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措施

2021-02-22 04:33吴媛媛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45期
关键词:发展瓶颈文化遗产保护

吴媛媛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的珍宝,它是一种其与人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人民口传心授、世代相承的无形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是民族情感表达与民族精神传递的重要载体,是历史文化与智慧的集中反映。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爱国主义教育逐渐强化思政大潮中,陕西作为华夏民族的发祥地,拥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传承与保护当地文化肩负着重大使命。本文主要从地方高校的角度探讨高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措施。

关键词:文化遗产;发展瓶颈;传承;保护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现代化进程的飞速发展,珍贵的民间文艺和传统技艺易被忽视,即将面临失传的危机及发展的困境,为了使历史文化更好的被保护与传承。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的保护原则,并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地方高校也采取了相应的有效措施,文章以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案为主导,从秦东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观点出发,梳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特点,阐述高校在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的积极措施。

秦东“非遗”传承研究实践基地特色团队肩负着传承“非遗”文化精髓,弘扬地方特色文化的使命。我们研究主要目标在高校优越的文化环境中推广传承秦东地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音乐教育专业教学环境中渗透非物质文化的传授;使得当地老腔皮影学术及实践被更多的年轻人所了解和学习;构建研发传承具体实施措施及保护方案;让高校教学更好的服务秦东文化艺术发展,手牵手保护文化遗产,心连心共筑精神家园。

高校作为文化传播的宝地,在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中,肩负着巨大的使命和责任。如何去做好这件事成为一件值得思考的问题。因此探讨如何科学合理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本文的基本立足点。它的传承与保护可谓一项任务重,周期长,综合性强的工程。在目前的高校音乐教育中,教学主要采用的依然是以中西方音乐结合为主体的知识结构及教学体系,课程设置中外音乐史,民族音乐概论等,很少涉及对于音乐类非遗中的传统剧目,传统曲艺,传统民歌,传统歌舞等普及。在此现状下渭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非遗”正式版8/24研究团队与非遗项目结合培养,创建秦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科普基地,让学生深入走进并了解“非遗”文化。陕西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秦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科普基地),该基地是依托于渭南师范学院“非遗”传承研究团队,在2016年12月成立的大学生老腔剧社以及大学生老鼓队,于2019年8月8日经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批准成立的。基地目前以:秦东“非遗”锣鼓艺术传承研究;秦东“非遗”音乐舞蹈文化艺术研究;秦东“非遗”皮影戏传承研究,3个主要研究方向和团队为重心。基地立足于秦东地区,以弘扬地方传统文化为使命,以传承、展示、研究地方“非遗”文化艺术为己任,将高校教学和地方文化艺术资源相结合。开展“非遗”科普系列展演和学术交流等活动。开展秦东地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研究,构建秦东地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体系,传承“非遗”文化精髓,弘扬地方特色文化。

近年来,有一部分高校已经开始这方面的积极探索,并成立相关的研究中心,如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开设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专业;中山大学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专业,云南大学开设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同时,湖南文理学院开展了常德市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校园活动,桃源刺绣艺术展“、武陵风韵”艺术展演等活动已经在省内乃至国内多次获奖。吉首大学也开设民族历史与文化研究所、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人才培养基地等从事专业研究[1]。湖南师范大学设立了湖湘文化研究基地、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南方油画山水画派研究院等专业研究机构,但仍然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现状

(一)资金投入不足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目前,正缺少这方面的专项资金,且获得社会捐赠的渠道也不畅。一些与地方政府合作过的高校,也深感政府资金支持受政府当局政策影响较大,呈现短时性,功利性趋势,不利于专业研究性工作的开展。而地方高校属于非营利性组织,几乎没有可持续的资金来源,如果没有政府可持续性的资金支持和社会捐赠,那么,地方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方面就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师资力量匮乏

正如冯骥才所说“民间文化的传承人每分钟都在逝去,民间文化每一分钟都在消亡”。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机制在我国启动的时间不长,且不健全,因此,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首要的是解决传承人的问题。而高校作为研究教育机构,在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中,则更多将精力集中在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或是文化的开发与创新上,在非遗传承人的培养上,则呈现普遍忽视的状态。

(三)宣传力度小  继承人兴趣较低

目前,我国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传的保护与传承还处于起步阶段,宣传力度不够,社会大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传这个概念及其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的认识不够,影响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传的保护与传承。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人们传统民俗节日观念日益淡薄,年轻人被新时代的新技艺、新产品所吸引,对传统技艺越来越不感兴趣,而高校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更是微乎其微。

(四)与市场脱节

地方高校本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但大多数地方高校的发展还稍显滞后,并不能很好地满足市场需要,往往会出现地方高校培养出了具备非物质遗产的继承人,而继承人却因从事的项目缺乏市场前景,不好就业而选择了其他职业。究其原因,还是高校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研究及对非遗传承人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忽视了项目的实用与实践研究,仅仅停留在技艺研究和传授层面。因此,如何讓非物质文化遗产活下去,是现在高校在非遗研究中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

二、地方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途径

(一)构建专门的研究队伍和机构

组建专业的关于地域文化的研究队伍,成立相关研究机构是地方高校在推动区域文化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从根本上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和保护过程中存在人力资源和创新发展问题的关键方法[2]。从事地域文化研究的高校研究工作者,要根据地域文化的地緣特色,打破以往钻研书本、资料的研究方式,多下基层实地调研,走入地域文化本身,深入了解、研究甚至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做得更加全面、深入,最大限度地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髓,而不是以往简单的资料收集和整理。在做好普查工作的同时,要结合自身专业领域的优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知,并根据当地文化发展规划,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提出自己的思路,为区域文化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二)开设相关课程并进行技术创新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开设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专门课程是最为便捷和高效的方式。政府相关机构可以联合高校教师,编写课程教学方案和教材。在授课过程中,发挥高校教师理论优势与文化传承人技艺优势,将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知识相结合,增强大学生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思想认识及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的实际动手能力。比如,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到文化传承基地体验和感受,利用学生数量优势,有组织地安排学生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情况调研;组织已经具有某种文化传承技能的大学生到基层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展演等实践活动。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技术创新方面,地方高校应积极利用高校高水平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加快校地协同创新,将现代社会生产中一些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应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利用数字化技术加快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工作,利用先进的影像技术手段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记录存档和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果,利用现代化的营销技术手段进行市场宣传和推广。

三、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是政府部门的责任,各组织和社会团队也有相对应的责任,地方高校作为知识文化的聚集地,在这些保护活动中具有先天的优势和资源条件,更应该承担起保护、发展和传承的历史责任。

参考文献:

[1]克拉克·克尔.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21世纪的问题[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94.

基金资助:陕西省科技厅项目编号(2021KR046)

猜你喜欢
发展瓶颈文化遗产保护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Task 3
Tough Nut to Crack
我国成人教育呈现瓶颈滞胀状态的原因分析
对于我国房地产发展的几点思考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
文化遗产与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