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观察

2021-02-27 03:44盘锦辽油宝石花医院眼科辽宁盘锦12401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1期
关键词:光凝术苯磺酸黄斑

盘锦辽油宝石花医院眼科 (辽宁 盘锦 124010)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搜集2018年3月~2020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6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病历资料并分为两组,观察组:46例已实施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患者;对照组:50例应用羟苯磺酸钙治疗的患者,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治疗效果及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率82.6%(38/46)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68%(34/50)。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6.5%(3/46)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18%(9/50),P<0.05。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应用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对比羟苯磺酸钙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治疗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下降,更适用于该疾病治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为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脱离出血等,影响患者视力甚至导致失明[1]。临床可通过药物及激光手术治疗,羟苯磺酸钙是一种血管保护剂,可通过抑制血管活性物质合成降低血管通透性减轻水肿,但作用缓慢,临床效果有限。激光光凝术可通过破坏周围新生血管生成减轻视网膜黄斑水肿,视网膜出血减少维持患者视功能,有利于患者治疗后水肿消失及视功能恢复。本院通过对96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通过对2018年3月~2020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6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病历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依据已实施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50例应用羟苯磺酸钙治疗的患者,其中男23例,女27例,年龄范围45~74岁,平均(54±8.3)岁,糖尿病病程(18.0±7.8)个月;观察组:46例已实施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患者,男22例,女24例,年龄范围40~76岁,平均(51±9.1)岁,糖尿病病程(16.0±10.4)个月。两组患者在年龄、糖尿病病程等资料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且签署本次研究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及对本次研究药物、激光难以忍受或过敏患者。

1.2 方法

患者治疗前告知治疗目的及注意事项,对照组患者给予羟苯磺酸钙治疗,羟苯磺酸钙(江苏万高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288),口服,0.5g/次,3次/d,连续服用4个月后1g/d维持,继续服用2个月,治疗期间根据患者恢复情况调整药物剂量。观察组患者给予激光光凝治疗,选择氩氪激光器(美国科以人公司),波长选择568.2nm的氪黄光,对视网膜进行全面光凝,首先定位病变血管处,对于黄斑水肿处选择光斑大小150μm,能量300mJ,时间0.2s,视网膜后极部光斑200μm,中部调整为400μm,远处可适当调整激光时间与能量,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及抗炎治疗[2]。有专门的医师统计患者效果及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不重复计数)。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效果依据治疗后FFA造影结果,有效:黄斑区水肿消退,无明显渗漏,荧光素无增强;缓解:黄斑区渗漏减少,荧光素增强但不明显;无效:黄斑水肿无改善或加重,渗漏加重。总有效率(%)=(有效例数+缓解例数)/总例数×100%。术后并发症包括出现感染、玻璃体积血、黄斑水肿复发、无菌性眼内炎等。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发生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EXCEL 2010核对数据后将数据资料纳入到SPSS20.0统计程序中处理,计量资料取t检验,以±s表示,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有效率82.6%(38/46)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68%(34/50)。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6.5%(3/46)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18%(9/50),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n)

3.讨论

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重要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患者血液成分改变、胰岛素代谢异常等会改变眼部神经及阻止血管微环境,最终导致视网膜病变及黄斑水肿,血-视网膜屏障损伤是视网膜病变的基础[3]。如何减轻视网膜周围组织血管损伤、减轻黄斑水肿是临床治疗的重点。羟苯磺酸钙通过改善微循环降低血小板聚集,使血管通透性下降减轻水肿及视网膜激发损伤,但药物等治疗效果缓慢,临床副作用大。激光光凝术可通过激光技术破坏病变毛细血管,使视网膜等组织缺血缺氧状态显著改善,另外通过消除新生血管减少渗出,黄斑水肿显著改善。

局部血管迂曲硬化是糖尿病血管病变的病理基础,病变血管不仅使得相应供血区域血供、氧气供应减少,视网膜上组织、细胞等功能受损,血管通透性增加造成黄斑周围水肿,进一步压迫周围正常血管,加重缺血程度,患者视功能严重下降。早期改善受损区域血供是改善患者视功能的重中之重。羟苯磺酸钙是一种调节血管活性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改善患者血管内皮的柔韧性,降低其张力,使血管内皮通透性下降,改善周围水肿,恢复病变血管周围组织功能,另外对于糖尿病患者,羟苯磺酸钙还可以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避免受损血管血栓形成,促进视网膜细胞功能恢复,但药物治疗起效慢,有学者研究表明羟苯磺酸钙的长期作用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凝血障碍等心血管病[4-6]。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通过激光精确地对病变处血管的消除,可以快速有效地减轻周围组织水肿受压状态,对病变周围组织进行激光刺激,有利于患者治疗后视功能等恢复,黄斑区水肿及漏出液减少,另外激光手术可下注降低患者术后感染风险,术中还可通过依据患者视网膜周围血管受损程度调整激光照射方式与范围。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有效率82.6%(38/46)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68%(34/50)。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6.5%(3/46)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18%(9/50),P<0.05。激光术后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且并发症少。

综上所述,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在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对比单纯羟苯磺酸钙药物治疗效果更好,患者治疗后黄斑水肿等改善显著,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下降,是该疾病治疗的一种更有效方式。

猜你喜欢
光凝术苯磺酸黄斑
38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儿光凝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眼底病的观察
裂孔在黄斑
眼前突然一片黑?可能是它出了问题……
激光联合康柏西普治疗无灌注型分支静脉阻塞效果观察
眼白的发黄区块是“黄斑”吗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光凝术后疗效的Meta分析
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效果分析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甲苯磺酸拉帕替尼原料药中的7种残留溶剂
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