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学践研创”四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2021-02-14 16:44潘传姣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1年12期
关键词:新工科实践教学

潘传姣

摘  要:目前,大学教育严重脱离社会实际需求,针对高校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可通过新工科背景下“学、练、研、创”的实践教学培养模式加以解决。文章以此为研究背景,在具体实践教学过程中,合理应用顶层设计实践教学模式,并以此为主要问题探寻方法以转变校教师传统思维意识,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及教学能力,创建多样化实践模块,开展校企合作等教育模式,探索新工科背景下学践研创四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改革路径,最终实现以学促研,以研促创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工科;学践研创;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47-0070-03

现阶段,国内高校教育教学严重脱离社会发展对专业型人才的实际需要。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新时期,高校作为为社会发展培养优秀人才的主要场所,为使学生专业能力满足社会及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高校对人才的培养策略也有所改善。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可有效推动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高等院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体系的共性化与企业需求的个性化匹配不到位

现阶段,国内企业对工程技术人才需求持续上升,且社会所需人才具有成本低、质量高、匹配速度快、特点明显等优点。然而,我国高校的教育思想大多是理论而不是实践。传统模式下的高校教学理念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课程体系建设并无创新,存在严重共性现象,导致学生自身能力及专业水平难以满足企业单位及市场对人才需求[1]。

(二)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完善

如今,国内大部分本科院校积极探索与研究实践教学培养体系,并在实践课程、实习基地等层面进行创新,在新工科背景下,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问题探索,相关改革及建设力度还存在一定缺失,工科专业实践教学时数与理论教学时数得不到平衡,理论教学内容较为老旧。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也无充足时间用于项目任务,且缺乏工程性。因此,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获得的锻炼达不到实际工程应用所需,难以满足社会市场对专业型优秀人才的需求。当前高校学生在实训能力不能满足企业、行业对人才实践能力需求,训练基地建设实力及利用率有待提升,对学生开放不足,学生在实践基地实施实践教学时,缺乏亲自实践机会,实践教学的科学有效性也得不到保证。在高校学生实践学习阶段,由于企业生产经营等因素限制,学生难以真正参与项目建设,缺乏实践性[2]。

(三)高校教师工程实践能力薄弱

目前,高校青年教师虽然具有较高学历,且具备较为雄厚的理论知识,但相关实践经验存在缺失,无法融入企业单位运营模式,也难以满足企业单位对专业型人才的实际需求。高校教师队伍如果工程实践能力难以快速提升,将会导致校企合作难以有效展开。一旦教师难以应对工程现场的专业性问题,将严重影响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因此,可以说高校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质量有着根本的关联[3]。

(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不紧密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依附于专业教育,专业教育需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前提保障。在新工科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创新创业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并未完善,导致高校教师专业知识及实践能力不足,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不紧密[4]。

二、新工科的内涵

新项目是教育工作者在新形势、新环境、新要求下参与培养学生的总称。课程作为高校教育学中的重要概念,是指以教学计划为基础的教学过程与教学安排。对高校建设来讲,课程是保障专业教学的重要载体。高校作为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培养专业性人才的主要场所,高校应遵循立德树人教学原则,并将其当作根本教学目标。新工科对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任务有着重要作用。推动课程教学改革相融合,真正意义上做到立德树人,从而推动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为高校建设落实“立德育人”根本任务提供有利条件。“新工程”体现在新的工程教育理念、新的学科专业结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新的素质教育等方面。指培养适应当今社会实际需要的新型工程应用型人才,在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的基础上引领工程教育的未来发展,以此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5]。

三、建立面向企业的“学践研创”相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采用顶层设计的实践教学模式

传统思政教育方法较为单一,且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常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状态,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保障,在新项目的背景下,引入了“高层设计”来制定员工培训计划。顶层设计是一种面向结果的机制,也可以解释为逆向设计。基于结果的逆向设计是指根据学生的结果确定毕业要求。

根据企业及市场对人才建設需求确定课程内容。对学生人格进行全新塑造,转变学生思维创新意识,调整学习及生活状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在此基础上,采用顶层设计的实践教学模式,并对其加以重视,可提高学生思维意识,实现学生全面发展[6]。

(二)提升教师的工程素养与能力

教师作为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确定高校未来发展方向的参与者。对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促进教育教学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只有牢记教育的起源,才能真正完成教育的历史使命,增强教育的社会影响力,为教育的发展创造便利条件,从而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教师职业发展处于阶段性、循环往复状态,教师专业发展与自身能力提升之间存在直接关联。教师应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仅需要较高的专业理论素质,更需要深厚的专业知识。“双师型”教师的成长路径主要取决于教师自身的自主学习。由于高校工作环境的特殊性,教师应该树立主人翁意识,增强教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不断提升自身职业素养,增强师德师风建设,从而实现教育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有效提升,为高校健康发展提供保障[7]。

教师是教育职能和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高校应对教师的教学能力与专业素养的提升给予重视,不断探索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将其与教育相结合。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教师应始终保持初心,以科学方法完成教育使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优秀接班人。教师应不忘教书育人初心,牢记立德树人始终是高校发展核心,在保证教师教育初心始终如一基础上,实现教师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有效提高,保证高校正常运行[8]。

四、打造多元化实践模块,丰富实践活动载体

(一)校企合作共建实践育人平台

高校企业型模式是高校产业学院最基本的合作形式之一,其他类型的产业学院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基于学校-企业型模式的发展、延伸和变式。以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及提高创新意识为根本,高校应加强重视岗位实践、课程设置的办法工作,提高学生工作能力,在满足高校教育产教融合型企业实习基础上,真正将专业知识积累、技能培养等融入教学目标。校企合作可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增强教师知识储备,提高教学能力与教学水平。校企合作是对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及学生综合能力做出整体评估,以专业培养目标为根本导向,构建模块化技能训练体系,根据学生对专业知识及时实践情况设定训练项目,并对其进行标准化设计,以实践为导向,开展体验式教学,根据工作实际创建情境问题,引发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与探究,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结构体系,为学生学科素养有效构建提供保障,实现校企产业融合发展[9]。

(二)改革实验教学模式

在实验实践教学过程的创新实验部分,采用项目教学法。学生从教师制定的实验项目中选择课题,在实验教学过程的创新实验部分,可借助项目教学法的优势特征。学生可按照兴趣自主选择实验项,或根据自己的喜好采用自制的实验项目。以小组形式制订项目计划,配合项目完成,按要求出具项目报告。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根据项目的具体要求独立进行信息检索、分析和设计实验项目的能力,也可以提高学生及时总结项目实施过程并形成论文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为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奠定基础[10]。

(三)创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设计人才培养计划,开设创业和创新课程。重视实用型人才培养机制的建立,将创新教育融入职业教育中,为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奠定基础。高职院校还应为大学生举办创新创业竞赛,真正做到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培养。国家可将创新创业纳入义务教育课程,加强创新建设,整合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模式。

(四)校企合作,共建创新创业平台

高校应以多元化、多维度视角对多方主体利益、冲突等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对企业战略结构做出调整,为职业院校教育产教融合发展提供保障。对传统教学模式及思想观念进行优化与革新,将理论知识与职场实践训练相结合,使学生满足市场对专业型人才的需求,从而实现产教融合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在校企合作的积极影响下,高校应对企业需求及行业发展做出明确的认知与判断。职业院校需要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优势,对学生进行就业理念及相关职业规划的有效指导。高校应通过校企合作对社会资源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进行系统化分析,结合教学方针体系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使学生能针对自身能力制订详细的职业规划。

五、结语

在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可通过学践研创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在学生熟练掌握理论知识基础上,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思维意识,提高学生专业化水平,增强学生综合素养,实现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培养优秀人才的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 程晟,穆丽娟,任晓霞,等. 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以山西能源学院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为例[J].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21,34(03):20-22.

[2] 舒燕君,马庄宇,刘宏伟,等. 新工科背景下的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实践教学改革[J]. 计算机教育,2021(05):80-83.

[3] 沟引宁,直妍,柴林江. 基于新工科需求的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探索[J].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1,26(02):52-55+59.

[4] 姚建涛,刘晓飞,唐艳华,等. 新工科背景下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06):1-6.

[5] 张艳红,孙立国,康传红,等. 新工科形势下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探索[J]. 亚太教育,2019(10):61-63.

[6] 张希颖. 新工科视域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策略探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15):131-132.

[7] 张红涛,谭联,刘鹏,等. 新工科背景下电子信息类专业“学践研创”四位一体实践育人改革[J]. 南方农机,2019(10):12-13.

[8] 马亚军,蒋晓雁,范晓勇,等. 基于新工科的项目化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探索——以榆林学院为例[J]. 教育现代化,2019,6(36):83-85.

[9] 朱荣涛,胡炳涛,王艳飞,等. 新工科下高校实验与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探索[J]. 教育教学论坛,2019(16):72-75.

[10] 薛明,刘晓明,李阳. 新工科体系下对实践教學改革与实践[J]. 教育现代化,2018,5(52):67-69.

(责任编辑:淳洁)

猜你喜欢
新工科实践教学
“新工科”背景下职业院校工程技术教育改革创新的思考
“新工科”建设的五个突破与初步探索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设计交叉融合案例教学
新工科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毕业设计管理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