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国家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推动中欧班列(沈阳)高质量发展研究

2021-02-18 01:14陈伟昌孙略伦李晓宁
辽宁经济 2021年11期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

陈伟昌 孙略伦 李晓宁

〔内容提要〕中欧班列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旗舰项目。2017年9月,沈阳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行中欧班列。经过四年多的发展,中欧班列(沈阳)已实现常态化平稳运行,并取得良好成效。本文在梳理总结中欧班列(沈阳)发展现状及分析存在不足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国家关于推动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的有关要求,以创建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为着力点,提出推动中欧班列(沈阳)高质量发展的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关键词〕中欧班列 集结中心 高质量发展

中欧班列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旗舰项目和金字招牌,是深化我国与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的重要成果,也是促进全方位互联互通的重要载体。2017年9月,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沈阳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外运”)合作开行中欧班列。经过四年多的努力,中欧班列(沈阳)已经实现常态化平稳运行,为辽沈企业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构筑了国际物流新通道,打造了开放合作新平台。

一、中欧班列(沈阳)发展现状

(一)取得成效

截至2021年10月,中欧班列(沈阳)累计开行1185列,货运量50532箱(箱:40英尺集装箱,下同),进出口货值约47亿美元。2020年,中欧班列(沈阳)开行数量居东北第一、全国第七位,班列重箱率、兑现率达到100%和90%以上,居全国前列。主要取得以下成效:

1.形成“1+5+8+N”物流网络体系。沈阳充分发挥地处中欧班列东、中通道咽喉要塞的区位优势以及铁路发达、路网覆盖度高等交通优势,相继开通沈—满(满洲里)—欧、沈—连(二连浩特)—欧、沈—绥(绥芬河)—欧及沈阳至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口岸通道,形成中欧班列(沈阳)东、中、西“三通道五口岸”全覆盖发展格局。积极构筑面向欧洲各国的北向物流网络,在汉堡、杜伊斯堡、马拉舍维奇、华沙、恩斯、别雷拉斯特、明斯克、马德里等8个欧洲城市设立终到站,货物辐射至欧洲10余个国家40余个城市。构建面向日韩等国家的南向物流网络,实施“区港直通”海关监管模式创新改革,畅通日韩等国家货物经大连港、营口港运抵沈阳集结,搭乘中欧班列运往欧洲的国际中转货运通道。利用中外运国内物流资源,面向以虎门、南沙、蛇口为中心的华南区域,以太仓、上海为中心的华东区域,以青岛、威海为中心的山东区域,以天津为中心的京津冀地区,以及沈阳都市圈、辽宁6港等国内主要节点城市,建立了完善的国内物流网络体系。目前,中欧班列(沈阳)已经形成“1(沈阳始发站)+5(5个口岸)+8(8个欧洲城市终到站)+N(日、韩、蒙、俄等东北亚及国内主要城市物流节点)”的国内外物流网络体系。

2.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目前,中欧班列(沈阳)货物品类涵盖了汽车零部件、机械设备、电子产品、工业原材料、日用品等20余种,其中,汽车零部件、机电产品、工业原材料货值占比超过80%,为保障辽沈企业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做出重要贡献。2018—2020年,中欧班列(沈阳)箱均货值由6.32万美元提升至10.6万美元。截至2020年底,汽车零部件货运量6922箱,货值14.63亿美元,占总货运量和总货值的比例20.7%和47.7%;机电产品货运量7525箱,货值6.79亿美元,占总货运量和总货值的比例22.6%和22.1%;工业原材料货运量6736箱,货值2.87亿美元,占总货运量和总货值的比例20.2%和9.3%。

3.服务能力和辐射作用不断增强。目前,中欧班列(沈阳)累计服务辽宁企业447家,其中:沈阳都市圈企业203家(包括沈阳企业140家)。截至2020年底,辽宁企业货运量18893箱,货值18亿美元,占比56.6%和58.6%,其中,沈阳都市圈货运量15107箱,货值15亿美元,占比45.3%和48.9%(包括沈阳企业货运量14297箱,货值14.46亿美元)。在服务本地企业的同时,中欧班列(沈阳)累计服务省外企业2500余家,对东北三省、京津冀、华东、华南等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4.加快物流、商流、资金流聚集。中欧班列(沈阳)的开行吸引了德铁、俄铁、远东路桥等国内外知名企业与沈阳企业合作发展,国桥远航国际货运(上海)有限公司等10余家物流商贸企业在沈注册,2020年实现进出口货值约2亿美元,呈现出以班列为平台,物流、贸易、货代、金融保险等企业组成的产业生态圈雏形;2500余家省外企业使用中欧班列(沈阳),加快了外埠货物和资金在沈阳集结;中外运投资1亿元在辽宁自贸区沈阳片区注册成立“中外运(沈阳)国际班列有限公司”,打造辐射东北亚、面向欧洲的多式联运物流体系。

5.降低企业国际物流成本。目前,中欧班列(沈阳)已实现定时定点、常态化平稳运行,平均每周开行10列左右,到达俄罗斯、德国平均时间分别为12天、16天左右(约为海运时间的1/3),为沈阳和辽宁老工业基地融入全球经济,直接对话世界级企业,提供了安全、稳定、高效的国际陆路运输新通道,平均降低企业国际物流成本约20%以上。同时,沈阳海关积极实施“延时、错时+7×24小時预约通关”“中欧班列绿色通道”等一系列通关便利化措施,中欧班列(沈阳)通关效率位居全国前列。

(二)存在不足

经过四年多的努力,中欧班列(沈阳)已经取得了良好成效,但是与国内先进城市相比,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开行数量相对较少。2020年,虽然中欧班列(沈阳)开行数量达到381列,居全国第七位,但是与成都、重庆、西安、郑州等城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二是口岸功能尚不完善。中欧班列(沈阳)口岸为铁路临时口岸,虽然具备中欧班列到发能力,但是尚不具备海关指定监管场地功能。相比之下,西安、重庆、成都、郑州中欧班列设有整车进口、进境粮食、肉类、药品等海关指定监管场地,口岸功能更加完善。三是国际物流网络尚需拓展。目前,全国中欧班列已通达德国、西班牙、捷克、俄罗斯、波兰、匈牙利等22个国家。相比之下,中欧班列(沈阳)仅通达德国、波兰、俄罗斯、白俄罗斯等10余个国家,面向欧洲的国际物流网络还有较大拓展空间。四是信息化程度有待提高。中欧班列(沈阳)尚未建立互联互通的信息平台,未能实现班列业务线上办理,无法对集装箱运行进行实时监控,获取信息不够及时。相比之下,重庆、郑州、西安、成都等城市均已建立中欧班列信息平台,实现了班列业务线上办理。

二、“十四五”时期推动中欧班列(沈阳)高质量发展工作目标

2021年6月20日,在中欧班列统一品牌五周年之际,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中欧班列专题协调机制在京召开工作座谈会,针对新时期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提出要着力增强中欧班列设施保障能力、着力提升中欧班列开行质量效益、着力推进中欧班列市场化发展、增强中欧班列持续发展动力、着力加强中欧班列国际合作、着力确保中欧班列安全稳定运行等六方面重点要求。为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要求,“十四五”期间,中欧班列(沈阳)将以创建国家中欧班列集结中心为着力点,加快完善班列基础设施,构建“干支结合、枢纽集散”境内外物流网络体系,提升班列运行规模和质量效益,培育中欧班列产业生态圈,推进中欧班列市场化运营和高质量发展,为沈阳主动融入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国家现代综合枢纽,参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雙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到2023年,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具有1束2线及以上集装箱装卸线,集装箱作业区面积达到20万平方米以上,其中海关特殊监管区域5万平方米以上,具备多式联运监管功能;到2025年,具有2束4线及以上集装箱装卸线,集装箱作业区面积达到25万平方米以上,其中海关特殊监管区10万平方米以上。

——开行规模与运行质量双提升。到2023年,中欧班列(沈阳)到发列数力争达到600列/年以上,箱均货值保持在5万美元/40英尺集装箱以上;到2025年,中欧班列(沈阳)到发列数力争达到1000列/年以上,箱均货值保持在7万美元/40英尺集装箱以上。

——国内外运营网络日益健全。到2023年,中欧班列(沈阳)境内二级业务网点达到20个以上,境外有业务关联的网点达到10个以上;到2025年,中欧班列(沈阳)境内二级业务网点达到35个以上,境外有业务关联的网点达到20个以上。

——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管理信息系统日趋完善,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作业区视频监控率达到100%,班列在途运行实时监测率达到85%,班列集装箱全程跟踪率达到70%,加快应用区块链、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智能型技术装备应用场景日益丰富。

三、“十四五”时期推动中欧班列(沈阳)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

(一)完善基础设施

按照“存量设施整合提升为主、增量设施补短板为辅”的原则,拟依托全国18个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之一——沈阳于洪蒲河物流基地,规划建设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规划占地面积32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1亿元。其中:一期规划占地面积20.65万平方米,总投资约3700万元。主要包括:海关特殊监管区规划面积5.65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410万元,主要建设海关围网、海关智能化信息系统、海关监控系统、卡口地磅设备、海关检验检疫设施、场地硬化等,实现中欧班列集装箱到发、海关监管、查验、通关、堆存等功能。集装箱作业区规划面积19.65万平方米(包含海关特殊监管区),利用蒲河物流基地原有集装箱作业区和笨重货物作业区场地,实现集装箱装卸、堆存、到发等功能。集装箱拆拼箱作业区规划面积1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390万元,满足集装箱拆拼箱和修箱服务需求。同时,在沈阳综合保税区桃仙园区建设5000平方米保税仓库和5000平方米集装箱堆场,购置多式联运转运设施,总投资约900万元,满足日韩等国际货物中转业务、集装箱装卸、堆存、海关监管等功能需要。二期项目根据中欧班列(沈阳)发展需要,计划到2025年底前,将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扩建至10.5万平方米,新建11.2万平方米集装箱作业场地,总投资约6900万元。

(二)健全境内外物流运营网络

拓展国际物流网络。加强与大连港、营口港、丹东港等省内港口货物集散合作,以公铁、海铁联运等方式,构建日韩及东南亚地区经沈阳至欧洲的国际货运中转通道。探索开通沈阳至东盟国际班列,加强东盟十国对欧洲进出口货物的集散分拨。依托招商局集团旗下位于白俄罗斯的招商中白工业园、位于莫斯科的别雷拉斯特物流中心、位于欧洲的KLG EUROPE HOLDING B.V.旗下七家物流业务公司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分支机构,形成境内外互动的“枢纽对枢纽”运营网络。

完善国内物流网络。落实沈阳市政府与鞍山、抚顺、本溪、辽阳、阜新、铁岭等沈阳都市圈城市及沈抚示范区《共建共享沈阳中欧班列战略合作协议》,加快培育形成沈阳现代化都市圈集疏运网络,服务沈阳及周边城市。依托辽宁内贸港口,以公铁、海铁、城际班列运输等方式连接华中、华东、华南及京津冀等国内主要地区,构建辐射京津冀及东南沿海地区的集疏运网络。

加强交通集疏运体系建设。发挥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区位优势,结合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规划,2025年底前,计划新建和改扩建道路50条左右,规划建设京哈直通线、沈秦联络线、沈白高铁;2030年底前,规划建设沈金铁路、东南环线、吴家屯铁路中心站等。

打造特色精品线路。推动运输通道多元化,2023年底前,计划常态化开行中亚班列及连通日韩和东盟地区的国际中转货运班列,中欧班列(沈阳)运行线路超过30条。重点打造沈阳—满洲里—莱比锡/雷根斯堡等2条欧洲方向汽车零部件进口特色精品线路,以及沈阳—满洲里—杜伊斯堡机电产品出口特色精品线路;到2025年,打造沈阳—满洲里/绥芬河—新西伯利亚地区板材进口特色精品线路。

(三)加强班列业务创新

促进“枢纽对枢纽”运输。充分发挥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大型枢纽作用,增加开行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至明斯克、莫斯科、马拉舍维奇、汉堡等境外大型国际枢纽班列密度,提升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国际集散规模和全球服务能力。支持回程班列开展内外贸货物混编运输业务。采用公铁、海铁等多式联运方式,有效利用通道和换装能力,合理组织班列去回程货源,发展加挂补轴、阶梯集结等中转集结班列,促进形成境内外互动的“枢纽对枢纽”合作模式。

组织开行“喂给班列”和集拼运输。加强中外运与辽港集团协同联动,推动搭建大连、营口等省内港口城市至沈阳中欧班列的“喂给班列”体系,构建以沈阳为中心枢纽,多点协同、优势互补、运转高效的中欧班列发展格局。利用中外运完备的国内物流网络资源,通过海铁联运模式,形成华南、华东与辽宁沿海港口之间“天天班”服务能力。加强与招商安通、信风海运、中谷新良等内贸船公司合作,分季节、分货类开展集拼捎货,高效利用中欧班列(沈阳)运能运力。

加强与境外产业园区合作。落实中外运与招商局中白商贸物流园战略合作协议,推进中白商贸物流园为中欧班列(沈阳)提供俄罗斯、白俄罗斯境内销售、操作、仓储、运输等服务,将明斯克建设成为中欧班列(沈阳)重要的境外转运中心。加强与莫斯科别雷拉斯特物流中心的合作,将别雷拉斯特物流中心建设成为中欧班列(沈阳)境外枢纽港,提升境外物流节点联运、转运和集散能力。

大力发展“班列+”模式。推进“班列+综合保税区”融合发展,深化“区(沈阳綜合保税区)港(国际中转货物入境港口)直通”改革,推动中欧班列(沈阳)进出口企业在综合保税区开展保税仓储、保税加工、商品展示交易、跨境电商等增值服务。发展“班列+冷链”业务,推动中外运与毅都(沈阳)冷链物流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开展中欧班列冷链运输业务,在温控、冷藏箱箱源、运输路线、运输时效、运输成本等方面进行规划布局。探索实施“跨境电商B2B+中欧班列(沈阳)+境外企业/海外仓”模式,与菜鸟、中外运等国内知名物流企业合作,探索开通跨境电商中欧班列。推动中欧班列“运贸一体化”发展,以中欧班列(沈阳)为平台,积极引进物流、贸易、货代、金融、保险等行业龙头企业在沈投资兴业,探索与绿地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合作,设立中欧班列(沈阳)沿线国家商品展示展销中心,举办中欧班列沿线国家进出口商品博览会。

(四)提升班列服务效能

提供定制化全程物流服务。依托中外运全球网络,完善多式联运服务,针对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全程物流解决方案。研究开发虎门(南沙)—莫斯科(沃尔西诺或别雷拉斯特)小商品专线,开发俄罗斯—沈阳—太仓木材专线等班列产品,实现从卖舱位、卖产品到“运万物、连世界”的战略突破。针对板材、整车、汽车零部件、耐火材料、工程项目等制造业企业的特殊需求,提供定制化、个性化物流解决方案,提高物流时效,降低物流成本。

开发集拼增值市场。针对铁路运输时效快于海运,价格低于空运的特点,在已经运营的沈阳—汉堡集拼服务基础上,开发沈阳—莫斯科以及其他班列枢纽的集拼服务,更好地满足客户碎片化的服务需求。借助中外运在日韩的海外机构和与日韩国际物流公司良好的合作关系,加强日韩乃至东南亚国家国际中转货物货源组织,扩大国际中转货运班列规模。

(五)提高班列开放水平

在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一期海关特殊监管区内,完善场站相关设施设备,通过布设监控摄像头实现全区域无死角可视监控;上线智能卡口、场站及海关监管信息系统,与海关系统对接,实现信息共享。推进进出口“提前申报”,加快“两步申报”“两段准入”通关模式改革。推动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到发的国际联运集装箱货物,实行始发站、中转站和目的站的监管互认。加快发展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等新模式,鼓励企业建设海外仓,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畅通。

(六)大力发展枢纽经济

现代物流产业。以建设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为契机,围绕“通道+枢纽+网络+平台”发展方向,依托中外运丰富的国内外物流资源,联动沈阳都市圈、辽宁6港以及东北亚重要物流节点城市,建设陆、海、空、网“四位一体”的多式联运中心,实现“一单到底、物流全球”。积极引进中集、日通国际、招商美冷、拓领中国等国内外知名现代物流企业在沈设立区域总部,着力打造东北亚总部型商贸物流基地和运营中心。

现代商贸产业。依托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积极发展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大宗商品交易,搭建服务贸易展示交易、保税展示交易、跨境电商等服务平台,打造辐射东北亚的大宗商品信息中心、交易中心、定价中心、物流中心和金融中心。发展转口过境贸易,实现东亚、东南亚特色商品通过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中转至中西亚和欧洲地区。研究申建中欧班列(沈阳)进境粮食等海关指定监管场地,培育形成新产业、新业态和新经济增长点,增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集聚能力。

供应链金融。依托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发展融资租赁、设备检测维修、国际离岸服务外包、总部结算、离岸金融等产业。联合在沈金融机构,围绕中欧班列(沈阳)客户企业,整合金融、物流、贸易资源,为生产型、贸易类企业及电商企业提供融资、采购等供应链金融服务。发展特色金融,完善公共服务、投融资对接服务和物流供应链融资增值服务等功能,打造物流金融服务生态圈。

先进装备制造等产业。依托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商贸服务业等多业联动,加快外向度较高的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整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等制造业产能集聚和产业转移。积极引进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和附加值的加工贸易型企业,协同发展集装箱制造、加工包装等物流配套加工制造业,提高物流配套服务能力。鼓励物流企业与汽车及配件销售企业合作,以汽车租赁、二手车业务和汽车金融领域为重点,加快聚焦行业龙头企业,推动汽车后市场产品服务化、场景化、体验化。

(七)提高班列信息化水平

依托中外运“运易通”物流电商平台,建设中欧班列(沈阳)多式联运物流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构建集物流交易、物流履约、物流资源集约、数据及金融为一体的全国性物流服务平台,提供国际国内订舱、陆运、关务、铁路、空运、拼箱及多式联运等全链条智慧化物流服务,打造具有沈阳特色的“数字班列”。

1.平台定位

旨在优化整合国内外物流信息资源,以中欧班列(沈阳)为核心,依托“运易通”平台、辽宁港口集团、中欧班列(沈阳)等资源,打造干支结合、枢纽集散、一站式服务、智慧化的中欧班列(沈阳)运贸一体化服务体系。“干支结合、枢纽集散”,即实现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与辽宁6港铁海联运无缝对接,促进物流资源整合和物流产业聚集,将沈阳打造成为东北地区中欧班列枢纽中心,集散周边地区各类货物资源,集中存储、装卸、发送,促进物流资源整合和物流产业集聚。“一站式服务”,即提供一站式通关、外汇、物流、退税、金融等服务,实现一次委托、一次报关、一次查询、一次放行。“智慧化”,即综合运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核心技术,打造数字化、信息化班列,提高综合物流效率。

2.平台功能

贸易功能方面,形成“2+2”(2个一体化,2个平台化)功能,即:业务财务一体化、业务风控一体化、产品服务平台化、资产资金平台化,打造集贸易、代采、代销、进出口与物流于一体的生态体系,形成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提供采购执行、集中采购、精益仓储、JIT配送、外贸综合、风险管理、外包服务、全程供应链、采销一体化、分销执行等服务。业务功能方面,将实现生产商、供应商、核心平台、采购商与分销商等在订单、物流、发票及收款上的协同。生态环境方面,将与海关、自贸区(综合保税区)、电子口岸、码头、货站、铁路、船公司、银行、保险等资源紧密衔接,充分优化与整合国内外班列生态资源。数据分析与数据展示方面,以可视化大屏方式,动态展示班列轨迹、班列计划、运营统计、前后程监控、货量统计、运行效率等内容。

3.建设方案

结合中外运“运易通”平台架构,规划分两个阶段完成中欧班列(沈阳)多式联运物流服务平台建设。第一阶段:打造先进的中欧班列信息运营服务体系。2022年6月底前,实现进出口班列报价管理、班列计划、班列发运、班列运营、场站操作、仓库管理、口岸服务、箱管与关务、运输管理、商务结算与运营分析,打造先进的中欧班列信息服务体系。第二阶段:打造中欧班列为核心的运贸一体化服务体系。2022年底前,在中欧班列信息运营服务体系基础上,建立以中欧班列(沈阳)为核心的运贸一体化服务体系,促进沈阳市外向型经济发展,带动产业集聚、优化和转型。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强化统筹协调,成立沈阳市创建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工作专班,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中國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沈阳海关等单位主管领导任组长,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交通、商务、财政、相关区政府、中外运(沈阳)国际班列有限公司等为成员单位,及时研究解决创建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激发班列发展内生动力,为集结中心建设提供坚实保障。推动成立由国内外物流、经贸、货代等企业参与的东北亚国际班列物流协会,形成政府、企业、协会共同支持中欧班列(沈阳)发展的合力。

(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原则,推进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建设,为中欧班列(沈阳)持续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积极争取中央、省预算内投资对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场站基础设施建设给予支持。鼓励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依法合规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发挥各类投融资基金作用,以股权投资、债务融资等方式,支持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建设。在土地节约利用的前提下,优先保障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建设用地需求。

(三)加大对外宣传力度

加大对中欧班列(沈阳)的宣传力度,利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中俄博览会、辽宁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以及非商业性境外办展等重大经贸活动,开展中欧班列(沈阳)宣传推介活动。利用中外运国内外物流网络资源,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国内主要地区,以及日本、韩国、俄罗斯、乌克兰、蒙古国、德国、波兰等国家开展推介活动,增强中欧班列(沈阳)国内外知名度。

(作者单位:沈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猜你喜欢
高质量发展
关于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思考
加快建设适应与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转向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工业经济
加快发展现代种植业 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大力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完善制度体系,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2018:中国会展业“高质量发展”之年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辽宁省绿色增长水平提升路径及对策分析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