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背景下中国产权交易资本市场助力企业并购的思考

2021-02-22 07:34夏忠仁
产权导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产权交易双循环要素

夏忠仁

非常高兴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隆重举办之际,与大家相聚在中国上海黄浦江畔,参加2020世界并购大会,共话发展、共谋未来。我代表中国产权协会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推动产权交易资本市场建设和中国并购市场发展的海内外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2020年11月4日晚,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再次发出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中国倡议,展示中国发展新蓝图,宣示开放合作新举措,传递出新时代中国坚定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与世界共享美好未来的积极信号,为我们持续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资本市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并购重组是资本市场最基本、最核心的功能,也永远是资本市场的主旋律。作为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重要配套活动,本届世界并购大会以“投资并购新引擎 助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为主题,共同探讨变局之下并购新趋势,共谋资本市场创新发展,对于提振全球投资者信心,促进并购市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作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重要组成部分的产权交易市场是中国非标资本市场和中国有形并购市场,将在新形势下加快国际化步伐,推进对外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以市场化改革促更大的开放,形成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服务国内国际企业并购和要素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发展。借此机会,我就“双循环”背景下中国产权交易市场助力企业并购作分享交流,供大家参考。

1  “双循环”的现实意义及并购市场的新形势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变化,这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这一背景下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互相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有的重要现实意义。

1.1  双循环新格局下,资本要素市场将发挥重要枢纽作用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十四五”和2035年经济发展目标,加快建立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重要的实施路径,本质上要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新的形势下更好地发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作用,继续推进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开放和联通,资本要素市场将大有可为。特别是新冠肺炎持续流行严重影响了国家间产品、资本和人员的流动,疫情导致的全球经济衰退严重影响了外需。极少数国家持续推行单边主义政策,阻碍了价值链、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国际化进程,扰乱了跨境投资等正常经济金融交往。在这个新形势下,我国把经济工作重心更多地放到经济国内循环上,强调国内各区域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联通、加快培育统一的国内大市场。尤其是要通过促进劳动力、资金、土地、技术、知识产权、数据等生产要素的流动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强化内循环不仅可以做强做大中国制造,还可以反过来促进外循环的发展,培育进口替代产业,重组出口产业,以更主动的态度加入全球化和引领全球化。这将促进产业和市场再造,并通过中国市场体量吸引其他经济体为中国助力,通过对外投资助力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

总之,双循环背景下,我国将迎来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和市场结构重塑的黄金发展期,资本要素市场将发挥更加重要的枢纽作用。

1.2  雙循环新格局下,企业并购迎来发展新机遇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全球原有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面临着重构,并购重组作为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和手段,正迎来突破和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将为提升我国企业在全球产业链的价值发挥重要作用。客观来看,疫情在给全球投资与并购市场带来负面冲击的同时,也为部分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具体来说有四个方面:

一是科技领域的产业并购重组方兴未艾。我国已经是全世界工业门类最齐全、制造能力最强的国家,但高端工艺、技术、设备、软件等研发制造能力薄弱,依然面临被卡脖子的风险。国内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在核心部件、先进工艺、新型材料、信息技术与工业融合发展等方面进行强化升级的需求极为迫切。传统企业需要借助并购重组获取核心技术、专利工艺,提升企业的研发创造能力,推进产业链与创新链的共促共融,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和技术标准的国际接轨。科技企业需要通过并购重组构建完整的新兴产业生态,推动形成国内科技大循环,在此背景下科技、产业、金融三者之间的协同融合发展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

二是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迎来黄金期。国内资本市场改革开放进程提速,多层次的资本市场逐步形成,股票发行注册制、退市制度等改革稳步推进,为上市公司并购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基于产业逻辑的并购需求会越来越多。同时,市场分化加剧,行业龙头企业整合能力将进一步增强,利用并购重组扩大市场份额和企业边界将成为趋势。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日渐回暖,A股上市公司并购交易数量和金额均实现大幅增长。

三是国资国企并购重组将实现新突破。随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的全面实施,国有企业的并购和专业化整合将加速。“十四五”期间的国有资本将更多投向重要行业、关键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动退出“非主业非优势”领域。一方面,国有企业将借助资本市场并购重组,实现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落实科技强国战略和提升国有资产质量等目标。另一方面,通过并购重组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将有利于盘活国有企业的存量资产,引进增量资本,放大国有资本功能,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和运营管理的效率。今年以来,A股市场共发生500多起国企并购重组。

四是跨境并购重组迎来新的机遇。在中美摩擦持续升级的背景下,国内资本市场加快改革,并购重组制度进一步完善,为中概股的回归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和环境。中概股的回归打通了内地和境外的资本市场,为更多的中国企业结合自身的需求,充分利用不同的市场优势,整合境内外资源,为跨境并购重组也提供了越来越多新机遇。北京、上海、海南等地均在建立跨境资产交易平台,积极推进交易所国际化,为企业跨境并购提供了更多通道和条件。目前来看,全球并购市场已经出现复苏迹象。今年以来,外国对华投资一直稳步增长,在中国的并购交易额已超过中国对外并购。

2  双循环背景下产权交易资本市场的机遇与挑战

今年以来,党和国家围绕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完善产权交易市场建设的决策部署和政策举措。特别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第一,国资国企改革加速推进。国企改革“1+N”政策体系深入落实,构建国资监管大格局、“双百行动”“混改攻坚行动”“科改示范行动”“区域综改试验”“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对标世界一流行动”等改革专项工程深入推进,特别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全面启动实施。作为今后三年对于国企改革“1+N”政策体系的“施工图”,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将聚焦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一系列国企改革专项行动落实落地等8个方面的重点任务。特别是国资监管部门历来重视和支持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兼并重组,同样支持中央企业之间、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避免企业之间的无序竞争,提升产业的集中度,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第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全面启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强调进一步推动市场化改革,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健全要素市场制度,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明确了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五个要素领域的改革方向。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等要素市场化改革领域出台新政策,将进一步推动公共资源、金融资产、自然资源、农村产权、知识产权等要素交易市场建设和平台经济建设,更加重视发挥产权交易机构金融要素市场基础设施作用。产权交易市场将迎来战略转型升级发展机遇,不仅自身市场制度建设将得到完善,平台功能将得到提升,而且在推动其他要素市场建设和制度完善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第三,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实施进入新阶段。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区域战略持续推进。以国家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优势区域为重点的区域发展战略,都将产权交易市场列为金融基础设施。同时,我国正全面、统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协同对接,加强跨区域市场协同发展,这将进一步促进产权交易市场与其他金融要素市场协同发展,推进全国产权交易市场统一化进程和国际化进程。

3  产权交易资本市场服务企业并购情况

产权交易市场经过32年实践,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业务涵盖资产股权类、自然资源类、环境权类、招标采购类等4大类29个细分类交易业务,初步构建了较为系统的要素市场体系。

其一,产权交易资本市场为企业并购、混改和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全国产权交易行业交易规模再创历史新高。中国产权协会统计,2019年我国产权交易行业交易额达到14.56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2012至2019年,行业累计交易额达52.88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30%。2019年产权交易市场在产權转让方面,完成企业国有产权转让4106宗,交易额6069亿元;在企业增资方面,助力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完成增资项目655宗,募集资金3481亿元;在资产转让方面,助力中央及地方国有企业完成资产转让27324宗,回笼资金1049亿元。据全国产权行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数据统计,今年1-10月,全国产权交易市场完成企业国有资产交易超过3000亿元。平台显示,自2018年3月上线以来,已实现与全国55家产权交易机构数据联网。截至2020年11月6日,该平台成交公示项目数84900宗,总金额1.83万亿元;累计披露项目数23.52万宗,累计披露项目总金额2.47万亿元。

二是产权交易市场已经成为引入社会资本助力国有企业混改的主战场。2013年以来,中央企业推进的混改事项达到4000项,引进各类社会资本超过1.5万亿元。中央企业混改的户数达70%以上。在中央企业的所有者权益中,由于引进社会资本形成的少数股东权益占比由2012年底的将近27%提升到了目前的38%。《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国发〔2015〕54号)印发以来,2016年至2019年,产权交易市场完成国有企业混改项目4351宗,交易额8116亿元;民营企业混改项目232宗,交易额275亿元。产权交易市场已成为助力各级国有企业实施混改,实现国有资本与非公资本取长补短、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重要操作平台。

三是打造一批成交金额高、社会影响大的企业并购与混改典型案例。产权转让方面,北京住总集团、北京市海淀区国资公司、上海漕河泾开发区高科技园公司、北京市政路桥集团、上海梦中心创意文化公司等项目成交金额都达到50亿元以上。加拿大麦格纳国际奥朗爱尔兰有限公司通过北京产权交易所受让北汽集团旗下北汽(镇江)汽车有限公司49%股权,成交金额3.01亿元。增资混改方面,北京产权交易所完成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旗下青海黄河公司增资项目,募集资金242亿元。上海联交所完成招商局港通发展(深圳)公司增资项目,募集资金100亿元;完成招商局集团旗下招商局资本投资有限公司增资项目,募集资金47.72亿元。资产转让方面,武汉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协助中国信达湖北省分公司引入境外投资人卢森堡某公司,成功处置79户共计18.67亿元不良债权。

上海联交所作为中国产权交易市场的领军机构,坚持市场化、国际化发展战略,持续推进改革创新,拓展市场布局,搭建了覆盖全球的非标资本市场网络体系,构建了国际并购平台,推进资本在国际间流动,积极推动跨国并购,促进国际资本与国内产业对接,成为国际资本进退的有效通道。2019年,476家高新技术企业通过上海联交所实施兼并重组,交易金额达到726亿,为国际投资并购和资本要素全球化配置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推动上海经济发展的新亮点,赢得世界各国投资人的关注和认可。

猜你喜欢
产权交易双循环要素
“双循环”格局下物流专业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双循环需要怎样的科技创新生态?
基于可交易产权的土地征收制度改革研究
我国国有企业无形资产产权交易关键问题及对策探究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2015年6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五年制建筑装饰专业“双循环”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双循环”备课是创新备课途径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