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候鸟的那些事儿

2021-02-18 11:18黄呈峤阙品甲巫嘉伟沈尤蒋志友何既白谢凯
绿色天府 2021年12期
关键词:成都平原澳大利候鸟

○文/黄呈峤 阙品甲 巫嘉伟 沈尤 蒋志友 何既白 谢凯

兴隆湖

成都地区的冬季来临。时常阴冷的天气对于咱们人类,或许不是那么友好。而对于来自高山和高原的候鸟们,低海拔的成都平原则是一片温暖且富饶的乐土。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成都候鸟的那些事儿。

什么是候鸟

随着季节变换(主要是春秋季)沿着相对固定的路线,在繁殖区和越冬区之间来回迁飞的鸟类,被统称作候鸟。因为涉及地区不同,候鸟又被分为该地区的夏候鸟、冬候鸟、旅鸟或迷鸟。

夏候鸟:春夏季在本地繁殖,秋冬季到南方越冬的鸟类。在成都平原,如:大杜鹃、黄苇鳽等。

海南鳽

黑水鸡

红头长尾山雀

冬候鸟:秋冬季到本地越冬,春夏季到北方繁殖的鸟类。在成都平原,如:雁、鸭类。

旅鸟:鸟类在迁飞时路过某地区,在本地仅作短暂的停留。在成都平原,如:蓝歌鸲、流苏鹬等。

迷鸟:由于气候、导航等原因,迁徙鸟类偏离固定路线,偶然出现于本地的鸟。在成都平原,如:大红鹳等。

它们从哪里来

全球主要的八大候鸟迁飞区中,涉及到我国的共有三处,分别为东亚—东非迁飞区、中亚—南亚迁飞区、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每年,从我国记录的候鸟种类和数量约占全球的20%~25%,我国大部分地区均处在重要的国际候鸟迁飞区内。成都市刚好就位于中亚—南亚迁飞区以及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的交汇地带。

中亚—南亚迁飞区在我国是指内蒙古西部、甘肃、青海和宁夏的候鸟,秋冬季向南迁飞,至四川盆地西部和云贵高原越冬。

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在我国是指包括在内蒙古东部、中部草原,华北西部地区以及陕西地区繁殖的候鸟,冬季可沿着太行山、吕梁山越过秦岭和大巴山区进入四川盆地,或经大巴山东部向华中以及更南地区越冬。

白鹭

为什么要迁徙

通常认为候鸟每年迁徙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为了寻找食物和繁殖地,二是为了避开寒冷的天气。

春夏是大多数候鸟繁殖的季节,它们通常飞往纬度较高的地区,因为这些地区夏季的热量条件充足,而且昼长夜短,鸟类有更长的白天可以觅食、哺育幼雏,生存压力相对较低。

到夏末繁殖结束,年轻的鸟儿也已经成熟,候鸟便离开日渐寒冷的高纬度地区,飞往气候更温和,食物资源更充足的低纬度地区。于是,候鸟便取长补短,利用两地的优势往返其间,得以更好地生存。

对于众多鸟类而言,温暖的成都平原便是可供它们度过整个寒冬的庇护所。

部分候鸟迁徙路线示意图

为什么要保护候鸟

候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生存环境的重要指示。

候鸟的到来不仅取决于季节变化,更依赖可供栖息的生态环境。成都平原属于岷江流域,湿地和水资源丰富,城市中便有众多适合冬候鸟栖居的环境。不断更新的成都物种新记录,便是成都湿地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的绝佳佐证,如:海南鳽Gorsachius magni ficus、黑喉潜鸟 Gavia arctica、白喉斑秧鸡 Rallina eurizonoides等均现身成都。

保护候鸟成都做了什么

栖息地保护

成立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分局、成都市自然保护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以及成都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及疫源疫病防控专家咨询委员会,整合优化全市6类45处保护地,逐步建立以大熊猫国家公园为主体,11个自然公园为补充的保护地体系。全市森林面积864.3万亩,森林蓄积367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40.2%;全市湿地总面积43.07万亩。为候鸟们提供了优越的自然环境。2020年越冬水鸟同步调查数据显示,记录到水鸟(游禽和涉禽)69种34179只,多于前一年的65种29987只。

巡护监测

开启固定样线+社会组织+志愿者巡护监测新模式,全市设定鸟类固定监测样线16条和监测点位80个。2021年已经开展鸟类监测活动60余次。

科普教育

促进“成都野生动植物保护科普基地”建设,广泛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活动。

救护放归

全市成立了7家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机构,每年拯救以鸟类为代表的野生动物700余只,其中大部分经过身体检查和精心救治,最终回归自然。

龙门山区猛禽监测

猜你喜欢
成都平原澳大利候鸟
近十年成都平原经济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格局变化及其影响因子
古蜀先民以何为食以何为居
THE ROLE OF L1 IN L2 LEARNING IN CHINESE MIDDLE SCHOOLS
THE ROLE OF L1 IN L2 LEARNING IN CHINESE MIDDLE SCHOOLS
脑洞大开
致命的超速
我是一只小候鸟
历史上的“温郫崇新灌”
“洋候鸟”回闽过年
“0”与世界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