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作文“脱胎换骨”

2021-02-24 08:00刘文庆
求学·理科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书信体题目文章

刘文庆

高考作文一直是当下语文学习中的难点。对学生来说,对生活真相的远离和对个人情感的克制,使得他们很难细致地表述自己的情感变化。另外,语文课上学到的知识很难被学生当成有用的例子,学生难以把课本知识转换成自己的做题技能。那么,如何使作文“脱胎换骨”?我们借一道作文题进行详细分析。

作文题目如下:

评改试卷时,常常会听到数理化等科目的老师向语文老师抱怨:“学生连题目都读不懂!审题不会‘咬文嚼字怎么会做题?”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中流砥柱钟南山院士近日与大家分享学习体会:“学好语文最关键,学好语文才能对事情进行分析,进行综合和总结。”

最近,由武汉发布的32张抗疫感恩海报获得了无数点赞。“下个烟花三月,一同登楼望春风”“八闽来助,江城有福”……32处美景,配上32句各具特色的美言,让人觉得美好又充满希望。

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回应美方诋毁中方的抗疫努力:“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此话为孟子所言,意为做事不成功,就要从自身找原因。大批网友纷纷赞其“驳得好”的同时也感慨:“不学好国学知识,中国话你都听不懂!”

学生小陈经常在班上宣扬语文学习无用论,作为小陈的同学,读了上述材料,你对语文学习有何感想?请你写一篇驳论文来反驳小陈。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切合身份,贴合情境;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材料分析

拿到题目,我们首先进行材料分析。作文材料共有四个,第一个谈学习语文对其他学科的影响,突出语文在求学阶段的重要作用,简而言之就是其工具性;第二个借钟南山院士的话说明在实际工作中语文的重要性,他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诉我们语文的普适性;第三个从审美的角度重点强调语文可以让人觉得生活美好又充满希望;最后一个强调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语文素养的重要性。这四个材料都是从正面来证明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可以作为反驳的起点论据。

引导语部分指向性非常明确,学生小陈“经常”表明频率,“在班上”点明场合,“宣扬语文学习无用论”是观点论断,写作者要反驳小陈的观点,阐述自己对语文学习的感想。

写作思路分析

本文的写作思路比较清晰,就是要求正面反驳小陈的观点,进而论证学习语文的重要性。但要注意,因为是同学关系,反驳要有理有据,不能脱离身份限定。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可以采用普通的议论文格式进行,也可以采用实用文的样式进行,比如书信。

学生作文点拨

1.精当的题目是一篇作文取得高分的前提

论语文

——致小陈同学的一封信

(1)问题:题目过大,有偏题之嫌

“语文”一词的范围很大,加上一个动词“论”,虽然构成一个很明确的动宾结构,表意也很清晰,但是因为宾语的外延过大,导致这个题目和材料的重心不一致。对阅卷者来说,这样的题目使得他们很难一下子抓住作者写作的中心,会影响他们后面的评判。

(2)建议:巧拟题目,紧扣材料

首先,要明确材料的核心词语和观点立场。本材料的核心词语是“语文学习”,出题者的立场是“语文学习有用”,所以设置题目时,就得紧紧扣住材料。

其次,题目最好能体现文章的总观点。对议论文来说,如果采用直接表述观点型的题目,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正面立论和反面立论。针对这个题目,可以拟“学好语文会怎样”和“学不好语文会怎样”两种。

最后,借助学过的课文拟定题目。巧借课本可以使题目脱颖而出,在这里主要借助于新修订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课本。必修一第六单元的课文,从文体上属于议论文的范畴,可以借鉴。比如《反对党八股》这一篇,题目和《论语文》同属于动宾结构短语,但是前者明确了文章的重心,是“党八股”,而不是“党”。换句话说,考场作文因为写作时间和字数的局限,在题目的设置上需要小而精确,从“小切口”谈“大问题”。其实可以借鉴的除了这类议论文,其他文体的题目同样值得我们借鉴,比如《“探界者”钟扬》《荷塘月色》《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等,从中我们会发现,文章的题目一定是文章内容的缩写,尤其考场作文要特别注意这一点。

本篇作文可以拟定的题目有很多,简单举几个例子:《乘语文之帆,启人生之航》《学好语文,为国发声》《人生的行囊中怎能少了語文》《以语文为剑,砥砺人生》《探索世界,从学好语文开始》,这些是从正面立题;《掀开“语文学习无用论”的面纱》《不学语文,何以走天下》《勿以学好语文为小事》《莫把语文学习当儿戏》,这些则是从反面立题。

2.有吸引人读下去的开头——凤头很重要

小陈:

你好!我是李明。

现在,总是有些人对语文有偏见,网上经常流行这样一句话:只要学好数理化,就能走遍天下。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我们也会抱怨:哎,语文太难了,每天都让我们赏析古诗文,可是只要学会认字,出门不至于找不到厕所不就好了吗?我们对待语文的态度和看法总是消极的,可是学习语文真的没有用处吗?我的回答当然是不对,学习语文大有用处。

(1)问题:文体特征不明显,立论起点有点低

本文采用书信体写作值得肯定,它不同于常见的议论文形式,这可以为考生赢得多得一点分的机会。但是不同的文体有着其独特的要求,书信内容的逻辑容易被忽视。就如上面这个开头,有称呼也有自我介绍,但是写信的缘由这一点却不明确,针对性不强。作文的提示语很明确:“学生小陈经常在班上宣扬语文学习无用论,作为小陈的同学,读了上述材料,你对语文学习有何感想?请你写一篇驳论文来反驳小陈。”显然本篇文章的这一段没有很好地处理这个问题。同样,结尾也需要有符合书信的内容,比如总结自己的想法,提出展望,最后表达祝愿,等等。

本段立论起点低,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其表述不准确。材料内容为小陈经常发表语文学习无用的看法,“我”要明确进行反驳,可是在这一段的表述里有“我们”,显然和“我”有冲突。另外,文中说学习语文难,提出只要认识基本的字,能准确找到厕所就行,很显然这和生活常识有悖,辨识厕所不认识字也可,因为有图示,再说学习语文难道仅仅是为了认识字吗?

(2)建议:熟练掌握各种实用类文体,为考场作文锦上添花

书信体是一种很实用的文体,近年来在高考试题中多次被考过。比如2020年新课标全国卷Ⅲ,要求学生以毕业生的身份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并且要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Ⅱ,写作方向有五个,其中第二、第三、第五都是要求写信,分别是给家人、同学写信以及给“百年中国功勋人物”写国庆慰问信;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Ⅰ的作文是写给2035年18岁的那代人,也是对书信体作文的考查;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Ⅰ要求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书信体也是很好的选择。最近几年,高考试卷或者直接要求书信体写作,或者暗含了可以选择书信体写作的条件,演讲稿、发言稿等实用类文体也屡次出现在高考作文中,这说明当下对实用类文体非常重视。所以学生应该从书信体入手,掌握它的外在硬性格式和内在逻辑要求,实现它的应用价值。

3.文章主体——猪肚要丰满而深刻

这不,随着近年来高考语文改革和教育部的一再下令,我们都通过眼睛看到语文占有的比重大大上升,就连各科任课老师都感叹:“学习语文真是太重要了,要不然这半面试卷的题目都看不懂,找不到关键信息。”是啊,现在考试,并不是考你这门课学习有多么透彻,而是考你是否读懂了题目,是否能够答题答到点子上。所以,学习语文并不只是让我们会考试,它还能增强我们的理解能力和挑选关键信息的能力。

还有,学习语文可以帮助我们提升归纳和总结的能力。今年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备受关注的钟南山院士也提到了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和关键性。不仅如此,武汉也因为对32张抗疫感恩海报配上了独具特色的语言而吸引了网友,获得了无数网友的点赞。可见,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我们的生活也需要语文来为其增光添彩。

所以,学习语文不仅仅是为了让你在和别人交谈时,不至于显得很白痴,而且还能让你把学到的东西应用于生活,当有人做错了事还固执己见,与你大吵,你就可以用有力但不失礼貌的语句来攻击他。在这个方面,外交部发言人就表现得淋漓尽致。说到这里,你还觉得语文学习无用吗?

(1)问题:面面俱到,中心不突出,论证不深刻

这篇作文的主体部分将题目中涉及的四个材料依次列出,平均用力,但是这样容易导致中心不突出、主体部分论证较浅等问题。以第一段为例,文章从当前教育改革对语文的重视引到其他学科老师对语文重要性的感慨,但接下来的分析仅仅局限于语文学科在读题方面的作用,最后得出学习语文是为了“增强我们的理解能力和挑选关键信息的能力”,就事论事,没有思维的拓展,也就没有深入的分析议论。同时“我们都通过眼睛看到语文”这样的表述显然有语病,书信的交流功能也未能很好地体现。

同理,第三段谈到语文的作用在于平时和别人交流时可以“用有力但却不失礼貌的语句来攻击他”,这样的表述在价值观方面本身就有问题,语文的作用被狭隘化、刻板化。运用铿锵有力的话回击对方充分展现了我们的大国风范和不容欺凌的威严,而不是所谓的“攻击对方”。

(2)建议:取其中一部分作重点突破,要说深说透

高考要求考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一篇高质量的考场作文,作文内容就难以做到面面俱到、平均用力,更何况阅卷标准中对此有明确的要求,即做到中心突出、逻辑严密、有创意,所以考生只需选择其中一两个方面展开就行。作为主体部分,可以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几个方面去思考,再结合不同的题目要求展开。就本文来说,要反驳小陈同学,首先得明确为什么他会认为学习语文无用,表面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当然,在这之前可以先界定一下“语文”和“有用”,为后面的例证搭建好平台。完成前面的铺垫之后,继续反驳的最佳方式就是选取历史上或当今靠语文学习成功实现个人目标的经典案例,当然,这里的“成功”也不能单一界定为功成名就,精神层面的解脱和自我满足也是不容忽视的。如果重点分析拓展第三个材料中蕴含的“学好语文的作用”这一主题,则可以选取留名青史的文官武将,比如屈原、司马迁、曹操、文天祥、苏轼、辛弃疾、李清照、岳飞、曹雪芹等,而近现代的文人更多,鲁迅、郁達夫、费孝通、毛泽东、钟扬等,这些典型例子都可以从我们的课本中找到。

选取课本中的素材可以改变之前学生认为课本知识无大用的观点,同时,“说深说透”的问题也可以借助课本来解决。以鲁迅的《拿来主义》和黑塞的《读书:目的和前提》为例,《拿来主义》主要解决的是在国民党政权之下,如何科学地继承文化遗产的问题。为了阐明这个问题,他以一个得到一所大宅子的穷青年为喻,先否定几种不当的处理方法,然后提出“占有和挑选”的解决方案,针对这个方案再分别论证其合理性。这样就把一个很抽象复杂的问题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述出来,逻辑十分严密。《读书:目的和前提》写作思路也很清晰,我们可以重点关注其语句间的逻辑关系。文中恰当地使用关联词语增强了上下句之间的联系,用转折关系的句子突出后面的重点内容,另还有随处可见的哲理性语句等,这些都为文章增色不少。

4.升华部分需要一个简洁有力的豹尾

综上所述,我们都看到了学习语文的好处。语文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运用,无论我们身处何方,无论何时,我们都需要语文,我们通过说来表达我们内心的情感,通过写来抒发我们的观点。语文,这把打开世界大门的钥匙,怎么能用“无用”二字来形容呢!语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语文考试取得好成绩!

你的同学:李明

2020年12月5日

(1)问题:书信体的内容逻辑要符合交流常规,在分析文章开头时已经讲过,在此不再赘述。

(2)建议:在完成了主体部分的驳论之后,这里继续回到单纯的同学关系中,谈在当下和未来的学习中重视语文学习的好处,也可以制造再次交流的机会。

学生作文修改点评

人生的行囊中怎能少了语文

——给陈同学的一封信

亲爱的陈同学:

你好!我是李明。我们同窗两载,在教室里、走廊里、操场上,还有校外的很多角落,都曾留下我们的身影。我们之间有过激烈的争论,也有过推心置腹的深聊,但用書信的形式和你交流这是第一次。(从日常的友好关系入手,便于缓和气氛,使收信人有兴趣读下去)今天就你最近在班上宣扬的语文学习无用论,我借用英国女作家伊夫林·比阿特丽斯·霍尔在《伏尔泰的朋友们》中的名言“我不同意你的说法,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想和你进行一次不一样的交流。(明确表明自己的态度)

你(体现书信的交流意识,下文的“陈同学”同上)说,学习语文无用。诚然,生活中或许存在一些现象会让我们得出学习语文无用的结论,(让步论证,是为了引出下文的原因探究)但是我认为那是因为没有界定好“语文”和“无用”的概念。(明确概念,有的放矢)“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通过听说读写思的训练,我们获得和世界沟通的能力,但是如果仅仅把语文当作一门识字造句的课,势必会得出语文学习无用论,甚至还可以延伸出学习无用论。何为“无用”?陈同学,是不能带给人们丰盈的物质财富,还是无法跟上现代迅猛发展的高科技?(使用关联词语,借鉴《读书:目的和前提》)看似有用的可能正是那无用的,而被认为无用的反而可能正是那最有用的。

语文好像真的无用,它风花雪月,和当下没有直接的联系。可是我们看到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每年人均阅读量却在增加。放眼世界,创造了无数财富的犹太民族引以为豪的成功秘诀大概要从他们对阅读的重视开始寻找;德国的制造业全世界闻名也和他们一直保持的阅读习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些阅读不正是语文的基本素养吗?(用事实进一步反驳语文学习无用论)

陈同学,读到这里,你还觉得语文学习无用吗?假如语文学习无用,医学出身的抗疫英雄钟南山院士为何在耄耋之年仍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要努力学好语文、重视语文?假如语文学习无用,今年三月份收到日本寄来的写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的抗疫物资时我们为何会被深深打动?假如语文学习无用,当耿爽用孟子的“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怒怼美国对我国抗疫努力的质疑时谁不为之叫好?(运用假设论证,继续反驳陈同学;运用排比句,增强气势;运用疑问句,增强同理心)

从浅的层面讲,语文作为工具性学科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其他高考科目,帮助我们借助高考实现人生的小目标;往深的层面讲,语文学习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人生巅峰不迷茫、不自大,在生命低谷不自卑、不放弃。(由浅入深分析学好语文的作用)这样来说,我们人生的行囊里怎能少了语文呢?还记得易卜生那句话吗?“我没有成功,也没有失败,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我没有尽力,也没有放弃,我只是做了我能做的。越是坚强,越要学会在泥泞的路上爬行,一切只是开始,最后,从逆境中寻找光明,从顺境中寻找阴影。”(理论论证)没有文学的滋养,他又怎能给我们留下如此振聋发聩的精神养料呢?同样,我们在课本中学到的屈原、苏轼、辛弃疾,还有最近的钟扬:他们或多或少都借助语文的力量,或从人生低谷走出,为自己的人生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或让自己的事业登上巅峰,进行生命的多边缘探界。(结合所学的课本举例论证,有理有据)

亲爱的陈同学,相信你读到这里,我的逆耳忠言也应该走进你的内心了吧。(回归友好的同学关系,循循善诱)我似乎能明白你此刻的心情,因为社会的某些偏见,因为身边某些朋友的影响,让你对语文产生了这样的误会,但是这不影响你在我心中的形象:你还是那个勤奋好学的你,你还是那个不服输不低头的你,你还是那个为了理想愿意拼搏的你。距离高考还有一年时间,让我们一起携手,把语文放进人生的行囊,走入更美好的未来。期待你的回信。(紧扣书信体的特点)

金榜题名,勇夺桂冠!

你的同学:李明

2020年12月5日

总体点评

修改后的文章,不管是文章思路、论证方法,还是语言表达,都和之前有很大不同。在文章思路方面,思路更加清晰了。开头直接反驳小陈的观点,界定“语文”“有用”的概念,从假如语文学习无用入手,一层层反驳,揭示这一错误观点产生的原因和危害,进而得出学习语文有用的观点。文章的开头结尾也紧扣书信体的要求,娓娓道来,让人读起来不至于压抑,便于小陈接受劝解。文章论证方法灵活多变,举例论证、理论论证、假设论证等更替出现;语言上也是严谨不呆板,排比句、对偶句、反问句、设问句等使文章深入浅出,铿锵有力。总而言之,经过修改,这是一篇质量上乘的考场之作,而这种改变我们都可以从平时的课本中找到对应点。相信经过这样一种训练,一定能调动同学们上课的积极性,找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使作文“脱胎换骨”。

猜你喜欢
书信体题目文章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浅析《少年维特之烦恼》维特之死悲剧性根源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书信体小说的文体特征
追根求源
未成曲调先有情妙用书信创美文
你的情绪够稳定吗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
腹中两次取出金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