,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教师要做好优化设计,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美术实践性活动有多种呈现形式,教师要结合教学条件实际做出优化处理。如简笔画学习展示活动,在幼儿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掌握简笔画操作要领,还要对幼儿展开对应教学引导,给幼儿传授一些操作要领,这就要求学生能够掌握过硬的简笔画操作技巧和方法。在施教环节,教师要从几个角度展开设计和操作。第一,展示简笔画作品,让学生广泛接触,通过观赏和比较,形成简笔画学习情结。教师不妨推介学生的作品,或者是借助网络搜集相关信息做展示,给学生提供相互学习的机会。第二,结合案例做直观展示介绍,对简笔画操作方法做现场传授,帮助学生顺利进入到简笔画操作环节。学生大多有比较敏锐的观察力,教师应抓住学生学习特点展开对应设计,这样可以给学生带来心灵触动。第三,组织不同形式的创作展示和比赛活动,这样可以对学生带来心理冲击。学生对美术作品展示活动比较看重,教師不妨推出一些美展活动,让学生主动创作美术作品,让学生在美展互动中建立学科认知。如果能够在年级和学校范围内举行美术大奖赛活动,其助学效果会更为明显。第四,学生对生活美术观察写生学习活动比较热衷,如果有可能,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多参与这样的写生活动。美术学习活动形式众多,教师要做出理性选择,让更多的学生能够顺利进入到学习互动之中,在真实感受和体验中完成认知内化。

(三)加强观摩实训,推出美术专业实践

1.实地观摩学习

美术专业学习离不开实践和操作,学校应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观摩、实习活动,这无疑是最有价值的训练活动,学生对这些专业实践机会也会更为珍惜。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对学生实训实习做出科学安排,还要针对现实情况做出创新设计,为学生提供更多观摩学习的机会。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学校难以安排更多实习训练机会,而学生期待实习体验,教师不妨做出协调和安排,让学生主动去幼儿园观摩学习,这样学生也能够获得一定的学习体验。

美术专业教学需要实训和实习的支持,教师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训实习之外的活动,让学生在更多方面努力尝试,这同样能收到实习训练的效果。如实地观摩学习,这是比较灵活的、有更强可操作性的活动。学校周边有一些幼儿园,教师要与学生一起主动联系这些单位,让对方提供观摩学习的机会。幼儿园对观摩学习活动应该是欢迎的,这样可以给幼儿带来更多体验的机会。观摩学习活动自由灵活,观摩人数和观摩时间都是可以协商的,教师要做好具体的协调工作,给学生提供有效支持。在学生观摩期间,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体验,特别是美术专业教育的观察。教师定期组织学生参与观摩学习交流活动,让学生介绍学习体验和发现,进行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给更多学生带来学习辅助。美术专业在幼教中有广泛应用,特别是信息技术的介入,可以让学生在观摩中增长更多见识,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总结,及时调整教学方向。

2.模拟教学实践

如果实习机会受限,教师不妨推出一些模拟训练活动,让学生在模拟实习中提升专业能力。教师对幼儿园教学比较熟悉,可以组织学生做现场设计,给学生提供更多模拟训练的机会,这同样可以获得理想的训练效果。如果能够借助网络信息手段展开对应设计,其场面模拟效果会更为逼真,学生从中获得的学习体验会更为深刻。

在美术专业教学设计中,教师如果能为学生准备更多模拟学习的体验机会,学生参与热情会很高,训练效果也会更好。如何才能发挥模拟活动的助学作用呢?教师在具体设计和指导中要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要对教学条件做出客观评估,模拟幼儿园环境,需要一些材料的支持,教师要在场地布置、气氛渲染、师幼互动等方面通盘考虑,借助现有材料做出操作方案,为学生顺利进入体验环节创造条件。其次,模拟现场气氛时,需要学生的配合,教师在具体组织时,要先对学生进行培训,可以让学生现场观察,实地查看幼儿的表现,然后饰演幼儿角色,为模拟体验提供必要帮助。其三,模拟教学环境需要借助媒体助学手段,教师要在专业角度深入探究,研究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适合的场景气氛,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模拟操作中建立有形认知。最后,教师在模拟教学活动之中要发挥重要作用。教师不妨与学生一起互动,随时对学生表现做出评价和矫正,这样能够给学生带来最及时的指导。学生没有实践经历,面对动态课堂情况会显得局促,教师应准确做出提示,让学生自然进入到操作环节,促进其提升执教能力。

美术学科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课程,教师在执教过程中,要对这门学科存在问题、学生基础、执教策略做出积极评估,以便进行必要的教学调整,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从专业角度帮助学生顺利建立美术执教能力。教师是学科教学设计者、组织者、参与者,要给学生提供更多教学服务。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教师要發挥更大的作用,对学生展开学科认知教育、对课程进行整合处理、对实训实习做出优化设计,这样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美术专业素质。

【参考文献】

[1]杨洋.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职业素质教育探析[J].科技风,2021(23).

[2]陈晶.以模块化教学促进学前教育专业中职、高职课程衔接的优化发展:以T校“幼儿卫生与保健”课程为例[J].教育观察,2021(28).

[3]龚树媛.中职学前教育学生人格养成教育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1(29).

【作者简介】姚金秀(1984— ),女,汉族,广西桂平人,硕士研究生学历,讲师,现就职于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为美术教育、艺术设计。

(责编 杨 光)

猜你喜欢
美术素养中职学校学前教育
交互智能平板在中职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建构开放课堂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研究
创新美术课堂?体验学习乐趣
德育工作浅谈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