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展平: 爱国爱澳 同心同行

2021-02-27 10:23郭博文
华人时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两地澳门江苏

郭博文

岑展平:

现任江苏省政协常委、澳门特首选举委员会委员、澳门江苏联谊会会长、江苏省海外联谊会副会长、澳门百货食品业商会常务副会长、澳门中华总商会会董、澳门镜湖医院常务委员、纪念何泉先生澳门青年成长发展基金会副会长、澳门英华公司、好时行董事会主席。2019年获澳门特区政府颁授“工商功绩勋章”,以表彰其在推动和发展工商业、推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方面的杰出贡献。

澳门地处南海之畔,江苏位于东海之滨,两地相距1500公里,但苏澳合作却非常频繁,如今,澳门已是江苏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也是最早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

两地之间架起友谊之桥,离不开“同饮一江水”的深厚情谊,更离不开那些“润物细无声”的默默付出。

在澳门,有这样一家餐厅,凡是来这里用餐的江苏人总是能享受到“VIP”待遇,因为员工们都被特地交代过:“对江苏客人一定要有最用心、最细致的服务,还要让他们吃到最正宗的‘葡餐。”20多年过去,现在这家餐厅在当地被称为“澳门江苏人之家”,每年接待江苏客人3000多人次。

这家餐厅的投资人是岑展平,他也是促进江苏与澳门交流的有力推动者,多年来,他用自己的行动践行敬业精神,永葆家国情怀,履行职责使命,为推动苏澳两地友好往来,开展经贸、旅游、文化等层面的合作做出了很多贡献。

儒商气度:求同存异,互利共赢

一个人的修养,来自于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

一个人的追求,来自于一种豁达的胸襟情怀。

虽拥有众多头衔,但岑展平的第一身份是商人。与其他富甲一方的商人相比,他既有叱咤风云的气魄,又有“儒商”的文化特质。每次见到他,他总是以谦和的微笑示人,平日行事低调,用“儒雅、谦和、睿智”这几个关键词作为他的标签,一点也不为过。

1947年,岑展平出生于澳门一个商贾之家,父亲岑亮同年创立了英华公司,专营“洋杂货”,为战后物资短缺的澳门市场引入各种进口食品。

1966年,19岁的岑展平正式进入英华公司,从底层员工做起。当年,澳门正经历“一二·三事件”,经济随即陷入萧条,公司一度陷入困境,初出茅庐的岑展平开始挑起公司重担,学习财务、销售以及处理公司的杂务。面对种种困难,他总是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凭借着这股韧劲,他和父亲一起帮助公司渡过难关,渐渐走上正轨。

早年这样的经历也练就了他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形成了一种做人做事大气、包容的风格。

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澳门经济蓬勃发展,各行各业的经营模式都随着时代进步不断演变。全面接手公司后,岑展平考虑到英华公司有着根深蒂固的历史和传统,要彻底改革难度相当大,于是决定在继承英华公司之余,另外再增设一家独立营运的全新公司,并引入“洋行”的管理模式及交由有相关经验的人才打理,主要代理广和洋酒行的产品,这家公司就是日后不断茁壮成长,后来在市场上独当一面的好时行。

年岁轮转,生意场上也如大浪淘沙,经不住考验的人慢慢走远,像岑展平这样有大格局和智慧的企业家却直追浪头。走过多年风风雨雨,好时行在业内已不仅有着良好商誉,规模也越做越大,為澳门零售及餐饮服务业提供市场所需,代理百余个世界著名品牌,代理产品4000多种,巿场渗透率高达90%。

在岑展平的经商格言中,他始终坚信两点:第一是善待员工,让他们和家人能有安稳的生活;第二是“诚信第一”,坚持正规营商,确保一分一毫都要从合法途径所得。

此外,岑展平深信互利共赢的经营哲学,他认为,经商必须通盘考虑各方利益,其中包括消费者、员工、合作伙伴甚至竞争对手,大家互相合作才能成功。

所以,他一向视员工为公司最重要的资源。他回忆当年加入英华公司后曾极力向其父建议为员工争取福利,如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创先例,将每月第一天订为休息日,改变以往业界几乎“全年无休”的习惯,并一步步增加员工福利。岑展平认为,唯有善待员工,才能推动他们更投入地为公司工作。多年来,他一直贯彻这个理念,用心关爱每一位员工及其家属,其中不少制度不仅领先业界,甚至也成为澳门很多企业的示范。

怎样与竞争对手寻求共赢?岑展平举例说,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许多知名品牌在澳门同时委任多个代理商,而各代理商往往为了提高销量而降价促销,结果形成恶性竞争。为了改变这样的局面,岑展平开创了一个全新机制,提出每家代理商各将每年由厂家所给予的分红中抽出1%,然后由所有代理商平分。在此情况下,代理商即使销量较少也能享受不错的成果,自然不必勉强以低价求售,而销量较高的代理商虽然要与其他代理分摊部分利润,但也因此避免了个别代理商以不合理的低价扰乱市场秩序,维持了合理的利润水平,是个十足的双赢方案。

有大眼界、大格局者,必有大未来。岑展平没有仅仅把眼光局限于“小家”的成败得失上,他还时时不忘关注整个国家的发展。

赤子情怀:携手共进,一路前行

1999年12月20日,是一个令所有国人都刻骨铭心的日子,一首《七子之歌》让年幼的我们记住了澳门,“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随着五星红旗在澳门缓缓升起,被外国殖民统治400多年的澳门重回祖国母亲的怀抱。在礼花腾空、人群欢动的历史时刻,身在澳门的岑展平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他欣喜地感叹祖国的进步与发展,“作为土生土长的澳门人,自己深切体会到澳门回归后的稳定、繁荣有赖于祖国的强大后盾。”他决心在促进两地的文化交流、商机合作共赢等方面发挥作用,与祖国同心同行。

有人曾说过,人的一生有两个故乡,一个是地理上的故乡,即生养自己的家乡;一个是心灵上的故乡,即那片倾注了很多心血的灵魂栖息地。

对于岑展平而言,在走南闯北风雨飘摇的大半生中,让他的心时时都会牵挂的另一个地方就是———江苏。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岑展平与江苏结下深厚缘分,他常常对人说:“江苏是我的故乡,每年我都要来几十次,每次回来就像回家一样熟悉。”

“尽自己所能,为苏澳合作往来发挥光和热。”在这20多年里,岑展平兢兢业业,全心全意地为苏澳合作交流做了许多实事。

自从澳门回归后,他每年都会组织澳门中学生参加港澳台和内地中学生夏令营,由最初仅有香港和南京两地参加到由港澳台和内地师生共同参加,参与学校从最初的几个到十几个。活动半径也由南京扩展到江苏全省,还举办过走进宝岛台湾的活动,港、澳、台和江苏有近2000名中学生参加,活动受到各方好评。

为了更好地促进两地学生交流,岑展平与何泉记建筑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何荣标等人共同设立了“纪念何泉先生澳门青年成长发展基金会”,每年举办“苏澳大学生阳光成长”文化交流营活动,不仅带领一批又一批澳门的大学生到江苏各地考察访问,还邀请江苏的大学生访问澳门,学生们热情高涨,每年参与人数不断增多。

岑展平表示,通过这个平台,两地大学生在交流营里混合编组,加深对彼此的了解,建立了长久的友谊,也让同学们用心体验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和巨大进步,了解“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增强他们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自豪感和对祖国的认同感。

由于历史原因,澳门经济面临博彩“一业独大”的产业结构矛盾。对于澳门来说,如何摆脱经济结构单一的情况,适度多元化发展,是其发展路上必须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

岑展平说,“作为‘新江苏人,寻找更多机遇与江苏合作,是澳门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自己的使命与责任。”

在苏澳两地政府的推动下,自 2011 年起,江苏—澳门·葡语国家工商峰会已连续成功举办十届,十年来,峰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每届开幕式都有来自江苏、澳门、葡萄牙语国家的政府和工商界代表出席,代表人数超过400名。岑展平积极组织企业参会,通过多元化方式开展交流互访和产业对接活动,促进苏澳两地人才、资金、技术、资源之间的交流更加通暢,苏澳合作内容越来越丰富。

2014年,澳门江苏联谊会成立,由岑展平担任会长至今。作为由澳门各界人士组成的以“爱国爱澳爱乡”为宗旨的新型社团组织,联谊会以维护澳门繁荣稳定、促进苏澳合作、服务家乡经济发展为目标,是江苏旅澳乡贤及关心江苏的澳门各界朋友所共享的交流合作平台,也是推动、服务、参与两地交流的重要纽带。

有了澳门江苏联谊会后,江苏在澳门的很多社团如雨后春笋般渐渐成立和成长起来,联谊会每年接待超过2000名江苏嘉宾,组织及参与近30次交流活动,凝聚两地力量,深入挖掘两地潜力,促进两地旅游、文化、教育、科研、中医药、经贸等各方面优势互补和合作,真正做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大,从大到强,影响力日益凸显。并在江苏各城市成立了联谊会分会,有力拓展和深化了苏澳间的交流合作。

如今,虽逾古稀之年,他依然孜孜以求,尽心尽力地不断寻求两地文化和经济合作的契合点。

委员风采:肩负使命,履职尽责

22年前,岑展平开始任江苏省政协委员,他也是第一位澳门地区的江苏政协委员。

岑展平表示,自从成为江苏政协委员后,对中国各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亲身见证了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间不断进步及强大,他说:“作为政协委员,他对自己有一个要求:在澳门不能给江苏丢脸,在江苏不能给澳门丢脸。”

对于岑展平来说,政协委员不仅是一种身份、一份荣誉,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这份责任感激励着他始终不忘初心、带着感情、充满激情地去做一名敢于担当、善于担当、能够担当的政协委员。

在今年的江苏“两会”上,政协会议座谈讨论时,他感慨道:“澳门回归以来,经济民生等多項指标位居世界前列,经济快速增长,民生福利持续改善,居民分享了特区的发展成果。老一辈的澳门人,从未想到会有这么美好的时光,这是得来不易的成果。”

岑展平认为,“澳门自回归以来,爱国、爱澳便是澳门的主流价值观。这些成绩很大程度都得益于澳门的社会稳定和居民的爱国爱澳精神。早在2009年,澳门已顺利完成《维护国家安全法》的立法;2018年,澳门特区增设了维护国家安全委员会,并完成了《国歌法》的本地立法工作;2019年,澳门特区通过修订《司法组织纲要法》,规定涉及国家安全的罪行,必须由中国籍法官审理。”

他说,“从这方面看,香港的国安立法更是刻不容缓。作为澳门特区的中国居民,坚决支持和拥护全国人大表决通过相关决定,授权全国人大常委会制订香港维护国家安全相关法律。”他期盼《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能够落地生根,促进香港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复苏,使“一国两制”在正确轨道上行稳致远。

在今年江苏的“两会”上,他还与澳门政协委员们一起提出了“充分发挥澳门作为‘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的功能”;“带动更多两地企业加强交流合作,深耕市场,挖掘商机,为江苏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做贡献”;“发挥澳门高校的教育和科研能力,结合江苏创新能力强的优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共创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等很多有建设性的建议。

他鼓励两地企业抱团出海,为带动内地企业“走出去”提供新模式。“澳门拥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具有‘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是贸易自由港和独立关税区,澳门的法律体系、商业运作模式更与一些葡语国家和地区接轨。通过‘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中国进一步走向世界,澳门可以扮演独特的角色。”他建议澳门与江苏两地加强研究,积极为广大中小企业牵线搭桥,与国有大企业、大项目形成优势互补、协同推进,通过澳门这个重要支点,把活跃的东亚经济圈、拉美经济圈和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以及充满潜力的非洲经济圈连接起来,探索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此外,岑展平始终关注两地青年一代的成长与发展。每年都会带来一些新的思考和建议。他表示,要让青年一代饮水思源,加强历史教育和基本法教育。发挥澳门“一国两制”的示范作用,结合江苏丰富的科教资源,鼓励苏澳两地青年加强交流学习,两地共同研究,利用好江苏省一批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推动实施苏港澳教育文化交流促进计划;推动共建苏港、苏澳高校联盟,鼓励苏港澳高校联合共建优势学科、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加强学术和人员交流;推动苏港澳人文交流、人才培养等合作,持续扩大“苏港澳青年发展论坛”和“苏澳大学生阳光成长文化”等品牌活动的影响力,共同培养一批爱国爱澳爱乡的青年一代。

“小小一朵莲花,背靠着伟大的胸膛,浮沉顺逆分享分担,住在同一个家。”展望未来,全力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澳门明天必将成为中国之“傲”门!

“莲成一家,成长于相同的土壤,莲成一家,心中信念一样,莲成一家,建设美好繁华,壮丽的风光一起看。”期待有更多如岑展平一样的爱国爱澳人士,一起携手同心同行,未来一定能有更广阔的合作和发展机遇,让人才、资金、技术、资源之间的交流更加通达,苏澳合作也必将结出更美果实。

猜你喜欢
两地澳门江苏
川渝杂技同献艺 两地联袂创品牌
水韵江苏
水韵江苏
水韵江苏
《富春山居图》为什么会分隔两地?等
澳门回归日
图说江苏制造
99澳门