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非遗传统工艺资源概况及特点探析

2021-02-25 22:34王申
客联 2021年12期
关键词:特点资源

王申

摘 要:本文首先对聊城具有代表性的传统非遗技艺进行了梳理,例如:东昌府雕刻葫芦、东昌府木版年画等,并对其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特色进行了总结,为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聊城非遗;资源;特点

聊城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拥有众多的民族文化和艺术,具有源远流长的民族特色。

一、聊城非遗传统工艺资源概况

1、东昌府雕刻葫芦

聊城蝈蝈葫芦雕刻工艺,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材料、丰富的内涵、科学的设计。它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而且可以被当作一种精美的工艺品来欣赏。其粗犷、豪放的雕工手法,散发着别样的艺术魅力。葫芦雕刻图案中有大量的民间传说,反映出鲁西浓厚的地方特色,深受百姓喜爱,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葫芦起源于印度,广泛种植于中国。葫芦雕琢技艺在南方和南方都有,但在聊城却是更有名、更具特色的。聊城是昔日京杭大运河上的九大商埠之一,曾经是商贾聚居、鼎盛一时,蝈蝈葫芦曾经是运河两岸农民生产的主要产品,至今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了。历经数代人的努力与创新,前后经历三个较为显著的发展时期。粗花雕刻工艺,大约在三四百年前。其主要作品有花葫芦、片花、鸟、鱼、虫、花等,尾部有开口,制作工艺简单。“狮子滚绣球”,“松树花篮”,“打鱼”,“读书”,“耕田”,等等。清末民国时期,聊城民间流行饲养蝈蝈,而葫芦雕琢技艺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在选料、着色和刀法上,聊城的葫芦雕刻技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八仙过海”,“武松打虎”,“水浒人物”,“聊城传说”等方面的运用,使得聊城的葫芦雕刻艺术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聊城蝈蝈葫芦的用料很多,有扁圆形葫芦、牙牙葫芦、瓢瓜葫芦等,也有专门制作的锥形葫芦、捆扎葫芦等。栽培技术简便,在棉田、田间均可播种,每亩可摘葫芦4000多个。在处理过程中,把熟白的毛坯放在平底锅里,再进行发酵,在容器中撞掉的青皮,晾干,使其色泽发黄。主要的刀具有刻刀,刺针,钻,弓锯等。聊城葫芦中最精致的是细葫芦,其造型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为主。不仅可以用来饲养蝈蝈,还可以作为一件工艺品,作为一件贵重的礼物送给客人。工匠以独特的工艺,因形而雕,精细描绘,栩栩如生,宛如工笔画般清晰可爱。还有一种非常流行的葫芦,雕刻的是花、鸟、鱼、虫等。“花葫芦”则以简洁夸张的手法,活灵活现,颇具泼墨之风。

近500年的聊城蝈蝈葫芦,在聊城工艺美术工作者和民间工匠的共同努力下,在继承传统工艺技术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改平刻为透雕,从平面到立体,不断突破,不断创新,形成多种独特的工艺,提高了葫芦的传声性能。在内容题材方面,则更为丰富,可将地方名胜、民俗风情、民间故事、婚嫁礼俗等纳入其中,使其总体的美学效果与艺术价值得到了提高。因其造型别致、雅俗共赏,不但畅销国内,还出口日本和东南亚等地。

2、东昌府木版画

聊城东昌府木版年画和潍坊杨家埠年画是中国民间美术的瑰宝,是山东传统木版年画的两大系统。

年画,顾名思义,就是在中国农历新年的时候,贴挂在墙上的画。在古代,每逢过年,人们会在家里、卧室里、窗户上、门上、炉子上、院子里的祭坛上,都会挂上一幅崭新的年画,这是为了营造喜庆的气氛,也是为了向上天祈祷,祈求上天保佑他们,消除灾难和灾难。

东昌府木版年画最早出现在唐朝,最初是以门神为代表的。明清之际,山西商人在阳谷县张秋镇设立了三个画店,主要经营年画和门神。之后,刘振升画坊搬到了东关清孝街,这家画铺生意兴隆。随着商业的繁荣,类似的行业也随之出现,有些是从外地迁到聊城,有些则是在其他地方做起了生意。那时候,大部分的画铺主要经营色纸和贴纸,只有到了过年的时候,才开始经营年画。其产品产地在寿张,阳谷,聊城,堂邑,莘县等二十余个乡镇和村庄。到了清朝末期,东昌府清孝街和铁塔寺一带,已有二十余家作坊,“羲盛恒”,“同顺和”,“同兴昌”三大作坊,资本雄厚,经营范围广泛,拥有大量的制版,常年不间断地生产。由于物美价廉,又位于京杭运河两岸,交通十分方便,来自全国各地的商贾都会来这里订货,有些商人会按照本地习俗,把事先准备好的图样交给刻版师傅印制,生意很好。东昌府的年画主要销往鲁西,鲁南,鲁北各县,泰安,济南,潍县,山西,河南,东北。东昌府的木版年画在民国时期达到了全盛时期。

东昌府的木版年画和门神画融合在一起,不仅体现了年画的艺术特色,还发挥了门神的功能。构图简练,人物鲜明,刻画夸张,具有很强的整体性;人物的眼睛细长,鼻子瘦窄,形象饱满而朴实;颜色鲜明,反差很大。它的绘画线条简洁明快。题材广泛,有耕作图、渔家乐、戏曲故事、民间传说、福禄吉祥物等。“天仙配”,“武松打虎”,“钟馗”等古代神话、民间传说和历史人物,以及“双喜临门”“麒麟送子”等吉祥吉祥的题材。聊城的年画都是用木版印刷,以红、黄、灰、青、黑为基本色调,整体色彩鲜艳,装饰效果好。人物脸部不使用颜色,使得这个形象显得更加突出和显眼。

另外还有冠县郎庄面塑,聊城剪纸艺术,聊城牛筋腰带制作,沙镇云灯制作工艺,东昌陶器制作工艺,东昌运河毛笔制作工艺,马官屯泥人制作工艺,冠县宝德葫芦制作工艺,茌平黑陶制作工艺,东昌澄泥制品技艺等各级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聊城非遗传统工艺特色

聊城的传统民间技艺经过漫长的发展,已形成了自身的特色。

第一,资源的集体性。聊城民间手工艺是由地方社会集体创造,经过一代代人的共同生活而逐渐形成的,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情感、人生价值观。它的最后结果是一个团体而不是某个具体的人。

第二个资源的动态性。聊城民间手工艺的物质和文化资源是有形的,可以通过商标或所有权等方式加以保护,但作为一门技术,多数为口头传承,没有文字记载,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传承、变异或消失,不确定性较大,又有动态的特点,因此保护起来很困难。

第三,资源的脆弱性。聊城非遗民间手工艺资源大部分都是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集体智慧的结晶,不是短期内能形成的,因此,在保存的过程中,如果受到了损害,将很难复原。物质文化遗产一旦被毁,即便模仿的再逼真,也失去了其文化的真实性;而一旦被摧毁,就会对一个国家、一个族群的生存空间和生活态度产生重大影响。

第四,时间的不确定性。聊城非遗民间手工艺生产的历史悠久,代代传承、不断发展,每个历史节点既是传承的时代,又是再创造的时代,因此难以确定保护期的起始与结束。

第五,可再生资源的特性。在发展文化产业的今天,并不是一切文化资源都能进行产业转换;而文化产业使用的文化资源,也不是使用一部分就减少一部分,而在文化产业发展中,要重视创新,文化资源具有可重复利用的特点,通过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使其成为可循环使用的再生资源,只有经过开发的产品,才能成为独一无二的。

这些都是聊城非遗民间手工艺资源所呈现的特征,也是大部分非遗民间手工艺所具备的特征,为当地民间文化资源产业化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只有在尊重其特殊性的前提下,才能發挥更大的经济社会效力,从而使其真正得到保护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潘鲁生.抢救民艺[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6

[2]聊城地区二轻工业公司轻志办公室.聊城地区二轻工业志(第一稿)[M].1987

[3]张宪昌.东昌府木版年画 [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特点资源
外卖房等
我给资源分分类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资源回收
高中生道德价值观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两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