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工程中提升苗木存活率施工技术研究

2021-02-23 12:30郭晓红刘军廷徐佳钰许方方詹俊卿
建筑施工 2021年11期
关键词:树穴井身土球

郭晓红 刘军廷 徐佳钰 许方方 詹俊卿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辽宁 沈阳 110016

近年来,随着绿化工程逐渐增加,苗木地域性壁垒被打破,苗木种植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同时,随着造景要求的提高和现场培育期的缩短,苗木在施工阶段对环境要求更苛刻,相对于传统肥墒井,新型肥墒井有着水肥一体、改良土壤、雨水收集等功能,能显著提升苗木在复杂环境下的成活率,在施工应用中获得了可观的效益[1-4]。

1 工程概况

石家庄正定景观项目包括:河阳路绿化提升工程、园博园大街绿化提升工程、新元高速桥下路段绿化提升工程、新元高速桥铺装景观提升工程、绿荫停车场建设工程、绿荫停车场中部市政道路建设工程、规划馆外围景观提升工程、图书馆外围景观提升工程,总占地面积约133 758 m2。

河阳路绿化提升工程拟完成河阳路(园博园大街至顺平大街段)道路南北两侧绿化带的改造提升,道路长度约3.2 km,道路南北两侧绿化带,北侧宽度约2.5 m,南侧宽度约5.0 m,绿化改造提升面积约20 148.56 m2。

园博园大街绿化提升工程拟完成园博园大街(河阳路至隆兴路段)道路东西两侧绿化带的改造提升,面积约3 483 m2。

项目主要绿化形式为道路绿化带施工及公园绿化建设,其中道路绿化主要集中在侧分带及中央隔离带内,栽种形式为移栽大规格苗木替换原有长势不好的苗木。施工范围内绿化苗木品种丰富,栽植有法桐、白蜡、国槐、紫叶李、紫薇等植株40余种。

2 工程重、难点

2.1 土壤不符合种植要求

中央隔离带及侧分带宽度较小,且道路基层经过灰土处理,故种植范围内土壤酸碱度不适宜苗木生长。

同时,常规施肥主要为土壤表层施肥,肥料渗透慢,不能快速、直接到达苗木根部,土壤改良效果较差。

种植区域土质多为路基填筑成形,硬质覆盖较多,透气性较差,土壤板结严重,从而造成根系发育差,不利于树木生长。

2.2 苗木反季节施工需水量大,但灌溉用水资源匮乏

由于工期限制,苗木种植季节为夏季,均为反季节施工,同时由于其造景需求,苗木均为全冠移栽,蒸腾作用十分剧烈,使苗木在栽植后的养护,尤其是浇灌要求极高。

苗木种植主要分布在既有侧分带内,无法破开既有路面布设给水管道,同时雨水通过地表径流及雨水收集系统排走,不能被绿地吸收,致使苗木在栽植初期存在根部缺水现象。

上述现场存在的诸多不利因素,造成了大型新栽植苗木出现缺水、缺肥及土质不达标的情况,导致苗木大量死亡或长势不旺盛。

2.3 苗木未经驯化

由于造景需求,苗木规格较大,部分苗木为特选山苗,未经本地苗圃驯化或驯化时间较短,苗木本身对当地土壤不适应,成活率较圃苗低,故对栽植条件和栽植技术要求更苛刻。

3 施工工艺流程

3.1 技术总体思路

受到现场多种不利因素的限制,苗木成活率仅维持在60%左右,且行道树苗木均为特选大规格树种,补种成本很高。

针对该情况,选用改良肥墒井配合环形灌水器,形成空气及水、肥通路,对苗木栽植土壤的透气性进行改良;同时通过肥墒井改良传统的施肥及浇水方式,大大提高苗木受肥、受水效率;并且该装置具备一定的雨水收集能力,在浇灌条件较差时,可在短时间内满足苗木成活用水要求,从而在根本上提高类似工况下的苗木栽植成活率。

3.2 技术线路

技术线路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技术线路流程示意

3.3 关键技术特点及创新点

本设备对透气管进行改良,将常规PE管道变为HDPE打孔花管,如图2所示。

图2 HDPE打孔花管

由常规的单点竖向通路变为多点环向通路,并根据栽植苗木的土台/土球规格设置单层或双层灌水器。水、肥及空气可通过花管上的预留孔均匀地到达根部,提高浇水、施肥及通气效果。

同时,优化肥墒井结构材料,将常规使用的软式透水管变更为φ100 mm硬质塑料井身,并添加大粒径陶粒,保证在透水、通气的前提下,尽可能提升井身强度,防止植物生长时破坏井身;为了防止肥墒井内堵塞,在内部设置土工织物反滤层。最后将灌水器与肥墒井相连接,形成根部至地表的竖向通路,使施加的水、肥直达根部(图3)。

图3 肥墒井节点示意

3.4 具体实施方法

3.4.1 开挖树穴

按照树木移栽土球/土台规格开挖树穴,树穴要比土球/土台直径大30 cm以上,深度比土球深30 cm以上,以利于栽树时调整树的姿态及安装灌水器。

3.4.2 安装根部灌水器

根据土球/土台规格及埋置深度,确定灌水器层数,当深度超过1.2 m时,在距离树穴底部0.2 m处、树穴中部分别设置1组灌水器;当深度小于1 m时,在距离底部0.2 m处设置单层灌水器。灌水器采用4根φ63 mm打孔花管,首尾相接(不焊接),在底部设置10 cm砂垫层,并在接头位置设置明显记号引至地表。

3.4.3 苗木栽植

苗木运到工地后,应随到随栽。最好在阴天或傍晚进行,移植前后,针对性地喷施抗蒸腾剂,控制树体水分蒸腾。

利用汽车吊配合人工,对树体进行调整,端正位置,确立最佳观赏面和土球深度。待树体调整完毕,去掉土球包装物,以利于根系恢复、生长,之后由人工回填种植土至地表。

3.4.4 肥墒井打孔

回填并适当夯实后,由人工按照预先标注的记号使用打孔机开孔径为110 mm,深不小于灌水器底面的垂直孔洞(图4)。

图4 肥墒井打孔

3.4.5 肥墒井安装

将肥墒井侧壁按照灌水器位置进行开洞,将花管引入肥墒井内,并在接头位置使用发泡剂进行封堵。安装时,肥墒井要略高于成活后地面5~10 mm。井身安装完毕后用少量土将井身与土体之间填充密实(图5)。

图5 井筒安装

3.4.6 井内填料

井内壁设置一层土工织物作为反滤层,防止泥沙堵塞肥墒井,之后在井身内壁添加粒径为20~30 mm的陶粒,填装陶粒时,尽可能散放,无须压实。最后将水溶性肥料均匀地撒布在陶粒上。

4 实施效果

通过将肥墒井及灌水器改良及组合,从根本上改变了树木的施肥及浇水方式,大大改善了苗木根部的透气环境,并对地表径流水有一定的收集利用作用,改善了反季节施工根系周围的水环境,使其在苗木保活方面有着突出的优势,具体优势如表1所示。

表1 设备使用效果对比

通过该装置的使用,每棵树的树穴内埋1套该设备,可增大透气面积1.64倍:浇灌时增大存水体积1.3倍;水压增大15~20倍,使反季节行道树(尤其是对节白蜡、造型紫薇等名贵苗木)栽植的成活率由原来不足60%提升至90%以上,大幅度提高了成活率,极大地降低了补种的成本。

5 结语

本装置在无法布设喷灌或微喷的分隔带苗木栽植上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大幅度提高了苗木的成活率。同时通过项目内的推广,不仅方便施肥也方便用药,将杀虫剂或根系防腐剂按合理比例加入浇灌的水中,也能快速直达根系周围,疗效快,减少对土壤的侵害。综上所述,该设备能显著提高浇灌用水匮乏区域的种植成活率,同时方便施肥、杀虫。

猜你喜欢
树穴井身土球
以无锡为例简析行道树树穴处理方式及应用
北方大规格雪松移植技术要点
东海井身结构优化与钻井提速技术
神府致密气区块井身结构优化研究与应用
以无锡为例简析行道树树穴处理方式及应用
树木移栽装卸及运输技巧
挖树穴的那些事儿
浅探城镇绿化移栽大树技术
密植苹果园间伐树穴的土壤消毒技术
基于安全风险评价的深探井井身结构设计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