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bGIS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2021-02-18 11:24付琬洁
智能城市 2021年23期
关键词:空间数据架构框架

付琬洁

(河北省制图院,河北石家庄 050031)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是在已有的地理空间数据基础上,整合现有数据,搭建一个能够提供权威、统一、标准的地理信息服务公共平台,并基于平台统一发布数据和服务。本文介绍了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的总体设计、数据建设以及功能应用,平台的建设促进了当地地理空间信息的广泛深入应用,为科学决策和高效服务提供保障。

1 平台设计

1.1 平台选型

平台采用Spring+SpringMVC+Hibernate框架技术进行设计,分为数据持久层,业务逻辑层,控制层,视图层。

系统技术架构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技术架构

Spring框架通过IOC容器进行实例化创建,负责整个项目中类的集中管理。SpringMVC是一种完全的MVC构架,可以解耦各个模块。平台工作流程:用户通过网络页面(视图层)发出请求;SpringMVC将请求发给控制层,依次调用业务逻辑层、数据持久层完成对实体类的存取和查询工作;控制层将处理结果转换为ModelAndView对象,传递给视图层进行渲染。在数据持久层的Hibernate框架主要负责与数据库交互处理,Hibernate是全自动ORM框架,对象/关系映射能力比mybatis更强,能够实现数据库无关性。视图层引入OpenLayers2.x进行前台渲染,地理信息公共平台要求具备分布式地理信息服务和二次开发接口。OpenLayers是一个开源的JavaScript类库,能够提供OGC标准格式的地图服务访问功能,方便进行数据共享。

1.2 总体架构

平台应用Oracle数据库,利用ArcGISServer作为GIS服务器,搭建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解决方案。

平台总体架构共分为基础设施层、数据层、服务层以及应用层,如图2所示。

图2 系统总体架构

(1)基础设施层。

平台基于政务网运行,根据各县市不同情况设计软硬件采购方案,充分利用现有机房设施,保证平台的稳定运行。硬件基础设施包括交换机、服务器、防火墙、图形工作站;支撑软件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地图服务软件。

(2)数据层。

空间数据来源包括外业采集、主管部门下发、委办局共享。针对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以及公共地理框架数据按照标准规范进行统一建库,保证省市县之间库结构统一。专题数据分析具体结构进行数据管理。非空间数据包括数据信息、数据上传下载记录、用户信息、元数据信息等,通过平台操作进行存取与管理。

(3)服务层。

空间数据服务采用ArcGISServer进行发布,包括电子地图服务、数据存储服务、空间分析服务、路径分析服务等;非空间数据服务采用ApacheTomcat进行发布,包括目录服务访问服务、元数据服务、访问服务等。

(4)应用层。

应用层包括主平台以及平台接入的行业专题应用。应用接入方式:针对已经接入政务网的委办局,采取直接接入的方式;针对有自己的应用系统,尚未接入政务网的委办局采取专线建设或离线数据定期拷贝的方式进行对接;针对尚未建设专题应用的委办局,预留对接接口。

2 数据体系建设

2.1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包括地形图数据、DOM数据、DEM数据、地名地址数据以及三维模型数据。该部分数据存储在涉密网中,与政务网物理隔离。平台管理员将数据目录发布在平台上,用户申请使用后,通过拷贝的方式进行共享。

1.确定评价标准。课程标准对各学段的口语交际都有相应的培养目标,归纳起来我认为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听的习惯和能力;二是交际语言,如是否使用普通话,表达是否完整、有条理,语气、语调是否适当,表达内容与角色或相关情境是否相适应;三是其他与口语交际相关的素养,如交际过程中是否做到尊重别人,注意文明礼貌,交际过程中是否表现得自信、积极、大方,具有一定的应对能力。

2.2 公共地理框架数据

(1)数据预处理,包括矢量数据及晕面数据的提取、数据坐标的转换、涉密数据的去除。

(2)地名地址数据按相关规定进行分类,并制作简称。

(3)将矢量数据整合,配置矢量地图符号,生成注记、并进行地图整饰。

(4)对影像数据进行重采样,保证分辨率为大于0.5m,针对重采样后的影像分别叠加矢量地图的交通以及地名地址数据,配置符号,生成影像地图。

(5)行业专题数据,由各委办局提供,可以通过数据上传功能上传至平台或共享服务地址的方式接入平台。

数据组织结构如图3所示。

图3 数据组织结构

3 功能实现

门户网站主界面如图4所示。

图4 平台主界面

平台采用B/S架构,将功能集成到统一的门户网站中,通过门户网站进行单点登录。

包含各个模块的入口,如用户登录、热点新闻、典型应用、热点服务、便民生活等。

(2)新闻中心。

支持对本地新闻的上传、浏览、管理。

(3)地图中心。

支持对地图的矢量、影像地图、三维场景的切换展示、地名搜索、路线查询、快捷工具栏等常用功能。

(4)资源中心。

基于数据的共享交换,提供服务资源列表展示、服务搜索、数据上传、服务注册等功能。

(5)开发中心。

提供API类参考及API示例,满足开发人员使用常用语言进行系统定制。

(6)后台管理系统。

为平台管理员服务,实现平台日常运行管理,包括用户管理、权限管理、服务审批、日志管理以及运行监控等。

4 结语

本文介绍了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系统架构,阐述了Spring框架、OpenLayers、Hibernate等平台建设所需的关键技术,描述了平台数据建设体系。该平台已应用到多个县市的数字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中,平台运行稳定,为政府提供统一的地理信息支撑服务,有效推进数字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整体进程,也为智慧城市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空间数据架构框架
基于FPGA的RNN硬件加速架构
框架
功能架构在电子电气架构开发中的应用和实践
广义框架的不相交性
WebGIS架构下的地理信息系统构建研究
元数据驱动的多中心空间数据同步方法研究
关于原点对称的不规则Gabor框架的构造
一种基于OpenStack的云应用开发框架
一种基于FPGA+ARM架构的μPMU实现
基于文件系统的分布式海量空间数据高效存储与组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