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21年经济工作“划重点”

2021-02-22 02:51艾渺
中国对外贸易 2021年1期
关键词:消费经济

艾渺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21年经济工作定下基調、划出重点。

更具导向性和系统性

会议对2021年宏观政策的定位是“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具体操作上“要更加精准有效,不急转弯,把握好政策时度效”。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保持适度支出强度”,在重点任务上主动作为;稳健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并且“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处理好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关系”。

“此次会议把发展放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大历史关头,面对一系列的困难挑战和诸多不确定因素,谋划好发展这盘大棋对于第一个百年收好官、第二个百年开好局,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表示。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谈到,此次会议对十九届五中全会的要求作出明确指示,即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实现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这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即通过优化供给体系,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以新需求创造的国内市场牵引供给水平和质量的提升。

在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副所长关利欣看来,会议对2021年经济工作的部署,一是注重问题导向,二是更加突出系统性。需求侧改革的推进,将进一步夯实消费能力、丰富消费供给、优化消费环境、释放消费潜力,从而更好地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推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畅通,实现消费引领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提升。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成为2021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会议要求,要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坚持战略性需求导向,确定科技创新方向和重点,着力解决制约国家发展和安全的重大难题。

对此,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表示,关键要解决核心技术问题,“比如芯片、基础软件,原来依赖国际市场,现在要能够有所突破。第二,要提高我们的基础能力,比如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基础技术、基础的元器件,基础不牢产业链就很难提升水平。中国经济增长趋稳的态势已经形成了,而且我们走在世界的前列,我们有一个时间的窗口,可以抓住这个窗口更好地推动改革,推动开放,进一步增强发展的动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表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布局,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支撑效应。其关键在于对国家具有战略意义的科技项目、宏观上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以及对产业“卡脖子”的技术进行突破。

新格局下的需求侧管理

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会议要求2021年的经济工作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要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同时要注重需求侧管理。

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认为,当前消费增速还有待进一步恢复。2021年,在传统消费增长空间有限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畅通双循环的关键是创造新需求。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勇认为,2020年经济工作和“十三五”经济工作成就来之不易,特别是中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很不容易。对于2021年经济工作而言,整体推进改革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改革提高制度效率,促进经济循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适应消费升级的需要,进一步改善供给、创造需求,释放市场的力量。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中国财科院研究员贾康认为,推动需求侧管理要和相关的制度安排相结合,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发力。

第一是改革与发展层面,当下需要让全社会更加重视创新与规范的关系。十九届五中全会特别强调,创新是第一动力,而且创新是核心位置,必须抓住不放。在加强监管的同时,也要肯定创新是第一动力,给予创新一些试错和有弹性的空间。

第二是特别注重开放。要更加主动、更加全面地推动更高水平的开放,以开放来催化和倒逼中国在深水区的改革。同时,政府还要有责任清单,有权必有责,事前、事中、事后要有考评,要有与考评结果相匹配的奖惩制度,营造高标准、法制化的营商环境。

第三是改革与发展。中央已经明确,在基础性制度建设方面,要素流转畅通十分关键。为此,建设统一的市场,让要素能够尽可能充分的流动,这也是优化资源配置基础性的原则。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赵萍认为,当前新格局下,扩大内需成为战略基点,而消费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出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需求侧管理,并且对于需求侧管理提出新的要求,要合理引导消费储蓄投资等方面进行有效的制度安排。需求侧管理的实施,首先消费率要有进一步提升,也就是在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当中,消费必须是第一拉动力。

赵萍谈到,要在法制框架下坚持创新驱动。对于网络安全还有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等等方面,未来也会加强相关安全管理措施。特别是像对于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的新技术在应用方面要加强引导。因此,从政策层面看,对于网络和互联网领域的发展,规范是大势所趋,法律制度不断完善,必然要求未来互联网领域创新发展要在法治框架下完成。

同时赵萍就经济“怎么干”提出了三点建议。

第一有必要深度挖掘消费潜力,特别是要坚持公平竞争,守正创新。在创新型产品、绿色产品、进口产品和服务消费方面,未来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从渠道的角度来说,线上渠道的消费潜力还有更大的提升空间。

第二是能够进一步保障收入的平稳增长,特别是要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我国农村人口占到总人口的比重大约是40%,但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只有14.4%,占比很低,主要原因就是农村的人均收入水平很低。因此,把三农政策进一步做好做实,促进农村收入增长,是带动农村消费创造全国消费新亮点的抓手。

第三要重视老年消费,老年社会的到来、老龄化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十四五”期间,民政部预测的数据是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将会突破3亿人,占比较高,同时老年人有刚需消费,比如医疗保健、养老这些服务消费支出,并且有极强的消费愿望。

同时,会议明确提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中国房地产业协会法律事务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康俊亮表示,当前房地产业的转型发展十分紧迫。一方面,房地产行业需要降杠杆防风险;另一方面,改善供给,使房地产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更加符合人民群众增长的居住生活需要。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持续推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是要求围绕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调控目标,加强调控,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同时鼓励和指导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制定政策,重在“稳”。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会议还提出“要抓好各种存量风险化解和增量风险防范”。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从存量来看,当前金融风险已经明显下降,不过,我国金融体系规模庞大,存量风险的总体规模也还是比较大的,不能掉以轻心,还要继续化解。

猜你喜欢
消费经济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消费降级了吗?
“新青年消费”,你中了几条
经济日历
图读龙江经济
消费舆情
信用消费有多爽?
中国经济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