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希望 仰望阳光

2021-02-25 13:21
神州学人 2021年2期
关键词:留英学子抗疫

图|图虫创意

每逢庚子,似乎总有大事发生。2020年我们共同见证和经历的历史,一卷书怕是记载不完。

谁也不曾想到,这场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竟然持续了这么久。

这一年里,我们听了太多焦急牵挂的叮咛,我们看了太多生死离别的泪水,我们书写着各国大道不孤命运与共的篇章,我们传递着彼此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力量,我们感佩于医者白衣为甲大义逆行的勇气,我们期待着人们自由呼吸热情拥抱的时光。

犹记得鼠年新春时,身在英国的我们还在为国内防疫抗疫筹集物资。大批留英学子、爱国华侨和友华人士闻风而动,夜以继日,不辞辛苦地研究医用口罩、护目镜、防护服的规格型号,丝毫不输钻研学问的劲头。驻英使馆统筹全局,全英各界发声助力,在英中资物流公司、航空公司大开绿灯,争分夺秒,为的就是以最快的速度将符合要求的各类物资送到国内抗疫一线医护人员手中。

在彼时国内医用物资紧缺的情况下,我们与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人们一道,为守护身在祖国的我们的亲人朋友们,拼尽了全力。

此后,正如全世界看到的,2020年2月23日,英国通报了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8个月零8天后,10月31日,英国共有100万人确诊感染新冠病毒。49天后,这一数字变成了200万,而21天后的2021年1月9日,英国确诊人数已逾300万。

此间,各国防疫规定反复调整,跨国航班屡屡受限,学校被迫关闭,城市归于静止,留英学子们回家的路,显得那么漫长而艰难。

想来,每一个故事都有两面。留学人员的父母家人万分担忧,盼着孩子早日回国,然而我们也听到一些杂音,责备归家的学子带回了病毒,言语间的刻薄令人心寒。我猜想,“键盘侠”们不曾看到,有的学生为了帮助国内抗疫,克服语言不通、专业不同、物价哄抬、反复退单的困难,抢购物资运送回国。甚至有学生不顾路途中可能感染病毒的风险,自掏腰包从英国紧急赶往法国、比利时寻找物资,又连夜清点查验大批货物,40多个小时不眠不休,只是为了用有限的资金买到更多合规的医用物资。因为在那段时间里,医用口罩、防护服的价格不断飙升,“时间就是金钱”这句话在那一刻竟是如此真实。他们未必知道,有的学生为了守护国内的抗疫成果,坚决退掉了早就订好的回国机票,留守英国继续完成学业。他们或许也很难想象,曾经有一段时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最早在中国暴发的缘故,在英中国学生遭遇了当地人的歧视甚至暴力对待,生命都受到威胁……而大多数回国的学子,只是因为他们的学业已经完成,选择回到祖国进入人生的下一阶段,为国家建设发光发热。而以上等等,还不是我看到的全部。

我看到,疫情刚一暴发,在英中国留学人员就建了300多个“守望互助微信群”,分享信息,互通有无,为感染新冠病毒的同学送药,帮助他们采购生活用品,共渡难关;我看到,去年3月下旬祖国为留英学子送来第一批“健康包”防疫物资时,2500多名学生不顾自身安危,挺身而出,为当时仍然身在英国的10万余名中国留学人员一一送上保障与安心;我看到,各个中国学生学者社团绞尽脑汁组织活动,邀请专家作讲座,普及新冠病毒防护知识,约着小伙伴们线上K歌、比拼厨艺、抱团取暖,消除寂寞与不安;我看到的,是留英学子的奋发有为,是时代后浪的坚韧顽强,是求学同窗的善良友爱,是当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我还看到,我的同事们全都坚守在英国。一方面,人员全部在岗,手机24小时开机,随时响应各种需求,不落下一个学生;另一方面,主动搭建线上医疗援助平台,帮助困难学生搭乘包机回国,想方设法为留英学子排忧解难。我清楚地记得,去年3月6日下午4时,我的同事王婷接到一位国内家长的紧急求助电话,称在萨塞克斯大学就读的女儿在视频通话时口吐白沫,断了联系。我们迅速成立救治小组,拜托该校中国学联时任主席张元昇前去查看。他赶紧放下手头的事,先是凭借家长对孩子住所环境的描述找到公寓,又经过与警方、校方、医院的反复沟通,成功将昏迷倒地的学生送往医院。为了不让其他同学一起承担被感染的风险,他默默戴上口罩,装好消毒液,独自一人陪同病患去了医院,帮助医生联络家长,翻译患病同学的既往健康状况、过敏史……直到第二天凌晨两点,医生从抢救室走出来,告诉他“病人情况基本稳定,已无生命危险,如果再晚送来几分钟,可能就救不回来了”。他又向我们及患者家长报告情况,近凌晨3点才拖着疲惫饥饿的身体回到自己的住所。而这生死时速的近12个小时,王婷也是一刻未曾歇息,丝毫不敢懈怠。她一方面指导张元昇迅速反应,救助学生,另一方面始终与家长保持联系,安抚情绪,同时还积极协助联络各方,安排学生家长来英的相关事宜……过去的这一年,我们就是在这种高度紧张、时刻警惕中度过的。对身在国内的家人朋友,我们向来只报平安,不谈辛苦。若问我们想家吗?我们当然想。可是若问我们想回家吗,我们不敢想。国内得之不易的抗疫成果需要我们守卫,留守英国的中国学生需要我们守护,我们不能走!

这一年里,我和我的同事们只能通过视频或电话和家人们联络感情,没有一个人离开过工作岗位。而我们,又何尝不是谁的父母、子女、爱人呢?

2021年1月1日快到的时候,我问在武汉的10岁儿子想要什么新年礼物。他说,妈妈你能回来看我吗?我很抱歉地说,暂时还不能。他问我为什么,工作和学生,比他还重要吗?儿子天真稚嫩的话语,像箭一样射中了我的心。我告诉他,妈妈此刻必须留在英国,因为妈妈还有使命在身,所以理应尽职尽责。他似乎是听懂了,没有再追问下去。可是那一瞬间,我突然很难过。因为疫情,我不知道我自己,还有在各个国家使领馆工作的同事朋友们,会错过多少陪伴孩子成长的瞬间,会留下多少无法孝顺父母的遗憾,又会承受多少失去亲友的伤痛。

时光转瞬。回顾过去一年,我们付出了什么,又收获了什么。那些反思考量、为人生的下一阶段确定发展方向的思考者,那些推己及人、舍生取义、心系祖国、胸怀天下的践行者,那些停课不停学、在疫情期间坚持学习与研究、加速学业进展的学习者,还有那些热心参与志愿服务、组织各类活动、进一步挖掘自身能力的探索者……这份经历将在我们身上留下怎样的印记,时间会给出答案。

春天又要来了,姹紫嫣红的花儿很快便会绽放。疫情散去,我们自在呼吸、轻松相聚的日子,一定在不远处。

我这样相信着,希望你也是。

猜你喜欢
留英学子抗疫
贾云飞:留英硕士乡村振兴展风采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画”说抗疫
抗疫之歌
团结抗疫
杏林组曲·学子赋
今朝学子喜登攀
悠悠学子心,浓浓附中情
阿逗的留英速写本留学党的春节
阿逗的留英速写本初到伦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