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封考卷是从何时开始的

2021-02-24 03:52
百科知识 2021年2期
关键词:宋真宗副本考官

弥封考卷是从何时开始的

为了防止考试阅卷录取中的弊端,人们多采用弥封考卷的办法。这种方法古已有之。我国唐代开科取士,最初试卷上有举人的姓名、籍贯,能靠特权录取。武则天曾下令用纸糊上举人姓名,但没有形成制度。考卷弥封制度始于宋。根据《宋史》,宋太宗淳化年间采用监丞陈靖的建议,推行“糊名考校”法。糊住考生姓名、乡贯,决定录取卷后,才拆弥封,以“革考官窝私之弊”。从999年到1033年,礼部和乡试都采用弥封,在交卷后弥封卷首。不过从字体上,或许还能辨认。因此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设誊录院,由书吏抄试卷副本,评阅副本。根据《宋会要》记载,当时为防止亲戚关系舞弊,宋真宗曾下诏“别头试”,就是让与考试官有亲戚关系的考生“移试别头”,换一个考区避嫌疑。当时还有让负责的考官暂不回家,用“锁宿贡院”等措施“杜绝请托”。

吃肉为什么又叫“打牙祭”

吃肉为什么叫“打牙祭”呢?首先得从“祭”字讲起。祭,就是祭奠、祭祀。过去人们在逢年过节时总要特别想法子弄点好吃的。那時候,所谓好吃的就是吃点猪肉。有好吃的首先当然要想到祖先,要先献给祖先—祭祀。由于祭祀只是个仪式,所以只切一小块肉放在神龛面前,表示一下而已。祭了祖先之后便“祭”自己的牙齿,于是便有了“打牙祭”之说。“打牙祭”还有一层意思,切一小块肉祭祀这种仪式,一年也就那么几回;而那时能吃上一点儿肉的机会也就那么几回,所以凡有机会吃肉,统统被戏称为“打牙祭”。

“师范”一词出现在何时

“师”的名称,在夏、商、周时就有了。而“师”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甲骨文中有“文师”之称。以后,西汉的董仲舒使用“师”,司马迁使用“师表”一词,他们都着重在“师”的表率作用这点上。西汉末年,杨雄在言论集《法言》中说:“师者,人之模范也。”他第一次将“师”和“范”联系起来看,明确强调了教师所负有塑造教育对象的重大责任。《后汉书·赵壹传》报皇甫规书:“君学成师范,缙绅归慕。”《文心雕龙·才略评》云:“相如好书,师范屈宋。”此时,“师范”已作为一个词组而出现了。

猜你喜欢
宋真宗副本考官
今天我是“小考官”
王旦的气量
面向流媒体基于蚁群的副本选择算法①
宋真宗年间曹玮筑“山外四寨”考论
副本放置中的更新策略及算法*
如何看待宋真宗时期“相权强化”的现象
考驾照
宋真宗遭遇“大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