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播视角下的美国涉华叙事分析

2021-02-21 08:26王荣
对外传播 2021年1期
关键词:文本分析叙事中美关系

王荣

【内容提要】美国涉华叙事方式经历了从客观描述到理性铺陈再到情感渲染的演变过程,其传播具有逻辑的排他性、叙事的移植性和传播的隐蔽性等特点。这样的叙事对中美关系、国际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此,我们需要跨越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藩篱,破除国际话语体系中的美国叙事,发出中国声音。

【关键词】中美关系 文本分析 叙事

中美关系一直是国际社会的热议话题,近期更是被推向了国际舆论的中心。2020年7月,美国国务卿蓬佩奥的涉华演讲引发了高度关注和热烈讨论。美国的对华态度成了学者研究的焦点问题。那么,美国究竟是如何讲述中国故事的,美国政客的对华演说又会对中美关系产生怎样的影响。笔者从文化传播学的视野,分析了美国近年来的涉华叙事,并加入时间维度探究其演变历程和传播模式。基于此开展叙事分析,挖掘隐藏在文本背后的隐喻,关注叙事如何建构公众头脑中的认知图景,进而影响其信息解读方式。

一、引子:蓬佩奥演说制造概念

当地时间2020年7月23日,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加州发表演说,以充满攻击意味的言论抨击中国。新华社评论该演讲“通篇以不实之词和意识形态偏见抹黑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煽动仇华情绪,充满冷战思维,严重误导国际舆论”。笔者从此次演说文稿出发,分析美国涉华话语,试图从传播学角度,找到其影响国际舆论的叙事模式,并探究其传播特性。

(一)蹭热度:关联尼克松,塑造“为和平而战”形象

此次演说,蓬佩奥选在了已故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故乡的尼克松图书馆。主持人在开场介绍时,首先肯定了尼克松曾经为中美关系做出的努力,认为他是“和平缔造者”。随后话锋一转,开始讨论在近50年后的今天,尼克松的努力是否取得了应有的效果,并请现任国务卿蓬佩奥为听众梳理评估,给中美关系未来走向提出更具现实意义的新方向。这样的介绍给蓬佩奥铺垫了重新论述中美关系的语境,打造了继承尼克松“遗志”的基调。同时,截取尼克松“每一代美国人都必须为和平而戰”的说法,奠定蓬佩奥演说“为和平而战”的论调。如此一来,蓬佩奥演说中所有与传统中美关系相悖、充满挑衅的话语,似乎就成了以“和平之名”做出的艰难抉择,渲染历史宿命感。

(二)反复说:情绪的重复强化文本逻辑

在蓬佩奥的演说里,他不断重复“中美对立”的情绪,最终制造了“中美差异化”的概念。笔者采用量化文本分析方法,绘制了蓬佩奥演说高频词共现关系图谱,基于高频词出现的频率和距离,抽象出演说的核心语境。分析涉华叙事在演说中的排列组合方式,发现如下特点:

首先,反复强调。演说中反复出现的议题表现为共现关系较为密集的词群。词群的中心词是“人民”。蓬佩奥用浓墨重彩的话语,着重“关心”了中国的人民。在“人民”周围出现的词,都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演说围绕中美两国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的不同,反复强调人民具有选择改变的主动权,妄图挑唆中国内部团结。其次,情感渲染。在共现关系图谱中,围绕“中国”均匀分布了一些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词语,如“贸易”“安全”“经济”等国家发展议题。演说中多以此为辅助论据,夸大中国面临的困难,刻意制造对立,渲染中美紧张情绪。最后,形成中美对立的核心语境。通过多角度的反复强调和情感渲染,蓬佩奥指出中美人民生活的社会环境截然不同。继而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向中国人民推销美国价值观,质疑中国价值观。

(三)具象化:用具象手法呈现抽象结论

蓬佩奥在重复渲染相关情绪后,形成了“中美对立”的结论。为解决这一“问题”,演说中引入了“引导改变(To induce change)”的概念。这个概念源自尼克松的演说,但被蓬佩奥断章取义地解读为帮助中国完成改变的方法,即引导与西方世界不同的中国做出改变。这里,蓬佩奥为听众描绘了中美关系的重要场景,包括尼克松访华、中美贸易摩擦、地缘政治冲突、意识形态差异等具体事务层面的变化,用具体场景解释“改变”一词的含义。至此,演说已经把美国对华态度具象化了。通过制造和偷换概念,形成了具有导向性的结论,就是以共享美国价值观为目标,“引导中国改变”。

二、溯源:美国涉华叙事演变趋势

综上所述,蓬佩奥制造了一系列对华传播的概念,这些概念经由传播渠道的简化,逐渐改变为适合传播的口号。叙事一旦进入传播渠道,便鲜少有人去追溯其产生的背后逻辑。为探究蓬佩奥制造概念的舆论基础,笔者进一步追溯了近年来美国涉华叙事的演变过程,试图从观念繁殖与迭代的角度,解读美国涉华叙事变化的时序逻辑。

(一)叙事演变态势

为溯源美国涉华叙事的演变,研究加入了时间维度。2008年北京奥运会彰显了中国欣欣向荣的大国形象,此后,美国对中国的关注度显著提升。而国情咨文是美国总统向国会的年度报告,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美国政策走向和国际态度。因此,笔者以2008年至2020年美国国情咨文为语料,抽取其中的涉华内容做时间序列分析。搭建文本位置分析模型,通过计算文本的时序相对位置,总结了国情咨文体现的美国涉华叙事历年变化趋势。研究发现,美国涉华叙事呈现出较明显的波动变化趋势。随时间推移,表现出从客观描述到理性铺陈,又逐渐演变为情感渲染的态势。自2008年起,美国涉华叙事就从客观描述逐渐走向理性铺陈,这一趋势在2012至2014年间达到顶峰。随后,涉华叙事转向情感渲染。2016年起,情感叙事趋势愈发明显,与中国的对抗情绪也日渐突显。

北京奥运会结束后,中国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但综合国力仍与美国相去甚远。此时,美国仅关注了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努力,并以帮助中国为由,呼吁美国加大对清洁能源的资金投入。相关表述仅为引出美国发展清洁能源的必要性,简洁客观。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腾飞,美国逐渐开始关注中国的国际化发展,甚至在清洁能源、本土制造业、海外投资贸易等领域,认为中国的发展开始威胁美国的国际地位。针对此,美国在国情咨文中提出了两个方向:“把制造业带回美国”和“做规则的制定者”。经过了四五年的理性铺陈后,美国政府开始直接表露对中国发展的不满情绪。蓬佩奥的演说或许是一个明显的质变节点。但通过文本位置的时间序列分析不难看出,美国涉华叙事早就暗流涌动地开始了量变。

(二)叙事的复制与迭代

究其内容,中美对立叙事的出现,表现出了一定的承继关系。既有叙事和倾向的层层铺垫,提升了其后叙事的合理性。前期的中立和理性叙事,更为此后的情绪化表达奠定了逻辑基础。笔者通过文本分析,梳理了叙事的演变及其传播扩散路径,并分析了此种叙事对国际舆论的潜在影响。

首先,偷换概念,将与美国不同等同于挑战国际规则。2012年,国情咨文中首次提出中国贸易不公平问题,认为中国没有按照规则开展国际贸易。咨文给出的论据是美国对中国提起的贸易诉讼数量较上一年翻了一番。且不说贸易诉讼的增多是否来源于整体贸易数量的增多,也不论尚未裁决的诉讼案件究竟缘何而起。但就贸易诉讼而言,只能表明企业双方在中美贸易中出现分歧。咨文通过简单的并列叙事,就根据诉讼案增多推导出了如下结论:中国没有按照国际规则开展贸易。叙事过程巧妙地偷换了概念,将美国的贸易规则等同于国际规则,并暗示中国企业无法在贸易过程中遵循规则,将中美企业贸易纠纷,归咎于中国企业挑战国际贸易规则。

其次,逻辑错位,将与美国无关的他国事务描述为美国的责任和使命。2015年,国情咨文再次从规则角度提及中国,认为中国正通过国际贸易行为,在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制定贸易规则。结合此前积极跟中国争夺商业投资、打造“美国制造”以保护美国人就业,美国表达了隐含的不安,即认为中国在与之争夺国际市场。为此,2016年再次强调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重要意义,认为此举能有效夺回区域规则制定权。值得一提的是,咨文一再强调,争夺美国以外地区的规则制定权,不是为了美国自己,而是为了贸易公平。这一逻辑源自前期的叙事铺垫。在此前的叙事中,中国的贸易被描述为不公平行为。而美國的规则被塑造为国际惯例。因此,中国在其他地方开展的贸易行为,也因没有按照美国的规则行事,而被美国视为不公平行为。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美国坚定地认为,由自己出面取代中国去他国开展贸易,便能实现真正的公平。

最后,情感陷阱,将中美“对立”表述为中国“全责”。自2017年起,美国的涉华叙事开始出现情感化倾向。笔者摘译了国情咨文中的部分涉华表述。2017年称“自中国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们(美国)已经失去了六万家工厂”,将美国制造业和就业的下滑归咎于中国的国际化。2018年称美国“面临流氓政权、恐怖组织以及中国和俄罗斯等挑战”,认为中国是直接的安全威胁,并以此为由要求加强国防建设。2019年称中国“窃取”了美国的就业机会和财富,“但我(时任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不责怪中国利用我们(美国),我责怪我们的领导人和代表允许这种嘲弄发生”。2020年继续指责中国“窃取”美国的就业机会。不难发现,涉华叙事逐渐没有了理性论证,开始通过直接的情感渲染塑造中美对立关系,并无端指责美国制造业萎缩和就业困难是中国的责任,为美国受众制造了抱怨中国的情感陷阱。

三、传播:叙事扩散特性分析

如前文所述的美国涉华叙事对大众传播的信息具有较强的干扰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舆论。一方面由于国情咨文属于较高级别的政府报告,其影响力和公信力不言而喻;另一方面,叙事具有连贯性,会随时间推移逐渐被公众接受。因此,从国际传播的角度分析其传播特性十分必要。

(一)逻辑的排他性

本文分析的涉华叙事具有逻辑上的排他性,即如果承认中美“对立”,就等于否定了其他国际秩序存在的可能性,甚至否定了“中国可以与美国以外的世界友好相处”的合法性。这样的叙事给受众营造出非此即彼的绝对语境。美国的涉华叙事暗含了三种逻辑:中国的发展威胁了美国的国际利益、中国的发展造成了美国的国内问题、美国的价值观就是世界的价值观。这组逻辑造成了中国的发展会威胁世界秩序的错觉,并挤压了中国作为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倡导的和谐发展理念。通过长期叙事,这组逻辑的排他性逐渐增强,直至部分美国受众形成了固执的信息茧房,无法洞察逻辑本身的偏差与漏洞。

(二)叙事的移植性

综合来看,美国的涉华叙事具有较强的复制和迭代能力。从政府文本到媒体报道,从偶尔听说到反复提及,从理性思考到情感渲染,从意见领袖到个体感受,涉华叙事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潜移默化地移植到其他语境,建构立体化的公众认知,甚至结构世界舆论秩序。例如,初次接触这些逻辑错位的叙事会觉得难以理解,但当政客和新闻反复提及,并提炼出易于传播的口号后,叙事背后的逻辑便被逐步淡化,取而代之的是不断加深的刻板印象和简单直接的标签。这些标签被贴在了与中国相关的所有事情上,成为了长期受此类叙事影响的受众了解中国的先行框架。叙事不会被完全复制,但其思想内核会以标签的形式移植到其他涉华内容的传播,并不断强化后续影响。

(三)传播的隐蔽性

通过上文分析不难发现,美国的涉华话语早已出现了改变的倾向,但其变化过程十分隐蔽,不易察觉。随着传播的深入,这些片面化的说辞,被浓缩成具有偏见的标签,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传播的过程潜移默化影响着受众的对华认知,但这一过程由复杂的时间和空间维度建构,难以察觉和追踪。这些片面化、标签化、污名化的传播,持续且隐蔽地影响着国际舆论。因此,建构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增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搭建不同文化沟通的桥梁,具有现实的紧迫性。

作者:中国日报社国际传播研究室数据分析员

责编:吴奇志

猜你喜欢
文本分析叙事中美关系
投资者情绪短期对股票市场的影响研究
维护正统还是观念复辟?
论晚清史词的“词史”特质
东方奇幻与眼球审美:对中国魔幻电影的解读
《猩球崛起2:黎明之战》中的隐喻探究
我国地方纪录片的出路研究
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实践探索
“冷战与中美关系”学术研讨会在西安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