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供给端”的嬗变与开拓

2021-02-27 21:44柴春元
法治新闻传播 2021年4期
关键词:供给司法法治

■柴春元

新闻评论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各大新闻媒体着重培养和强化的版块,很大程度上,这个版块的“成色”被看成一家媒体的层次、品位的标志;同时,新闻评论作品也是最受读者关注和喜爱的新闻品类之一。就《检察日报》而言,评论版块是其“传统强项”。2020年10月以来,笔者接手本报“时评”栏目的组织和协调工作,下面谈谈本人就新时期做好新闻评论工作的一些粗浅感受。

价值供给:从追求锐度到发掘深度嬗变

《检察日报》的评论文章前些年之所以产生较大社会影响,其重要原因在于能紧密关注执法、司法实践,用法律和逻辑的力量找准问题,一击必中。目前,这种路数已经很难适应新的大环境和时代需求。事实上,从整体上看,这种点对点、纯粹针砭式的新闻评论,目前也已呈逐渐式微之势。随着时代发展和形势的变化,新闻评论作品正面临重心转移的重大挑战和机遇。

这里所称的时代发展和形势变化,一是指随着2021年民法典的实施,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已经相对成熟,依法治国有了比较完备的规范支撑,执法司法工作中无法可依的现象越来越少;其二,也是更重要的,随着中央从严治党、全面反腐、“打虎拍蝇”工作走向深入,执法司法实践中故意“胡作非为”的现象基本走向绝迹。上述两点原因,导致实践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开始从“做不做”到“怎么做”转变,当然这里说的是基本趋势。

“怎么做”的问题,一般来说是技术问题,也是深入的问题。这需要评论作者不但要有鲜明态度,更要具备一定专业素养以及更强大的思辨能力。“辣味”、思辨性、批判性,永远是新闻评论的灵魂。新时代的到来,又要求评论文章写出更深刻的内涵,表面上含蓄凝聚,实际上更引人深思,更有回味和后续营养。

一方面来说,“怎么做”是更具体的问题,做错了,批评起来要一针见血。例如,2020年底,河南郑州居然发生“9岁女孩因无力偿还父债被限制高消费”一事,经媒体曝光、评论跟上,当地法院很快发布致歉声明称,“我们错了”。这样的新闻监督干净利落、大快人心。

另一方面,通过对类现象展开监督,进而提供深入思考,启发公众和有关部门的思路,可能将成为今后新闻评论作品的主要着力点。例如,针对“好心扶人反被讹”这一近乎社会顽疾的问题,2020年12月28日,本报推出《管住讹人者,才能留住扶人者》的评论。该文不限于扶人者被讹的个案,而是从立法、司法、被害人主张权利、司法与被害人良性互动等方面,多层次对根治这一顽疾的治理进行深入分析。由于触动公众内心,给人以启迪,文章发表后迅速发酵,被数百家媒体转载,仅在正义网百家号上就获得了400万+的阅读量,产生了较大社会影响。

笔者认为,后一种形式的评论,应当是新闻评论作品今后的主要发展趋势和开辟方向。

思想供给:评论作品的核心竞争力

新闻评论之所以深受读者欢迎和关注,根本原因在于其中的观点。鲜明、独到的观点从何而来?表面上看,是出自作者对新闻由头的深入分析和思考,这当然没错。但结合上文所言新时期评论文章的新形势新要求,作者自身“有货”,则是评论作品能产生影响力和启发性的根本保证。所以说,新时期评论作品的核心竞争力,在观点供给,更在思想供给。

举个例子,2021年5月10日,四川省成都市一小区电梯内电瓶车发生燃爆,造成电梯内5人不同程度受伤,其中还有一名婴儿。这一事件迅速引起众多主流媒体新闻评论者的关注,针对此问题的新闻评论,一两天内就多达一二十篇。而本报刊发的评论《管好电瓶车,要细立规矩严执行》,由于观点深刻独到,取得了较大影响力。原来,事情一出,众多评论者纷纷指责当地不认真贯彻相关法律规定,但本文作者经过深入思考和分析,敏锐指出,“规则缺乏”也是导致事故出现的深层原因之一。就这样,这篇评论胜在了“思想供给”上。

如何保障和丰富新时期评论作品,尤其是法治类评论的思想供给?以下是本人的几点思考:

写作方法上,要从“对标法律”向“阐明法理”转变。个案舆论监督重在将具体执法、司法行为对标相关法律规定,逻辑严谨、一针见血地找出执法、司法实践中的问题和漏洞。应该说,这也是政法类媒体评论文章最吸引人之处。新形势下,应主要针对成案前的或者可能不会成案的、与法治相关的新闻进行评论。我们不但要找到相关法规,更要阐明法律如此规定的法理依据,进而进行恰当评价,以这种方法在社会上弘扬法律精神,襄助国家法治建设。这样一来,评论也就会实现从逻辑到文化的转变。

用力方向上,要从推动依法行政、规范司法向推进全社会的法治进步转变。这一转变既是由于我们今后的关注点转换造成的,也是法治评论文章进一步提升的大方向。应当看到,进入司法、行政程序的新闻事件虽然广受关注,但毕竟只占极少部分,且有关部门依法处理的占大多数。而未进入司法程序的新闻事件,不但范围广、数量大,而且对其中蕴含的法治意义,我们有更为广阔的发掘和评价空间。只有更多地关注并研究此类新闻,评论的关注点才能真正从“法制”走向“法治”。

思维取向上,要从“以法服人”向“以法养人”转变。所谓“以法服人”,指的是针对执法、司法实践中的问题,找准切口精准评价,促其改进;所谓“以法养人”,指的是针对有关部门及人民群众遇到的具有普遍性的法律问题,剖析原因,阐明法律精神,提供解决思路和努力方向。总的来说,前者重在批评,后者重在建设;前者更具刚性,后者更具弹性;前者重在针砭,后者重在涵养。两者各有难度、各有侧重,不同的是前者更容易立竿见影,后者则需要持续发力。笔者认为,后一种方向将成为新闻评论的主要趋势和努力方向。古人说,“以善服人者,未有能服人者也;以善养人,然后能服天下”。这条路径虽然要求更高,但值得去努力。

形式供给:题材和风格多样化

近年来,随着“两微一端”等新的传播方式不断涌现,新闻评论的整体供给量和社会影响明显加大,而评论作品,从形式到风格的多样化发展,是近几年来最显著的变化。

值得一提的是新华社今年推出的“三句话”评论。这是新华网在其官方微博平台上推出的即时互动专栏,评论内容的选取均为当下社会热点、舆论焦点,用不到一百字的三句话直指问题核心,直击问题要害。新华网“三句话”完美契合了微博短、新、快的特征,已经成为新华网在微博平台上的一种固定评论模式。此外,比较突出的还有中国妇女报微博新开辟的“壹段评”、澎湃新闻的“马上评”,等等。形式灵活多样化,是适应传播手段进步和受众群体阅读习惯改变的客观需要和成功尝试。

写作风格的多样化趋势,同样非常显著。有的评论文章开头或结尾出现了“定场诗”“尾赞”之类的文言形式,甚至“散文诗”格式的评论也已出现,比如2021年2月23日,针对“诗人”贾浅浅“回车体”新诗的争论热点,光明日报推出的新形式评论文章《是诗不是诗,争一争挺好》,就是以诗歌的形式发表评论。可以设想,不久的将来,“古体诗词评”等更新形式的评论会不会出现,也未可知。

比起新的题材,多样的文风更是新闻评论不断发展的源头活水。在《检察日报》“时评”作者微信群,一年以来我们引入了几位非常优秀的年轻作者,他们不但个性鲜明、思想活跃,在文字表达方面更是各有千秋。年轻人的不断加入,既是本报评论版块得以持续进步和不断提高的人员保证,也是保障和提升评论团队创作热情和创造力的无尽宝藏。

猜你喜欢
供给司法法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制定法解释中的司法自由裁量权
司法所悉心调解 垫付款有了着落
非正式司法的悖谬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