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与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病变超声与病理对比分析

2021-02-27 05:18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301800李丹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3期
关键词:过长子宫出血阻力

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301800)李丹

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病变的发展与子宫内膜癌存在一定的联系,采取镜下检查的方式可以发现,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病变与子宫内膜癌的病变发展存在并存的现象。为此,在手术前应采取超声检验的方式对子宫内膜的增生状况以及子宫内膜癌的病变表现进行诊断,确保临床治疗方案的科学性[1]。现阶段而言,常规的诊断方法有病理分析和超声检查两种,为提升子宫内膜癌与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病变的诊断率,本次对病理分析和超声检测方法进行分别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8年~2019年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与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选取80例,将其分成子宫内膜癌组与子宫内膜增生组,其中子宫内膜癌组患者的年龄为26~81岁,病理结果显示,I型患者60例,II型患者11例,混合型癌症患者为9例。分别采取全切子术、宫腔镜手术活检和诊断性剖宫检验。子宫内膜增生组患者的年龄为26~79岁,病理诊断结果显示,单纯性子宫内膜增生的患者有68例,复杂性为5例,不典型增生过长患者有7例。分别采取全切子术、宫腔镜手术活检和诊断性剖宫检验。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需要在患者月经周期早期或者停止出血后的三天内进行超声诊断,要求探头频率应控制在4~8MHz左右。主要检测指标为,子宫内膜的病变回声厚径以及子宫内膜回声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当其低于0.5时,则视为低阻力动脉血流,而高于或者等于0.5时则视为高阻力动脉血流,对比两组的超声图像,详细记录低阻力、高阻力和高低阻力并存数据[2]。

1.3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13.0分析数据,计量数据用(±s)表示,计数数据为n,分别用t、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子宫内腔回声厚径对比 超声检验结果显示,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平均内膜回声厚径为(21.16±0.98)mm,子宫内膜增生患者子宫腔内内膜回声厚径平均为(14.25±3.59)mm,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附表。

2.2 子宫病变血流特征对比 子宫内膜增生组的高阻力检出率偏高(73.75%),明显高于子宫内膜癌组的23.75%。子宫内膜增生组的低阻力和高低阻力并存的检出率分别为5%、13.75%,未探出血流占比7.5%;子宫内膜癌组的低阻力和高低阻力并存的检出率分别为36.25%、37.5%,未探出血流占比2.5%。两组数据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2.3 超声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 在子宫内膜癌组的80例患者中,术前诊断有73例为子宫内膜癌,符合率为87.5%。

3 讨论

子宫内膜病变是诱发子宫内膜癌和子宫内膜增生的关键性因素,属于妇科疾病的一种,常见临床症状为子宫出血,对既有的临床研究资料进行分析后可知,子宫内膜病变后出现子宫出血症状的几率为13%左右,且与患者年龄存在一定的联系,即患者年龄越高,子宫出血率也就越高,最高可达24%。参考文献中显示,35~55岁阶段是子宫出血症状的高发期,参与研究的2840例患者中,于35~55岁产生异常出血状况的占比78.13%,明显超出其他年龄段的子宫出血率。子宫内膜病变所涉及的病理类型较多,主要包括内膜炎、子宫内膜增生、内膜癌和内膜息肉等,其中以子宫内膜癌与子宫内膜增生对机体健康的影响最为突出,且子宫内膜增生的发病率偏高。在临床研究中认为,不典型的内膜增生表现是促使癌变的主要病理因素,为此需要加强对子宫内膜增生的病理研究与病变分析,结合其病变特点以及病理变化来采取治疗措施,从根本上控制癌变问题的发生率。对子宫内膜增生的诊断研究中指出,可以通过对子宫内膜的组织状况进行病理分析来确定子宫内膜增生的表现,主要方法为诊断性刮宫,在获取子宫内部的组织后,进行病理检测。为了提升病理分析的准确性,也会采取超声检测法进行辅助判定。

附表 子宫内腔回声厚径对比(±s,mm)

附表 子宫内腔回声厚径对比(±s,mm)

组别 n 育龄期 围绝经期 绝经后 平均值子宫内膜增生组 8023.46±5.5913.59±4.279.71±5.5614.25±3.59子宫内膜癌组 8020.31±8.7418.29±11.2520.19±11.4821.16±0.98

通过分析子宫内膜的病变特点可知,其具备单纯性增生、复杂性增生和非典型增生等病变特点[3]。上述表现均是子宫内膜由良性向恶性转变的过程,即属于其向子宫内膜癌发展的过程。对于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病患来说,其病理形态与正常增殖内膜和高分子化内膜形态均存在一定的联系,且在子宫内膜癌病灶部位还存在子宫内膜病变移行的现象,致使在术前进行超声检测和病理诊断均难以有效鉴别[4]。在超声检验中,将复杂性子宫内膜增生过长,且病状表现较重的不典型增生判定为癌症病变表现。在本文的研究中可以得出,子宫内膜癌与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均会引发子宫内腔回声厚径增大的问题,但相对来说,子宫内膜癌的增厚幅度较大,子宫内膜增生患者的子宫腔内内膜回声厚径仅为(14.25±3.59)mm,而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平均内膜回声厚径为(21.16±0.98)mm,数据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从两组患者的病理检测与超声图像检验结果来看,超声图像检验与病理检验结果大部分一致,但在子宫内膜癌的确诊中存在一定的偏差,因子宫内膜癌与子宫内膜病变过程中存在很多相似的病理表现,因此很难通过前期诊断来确定。基于此,建议联合应用超声图像检验技术增强子宫内膜炎的确诊准确率。

猜你喜欢
过长子宫出血阻力
护理干预对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广西多举措阻力糖业发展又好又快
鼻阻力测定在儿童OSA诊疗中的临床作用
延续性护理应用于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中的效果研究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护理中的应用
异常子宫出血,是子宫内膜息肉惹的祸吗
零阻力
猪猴跳伞
包皮过长早“环切”
怀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