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具有产业化开发前景的禾田稻2 号

2021-02-27 08:24张静峰耿文良
北方水稻 2021年1期
关键词:粳稻晚熟稻米

杨 洁,张静峰,耿文良*

(1 农业农村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武汉 430064;2 兴安盟种子管理站,内蒙 兴安盟 137400;

3 公主岭市松辽农业科学研究所,吉林 公主岭 136100)

粳稻品种品质优良, 在我国粮食安全生产中具有特殊位置, 是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主食 “口粮”,已成为我国三大主粮生产之首,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首要品种也是稻谷种植范围较广,涉及“三农”发展贡献较大的品种。尤其东北辽吉黑三省生产的粳稻品种在质量上有相对优势, 三省种植面积约320 万hm2,产量达2 120 万kg,分别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约44%及产量约41%,所以东北粳稻生产无论是种植面积或是总产量, 均有举足轻重的数量优势。 吉林省粳稻生产在东北三省中占有重要地位, 遗传育种选育研究的成果适合北方稻区早粳晚熟生态区域种植以及市场需求, 高产质优新品种提高了品种优质化率, 对北方稻区粮食生产结构, 提高农民种稻积极性与取得经济效益, 提升稻米国际竞争力以及确保粮食安全生产均具有重要意义。

禾田稻2 号(代号松辽628)是公主岭市松辽农业科学研究所北方稻区早粳晚熟粳稻品种遗传选育研究课题组育成的高产质优、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粳稻新品种,2020 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定编号: 蒙审稻2020001。 该品种生育期出苗至成熟136 d,株型紧凑,分蘖力较强,平均单株分蘖4.8 个,均为有效穗,品质优良,米质检测结果:国标优质2 级。禾田稻2 号的育成,加速推广,转化生产力,对北方稻区优质稻粮食生产,农业产业化开发与调整,推动农村经济腾飞,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意义深远。

禾田稻2 号作为北方稻区早粳晚熟生态区域推广的主栽品种,发展产业化生产具有很大潜力,必将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推动“三农”的发展。本文通过禾田稻2 号应用生产推广以来, 对其产量高、品质佳,产生显著经济效益进行分析,探讨其产业化发展的市场前景。

1 禾田稻2 号产业化开发具备的基础条件

1.1 具有高产稳产性

1.1.1 内蒙古自治区区域试验产量表现 2017年参加区域试验中晚熟组, 平均产量608.9 kg/667 m2, 比对照品种吉玉粳增产9.7%;2018 年参加区域试验中晚熟组, 平均产量589.2 kg/667 m2, 比对照品种吉玉粳增产2.5%;2019 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26.1 kg/667 m2,比对照品种吉玉粳增产17.1%。

1.1.2 吉林省引种备案试验 2019 年在全省中熟稻区10 个点次大面积生产试验结果:平均产量628.98 kg/667 m2, 比 对 照 品 种 吉 玉 粳 增 产8.72%;2020 年在全省中熟稻区10 个点次大面积生产试验结果:平均产量629.81 kg/667 m2,比对照品种吉玉粳增产7.71%。 2 a 试验结果:平均产量629.40 kg/667 m2, 比对照品种吉玉粳平均增产8.22%。

1.1.3 北方稻区早粳晚熟生态区域试验 2019年黑龙江、辽宁、河北、陕西4 省(区)4 个点次试验面积2 668 m2,试验结果:平均产量618.9 kg/667 m2,比对照品种吉玉粳平均增产6.87%;2020年,4 个点次试验面积2 668 m2,试验结果:平均产量609.1 kg/667 m2,比对照品种吉玉粳平均增产5.98%。2 a 试验结果:平均产量614.0 kg/667 m2,比对照品种吉玉粳平均增产6.43%。

1.2 具有多抗性广适性

2019 年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对禾田稻2 号品种抗稻瘟病鉴定: 采用苗期病菌人工接种鉴定,成株期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病情调查分级及抗性评价标准,稻瘟病抗性鉴定结果:苗期病菌人工接种鉴定,抗性表现中感(MS),成株期田间多点异地自然诱发鉴定, 叶瘟表现中抗(MR)、穗瘟表现中感(MS)。

禾田稻2 号从选育到区域试验, 田间没有发生任何病虫害, 具有很好的田间水平抗性兼抗纹枯病、稻曲病及二化螟虫。耐肥秆硬抗倒,较耐寒、抗盐碱,生育后期轻霜过后,植株上部功能叶片仍保持绿色,继续进行光合作用,积累有机物质时间长,增加生物产量,活秆成熟,呈秋优型生育态势。

该品种适应性广, 在北方稻区早粳晚熟生态区域吉林、黑龙江、辽宁、内蒙、河北、陕西、山西以及新疆伊犁均可种植,需≥10 ℃活动积温2 700℃。

2 禾田稻2 号品质佳

经农业农村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哈尔滨)品质检测结果见表1。

从表1 可看出, 禾田稻2 号稻米品质指标达到国标优质米2 级,其中糙米率、整精米率、直链淀粉指标达到国标1 级优质米标准, 在水稻常规遗传育种选育技术上亦属创新,即优质、高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禾田稻2 号具有强势的市场竞争力,产业化开发前景看好。

表1 禾田稻2 号品质检测结果

3 产业化开发经济效益分析

3.1 生产创造的产值与经济效益

在北方稻区早粳晚熟生态区域大面积生产,平均产量636.5 kg/667 m2,优质稻谷市场销售价3.3 元/kg,平均产值2 100.45 元/667 m2,减去生产成本平均1 145.7 元/667 m2,平均收入954.75元/667 m2。

3.2 增产稻谷创造的产值与经济效益

禾田稻2 号平均增产50.1 kg/667 m2, 可增收165.33 元/667 m2,稻谷优质,市场售价比普通稻谷平均高出0.35 元/kg, 平均可增收17.54 元/667 m2,可见经济效益显著。

3.3 稻米加工业经济效益分析

优质稻生产无论是种业还是米业在国内市场一直看好,始终俏销,优质稻米比普通稻米市场销售价平均高出0.5 元/kg,增幅达到约25%。 整精米率按内蒙古区域试验结果, 农业农村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哈尔滨) 品质检测结果(整精米率74.2%), 比国标3 级米(整精米率≥52%)增加22.2%,这对稻米加工企业也是一笔收入, 每1 000 kg 稻谷就可增加200 kg 以上的优质稻米, 按市场优质稻米批发价4.5 元/kg 计算,扣除碎米1.50 元/kg, 可增加经济收入600 元/t,如果一个稻米加工企业加工优质稻禾田稻2 号大米日产量60 t,每天可增加收入3.6 万元。

4 结语与讨论

育成一个高产优质稻新品种, 其核心技术是选准双亲配组。 亲本具有遗传优势基因互补聚合重组, 利用地理血缘关系远缘的亲本杂交或用生物技术手段创新的理想株型与生育旺盛、 农艺性状强优势组合,再通过复交或回交优化优质性状,构成产量性状与优质性状, 聚合有利遗传基因和优势遗传基因,就会育成光合作用率高的(利于有机物质积累,增加生物产量)高产与质优并重的理想粳稻新品种。目前农业产业化已趋成熟,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与体系完善, 粳稻优质品种已成为稻米加工业的主体。 近两年禾田稻2 号因高产质优给经营者带来显著的收益, 并还存在增加经济效益的潜力,是目前米业的品牌品种,从而也给育种工作者指出了育成高产优质并重兼具多抗性、广适性好等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是今后水稻遗传育种的选育方向。 像禾田稻2 号这样类型的品种产量高、米质佳、食味好、营养丰富,产业化发展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是稻米加工业创造经济效益必然的选择,促进农业产业化调整与发展,农村经济腾飞,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确保优质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 对保障我国人民吃上优质稻米, 提高生活质量与经济社会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粳稻晚熟稻米
隐藏于稻米花果中的酒香
稻米飘香醉人时光
稻米香喷喷
我国双季早粳稻实现“零的突破”
晚熟
晚熟
晚熟
解读粳稻品种南方种植播期
粳米价格短期上涨,后市行情难言乐观
晚熟脐橙映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