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仪血糖检测的对比

2021-02-27 03:44天津市黄河医院检验科天津30015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1期
关键词:血糖仪监测仪精密度

天津市黄河医院检验科 (天津 300150)

内容提要: 目的:探究便携式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仪血糖检测的对比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所收录的50例内科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血糖浓度不同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为血糖值≤4.2mmol/L的患者,观察组为血糖值>4.2mmol/L的患者,观察两组患者检查后的精密数据对比情况。结果:在经过血糖仪检测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糖精密数据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其结果未产生明显变化(P>0.05),两组患者数据对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采用便携式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仪对患者进行血糖检测,两种检测方式的检测结果不会产生较大的差异,而且都能够在允许范围内,对于临床检测均具有较高的使用性,但便携式血糖仪更易被普及和使用,因此对于患者的血糖监测,可选用便携式血糖仪进行。

随着现代医疗器械的发展,各种便携式的医疗检查器械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其中便携式血糖仪的发展尤为迅速,具有体积小,经济性好等特点,但便携式血糖仪其精度问题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次研究对便携式血糖仪的精度进行评估,以医用全自动生化仪作为对比,探讨便携式血糖仪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经相关部门批准,选取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所收治的50例内科患者进行研究。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相应的检测指标,血糖水平3.74~18.54mmol/L,符合血糖检测的相关标准[1]。根据患者血糖浓度的不同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24~61岁,平均(42.38±4.17)岁,观察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27~55岁,平均(39.54±4.42)岁。对比患者各项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交流能力良好,有正常的语言组织能力;②未服用过控制血糖的相关药物;③在本人及其家属知情条件下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结合其他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②结合其他心脑血管疾病者;③结合其他精神疾病者[2]。

1.2 方法

首先需要对患者血糖情况进行质控品测定,正常后即可对其进行血糖检测工作,在检测的过程中对所有患者进行禁食12h处理,于空腹状态下取患者静脉血液3mL,并将其投入全自动生化仪进行血糖指标检测;另选取患者毛细血管血(手指)3μL投入便携式血糖检测仪中进行血糖指标检测,根据仪器的使用说明书对仪器进行使用[3]。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分别接受全自动生化仪和便携式血糖检测仪检测后的血糖精密度对比[4]。

1.4 判定标准

所有患者的血糖精密度根据《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监测仪管理及临床操作规范》中对血糖精密度的评估标准进行评定,当患者的血液浓度在4.2mmol/L以下时,仪器检测的误差范围允许在(-10.81~7.29)%;当患者的血糖浓度在4.2mmol/L以上时,仪器检测的误差范围允许在(-7.32~16.79)%。根据仪器检测的情况由专业的检测仪器对数据进行汇总统计。

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患者的计量资料(±s)与计数资料(%)分别应用t、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接受检测后的血糖精密度对比

观察两组患者接受检测后的血糖精密度,观察组患者的数据对比对照组无明显的变化(P>0.05),两组患者数据对比无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接受检测后的血糖精密度对比(n=25,±s,mmol/L)

表1. 两组患者接受检测后的血糖精密度对比(n=25,±s,mmol/L)

仪器 观察组 对照组全自动生化仪 13.41±5.28 3.86±0.96便携式血糖仪 13.52±5.36 3.77±0.91 χ2 0.073 0.340 P 0.942 0.735

3.讨论

患者的血糖检测往往是在治疗过程中必须进行检测的内容之一,通过对其进行分析,了解患者体内血糖代谢情况,形成对糖尿病的初步判断,从而为治疗提供基础,血糖检测往往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便携式血糖监测仪的使用简便,方便携带,从使用程度上来讲大大高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又因容易操作,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的血液检测中。另外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结果,保证患者治疗时、准确地为患者提供血糖指标,同时为临床治疗提供数据依据,获得了广大医师和患者的认可。目前,便携式血糖仪通过不断进行完善,在优化血液来源以减轻患者疼痛方面做出了诸多的完善,但在同样的血液检测情况下,不同厂家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可能对患者的血液检测产生不同结果,同时较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

有实验表明,当患者的静脉血氧分压处于(8.66±0.66)kPa的情况下,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的结果就不会产生影响,从而减少检测误差,其检测结果能够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保持高度一致[5]。同结果对比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便携式血糖仪的精密度均能够达到误差值的允许标准。若需要尽最大可能避免因仪器不同导致结果出现的误差,可以在进行血糖检测的过程中注意遵循标准化的检测流程。另外在血液采集的过程中也需要避免过量,从而使得最终检测数值过高;血糖监测仪应时刻保持清洁,当监测仪的试纸条无法满足于检测或需要更换电源时,需要重新对检测制品进行测试。最后,便携式方便操作,易于携带的优势,大大加强了该仪器的普及性,同时加上仪器内容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糖尿病患者可以将其视为检测自身血糖情况的主要仪器之一,从而保持良好的血糖水平。另外国产血糖监测仪的性能均能够达到相关医学的检测标准,并且在价格上存在一定的优势,在我国的糖尿病患者身上具有良好的使用价值。

本文通过选取50例内科患者进行研究得出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数据对比对照组无明显的变化(P>0.05),两组患者数据对比无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通过便携式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仪对患者进行血糖检测,均能够起到准确的血液检测精密度,两组患者的数据对比均能够达到《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监测仪管理及临床操作规范》中对血糖精密度的评估误差判定,对于临床患者的检测均能够起到有效作用。但两种检测方式对比,便携式血糖仪的操作更为简便,同时具有方便携带的优点,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较低,同时高效的使用效率能够被广泛的普及和应用,对临床糖尿病以及其他血糖并发症患者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综上所述,通过采用便携式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仪对患者进行血糖检测,两种检测方式的检测结果不会产生较大的差异,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均能够在允许范围内,对于临床检测均具有较高的使用性,但便携式血糖仪更易被普及和使用,因此对于患者的血糖监测,可选用便携式血糖仪进行。

猜你喜欢
血糖仪监测仪精密度
Phosphatidylinositol-3,4,5-trisphosphate dependent Rac exchange factor 1 is a diagnostic and prognostic biomarker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副波长对免疫比浊法检测尿微量清蛋白精密度的影响
血糖仪的发展史
基于STM32F207的便携式气井出砂监测仪设计
一种基于数据可视化技术的便携式物联网环境监测仪
自测血糖靠谱不
自测血糖靠谱不
我和血糖仪的故事
PM2.5环境监测仪设计
海水U、Th长寿命核素的高精密度MC-ICP-MS测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