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县]“三三普查法” 防灾减灾大提升

2021-02-22 11:11宋智慧通讯员孙益君
湖南安全与防灾 2021年10期
关键词:安化县防灾减灾

文 本刊记者 宋智慧 通讯员 韩 韬 孙益君

湖南省安化县地处湘中偏北,总面积4950平方公里,辖23个乡镇,433个村(社区),总人口103万。该县既是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县,也是国家 Ⅰ 级森林火险单位、全省暴雨中心、干旱走廊和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自然灾害多发频发,年均直接经济损失达数亿元。全面开展风险普查、科学防灾减灾对安化县来说,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为此,该县抢抓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试点县契机,牢牢抓住风险普查事前“推”、事中“查”、事后“用”三个关键环节,探索出了抓住“三类人员”、把握“三大节点”、实现“三个结合”的“三三普查法”,高质保量地完成了自然灾害风险普查试点任务。

高位推进 紧紧抓住三类人员“推”

自然灾害风险普查是一项全新工作、一个系统工程、一件艰巨任务。而人,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因素。安化县按照“部门为主、乡镇参与、专(家)地(方)结合”的思路组建了队伍,从“三类人员”入手,紧紧依靠各级领导、各线干部、各类专家着力解决风险普查的思想认识问题、财力投入问题、组织力量问题,为全面快速推进风险普查工作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一抓四级领导,提站位,压实责任。县委县政府实行“书记县长月调度、常务副县长周调度、县委政府督查室季督查、县普查办月通报”的工作机制,全力保障风险普查工作经费。县、乡、村、组四级都成立了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四级联动,领导带头,特别是村社区和村民小组负责人包干负责,为风险普查工作提供了坚强的思想和组织保障,形成强大的推力。

二抓三类干部,强统筹,拧绳聚力。县普查办牵头抓总,统筹推进,成为风险普查作战指挥部;应急、气象、水利等7个主要涉灾部门分别组建普查工作专班,其他21个部门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专业和技术优势,精准把握普查任务和技术规范,成为风险普查的战斗堡垒;23个乡镇均成立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任务包干,责任到人,成为风险普查的前线尖兵连。三类干部协同作战,形成强大的合力。

三抓两类专家,提效能,科学推进。一方面,通过购买服务聘请第三方技术专家参与风险普查,提高普查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从全县各级各部门抽调3000多名普查人员全力投入风险普查,既节省了经费,又提高了效率,形成强大的动力。

高质调查 牢牢把握三个节点“查”

安化县认真把握普查的时间、空间和技术节点,扎实开展自然灾害风险普查,摸清底数,建立数据库,如期按质完成了任务。

把握时间节点。作为全国试点市县之一,安化县严格按照国、省要求2021年4月底完成试点的时间节点,倒排工作日期,由县普查办实行挂图作战,确保普查试点任务按时保质提早完成。

安化县小淹镇正在建设的平溪河抗灾防洪堤

把握空间节点。为做到风险普查全覆盖,一个点都不落下,安化县制定了“1个普查办、7个专班办、21条线和23个块”的路线图,每个部门和乡镇也都制定了普查工作方案,成立领导机构,明确目标任务,组建工作专班,制定技术要点,划定工作期限,责任到人,砍土分方,有序推进。

把握技术节点。县普查办组织专业技术力量认真研究国家风险普查政策方针和技术规范,制定了《安化县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实施细则》,为全县风险普查提供全面的技术路线和遵循。2020年7月3日,县普查办组织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技术人员200余名进行风险普查清查业务培训,7个重点部门和23个乡镇采取集中培训、专家授课、在线交流、上门指导等方式组织普查培训40多场次,培训普查员和质量审核员3000多人次,为风险普查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县普查办组织26名质量审核员对各行业、各乡镇街道的普查工作进行全覆盖审查审核,印发督查通报6期,整改问题42个。通过严格督查和现场验收,确保每个风险点都是实地调查,确保每个数据都真实有效。

高效运用 全面实现三个结合“用”

风险普查是手段,防灾减灾是目的。

安化县从风险普查工作一开始就注重其成果的运用,将风险普查与宣传教育、防灾减灾和能力建设相结合,做到“边查边建、边建边用”,全县风险防范意识明显提高,群众自救互救能力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成效显著。

一是与宣传教育相结合,筑牢全民防线。加大社会宣传,投入40余万元在高速公路、国省干线等交通要道装置12块大型广告牌;充分利用城区电子显示屏、安化电视台、村村响和微信等新媒体滚动播报普查相关知识;结合安全生产月、防灾减灾日等特殊时节开展大型宣教活动。加大专业宣传,充分利用普查契机,3000余名普查干部和专家就是宣传员,向广大人民群众普及普查知识和风险防范技巧,第一次风险普查变成了一次安全大宣传、全民大教育,安全宣传到乡村角落,到田间地头,到村组入户,营造了浓厚的综合减灾舆论氛围。

二是与灾害防治相结合,增强减灾成效。该县充分利用普查数据成果,针对五大灾种建立预防预警机制、制定风险管控措施、建设风险防范设施,通过人防、物防、技防全方位提高防范和化解风险能力。在普查的基础上全面建立健全网格化灾害预警体系,28个部门、23个乡镇街道、433个村社区均建立了气象、地震、地质、水旱灾害网格微信群,网格长和信息员全面加强各种灾害的预警预报。

今年以来,全县极端天气多发,先后遭遇低温雨雪冰冻、风雹、地质、洪涝等自然灾害侵扰,成功预警转移安置8000多人,24次自然灾害未导致人员伤亡。

安化县城区内大型的应急避难场所陶澍广场

各部门充分利用普查成果加大物防和技防投入。县林业局投入500余万元建立了防火瞭望监测系统、火险预警系统、信息指挥系统。县应急局在省地震局支持下,建成地震预警基准站和一般站各1个,安装了地震预警监测设施,完成了全县房屋设施抗震能力遥感初判工作;县自然资源局投入600多万元对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积极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建立地质灾害监控指挥信息平台,安装普适型监测设备69套,提供降雨量、山体异动等信息,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有效监测。县气象局通过争取省局支持,主动为普查中确定的气象灾害重点乡镇、村安装天气盒,精准提供短临气象预警信息。6月30日20时,江南镇黄石村村支书黄勇平从天气盒实况监测信息模块中看到江南镇24小时降水量将达98.4毫米,意识到暴雨即将来临,立即组织村干部转移地质灾害点黄大明一家,21时左右,屋后山体开始崩塌,由于人员转移及时,未造成伤亡。

三是与示范创建相结合,提升救援能力。“风险普查成果转化的落脚点之一是要提升基层应急处置和救援能力,实现处早、处小、处了的目标。”安化县应急管理局局长张志华介绍,该县牢牢把握风险普查国家试点和综合减灾示范创建机遇,坚持统筹兼顾、同步推进,力争通过风险普查、示范创建,以点带面,以创促治,筑牢全县防灾减灾工作基础,全面提升全县多灾种风险防控能力和综合救援能力。“两年来已投入1500万元用于巩固和创建22个国、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此外,培育发展乡镇综合应急救援队、部门专业应急救援力量和社会救援力量,为全县10支部门应急救援队、23支乡镇综合应急救援队和5支社会救援队伍举行了集中授旗仪式,夯实了救援力量。

切实强化乡镇应急能力建设,为每个乡镇配备了消防车、应急储备物资;加快了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在县城城区高标准建设了7个一、二类避难场所;各乡镇集镇区建成3个应急避难场所;各村(社区)建成2个应急避难场所。所有应急避难场所均按要求设置标识标牌,配有临时应急生活物资和医疗救助物资。同时根据普查数据,示范社区(村)和示范乡镇对隐患点建立了视频监控系统和更完善的应急预警广播系统,有效防范应对自然灾害风险。□

猜你喜欢
安化县防灾减灾
南通市三举措扎实做好当前综合防灾工作
山东玉米主要逆境及抗逆减灾技术
中日海洋防灾减灾体系对比研究
家庭防灾应该囤点啥?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故宫防灾的“超强铠甲”
“露珠计划”专栏
荷塘美
桥梁工程防灾减灾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资源协同下农村电子商务扶贫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