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小学生感恩教育的有效方法

2021-02-17 22:44黄秋霞
幸福家庭 2021年21期
关键词:小学生家长活动

黄秋霞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师要重视感恩教育,将感恩教育作为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围绕“感恩”这一主题思想,展开一系列的教育活动,让学生怀揣一颗感恩之心,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本文围绕小学生感恩教育展开探讨,并据此提出了不同的实践方法。

感恩教育是一种让学生學会尊重他人、接受并感谢其他人善行的教育活动。它可以给学生一种行为暗示,引导学生主动帮助他人、关爱他人。据笔者调查,部分学生在面对亲人的呵护、朋友的关心、教师的关怀以及陌生人的帮助时,不会心存感恩。笔者认为,现阶段小学生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缺乏感恩氛围。现阶段,家庭、学校和社会很少为学生营造感恩的氛围,导致学生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爱缺乏了解。二是家庭教育不到位。部分家长不重视感恩教育,对感恩教育缺乏正确的理解。三是学校教育的缺席。感恩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分学校忽视德育教育课程,没有认识到感恩教育的重要性,以文化课为主导,甚至极少安排感恩教育课程。这导致学生缺乏情感体验,不利于发挥感恩教育的真正效果。

(一)利用课堂教学渗透感恩教育

课堂教学活动是展开感恩教育的重要渠道。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感恩思想和感恩主题,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引导作用,将感恩教育融入课堂教学活动,为学生创设生动的学习情景,通过讲故事、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知恩、懂恩、感恩。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各种感恩时刻,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学生理解感恩教育的实质,激发学生的感恩意识。

比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课文中,《只有一个地球》告诫大家地球是人类的母亲,大家要去珍爱地球、保护地球;《桂林山水》有助于学生感受到自然的美丽,让学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懂得爱护自然、保护自然,并号召学生开展环境保护之类的主题活动;《黄河魂》表现了黄河的浩浩荡荡、源远流长,读起来令人心潮澎湃,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母亲河的自豪之情。其他课文,如《詹天佑》《秋天的怀念》《他是我的朋友》等,都是教师实施感恩教育的好文章。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重点关注学生的品德培养,将感恩教育渗透于学生的日常生活,教育学生爱人类、爱社会、爱祖国,培养学生博大、宽广的胸怀,引导学生感恩身边的同学、教师,让学生学会感恩祖国和自然。教师要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引领学生深入了解教材的深层次内容,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感恩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提升学生的人格魅力,让学生的感恩行为逐渐发展为一种自发的行为。

(二)在校园文化中融入感恩教育

笔者发现,学校在进行德育教育时,习惯于借助众多的名人名言或是大人物的事迹等载体,对学生展开学习榜样教育活动,以此培养学生的伟大理想和英雄精神。这种道德教育无法让学生体验到感恩的情绪,不利于学生形成感恩他人及为他人着想的良好习惯。因此,在创设校园文化时,学校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感恩环境,利用校园文化的积极影响,充分调动教师、家长的力量,让各方力量都积极参与感恩主题活动,从而让学生真正理解感恩活动的价值,丰富学生的活动体验。

学校可以将校园文化建设和传统节日文化相结合,抓住各种教育契机,大力倡导感恩教育,促使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比如,学校可以在宣传栏设计一些有关感恩的标语或是张贴生活中感恩事件的海报。在中秋、端午等节日中,教师可以以感恩为主题,组织学生进行各种诗歌比赛、征文比赛等活动,帮助学生在体会到节日的喜悦之情的同时发现感恩教育的价值。在活动结束后,学校可以及时与家长沟通,评价学生在学习中的进步与成长,从细节入手,为学生建立感恩成长档案,帮助学生将每个成长瞬间、成绩进步都详细地记录下来。

除了宣传栏,学校还可以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和小记者站,在午休时间和课间,为学生播报一些发生在学校的好人好事。比如,捡到钱财、物品等主动上交给教师的好人,某位学生受伤时其他人帮助他前往医务室的好事,学校可以对这些好人好事进行报道和嘉奖,为学生树立道德榜样,鼓励优秀学生发挥自身的示范作用,调动学生“争做文明人、争做文明事”的积极性。

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感恩读书活动,组织学生诵读了《弟子规》等经典书籍,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廉洁教育等内容有机融合,进行了“诵读《弟子规》,怀揣感恩心”等展演活动。在展演活动中,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编了形式多样的节目,展示了自己的技能和技巧,通过集体吟诵、舞蹈、情景剧、快板等形式,让全校师生体会到诵读经典的魅力。这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感恩环境,对感恩教育工作的开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在家庭生活中进行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不是学校单方面的工作,还需要家长的配合与支持。笔者发现,部分家长对学生表达爱意与关心的方式,主要是满足学生物质方面的需求,这容易导致学生形成自私的性格,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从整体上来看,感恩教育是一种情绪、情感方面的沟通与交流。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利用生活中的小事引导学生学会感恩,积极与教师沟通学生在家的生活状态等,有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感恩意识的构建。

以笔者开展的“家校共携手,劳动最光荣”感恩教育活动为例,学生可以帮妈妈做一次家务、帮爸爸洗一次脚、为家人唱一首歌等。笔者为每个学生设计了一张表格,在上面陈列了学生在家要为父母做的几件事。在完成一件事后,学生可以邀请父母在对应的表格中写下评价和鼓励等,最后将表格交给笔者。学生在帮助家长做家务的过程中可以切身体会到父母的付出,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家长要重视家庭教育的引导作用,让学生体会到父母的照顾、关爱,引导学生对别人的帮助表示感谢,拉近学生与家长之间的距离。

(四)利用实践活动践行感恩教育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组织学生展开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感受到帮助他人的快乐与满足,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恩与热爱之情。比如,在建军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消防中队,让学生给消防员战士送温暖,感谢他们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在劳动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送给公交司机、环卫工人送自己制作的贺卡、书信,感谢他们为人们的出行和生活环境做出的贡献。

教师要充分利用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将内心的感恩之情转化为实际行动,鼓励学生为社会建设积极地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回报社会的过程中,学生会进一步认识到自身的社会责任,理解感恩并不是一句简单的感谢,而是切实的行为和态度。教师要将感恩教育作为小学生德育工作的重点,逐渐加强对学生道德素质的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感恩之心,引导学生为社会中需要帮助的人送去温暖与关爱。

综上所述,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思想意识逐渐成型的重要时期,学校、家庭与社会都要重视小学生的感恩教育,利用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发挥家校共育的合力,为学生提供自我成长的机会。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将感恩内化为学生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青龙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生家长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我心中的好家长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家长请吃药Ⅱ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