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科学健身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以山西省大同市为例*

2021-02-21 10:06董云峰杜赟钰
体育科技 2021年5期
关键词:大同市全民市民

董云峰 杜赟钰 赵 贺

全民科学健身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以山西省大同市为例*

董云峰 杜赟钰 赵 贺

(山西大同大学体育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为促进全民科学健身发展,本文通过文献查阅、专家访谈、发放问卷调查等形式,选取大同市部分市民为研究对象,对市民科学健身的现状进行调查梳理,剖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调查显示市民对于全民科学健身政策的了解不深入,对于科学健身本身的认知不充分,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匮乏,主动健康意识缺失、科学健身公共政策的具体落实等问题,同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加强全民科学健身的宣传教育,加强运动康复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强全民主动健康的理念,加强全民科学健身公共政策落实的具体化。

大同市;全民科学健身;现状;对策

健康中国战略是近年来国家提出的重大战略之一,它是实现小康社会和体育强国的基础,而全民科学健身则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保障,因此本文以大同市为例,重点剖析全民科学健身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同时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十二五”期间,在大同市市委、市政府及各级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大同市已基本形成覆盖城乡、比较健全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同时也为我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十三五”期间,为广泛地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以及完成健康中国国家战略,市政府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及山西省人民政府印发的《山西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制定了符合目前大同市发展需要的《大同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可见大同市政府对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对全民科学健身的重视,但对于如何具体实施这些政策,例如怎样动员全民的积极性,如何保证健身的科学性等等仍然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基于此,研究大同市全民科学健身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

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大同市部分市民(若干健身场所,大同公园随机抽样)。

1.2 研究方法

1.2.1专家访谈法

通过与大同大学有相关专业背景的专家进行访谈,了解全民科学健身的相关问题。

1.2.2问卷调查法

前期对问卷进行效度和信度检验,向大同市若干健身场所及大同公园的市民随机发放问卷,共发放600份,收回580份,其中有效559份,有效率为96.37%,同时采用Excel软件对收集的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及分析

2.1 市民对于全民科学健身政策的认知

从2008—2015年,我国从开始提出健康中国到政府报告中的首次出现以及后面的继续推进,都标志着政府对于健康中国战略发展的重视。为了响应国家健康中国战略,大同市政府在十二五、十三五期间,相继推出了《大同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纲要,纲要内容全面,指导性强,对于全民健身具有重要意义。调查显示(图1),78.21%的市民对于《大同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纲要不了解,15.45%的市民部分了解,只有6.34%的市民比较了解。可见民众对于政策不熟悉,当然从侧面也反映出对健康中国相关政策宣传不到位的问题。

图1 大同市民对《大同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的认知情况

2.2 市民对于科学健身本身的认知

随着全民健身政策的大力推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健康,但在追求健康的过程中,怎么样科学有效的进行运动仍然是困扰人们的一大问题,调查显示(图2),50.23%的市民认为自己健身不科学,20.12%的市民不清楚自己锻炼的动作是否科学,16.43%的市民认为自己健身比较科学,13.22%的市民认为非常科学。这说明大部分锻炼着还是对于科学健身的理论不清楚,基本是以运动量、运动时间、是否出汗等标准来要求自己。

图2 大同市民对自己科学健身的认知情况

2.3 大同市运动康复专业人才的匮乏

科学健身离不开正确的理论指导,运动康复专业在这一领域有着明显优势,且该专业毕业生从事健身领域的人不在少数,他们有着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扎实的实践技术,在科学健身方面已发挥出重要作用。但目前在大同市运动康复专业人才的数量并不多,大部分健身房的健身教练都以业余爱好者为主,少数为体育教育专业和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的学生,专业的指导教练相当缺乏,当然这也与大同市目前运动康复专业的发展有关。目前,大同市的运动康复专业只有大同大学开设,从2015年招收第一批学生,到现在也才短短5年时间,毕业生只有2届,每届大概40人左右(表1)。同时整个山西省也只有两所学校开设此专业,另一所为山西医科大学,这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山西运动康复人才的发展,一定程度的制约全民科学健身。

表1 大同大学运动康复专业招生及毕业情况(截止2020年)

2.4 市民主动健康意识的缺失

主动健康是指人们没有患病前,自己有意识的通过运动、营养等干预手段进行健康保健,它是相对被动健康而提出来的。古人常说,治未病,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可见主动健康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而现实是,大部分人都是等生病后,才意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才开始进行体育锻炼,尽管患病后进行运动也是一种非医疗干预手段,但如果能在平时保持一种积极主动运动的意识,那就会大大减少疾病的发生。同时有调查显示[1],大部分人缺乏主动运动的原因是没时间和没兴趣,少部分是因为缺乏场地,这反映出主动健康意识的缺失主要与个人生活方式及个人的健康理念有关,同时也与政府部门对全民科学健身政策的重视程度有关,尤其是在关于配套建设健身服务设施方面,应加大支持力度。

2.5 科学健身公共政策的具体落实问题

调查显示,91.59%的市民希望能得到科学的健身指导;87.29%的市民希望定期进行市民体质监测;89.62%的市民希望在健身过程中提供相应的锻炼辅助设备,如心率、血压等检测设备;80.50%的市民期望定期举行相关健身讲座;99.28%的市民希望提供更多的器材及运动场地;71.56%的市民希望配备专业人士指导。这说明市民对于运动场地及锻炼器械极度需求,渴望学习科学健身知识,希望得到相关专业人士的帮助。

表2 市民对于全民科学健身政策落实的具体需求

3 对策及建议

3.1 加强全民科学健身的宣传教育

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仅仅依靠医疗手段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因此,在考虑大健康问题的时候,也应该从医疗以外的方面去思考,比如,体育运动对于健康的重要性[2]。目前大多数人认为全民健身的目标是老年群体,和年轻人关系不大,或者因为自己身体无大碍,象征性的动一动,这其实都是一些错误的观念,我们应该加强全民健身科学宣传教育,防病于未然,才是我们推广全民科学健身的最终目的。总之,全民科学健身应该是覆盖各年龄段的,并针对某一特定人群;其次,无论有身患疾病或者是否处于亚健康状态,都应该进行科学健身;最后,积极宣传科学健身的重要性,以健康需求为导向,以改善健康为目标,实现健康中国伟大战略目标。

3.2 加强运动康复专业人才的培养

全民科学健身是促进健康中国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需要大量的运动康复方面人才来为之服务,目前运动康复专业是一个新兴专业,一般在医学院和体育学院招生,但具体的人才培养计划却各有不同,各有所长[3,4]。当前大同市只有大同大学有运动康复专业,且招生人数有限,专业开设时间不长,还无法大批量输出这方面人才,同时全国的运动康复专业发展时间也比较有限,大部分都是最近几年才开始设立,每年的毕业生也有限。因此,应该加大运动康复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模,同时在培养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实践教学的比例以及操作性,真正让学生掌握运动健身的要领和科学性[5]。此外,加强体育院校运动康复专业学生考试资格认证,如目前山西省内医学院运动康复专业的学生可以报名考试康复治疗师,而体育院校的学生就被拒之门外,无法报考,而同时在北京、西安等地就可以报考,这对于学生的就业以及运动康复的发展有着较大制约作用,对于刚刚兴起不久的运动康复事业更是当头一棒,对于这些差异性我们应该呼吁学校及相关部门加强合作、沟通。

3.3 加强全民主动健康的理念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治未病”等古人健康理念一直在提醒我们要防患于未然,预防为主。目前的研究表明[6],在健康方面金钱的投入主要花在临死前的1—2个月上,而对于平时健康的预防上,几乎没有金钱的投入。同时,WHO的调查也显示,在前期健康的预防上多投入1块钱,可能在以后的疾病治疗费用中就会减少8.5块。这一笔账很清楚的表明,我们应该加强主动健康的理念,把健康预防放在第一位,不要等到生病后,才明白健康的意义。另外,健康预防措施方面,相对于吃药、吃保健品,健身锻炼才是目前最经济实惠的一种策略,因此,以科学健身为主的健康措施应该被大力提倡,深入人们的健康理念中。在学校教育方面,更应该将学校体育、运动健身这些理念放在各级教育的前置位置,我们要从家庭、学校、社会、国家等多方面、多层次的路径去宣传、去教育人们,提升全民健康理念[7]。

3.4 加强全民科学健身公共政策落实的具体化

政策发展好坏主要是看最后的落实到位情况,目前虽已有多部有效法律条文在推进全民科学健身的发展,人们也逐渐看到了这些政策带来的益处,但是一些具体的小的方面,落实情况还有待加强。比如目前医保卡里的钱只能在药店进行买药使用,也就是说人们只有生病后才能用到医保卡,这没有问题,但是如果平时身体无碍时,也能用医保卡里的钱去进行一些健康预防的活动,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岂不更好。曾经国内某些省份规定,医保卡可以按照相关规定到制定健身场所进行消费,这就大大增加了人们健身的积极性,同时又减少了疾病的发生率,减少了相关医疗开支[8],一举两得,并且效果显著,很受市民欢迎。但这些改革涉及到多个部门、多类企业,所以某些工作可能还涉及到政策文件的限制,更需要地方政府的协调,各部门的统一配合,尽早落实全面科学健身政策,努力发展健康中国战略,最终实现大健康观[9]。

4 结语

目前全面科学健身计划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健康中国战略更是国家的一项重要工程,我们应该紧随时代步伐,完成国家战略要求,通过全民科学健身,实现全民健康。另外应该注重目前政策实施过程的实际问题,通过加强全民科学健身的宣传教育,加强运动康复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强全民主动健康的理念,加强全民科学健身公共政策落实早日实现全民健康,实现健康中国战略。

[1]龙佳怀,刘玉.健康中国建设背景下全民科学健身的实然与应然[J].体育科学,2017,37(6):91-97.

[2]徐文琦,陈林祥.构建武汉市社区科学健身服务综合体的实践探索与启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49(6):45-50.

[3]王国祥,邱服冰,杨剑.中国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0,26(10):1133-1141.

[4]齐大路,方千华.大健康产业视野下我国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50(12):71-78.

[5]王定宣,陈巧玉,彭博.中国运动康复专业人才需求与培养现状调查[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6,42(2):103-109.

[6]陈刚.全民健身运动为人民健康把好关[J].唯实,2015, (12):19-21.

[7]蒋亚明.2014年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公报(下)[N].中国体育报,2015-11-18(04).

[8]胡鞍钢,方旭东.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内涵与发展思路[J].体育科学,2016,36(3):5-6.

[9]构建以运动促进健康为主体的全民科学健身公共服务指导体系[N].人民政协报,2014-04-05(002).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National Scientific Fitness-- Taking Datong City of Shanx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DONG Yunfeng, etal.

( Shanxi Datong University, Datong 037009, Shanxi, China)

基金项目:大同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9184];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GH-19061]。

董云峰(1988—),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运动与健康。

猜你喜欢
大同市全民市民
全民·爱·阅读
大同市新荣区:掀起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热潮
一场全民答题狂欢
送清凉
橡皮博物馆
氣溫驟降 杭州市民溫泉裡涮火鍋抗寒冬
素描静物
采煤沉陷区上“收获阳光”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意义”的问题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