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校国际教育品牌的战略路径研究 ?

2021-02-14 12:43赖媚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品牌

摘要:随着《浙江省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规划(2010-2020年)》的出台,浙江省高教国际化得到快速发展,但由于缺乏国际化办学经验、品牌经营意识薄弱,导致课程建设实效不高,办学特色不鲜明,未能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教育品牌。文章以浙江高校为例分析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质量监管、区域优势和特色、国际化水平、宣传力度四个方面提出适合浙江高校提升国际教育品牌认可度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充分认识国际教育战略的重要性,为推进国际教育的创新和改革提供理论参考,打造面向世界的国际教育品牌。

关键词:国际教育;品牌;浙江高校

高校的教育品牌,一般通过院校的办学态度、教学质量、学科水平、学生素质等方面,在社会形成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随着21世纪经济全球化格局的形成,教育的全球化、国际化成为必然趋势。打造国际教育品牌实际上是高校适应世界市场经济规律的现实选择,它立足于高等教育的特色和个性,系统地构建品牌、推广品牌和维护品牌,从而提升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2016年,浙江省启动实施“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工程”,深入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工作【1】。与国际教育起步较早的北京、上海等地相比,浙江省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建设中尚未形成品牌效应,行政管理层对品牌经营意识较为薄弱。结合目前制约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就如何充分利用区域特色优势树立国际教育品牌,制定符合浙江高校自身实际发展的战略路径提供新的思路与对策。

一、浙江省高校国际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浙江省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规划(2010-2020年)》的出台,浙江省高教国际化展备受重视,全面推动发展进程。省内大部分高校设立了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及专门的外事管理部门负责专项工作,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然而,浙江高等教育国际化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高校的品牌建设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在国际化教育规模扩大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质量、办出特色、打造品牌才能保证国际高等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建设的质量有待提高

目前,浙江省共有18所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54个办学项目。通过中外合作办学模式,高校在国际化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然而,在加快高教国际化发展的过程中,更要重视办学质量,确保其健康发展。2021年,全国共有286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及项目被终止,其中涉及到的浙江省高校有11所。部分高校对国际化的形式流于表面,盲目引进国外课程,未能结合实际开展教学建设,学生在听课过程中一知半解。另外,有一些高校将教育国际化仅停留在聘请外教和学生交流项目层面,对浙江高教国际化的推动并无实际作用。首先,聘请的外教除了语言优势外,缺乏专业资质和培训,实际授课效果欠佳。其次,学生交流项目往往周期较短,但学费和生活费十分高昂,学生无法承担,受益群体较少,导致资源分配并不均匀。

(二)地方高校缺少国际资源和合作平台

2021年共有7所本科院校和6所高职院校被列入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名单。上榜高校多数坐落在杭州、宁波等城市国际化相对发达地区。浙江省内劣势地域如台州、湖州、舟山等,其地方高校在基础设施、教师质量和科研经费支持力度上受到地域限制和自身办学能力的影响,与处于省会城市或经济中心地的高校存在明显差距,无法享受省教育厅在资金、政策、资源上的倾斜支持【2】。一方面,地方政府在经济投入上,更着重于产业发展,对国际化教育不够重视;另一方面,大学的国际化水平依托于城市的国际交流水平、国际资源及城市文化品牌形象。由于地方高校所处区域位置,受城市发展制约,加上自身的知名度较小,难以接触并吸引到国际化、世界一流的教育资源,更加限制了地方高校的国际化发展。

(三)国际化水平不高,且校际差距大

根据《2019浙江省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年度报告》对省内95所高校的国际化总体水平排序,硕博授权高校综合得分远高于其他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和独立学院。即使在相同学院类别内,各院校得分差距较大。如拥有硕博点的浙江大学以63.093分位于榜首,而排在第二位的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仅得39.053分。特别是独立学院,排名第一的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仅有6.957分,由此可见在国际化竞争力上学校之间存在差异,发展并不均衡。此外,各高校得分普遍较低,大多在20-30分区间,这反映了省内高校在学生国际化、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国际化、课程与教学国际化、国际合作处于中下游水平。尽管在“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下,各高校来华留学生数量明显增长,但生源组成相对单一缺少文化多样性,存在师资投入不足和教学管理混乱的问题。

宣传力度不足,缺乏品牌的宣傳意识

品牌知名度的建立和提升离不开有效合理的宣传,然而浙江省内大多数高校在推广国际教育的过程中忽视宣传工作。首先,不重视学校层面的宣传建设,在国际合作交流中过度依赖与教育机构的合作,通过中介与海外高校对接推广学校国际教育项目,国际合作对象以中介现有资源为主,很少主动拓展,处于被动滞后的状态。其次,宣传形式单一,主要集中在学校官网对国际教育展开报道,忽略了其他渠道,如学生间的宣传和主流新媒体平台,减少了高教品牌的曝光度。在宣传设计上缺乏创新意识,没有突出地区优势和本校特色,降低了吸引力。此外,有些学校宣传信息不够全面透明,仅以单一语言展示将外国留学生拒之门外;甚至不发布或久未更新,如负责人联系信息,阻碍了学校国际合作的可能性。因此,浙江省高校在教育国际化市场的宣传力度尚需进一步加强。

二、提升高校国际教育品牌的战略建议

加强监管,提升教育质量和实效性

为确保高校国际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教育主管部门应建立有效的监管体系,在提供教育和培训方面继续奉行最高质量标准,对高校合作办学的开展情况和国际教育教学成果定期评估。其次高校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国际化教育人才培养标准,学科质量考核制度,建立健全课程评价体系和学生反馈制度,评估流程做到公开透明。定期开展教师专业素质培训,培养教职工与国际接轨的意识,提升国际化专业能力。教学服务以学生为本,探索国际化与本土化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优化教学设计和课程实施方案,确保学生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二)结合地区优势,打造浙江特色国际教育品牌

构建特色品牌是学校在国际化办学中的核心竞争力,而地域特征正是地方高校发展品牌特色的优势条件。在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地方高校应立足自身发展,精准定位,充分利用本地支柱产业和优势资源,加强校企合作,建设特色学科,从而打破地域限制。浙江作为“制造大省”和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校可依托这一优势产业,重點发挥机械工程、智能制造等学科特色,开展产教融合,与省内知名企业合作搭建国际生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浙江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项目多达数十个,签署的跨国项目涉及工程、交通等各个方面,需要大量国际化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3】。高校应肩负培养符合项目建设的专业化人才的责任和担当,联合政府部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海外企业签订人才培养输送一站式计划。加深与国外高校、科研机构和前沿企业合作,在学校建设特色产业研究中心,产学研一体化,提升学校和相关专业在海内外的知名度。政府、企业、高校三方合力,通力打造浙江高教国际品牌。此外,地方高校可以大胆走出国门,与当地高校合作办学,建立海外人才培养基地,派遣教师到境外开展教育服务和技术培训。

(三)缩小校际差距,推进高校国际化水平均衡发展

从学校层面出发,地方高校对国际化教育应有全面发展规划,从自身发展的办学历史和特色出发,制定符合实际的五年及十年计划和实现途径。完善国际化教学管理、课程建设、师资团队培养等相关制度,学校领导层、行政人员要加强国际化理论和政策学习,提升个人国际化素养,合理布局国际教育工作,从而提升地方高校的国际化发展竞争力。从省政府教育厅层面规划,一是积极探索搭建信息交流平台,及时发布合作项目,对高校进行政策、法律制度等方面的指导,帮助地方院校顺利开展国际合作。二是牵头建立省内高校协作联盟,加强省内高校间的交流,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以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为引领示范,带动全省高校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国际化办学质量

(四)强化宣传意识,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宣传水平

宣传可以提升高校品牌在国际教育市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4】。因此,学校要积极拓宽宣传渠道,主动将优质的教育合作项目和活动进行推广报道。一是充分利用并完善学校官网、微信等官方平台,将学校所开设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活动进展、招生信息、校企合作等,精心制作图文用中英文及目标学生国家的语言展示,吸引更多有意向合作的院校、企业机构,以及海内外学生前来就读。二是通过省市政府平台,如浙江省教育国际论坛,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峰会等,扩大合作的覆盖面,吸引优质国际教育资源。三是发挥合作院校、企业及学校现有海内外留学生,通过师生互派,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大力宣传本校的国际教育项目和办学成果,提高学校在海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浙江高等教育国际化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在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和“双一流”建设引导下,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进入了“提质增效”的发展阶段。通过对高校自身的国际化水平状况进行梳理,可以看出高校要在全国乃至全球具有品牌竞争力,需走一条符合自身特色的道路。在提升品牌知名度和认可度的道路上,需要高校、政府、企业共同努力,以优质的高等教育产品和服务参与国际教育市场竞争,促进品牌效应的快速形成。

参考文献:

[1] 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规划 (2010-2020年)[R].2011.

[2] 周春涛.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研究与实践[J].决策探索(下),2019(05):52-53.

[3] 袁星星. 浙江省高等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政策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20.

[4] 田渊.来华留学教育的现状及其品牌推广策略研究[D].东南大学,2015.

作者简介:赖媚,女,硕士研究生,助教

基金项目:2021年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来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科研课题

猜你喜欢
品牌
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分析
城市纪录片与襄阳城市品牌形象的塑造与传播
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转型升级探究
浅谈小型创业企业品牌营销策略
恩典皮具品牌发展战略研究
品牌包装设计中的色彩研究
从电影到品牌:看黄渤的“品牌化”之路
旅游经济
电子商务环境下品牌建立探讨
试论品牌营销策略的实现与商品流通模式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