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体性》中的主体性显现

2021-02-26 02:59宋恺梦
青年文学家 2021年2期
关键词:主体性

摘  要:中国文化在发展早期主体性意识比较缺乏的,但在魏晋六朝时期从社会风气到阶层文化个性的光辉开始闪耀,在这个时期对“人”的重视的社会基础上,刘勰在《文心雕龙·体性》篇中也彰显了对文学创作主体的关注,他从创作主体的本性——“才、气、学、习”的作用机制出发,明确了创作主体的本性与文章风格对应关系,彰显了对创作者主体性的关注。

关键词:主体性;创作主体;作者本性

作者简介:宋恺梦(1997-),女,汉族,河南平顶山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18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文艺理论与批评。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1)-02-0-02

一、主体性探讨的社会和理论基础

中国古代最初的主体意识是缺失的,一方面宗教引导人们弃置人性,归于自然或大道;另一方面道德、礼教、世俗等外在标准不断压抑个性,然而历史转折出现在魏晋六朝。那个社会动乱、人民生活痛苦的时代,文人对儒家礼教的信仰崩塌,在混乱格局中对人自身生命的悲苦发出疑问,开始在玄学中寻找安身立命之地,在清谈中论辩有无、生死、动静等形而上的问题,一种个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开始得以彰显。这一对人的觉醒也体现在当时政治上开启了“唯才是举”的官员选拔制度以及在文学审美领域的人物品评中更注重人物的才情、思辨和智慧,而不局限于先前的礼法和道德。当时的作家创作时更注重个性的突出和情感的抒发,同时理论家在进行文学批评时也开始关注不同作家的个性差异带来的独特精神风貌。文学理论家们从作家气质特点的差异来探讨不同文章风格的成因,刘勰的《文心雕龙·体性》篇中体现的就是这样的一种论述视角。

文学是人学,人是文学的主体。文学的主体性是指在文学相关的活动中,人能否获得自由的状态来发挥其创造性。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中提出文学批评的四个要素,第一个是作品,即艺术作品本身;第二个是生产者,即艺术家;第三个是世界,由人物和行动、思想和情感、物质和事件或者超越感觉的本质所构成;最后是欣赏者,即听众、读者。在这四个要素中,我们可以提取出关于主体的类型,生产者是文学创作主体;作品“世界”中的人物是文学对象主体;欣赏者则是文学接受主体。本文主要讨论文学创作主体。

二、《体性》篇对主体性的彰显

《文心雕龙》是南朝梁的文学理论家、批评家刘勰的“成名作”,作为对前代文学理论的集大成者,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建构了自己的理论框架,全书的篇章分布极具逻辑性,借用张少康先生的观点,全书50个篇目除《序志》外分为文学本体论、文学文体论、文学创作论、文学评论四大部分。在文学創作论中的《体性》篇,刘勰集中讨论了文学创作主体内在的特点、性格等对作品风格的影响,显示了创作主体的重要性,从而使文学主体性精神得到显现。

(一)创作主体与作品风格的对应

此篇开端点明文学是对创作主体内心的显现,“夫情动而言行,理发而文见,盖沿隐以致显,因内而符外者也。”内心的感情受到感动要用语言来表达,语言是“情”的外衣;而“文”是“理”的外在,文章的创作都是从内在走向外在的显现,内在的是创作者的主体性,外在表现是文学作品。这种文学创作的“显现论”承袭了前人观点,也是被当时学界普遍认可的。相似的在《尚书·尧典》中有“诗言志”,《毛诗序》中有“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都体现了创作主体内在的情、志和作品有着内外相符的关系。

刘勰的开创之处在于,提出“各师成心,其异如面”、“若总其归涂,则数穷八体”,明确了因创作主体的本性即才、气、学、习不同,他们的作品风格必定相异,在古代文论史上第一次明确了“文如其人”。此外,刘勰在叙述中讨论了才、气、学、习,这四个方面在创作主体本性塑造中所起的作用,在前人的基础上对创作主体的探讨更加全面和细致。

刘勰在《体性》篇中归纳了八种文章风格,它们来源于刘勰在广泛阅读基础上对以往文人个性的归纳。“八体”是两两相对的,典雅对新奇,远奥对显付,精约对繁缛,壮丽对轻靡;基于当时的文风,刘勰对新奇和轻靡的文章风格持批判态度。刘勰总结出来的这八体是概括的、基础的,一方面八体中的任何一个其本身都可以有更细致的含义;另一方面八体中除了相对者之外,其他风格之间可以任意组合,最终形成的文章风格是变化无穷的。一般在实际情况中,文章风格的形成往往是各种主客观因素有机混合而成的。但在《体性》篇中刘勰的强调的是主观层面的“本性”对文章风格产生的影响,文章的“体”是对作家“本性”的体现,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创作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的显现,即主体性的显现。

(二)“才、气、学、习”的作用机制

“本性”与“八体”受到“才、气、学、习”这几重因素的影响,在这里先天的“才”、“气”和后天的“学”、“习”对“本性”的彰显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对文章的风格产生着主观源头上的影响。相似的观点在曹丕的《典论·论文》中出现过:“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遗弟子。”这里的“气”,是指作家的气质才性,转移到作品便成为作品的风格。“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强调作家的“气”来自自然的禀赋,是无法传授的,影响着作家的创造力,在这里曹丕将“气”引入了文学领域。曹丕的理论在古代文论史上有很大的影响,其思想对刘勰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刘勰的观点就更上了一个层次也更加全面,从单一的“气”对文学的影响扩展到了“才、气、学、习”,也缓和了曹丕论述中“气”对文章创作的单一影响。

“才有庸俊,气有刚柔,学有浅深,习有雅郑,并情性所铄,陶染所凝,是以笔区云谲,文苑波诡者矣。”《体性》篇中第一部分就表明了“才、气、学、习”的不同来自于先天气质和后天学习,且由此形成了文学创作领域的万千色彩。从这里可以看出这四者对主体表达的重要性,联系全篇并对四者逐个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刘勰的论证和态度。“才”字在《说文解字》中训为“草木之初”,引申为“凡始皆曰才”[1],是指一个人的天生质性和才能;但它是没有主动性的,把“才”表现出来需要借助“气”。“气”是人之血气,“人禀元气于天,各受寿夭之命”[2],气流动在血液中,是一种能量,也是先天禀赋的基因。“学”是指对某种文体、形式的掌握需要依靠后天之学,是一种外力的修炼。“习”的本意是“鸟屡次飞翔”,引申为学过之后再温熟,反复地学,长期重复去做。[3]

从意义上可以看出“才”、“气”属于先天因素,“学”“习”属于后天发展,关于它们如何在创作主体内部发生作用,刘勰是这样表述的:“若夫八体屡迁,功以学成,才力居中,肇自血气,气以实志,志以定言,吐纳英华,莫非情性。”意思是想要文章风格变换地游刃有余其关键之处在于学问,而才华也是一个关键;才华是由先天的气质修炼而来的;培养好的气质可以充实人的情志,情志可以确定语言;由此,文章的精美与否离不开主体情性的发挥。这里刘勰的论述只强调了“学、才、气”之间相互生发产生的影响。此处的“气以实志,志以定言”实出自《左传·昭公九年》中“味以行气,气以实志;志以定言,言以出令。”杜预注此处为:“气和则志冲;在心为志,发口为言。”主体的内在的需要具备“才、气”再加上“志”,三者同时具备后,内在的感動就可以表现在语言中。所以先天因素中相比之下“气”的作用更加的突出,再根据刘勰的论述:“触类以推,表里必符,岂非自然之恒姿,才气之大略哉!”总体看来“才”、“气”在四要素地位更重要。

在《体性》篇末尾,刘勰又重新提到之前忽略的“习”,并对作家在创作中的练习提出了建议。他认为学习的开始要很慎重,应首要选择典雅体制的文本;学习时要有一定的优先顺序;对于八体有选择地站在车轮的中心,想学习哪个就进入哪个。还强调了学习的诀窍和纲领在于:“摹体以定习”、“因性以练才”。在这里刘勰强调了后天练习时的对象和方法,至此刘勰对创作主体和文章风格之间关系的讨论才告一段落。

刘勰通过“才、气、学、习”建构了主体发声成文的内在规律,彰显了主体对创作的能动作用,这个论述是循着历史和文学的规律具有一定的合法性。但是刘勰的论述还是存在一些的局限,《体性》篇的最后,刘勰只是给出了创作者如何去通过“练习”以培养自己的“性”,但“习”只是“性”的一个后天影响因素,而刘勰并没提出如何有效地从内在的“才、气”角度对“性”进行培养。

三、小结

刘勰从创作主体出发,注重作家主体对文学创作的作用影响,极大地尊重了创作主体的主观性,并将创作者的风格不同对文章进行归类,细致地讨论作家风格形成的内在机制,在古代文学理论史上具有重要的开创意义,他对创作者主体性的关注产生于一定的时代背景,但是囿于古代理论和政治思想的封闭性,之后并未被较多理论家所重视。

注释:

[1](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272页。

[2](东汉)王充《论衡》,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21页。

[3]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51页。

参考文献:

[1]王元化.《文心雕龙讲疏》[M].桂林:广西大学出版社,2004,151.

[2](美)宇文所安(著),王柏华、陶庆梅译.《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189.

[3]张少康.《刘勰及其<文心雕龙>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45.

猜你喜欢
主体性
浅论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教学创新研究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陶行知“六大解放”之快乐游戏
劳动公有制是经济矛盾发展的必然趋势
独辟蹊径,语文课堂要凸显学生“主体性”
高中地理教学方法探究
简析高中物理的教学方法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