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主旋律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中人物刻画的艺术美学

2021-02-23 03:36梅运悦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46期
关键词:我和我的祖国

摘要:当前中国电影行业正在蓬勃发展,其中作为主旋律电影的《我和我的祖国》在获得广泛好评的同时也取得了优秀的票房成绩。影片为主旋律电影在叙事方式、美学、市场上提供了新的思考。《我和我的祖国》区别于其他主旋律电影的创新性在于聚焦平凡人物,摆脱了传统主旋律电影的“脸谱化”的人物刻画方式,避免了英雄人物的近乎完美的人物形象给观众的单调乏味的审美感受和过于不切实际的空洞感。

关键词:新主旋律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人物刻画;艺术美学

人物刻画是电影的核心部分。一个有血有肉且鲜活丰满的人物形象是电影成功的重要因素。影片巧妙选取了与众多宏大历史事件息息相关的小人物,符合新时代观众的欣赏取向,也符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到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可以说这部影片既在润物细无声的起到政治宣传作用,又巧妙的规避了年轻观众对传统主旋律电影的说教化过浓引起的抵触情绪。

一、人物刻画重要意义

导演弗兰克·卡普拉曾经说过:“你只有用剧中的人物才能吸引观众投入。你不可能通过各种噱头、落日、手持摄像机镜头缩放或别的什么来吸引他们。他们对这些毫不在乎”。

卡普拉认为一部电影若要吸引观众的兴趣,他的角色必须看起来真实、可以理解,并值得关注。他们都必须符合可能性和必要性法则,同时符合观众内心的某些真实,或者通过演员们令人信服的演技,使角色看起来真实可信。

如果人物角色的表演高度真实可信,那么保持对角色的完全中立几乎是不可能的。观众会以某种方式做出反应,无论是负面的情绪还是正面的情绪:或仰慕其英雄事迹和高尚的品质,或为其失败而感到遗憾。

二、主旋律电影中人物刻画的现状

在《我和我的祖国》这部影片之前,主旋律电影大多描写的都是英雄人物和伟人,可能由于电影制作者对伟人和英雄先烈的尊敬或者其他政治意义使得这类人物的刻画常常是扁平化、静态的角色。

在这类影片中,电影呈现给观众一个看似“完美”的角色而不是真实的有血有肉的人,缺少了“人”的复杂性和暧昧性。有些主旋律电影不如说是寓言故事,影片的说教意义过浓,影片中的物体、事件、人物都被赋予某个或抽象或具体的意义,这样过于侧重象征意义的电影,常常会导致观众对具体情节失去意义。也会令电影市场的主要消费群体感到排斥,从而竹篮打水一场空,既得起不到宣传意义、又得不到经济回报。

三、人物刻画的艺术美

3.1通过外表进行人物刻画

电影在人物刻画方面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视觉上的、瞬间完成。对于多数演员来说,我们从荧幕上看到他们的那一刻,就已经根据其面部特征、衣着、体格、言谈举止及其走路方式对他们进行了一定的猜测。

在《我和我的祖国》电影七个部分中,《北京你好》的主人公选择葛优来演绎一个老北京侃爷的形象,可以说十分贴合角色。消瘦的身板和光头的造型,走路和举止带着一丝吊儿郎当,就是生动的张北京。

3.2通过对白进行人物刻画

一部电影中人物的对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他们的性格特征,但也有很多信息通过人物说话的方式来体现。他们真实的想法、态度、情感可以通过措词和话语中的重音、高音、停顿等方式微妙地表现出来。

在《护航》中,女主角与男朋友分手前的一段谈话中他男朋友说:“跟你搞对象实在是太艰巨了,你说是,那一年见几回,你天天开飞机…我就不明白了,你说部队不少你一个人,你说你那么辛苦,你至于吗?”短短几句话,女主的空军飞行员身份交代了,还呈现出了一位为了梦想和事业努力工作到忽略了生活的人物形象。

3.3通过外部动作进行人物刻画

能够反映一个人性格最好的方式是他的行动。即使是最常见的选择行为也具有很好的展现人物个性的效果,因为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会涉及某种选择判断,人物的每一个选择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的人物个性。

在这部影片中主人公都经历了许多选择。例如,《前夜》中恐高的林致远为了确保开国大典电动升旗万无一失克服恐高爬上旗杆。这个选择表现了他的敬业与勇敢。《相遇》中国国防科技战线的科研工作者高远为了国家的科研工作选择三年不与家人和恋人联系,表现出了他舍小家为大家的高尚品质和爱岗敬业精神。《夺冠》中小男孩东东为了街坊们能够收看那场振奋人心的女排奥运比赛四次登上房顶,在与喜欢的女孩临别之际选择了为了集体放弃好好道别的机会。这四次从房顶下来又登上、四次内心的着急和矛盾、使得一个乐于助人、舍己为人的小男孩形象活灵活现。

3.4通过内心活动进行人物刻画

电影制作者呈现人物内心真实的想法就是通过“视觉”和“听觉”来带领观众进入角色的心灵深处,从而让观众感受角色的所忆所思。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再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也可以通过紧凑的特写镜头来着重表现一张非常敏感而表情丰富的脸部。

《相遇》中高远与恋人相遇的片段,高远自始至终只说了几句话,但电影制作者运用了紧凑的面部反应镜头,表现一张感情十分丰富的脸部反应。把男主人公在与恋人初遇时的逃避、挣扎、犹豫、在恋人的告白后的动容,和得知原子弹成功发射后的欣喜与满足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总结

人民是基石、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艺术不应该是空中楼阁、高屋建瓴。真正立足人民以人为本、人文关怀才是社会主义的艺术美。在坚持呈现世俗人物的纲领下,这部影片采用多种人物刻画方法,刻画出了一位位丰满鲜活的圆形人物,呈现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老百姓真实的精神气象和“平凡”的英雄。正是因为这样角色才可爱,才能使观众共情,电影才能获得这样的成功。

参考文献:

[1]尹鸿,黄建新,苏洋.历史瞬间的全民记忆与情感碰撞——与黄建新谈《我和我的祖国》和《决胜时刻》[J].电影艺术,2019(06):69-76.

[2]饶曙光.《我和我的祖国》:全民记忆、共同体美学和献礼片的3.0时代[N]. 中国电影报,2019-10-23(002).

[3]李宁.主旋律电影的主体重构与美学新变——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例[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0(03):198-205.

[4]在文藝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习近平. 2014.

[5][美]丹尼斯·W.皮特里,约瑟夫·M.博格思. 看电影的艺术,第八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1979:15-18,31.

作者简介:梅运悦(1998.07-),女,汉族,硕士研究生在读,南宁师范大学 美术与设计学院。研究方向:影视传播

猜你喜欢
我和我的祖国
上坡好个秋(小说·“我和我的祖国”征文)?
全国千个社区“妇女之家”唱响《我和我的祖国》
中办国办:广泛组织开展“我和我的祖国”宣传教育活动
“我和我的祖国”文学作品征稿启事
西安地铁唱响《我和我的祖国》
听徐峥谈《我和我的祖国》
“一校一特色”同声歌唱《我和我的祖国》
“我和我的祖国”征文征集活动启事
“我和我的祖国”征文征集活动正式启动
《我和我的祖国》让自豪感爆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