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子生态适宜性区划研究

2021-02-25 06:15陈博朱田田吕蓉晋玲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1年1期
关键词:千金子样点曲线

陈博,朱田田,吕蓉,晋玲,2

1.甘肃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2.中(藏)药资源研究所,甘肃 兰州 730000

千金子Leptochloa chinensis(L.)Nees.为禾本科Gramineae 千金子属一年生草本湿生性植物。研究表明,千金子中含有总氮、粗蛋白、氨基酸、胡萝卜素、铁等营养成分,其胡萝卜素的含量极为丰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1]。因此,为保证千金子的品质,选择适宜地区进行人工栽培是目前最行之有效的方法。笔者通过查阅资料和实地采样,收集全国不同产区千金子样点信息149 个,结合环境因子数据,采用最大熵(MaxEnt)模型预测千金子生态适宜分布区,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将其表现出来,以期为优质千金子的人工栽培选育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分布信息

通过自采和查阅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http://www.cvh.org.cn./cms),共收集149 份千金子样点分布信息。样点分布详见图1,具体样点分布信息见表1。将实验所需物种信息存储为MaxEnt 模型要求的.csv 格式。

图1 千金子样点分布

表1 千金子样点地域分布

1.2 生态因子和地图数据获取

土壤数据收集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维也纳国际应用系统研究所(ⅡASA)构建的世界土壤数据库(http://www.crensed.ac.cn/);地形因子数据收集于国际科学数据服务平台(http://datamirror.csdb.cn/);气候数据来源于世界气候数据库(http://www.worldclim.org/),应用插值法,以1950-2000 年全球各气象站点记录数据为基础生成。采用的中国地图和中国行政区划图源自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网站(http://ngcc.sbsm.gov.cn/)。

1.3 最大熵模型参数设置

将转换为.csv 格式的千金子样点信息导入MaxEnt 模型,随机测试比例设置为15%,同时设置响应曲线、ROC 曲线和刀切法。用响应曲线评价生态因子适宜度范围,用ROC 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值)评价模型精度,用刀切法检验生态因子的权重。

1.4 模型预测评价

采用AUC 值评价预测结果的精度,值越大表示模型判断力越强(取值范围0~1)。

1.5 生态因子筛选

导入149 份千金子样点信息和55 个生态因子,进行迭代运算,舍弃贡献率为0 的生态因子,得到对千金子生长影响贡献率较高的主要生态因子,依据响应曲线得到适宜范围。

1.6 生态适宜区划分

将MaxEnt 模型导出的结果导入GIS,参照生态适宜度最小值、正态分布曲线均值(μ)和均方差(δ),以[0,μ-δ]为不适宜区,[μ-δ,μ]为次适宜区,[μ,1]为最适宜区,绘制千金子生态适宜性区划分布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刀切图

在MaxEnt 模型运算中,以ROC 曲线下面积的大小预测模型准确度,AUC 数值越大,表明模型判断力越强。千金子ROC 曲线训练数据集AUC=0.987,测试数据集AUC=0.973,均大于0.9 而小于1,表明MaxEnt 模型预测千金子在全国的潜在分布准确度很高。千金子训练集ROC 曲线图,见图2。

2.2 主生态因子选择

综合分析表明,对千金子生长影响较大的主生态因子依次为年平均温度(29.876 9%)>9月份温度(26.074 0%)>最暖季节降雨量(7.480 9%)>7月份温度(4.581 2%)>8 月份温度(3.837 2%)>10 月份温度(3.651 6%)>温度季节性变化标准差(2.594 2%)>植被类型(1.706%)>最湿季节均温(1.416 5%)>3 月份温度(1.412%)。

图2 千金子训练集ROC曲线

筛选55 个生态因子,其中44个对千金子生态适宜性有贡献率,10 个为影响千金子适宜性的主要生态因子,贡献率总和为82.630 5%。主生态因子响应图见图3,主生态因子适宜值见表2。

图3 影响千金子的主生态因子响应曲线

表2 千金子主生态因子的贡献率及适宜值

2.3 生态适宜性区划

千金子主要生态适宜性区划为:山东南部、河南南部、安徽南部、江苏南部、湖北中东部、重庆南部、四川东部边缘、湖南西北部和东南部、江西东部和北部、福建西北部、广西北部、广东北部边缘地区、海南南部、台湾北部和西部边缘地区为千金子最适宜区,辽宁东部、北京南部、天津大部、河北中部、山东大部、河南中东部、安徽北部、陕西南部、江苏中北部、湖北西部、浙江大部、四川东部、湖南西南部、江西中南部、福建中南部、云南南部、广西大部、广东大部、海南中南部、台湾东部为千金子次适宜区。见图4、表3。

图4 千金子生态适宜性区划

表3 千金子生态适宜性分布概况

3 讨论

3.1 温度对千金子生长的影响

千金子有其生长的最低温度、最适温度和最高温度。只有温度在生长所需的最低温度以上,千金子才开始萌发;温度在最适范围内,千金子生长发育良好;温度达到最高以上,千金子将逐渐死亡。千金子萌发和生长的适宜温度一般在20 ℃以上,温度低则不利于生长;3 月份为植物生长的萌发期,7、8、9、10 月份为植物生长及结果期,这几个月份温度适宜则适于千金子生长。同时,气温影响土壤温度,适宜的土温使植物根系的生长发育良好,因此,3、7、8、9、10 月份适宜的温度对千金子生长至关重要。

3.2 降雨量对千金子生长的影响

水分是影响千金子生长的另一个主要生态因素。降水的时间分布和数量是决定千金子定植、生长,物种生存组成及结构的重要因素。最暖季节的雨水蒸发量大,大量降水被蒸发到空气中,使土壤湿度低,更适宜千金子的生长。

3.3 植被类型对千金子生长的影响

不同植被类型由不同物质组成,使土壤中的根系有不同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影响植物的营养吸收。同时,不同土质植物的代谢强度和蒸腾强度不同,对千金子生长的影响也有所区别。千金子生长的环境植被类型极为丰富,多为亚热带、热带气候,温度在20 ℃以上。

猜你喜欢
千金子样点曲线
小麦条锈病田间为害损失的初步分析
未来访谈:出版的第二增长曲线在哪里?
Box-Behnken响应面法结合熵权法优化千金子二萜醇酯类成分的闪式提取工艺
基于空间模拟退火算法的最优土壤采样尺度选择研究①
衡阳地区直播稻田千金子的发生及综合防控策略
千金子炮制减毒机理的研究进展
幸福曲线
沿平坦凸曲线Hilbert变换的L2有界性
基于分融策略的土壤采样设计方法*
梦寐以求的S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