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钢结构人行悬索桥受力性能对比分析

2021-02-25 00:40王志伟
建筑与装饰 2021年4期
关键词:主缆悬索桥挠度

王志伟

攀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四川 攀枝花 617000

1 工程概况

本文的人行悬索桥主跨达到了188m,桥梁的整体长度为287m,矢高达到了12.533m,矢跨比是1/15。桥梁的整体宽度是3m,采取了钢化夹层玻璃作为桥面制作材料。双缆体系下的顶缆矢高达到了11.753m,矢跨比是1/16,底缆矢高达到了13.431m,矢跨比是1/14。

2 有限元模型

本次研究主要使用了Midas/Civil有限元软件来构建了一个整体桥梁空间模型,按照基本参数来划分出不同的网格,单缆桥模型包含了595个节点以及1084个单元,其中吊杆以及主缆共计有250个单元;双缆桥模型包含了720个节点以及1084个单元,其中共计493个主缆以及吊杆单元数。针对这两种体系的桥梁统一了边界条件,使用刚性连接的方式来沟通主塔顶横梁与主缆,在主缆锚固处以及塔底部分则采取了固结的方式[1],悬索桥主要构件材料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悬索桥主要构件参数

3 受力分析

3.1 人群荷载作用分析

本桥人群荷载按照3.5kN/m2为基础进行计算,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来把人群荷载加载至桥面板之中,能够获取相应的主缆内力分布结果。其中,单缆体系下的主跨塔顶主缆张力达到了1218.7kN,双缆体系下的主跨塔顶顶缆的最大张力达到了550.8kN,底缆的最大张力达到了708.0kN。由此能够看出,受到人群荷载之后,悬索桥的底缆会分担数量更多的荷载,相比之下超过了顶缆所承受荷载的1.3倍。接着对主梁单元的弯矩包络图进行获取,然后通过软件得出人群荷载作用下的主梁竖向挠度图,从图中能够得知,两种体系在主梁竖向挠度这方面的变化趋势差别不大,呈现出一种W形的挠度曲线,并且在1/4L和3/4L处取得最值。双缆体系下最大下挠为319.5mm,单缆体系下最大下挠为367.8 mm,减小约 15%。

3.2 风荷载作用分析

按照P=100这一标准来选取悬索桥的风速,其数值为26.0m/s,风压为0.423kN/m2,通过相应的公式就能够得出横向风荷载数值,这样一来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塔底弯矩以及梁端位移情况就呼之欲出。从所获得的结果来看,单缆体系下的梁端位移为106.597mm,双缆体系下的梁端位移为75.305mm,相比之下下降了29.4%。单缆体系下的塔底弯矩为106.597mm,双缆体系下的塔底弯矩为75.305mm,相比之下下降了29.4%。

3.3 自振特性

对悬索桥而言,自振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其结构的安全性。借助于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成功建立两种结构体系的整体空间模型,对前十阶频率实施分析研究能够得出如下结果:单缆结构的1阶对称侧弯频率是0.173Hz,而双缆结构体系的1阶对称侧弯频率是0.185Hz,相对提高了6.6%。同时双缆结构的竖弯频率、和侧振频率也相对增加,证明其安全性相对增强[2]。

4 结束语

本文对双缆和单缆结构体系的具体性能展开研究,得出如下几点结论:一是人群荷载作用下,双缆结构体系主梁弯矩变化更加稳定,挠度相对单缆结构低15%;二是横风荷载情况下,双缆与单缆体系的主梁弯矩以及挠度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双缆体系弯矩以及挠度低于单缆;三是双缆结构体系的侧弯、竖弯以及竖振频率相对单缆而言更高,双缆结构体系表现出更强的力学性能,具备更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猜你喜欢
主缆悬索桥挠度
一类模拟悬索桥的von Kármán方程的解的存在性
悬索桥主缆除湿控制系统
Spontaneous multivessel coronary artery spasm diagnosed with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imaging:A case report
基于长期监测的大跨度悬索桥主梁活载挠度分析与预警
镇江五峰山长江大桥主缆架设完成
泰州大桥主缆纵向湿度分布及相关性分析
站在大跨径悬索桥施工技术创新的最前沿
基于组态软件的主缆除湿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
基于形态学小波包降噪的管母挠度监测方法
某人行景观悬索桥锚碇结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