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 教学法在初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以统编教材八上第六单元写作训练为例

2021-02-27 18:16洪玉明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驱动教学法核心

洪玉明

(福州江南水都中学,福建 福州 350007)

一、呈现来由:初中作文教学之惑

从2017 年的“每个站点都有风景”到2018 年的“充电”,再到2020 年“学习与性格”,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更加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提高了对学生思维思辨性的要求,综合考查了学生语言建构能力与思维的发展水平。而传统的写作教学往往注重写作技巧和知识的传授,忽视了这些知识与技巧是运用在一定的情境中的,导致知识和技巧的去生活化;同时忽视了学生写作过程中的思维瓶颈。“写作是特定语境中的书面表达,写作活动是在特定语境中构造语篇。”[1]剥离了语境的作文教学必然是脱离实际的假大空。

二、寻绎理据:PBL 教学法

(一)PBL 教学法的由来

Project-Based Learning,简称PBL。而所谓PBL教学法,指问题式学习或者项目式学习的教学方法,最早起源于20 世纪50 年代的医学教育,是一套设计学习情境、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

教育领域的PBL 教学法可以追溯到美国教育家杜威的“做中学”,杜威曾说过:“教育就是给学生一些事情去做,而不是给他们一些东西去学,结果他们自然地学到了东西。”[2]这个观点就是PBL 教学法的核心。近年来,研究PBL 教学法的教师专家们逐渐将焦点对准了几个关键要素:即真实的驱动性问题,在情境中展开探究,用小组方式进行学习,运用支架促进问题解决等。这种教学方法能模拟大语文的环境,将学生置身于生活情境中,在情境中学到知识,学会技巧,用高阶学习带动低阶学习。

(二)PBL 教学法的教学理念

1.构建核心知识网

核心素养的提出为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而我们日常的写作教学也应从知识点、教材和学生的迷思概念往上寻找上位概念,引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PBL 教学法在设计实施时就要求对核心知识、核心概念、核心素养有清晰的认识,惟其如此才能将教学指向高阶思维,最终建构语文的核心素养。

以八上第六单元写作训练为例:本单元训练主题是“表达要得体”,得体的表达能力决定了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交际与合作能力,指向“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这个核心素养。这节写作课的核心知识网自下而上构建为:实用类文体表达方式(语言形式和语言内容)—表达的得体—交际合作能力—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文化传承与理解)。

2.营造真实的问题情境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若想要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那就必须让学生面临对他们个人有意义或有关的问题。PBL 教学法通过构建有可能会成为学生真正问题的情境,向学生发起挑战,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提升思维能力。

3.以学生为主体

PBL 教学法发端于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者是课堂的主体与中心,变教师的自我思维为学生的群体思维,从追求教学成果转向注重课堂学习过程。在课堂内外,学生应主动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联系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思考当下要解决的问题。而教师在课堂上更多扮演的是引导者,组织者和促进者,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具体的交流语境中,生成核心能力和素养。

三、实践探索:PBL 教学法的教学支架

根据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为学生提供辅助其学习的教学支架,以实现学生从“已达到”到“可能达到”的思维提升。PBL 教学法以生情为基础,教师运用驱动性问题、异质小组探讨交流、整合有效学习资源等搭建支架,顺利突破难点,将学生思维发展引向高阶水平。

(一)真实开放的驱动性问题

驱动性问题的设置是PBL 情景教学的关键,在PBL 教学中,驱动性问题是“引发高阶思维,能为信息和内容提供有意义的目的”[3]。在语文写作教学中,好的驱动性问题必须是开放性的,贴近学生生活的,能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要有足够的代入感的问题。此外,驱动性问题又必须指向我们的核心知识,不能只是简单的搜集信息。那么我们应该怎么设置驱动性问题呢?笔者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发现设置语文学科的驱动性问题有几个原则:

1.联系生情原则,可以从学生喜闻乐见的一些现象入手,也可以事先从学生处收集大量的问题整合设置驱动性问题,这样能快速激发学生的兴趣;2.冲突开放原则,驱动性问题不追求正确答案,也只有这样的问题才能引发学生讨论的兴趣,通过讨论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更深层次的概念上;3.提升归纳原则,驱动性问题不宜太具体,太具体学生难以迁移,所以驱动性问题最好是指向概念性的、本质性的,是一个聚合的问题,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被打开。除此之外,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驱动性问题最好能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模拟现实,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写作。

以八上第六单元为例,在“表达要得体”这个写作专项中,教师设置这样的驱动性问题:青春期的我们应该怎样说话才能让自己成为受欢迎的人?此问题一出,处于青春期:有强烈交友需求的学生们肯定会从自己日常交友的经验中总结出很多想法,说出诸如说话要委婉、要谦虚、有礼貌等一类的话,教师可以顺势将这些类型整合为“要得体”,口头说话如此,书面表达亦是如此。由此导入到本节课的写作情境中,顺利打开“表达要得体”这节写作指导课的局面。

(二)异质小组探讨交流

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会发现学生之间会有明显的差距,有些学生爱思考、爱分析,有些学生喜欢整理分类。所以当一群学生置身在一个情境中,面临一个问题时,不同的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喜好习惯有选择性地参与,如何让习惯低阶认知的学生也能在思维上有所提升,PBL 教学法尝试通过异质小组探讨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头脑风暴,思维碰撞出解决方案。

例如“表达要得体”的写作训练课上,当教师用驱动性导入问题开启课堂后,紧接着会出示两篇表达不得体的邀请函和感谢信,作为小组任务,要求学生在预习两种实用类文体知识基础上,通过小组探讨交流说出两篇文章不得体之处,并总结出写作表达得体需要注意哪些方面。而小组探讨交流的流程设计为:组员独立观察思考记录——组员分享交流——小组代表总结发言。通过这样的流程,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积极性。虽然每个人分享的点不同,拥有高阶思维的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扮演导师的角色,其成就感不言而喻。而低阶思维的学生会在小组中分享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进而内化学习。由于小组中都是同龄人,所以大家分享起来不似师生间那样拘束,会更自由,言路和思路也更能打开。

(三)提供有效学习资源

在PBL 教学中,教师作为学习的促进者,为了提高课堂的效率,教师应把精力集中在简化步骤上,为学生腾出更多思考的时间。因此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资源,这不仅包括书籍、文字资料、多媒体、设备器材,还包括人力资源。同时教师在选取资源时,必须把握生情,搜集查找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点,并且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资源,只有这样,学习资源才能起到“桥架”作用,才是有效的。

猜你喜欢
驱动教学法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