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验安全教育现状、问题与对策

2021-02-21 22:47陈行
品牌与标准化 2021年1期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实验室管理安全教育

【摘要】 本文从高校实验安全教育现状进行探索,提出完善实验安全教育课程体系、充分利用实验安全教育培训渠道、构建高水平的实验安全教育培训队伍、扩大实验安全教育范围和强化实验安全教育制度与经费保障的建议,以期完善高校实验安全教育体系。

【关键词】 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实验室管理

【DOI编码】 10.3969/j.issn.1674-4977.2021.01.033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xperimental safety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experimental safety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make full use of the experimental safety education training channels,build a high-level experimental safety education training team,expand the scope of experimental safety education,and strengthen the experimental safety education system and funding guarantee,so as to improve the experimental safety education syste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university laboratory;safety education;laboratory management

2017年1月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解读《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时,明确回答“十三五”期间我国教育将通过增实力、惠民生,向教育现代化迈进。冯端院士曾将实验室比拟为现代化大学的心脏,英国剑桥大学物理系实验室走出了20多名诺贝尔奖获得者。我国屠呦呦女士荣获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因为她在实验室发现治疗疟疾的新药物疗法。还有更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们来自于化学实验室、医学实验室等,实验室在高等教育的现代化之路中可谓硕果磊磊,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但是,实验室聚集化学、物理、生物等多方面潜在风险,存在安全隐患。美国著名的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指出,一切安全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导致,并提出预防安全事故的“三E对策”,其中一E则指教育(Education)。实验安全教育能有效防范实验安全事故发生,降低人身与财产损失。2017年2月20日发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高校教学实验室安全工作的通知》,强调教学实验室应按照“全员、全程、全面”的要求,创新举措,推进实验室安全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对安全风险的科学认知水平。只有实验安全教育体系不断完善,才能将安全意识红线深埋心中,营造安全的实验环境,促进实验教学不断发展与进步,助力大学教育向现代化迈进。

1 实验安全事故的影响因素

综合国内关于教学实验室安全事故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为违规操作、安全意识淡薄和缺少实验相关的专业知识或技能。这三者之间也彼此影响与联系,安全意识淡薄和缺少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往往导致实验人员操作不慎,甚至铤而走险违规操作。

违规操作是发生实验安全事故的首要因素。深入研究后,发现潜藏在违规操作的背后是安全意识淡薄,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缺失,使得实验人员在实验时萌发了违规操作的想法并付诸于行动。如何降低违规操作的发生概率呢?有学者研究表明,从安全培训来看,这一因素与实验安全事故的发生关联不显著,但与造成伤亡的、严重的安全事故存在显著负相关。

2 高校实验安全教育与管理现状和问题

2.1 高校实验安全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

实验安全教育课程是树立安全意识和培养合规操作的主要教育渠道,但普遍存在实验安全教育课程考核要求不高、学生积极性不强、部分学校未设置独立的实验安全教育课程等问题。

目前,部分高校设置独立的实验安全教育课程,如北京理工大学、四川大学、江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贵州师范学院等,开设具有独立学时的实验安全教育课程。张敏、刘俊波对全国116所高校开展问卷调查,发现仅22.4%的高校开设安全必修课,仅29.3%的高校开设安全选修课。必修课性质占实验安全教育课程的比重较低,选修课普遍以公共任选课、开放实验课等形式开课,如贵州师范学院的实验安全教育课程性质为公共任选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开设线下开放实验安全教育课程。江南大学以及部分大学的实验安全教育课程融合在实验技能培训中,该课程属于集中性实践环节,设置为1学分,实践时间为2周。未设置独立实验安全教育课程的学校普遍采用在各类实验课程的第1、2节课展开实验安全教育或者将实验安全教育融入各类实验课程教学中。

综上可见,实验安全教育课程并不完善。独立实验安全教育课程能有效汇集各类实验安全事故案例和知识的讲解与分析,不仅体现对实验室安全的重视程度,也反映出对学生安全意识培养的教育理念,但是独立实验安全教育课程并未覆盖所有高校。这类独立实验安全教育课程各高校普遍设置为选修课、开放课,或者是该类课程上课时长较短。因而容易出現考核要求不高、师生上课积极性不强等问题。对于高校普遍采用的融入实验课程的实验安全教育,被实践证明收效甚微。某高校曾对化学实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当问及“实验开始之前是否对学生进行过安全教育”时,90%回答“是”。然而,当问及学生“你注意到教师对你们的安全教育了吗”,回答“注意到了”的只有10%。

2.2 实验安全培训管理与监督较弱

实验安全教育培训是实验安全教育常用渠道,培训形式主要包括实验安全讲座、实验安全事故应急疏散演练、实验安全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实验室考试与培训管理系统、实验安全培训班和研修班等。

实验安全讲座因组织参与形式较为简单的优势,是各高校开展师生实验安全教育培训最常用的方式。讲座的管理与监督方式往往采取签到的方式,缺少过程性管理与监督。参与讲座的师生在讲座现场状态百出,不乏有玩手机、打瞌睡、走神发呆、学习与讲座内容无关的其他课程等现象。

部分高校将实验安全知识分门别类放置于系统中,采取线上学习和线上考试的方式进行实验安全教育,构建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学生必须完成实验安全教育课程的学习和安全考试,才允许进入实验室学习。59.5%的高校均采用实验室考试与培训管理系统进行实验安全教育培训[9]。实验安全考试与培训管理系统从时间和空间上打破了开展实验安全教育的困难,但是由于缺少监管和约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刷学时、挂机、他人代学习等一系列问题。再加上学习平台的内容展示形式较为单一,如:word材料学习、视频学习等,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强。各高校定期组织实验室管理工作相关的教师、主任、主管领导等参与实验安全培训与研修班,这样的学习渠道能聚集全国各地从事实验安全工作的专家,通过讨论、授课、实地考察等方式学习,能有效提高参与人员的实验安全意识与实验安全管理水平。但是往往由于经费紧张和培训班人数有限等原因,每年各高校参与此类培训的人数与频率并不高。例如:某地方高校2019年组织两次实验安全管理研修班,培训共计275人次,但校外培训仅23人次。

2.3 实验安全培训范围较窄

大部分高校都有定期举行实验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因其耗时耗力且存在潜在风险等原因,在参与人员方面并不能做到全员覆盖,造成培训范围窄、演练次数较少的问题。如:某地方高校在2019年组织校级应急演练3次,参加应急演练的师生人次数为2060,而当年新生人数为3192人,专兼职实验技术人员312人,即平均每年每人0.6次的应急演练。大部分化学、物理、生物、医学和土木等专业的实验安全事故危害性及负外部性极大,并不能采取应急演练的方式,各高校转而选择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共享平台,开展实验安全教育,如:首都医科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北大学、天津工业大学等。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虽然很好的解决了部分难以开展实验安全事故应急演练的情况,但是这些实验安全虚拟仿真项目利用率低。笔者通过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共享平台,采取描述性统计的方法,将平台上的实验安全教育类项目分类抽出,并整理该类项目的浏览量、做实验人数和通过率等数据,发现虚拟仿真实验安全教育项目平均浏览量有11000人左右,实际做实验的平均人数仅650余人,利用率为5.9%,利用率低。在实验人数少的情况下,平均实验通过率约为80%,通过率并未达到100%。此外,各高校在组织实验安全培训时较重视学生、实验室管理人员和实验教师,不太重视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的实验安全培训,如各教研室负责人、系主任、二级学院(单位)负责人和学校各部门负责人等。

2.4 缺少专业的实验安全教育培训队伍

大部分高校因编制紧张等原因,采取教师或者行政管理人员兼职实验室管理人员,出现“一身多职”现象,导致管理人员精力有限。据张敏、刘俊波调查统计,约25.9%的高校并无专职的实验室管理人员[9]。同时,高校又忽视对管理人员专业技能的持续培养[11]。实验安全教育宣传与培训的工作往往出现多头管理,并没有组建一支高素质、高技术水平、丰富实践经验的实验安全教育培训队伍。

2.5 缺少实验安全实训考核

国内某高校在2018年12月26日,环境工程实验室内进行垃圾渗滤液污水处理科研试验时发生爆炸引发火灾,造成三名研究生不幸遇难。该高校在2018年曾举办数次消防演练与1次化学品泄露应急演练,参与化学品泄露应急演练的师生仅50余人,大部分涉及化学品实验的师生并未参与该类应急演练。在后期发生实验安全事故时,当事人缺少自救技能。2012年2月15日,某高校化学楼6楼发生甲醛泄漏,虽然师生均疏散成功无人员伤亡,但该事故造成不少学生出现喉咙痛、流眼泪和感觉不适等症状。经调研发现,该校当年并未举行相关化学品泄露的应急疏散演练,仅以安全工作会议、通知公告等方式展开安全教育。有研究表明美国建筑类火灾死于烟雾窒息的人数可以达到70%,而真正死于烧伤的人数远远低于烟雾窒息的人数[12]。未经过实训考核和应急演练,人们很难准确、及时有效的应对突发安全事故。实训考核的考核内容一般为本课程相关的实验安全事件(事故)的应急处理和实验的正规操作流程,能有效的提高学生应急处理能力,培养规则意识,减少违规操作。但大部分高校并未建立实验安全实训考核机制,学生仅通过理论学习、理论考试或者较短时间的实验技能培训后即可参与实验课程,这给实验室带来潜在安全风险。

3 高校实验安全教育的对策研究

3.1 完善实验安全教育课程体系

实验安全教育课程的完善,是安全教育的基础。可从课程性质、课程考核方式、课程内容、课程学时、授课方式以及课程类别上进行调整与完善。在设置独立实验安全教育课程的基础上,将课程性质调整为必修课,增强师生对实验安全的重视程度,培养安全红线意识。保证充足的课程学时,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开设不同类别的实验安全教育课程,如通识实验安全教育课程、生物类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化學类实验安全教育课程等,使得教学内容存在差异性和针对性。丰富授课方式,提高学生对实验安全教育课程的学习兴趣和重视程度。创新与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增加课堂实验安全知识比赛、实验技能展示、应急技能展示等方式,纠正学生对于实验安全的理解,提高安全意识。

3.2 充分利用实验安全教育培训渠道

讲座、研修班、应急演练、国家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以及实验室考试和培训管理系统等是各高校常使用的实验安全教育培训渠道,各有优势。高校应该充分利用培训渠道,提高培训效率。国家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汇聚若干优质的实验项目,但是利用率与实验通过率并不高。各高校可充分利用该平台,开展各类实验安全教育活动。

3.3 构建高水平的实验安全教育培训队伍

高水平的培训队伍,是实验安全教育得以健康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构建专业的实验安全教育师资队伍,有助于高校实验室形成发展的良性循环。高校可采用人才引进、聘请专业实验安全培训人员进校、定期输送实验安全教育培训教师进行培训与学习,构建一支高水平、专业的实验安全教育培训队伍。

3.4 扩大实验安全教育范围

高校应从上而下重视实验安全教育,做到覆盖范围100%,才能有效降低安全风险。实验安全教育的对象不仅仅是学生,也应该包括实验教师、实验室管理人员、实验室主管部门相关人员及校领导干部,在遇到实验安全事件或事故时,高校教师、主管部门及校领导也应该知悉如何进行应急处理,将实验安全意识红线深埋高校师生心中。

3.5 强化实验安全教育制度与经费保障

高校经费紧张,实验安全教育经费有限,一定程度上造成不能充分利用各类培训渠道,不能丰富和完善实验安全教育活动这一现象。因此,各高校可强化实验安全教育的制度建设与经费保障,为实验安全做好顶层设计,为实验安全教育奠定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胡浩.为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解读《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N/OL].北京:新华社.[2017-01-20][2020-05-01].http://education.news.cn/2017-01/20/c_129454737.htm.

[2] 冯端.实验室是现代化大学的心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0(5):1-4.

[3] 骆晶晶.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管理系统建立[D].武汉科技大学,2018.

[4] 李育佳,章文伟,章福平,等.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體系构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7):232-234+247.

[5] 教育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高校教学实验室安全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17]2号[EB/OL].2017.2.20.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moe_736/moe_735/s5661/201703/t20170309_298727.html

[6] 李志红.100起实验室安全事故统计分析及对策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4):210-213+216.

[7] 秦锋,黄强,袁久洪.高校实验室安全事件的原因浅析与管理对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3):302-306。

[8] 郭娇.研究生实验安全事故的影响因素分析[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192-195.

[9] 张敏,刘俊波.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10):234-236.

[10] 胡昱.高校化学实验安全教育方式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6):212-214.

[11] 张艳,吕昱,严敏.关于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几点思考[J].广东化工,2020(5):219+211.

[12] 张从德.烟窒息是火灾中最大的死亡原因[J].甘肃消防,1996(11):29.

【作者简介】

陈行(1989-),女,实验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实验室管理。

猜你喜欢
高校实验室实验室管理安全教育
关于实验室管理的研究
关于平衡高校实验室使用频率与安全指数的思考
基于SSH架构的高职院校实验室管理系统的实现
高校实验室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的构建分析
美国职业安全教育培训方式对我国的启示研究
论高校电子实验室的日常管理与维护
浅谈实验室管理与改革
系统论视域下的高校实验室发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